⑴ 制取蒸馏水的步骤现象和结果
制取蒸馏水的步骤如下,同时列出对应的现象和结果:
步骤:1. 装配仪器:将蒸馏烧瓶和冷凝管等仪器正确装配好。2. 加入水和碎瓷片: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普通水至烧瓶容积的一半左右,然后加入一些碎瓷片以防止暴沸,并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紧。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的位置,以便准确测量蒸气的温度。随后给蒸馏烧瓶加热。3. 收集蒸馏水:当水温达到约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后,会被收集在锥形瓶中。
现象: 蒸馏烧瓶内:液体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冷凝管内: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液体,并沿冷凝管流下。
结果: 锥形瓶内:收集到纯净的蒸馏水,该水通过蒸馏过程去除了大部分杂质和矿物质,变得更为纯净。
⑵ 简述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
1、搭设装置;
2、加热水蒸汽发生器,同时添加药品于三口瓶中;
3、T形夹冒蒸汽后关闭T形夹,同时打开水源,放冷凝水;
4、三口瓶中澄清后,蒸馏结束,打开T形夹,关闭热源,关闭冷凝水水源。
⑶ 简述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 简述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原料准备与放置:
加热与蒸气产生:
蒸气导入与冷凝:
油水分离:
特殊技术:
注意:在进行水蒸气蒸馏时,需根据具体原料和蒸馏要求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并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确保蒸馏效果和产品质量。
⑷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步骤及现象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步骤及现象如下:
步骤:1. 仪器装配:将蒸馏烧瓶、冷凝管等仪器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式装配好,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2. 加水与碎瓷片: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普通水或自来水至烧瓶容积的一半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3. 安装温度计: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紧蒸馏烧瓶口,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以便准确测量馏分的温度。4. 加热:对蒸馏烧瓶进行加热,使水温逐渐升高至约100摄氏度,此时水开始沸腾。5. 冷凝与收集: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后,形成液态水,并收集在锥形瓶中。这部分水即为蒸馏水。
现象: 加热过程:随着加热的进行,蒸馏烧瓶中的水逐渐升温,当达到约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剧烈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冷凝过程:水蒸气在冷凝管内遇冷后逐渐凝结成液态水,并沿着冷凝管内壁流下,最终收集在锥形瓶中。 蒸馏水收集: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水清澈透明,无杂质和异味,即为通过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
注意: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通常只收集馏分的中间部分,以避免收集到含有较多不挥发组分的初馏分和含有较多挥发组分的尾馏分。
⑸ 简述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
水蒸气蒸馏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搭设装置 首先,根据实验需求正确搭设水蒸气蒸馏装置,确保所有部件连接紧密,避免蒸汽泄漏。
2. 加热水蒸汽发生器,同时添加药品于三口瓶中 开启热源,加热水蒸汽发生器以产生蒸汽。 同时,将待蒸馏的药品添加到三口瓶中,确保药品量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影响蒸馏效果。
3. T形夹冒蒸汽后关闭T形夹,同时打开水源放冷凝水 当T形夹处冒出蒸汽时,迅速关闭T形夹,以切断蒸汽进入三口瓶的路径。 同时,打开冷凝水的水源,使冷凝水开始流动,为接下来的蒸汽冷凝做准备。
