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自来水厂水水处理工艺

自来水厂水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0-12-28 01:05:40

Ⅰ 水厂水处理工艺有几种类型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自来水的处理过回程如下:答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
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管材;
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Ⅱ 自来水厂得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自来水的处理过程来如下。自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
然后经过混凝,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沉淀、过滤、钢管、PE管;
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球墨铸铁管等管材、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

Ⅲ 饮用水水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具体点的啊

万达环保为您解答:
水厂专用纯净水设备是将原水经过精细过滤器版、颗粒活性碳过滤权器、压缩活性碳过滤器等,再通过泵加压,利用孔径为1/10000μm的反渗透膜(RO膜),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工业污染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隔离,从而达到饮用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产出至清至纯的水。
饮用水工艺流程:
源水箱→源水增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阳树脂软化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1→一级RO反渗透纯水系统→高压泵2→二级RO反渗透纯水系统→纯水箱→ 全自动灌装线。
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咨询我们

Ⅳ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4)自来水厂水水处理工艺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Ⅳ 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

曝气
除杂
过滤
杀菌
检测
出厂

Ⅵ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一、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见表1K414021-1) 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 表1K414021-1 来源:考试大 自然沉淀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颗粒杂质 混凝沉淀 使用混凝药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等 过滤 使水通过细孔性滤料层,截流去除经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细微杂质;或不经过沉淀,原水直接加药、混凝、过滤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保证饮水卫生和生产用水安全 软化 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使硬水软化 来源:考试大 除铁除锰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过量的铁和锰,使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 二、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见表1K414021-2) 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 表1K414021-2 工艺流程 适用条件 原水一简单处理(如筛网隔滤或消毒) 水质较好 原水一接触过滤——消毒 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l00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适用于浊度小于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浊度经常较低,洪水时含砂量大,可采用此流程对低浊度无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剂或跨越沉淀直接过滤 原水一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消毒 高浊度水二级沉淀,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时间长,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应降低到1000mg/L以下,黄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厂和长江上游高浊度水处理多采用二级沉淀(澄清)工艺,适用于中小型水厂,有时在滤池后建造清水调蓄池 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为了进一步发挥给水处理工艺的整体作用,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饮用水水质,除了常规处理工艺之外,还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 1.按照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不同,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技术主要有氯气预氧化及高锰酸钾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预处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没式生物滤池,如进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铁锰去除等。吸附预处理技术,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处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脱法等。

Ⅶ 纯水水处理工艺

说实话,工艺太多了,纯水工艺没废水工艺多,下面只是部分废水工艺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废水经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与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第二节 厌氧处理工艺
厌氧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并使其矿化的技术,它将有机化合物转变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相比由许多优点:
⑴对于高/中浓度污水(COD>1000mg/L)厌氧比好养处理不仅运转费用要省得多,而且可以回收沼气,是一种产能工艺;
⑵采用现代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水所需反应器的体积更小;
⑶厌氧处理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
⑷厌氧处理能耗低,约为好氧处理工艺的10%~15%;
⑸厌氧处理污泥产量小,约为好氧处理工艺的10%~15%;
⑹厌氧处理对营养物需求低。
厌氧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早期的一些缺点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微生物和化学角度来看,厌氧处理仅仅提供了一种预处理,它一般需要后处理以除去水中残余的有机物。
第三节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称“环形曝气池”。
其工艺特点为:⑴简化了预处理 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有机物可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去除,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因此氧化沟不设初次沉淀池,污泥不需要进行厌氧消化。
⑵占地面积少 因在流程中省略了初次沉淀池、污泥消化池,有时还省略了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污水厂总占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大,相反还可缩小。
⑶具有推流式流态的特征 氧化沟具有推流特性,使得溶解氧浓度在沿池长方向形成浓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条件。通过对系统合理的设计与控制,可以取得最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⑷不设二次沉淀池简化了工艺 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为一体式氧化沟,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交替工作的氧化沟,可不用二沉池,从而使处理流程更为简化。

Ⅷ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了解到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源水中含C

(1)HCO 3 - +OH =CO 3 2- +H 2 O
[或Ca 2 +HCO 3 - +OH =CaCO 3 ↓+H 2 O
或Ca 2 +2HCO 3 - +2OH =CaCO 3 ↓+CO 3 2- +2H 2 O或Mg 2 +2OH =Mg(OH) 2 ↓]
(2)③版Fe(OH) 3 (3)除去钙权离子调节溶液酸度(4)杀菌消毒(5)①

Ⅸ 西安市二水厂、三水厂、四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是什么呀

是纯净水还是生活用水、还是某种行业用水?

Ⅹ 自来水厂进行水质处理的流程

自来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之一,当我们轻轻拧开水龙头的时候,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奔流而出,这时它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但当问起自来水是怎样流进入千家万户的,它似乎又离我们那么的远。

其实,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并不简单,(共分为四道生产工序),让大家增进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

第一道生产工序--反应,其过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网格反应池”。原水是指未经加工的自来水生产用水,振华水厂的生产原水来自离市区30多公里外的大沙河水库。通常原水中都带有诸如藻类、腐殖质、泥沙之类的轻微颗粒,这时自来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原水中投加“净水剂”——碱式氯化铝(俗称为矾),碱式氯化铝在原水中可产生正电荷,令水中的轻微颗粒受静电作用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团,以易于沉淀。而“前加氯”则可根据原水情况选择是否投加,其作用主要有:①助凝剂,主要是氧化水中的腐殖质和胶体,使之能产生混凝沉淀;②杀藻剂,根据