4. 三口瓶中澄清后,蒸馏结束,关闭相关设备 观察三口瓶中的情况,当溶液变得澄清,表明蒸馏过程已完成。 此时,打开T形夹以释放剩余蒸汽,同时关闭热源以停止加热。 最后,关闭冷凝水的水源,完成整个水蒸气蒸馏过程。
以上步骤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⑹ 水蒸气蒸馏法的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1、蒸馏方式
水中蒸馏 :原料置于筛板或直接放入蒸馏锅,锅内加水浸过料层,锅底进行加热。
水上蒸馏:(隔水蒸馏)原料置于筛板,锅内加入水量要满足蒸馏要求,但水面不得高于筛板,并能保证水沸腾至蒸发时不溅湿料层,一般采用回流水,保持锅内水量恒定以满足蒸气操作所需的足够饱和蒸汽,因此可在锅底安装窥镜,观察水面高度。
直接蒸气蒸馏:在筛板下安装一条带孔环行管,由外来蒸气通过小孔直接喷出,进入筛孔对原料进行加热,但水散作用不充分,应预先在锅外进行水散,锅内蒸馏快且易于改为加压蒸馏。
水扩散蒸气蒸馏:这是国外应用的一种新颖的蒸馏技术。水蒸气由锅顶进入,蒸气至上而下逐渐向料层渗透,同时将料层内的空气推出,其水散和传质出的精油无须全部气化即可进入锅底冷凝器。蒸气为渗滤型,蒸馏均匀、一致、完全,而且水油冷凝液较快进入冷凝器,因此所得精油质量较好、得率较高、能耗较低、蒸馏时间短、设备简单。
2、蒸馏过程
蒸馏装置
电热套、圆底烧瓶、安全管、T型管、螺旋夹、导气管、玻璃塞、蒸馏弯头、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升降台。
安装装置
一般按照水蒸气发生器、长颈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接受瓶的次序依次安装。
水蒸气发生器一般是用金属制成,通常其盛水量以其容积的3/4为宜,如果太满,沸腾时水将冲至长颈烧瓶中,太少,则不够用。也可用三口烧瓶代替,其侧口还可安装滴液漏斗,当三口烧瓶中的水减少后,可以及时添加。
在发生器的上端插入长1 m、内径约5mm的玻璃管作为安全管。安全管需几乎插到发生器的底部。当容器内蒸气压过大时,水可沿着安全管上升,以调节体系内部压力。如果系统发生阻塞.水便会从安全玻璃管的上口喷出。
长颈圆底烧瓶的容量通常在500mL以上,烧瓶内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烧瓶的位置应向发生器的方向倾斜45°,防止瓶中的液体因跳溅而冲人冷凝管内。也可以使用圆底烧瓶加上克氏蒸馏头来代替长颈烧瓶。
蒸气导入管的末端应弯曲,使之垂直地正对瓶底中央并伸到接近瓶底的位置。蒸气导出管(弯角约30°)的孔径最好比导入管稍大一些,一端插入双孔木塞,露出约5mm,另一端插入单孔木塞,和冷凝管连接。馏出液通过接引管进入接受瓶,接受瓶可置于冷水浴中冷却。
在水蒸气发生器与蒸气导入管之间应装上一个T形管,并在T形管下端连一个弹簧夹,以便及时除去冷凝下来的水滴。要尽量缩短水蒸气发生器与长颈圆底烧瓶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水蒸气的冷凝。
前三种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的水蒸气均来自于水蒸气发生器,属于间接水蒸气蒸馏装置。装置则属于直接水蒸气蒸馏装置,产生水蒸气的水与被蒸馏物一起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即把蒸馏物夹带出来。当圆底烧瓶中的水减少后,可通过滴液漏斗及时添加。
3、操作方法
将盛有一定量水的漏斗置于克氏蒸馏头上,150mL水和苯甲醛放入蒸馏甁中并置于热源上,装好冷凝管和接收瓶。将烧瓶中的水和待蒸馏的物质存在下加热至沸,以便产生蒸汽.当水蒸汽与化合物一起蒸出时,从分液漏斗逐渐加入水。蒸馏过程中,混浊液随热蒸气冷凝集聚在接受甁中,当蒸馏近结束时,蒸出液由混浊变澄清。有机物和水的混合物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成乳浊液进入接受器,控制馏出速度2—3滴/s。当被蒸物质全部蒸出后,蒸出液由混浊变澄清,此时不要结束蒸馏,要再多蒸出 l0一20mL的透明馏出液方可停止蒸馏。
蒸馏结束后,先去掉热源,拆下接受甁后,再按顺序拆卸其它部分。
4、操作要点
作为蒸馏烧瓶的三口烧瓶的容量应保证混合物的体积不超过其1/3,导入蒸汽的玻璃管下端应垂直地正对瓶底中央,并伸到接近瓶底,距瓶底0.5-1.0cm。
作为水蒸气发生器的圆底烧瓶上的安全管(平衡管)不宜太短,其下端应接近器底,距瓶底0.5-1.0cm,盛水量通常为其容量的1/2-2/3。
应尽量缩短圆底烧瓶与三口烧瓶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水气的冷凝。
开始蒸馏前应把T形管上的弹簧夹打开,当T形管的支管有水蒸气冲出时,接通冷凝水,开始通水蒸气,进行蒸馏。
为使水蒸气不致在三口烧瓶中冷凝过多而增加混合物的体积。在通水蒸气时,可在三口烧瓶下用酒精灯小火加热。
在蒸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安全管中的水位是否正常,如发现其突然升高,意味着有堵塞现象,应立即打开弹簧夹,移去热源,使水蒸气与大气相通,避免发生事故(如倒吸),待故障排除后再行蒸馏。如发现T形管支管处水积聚过多,超过支管部分,也应打开止水夹,将水放掉,否则将影响水蒸气通过。
当馏出液澄清透明,不含有油珠状的有机物时,即可停止蒸馏,这时也应首先打开夹子,然后移去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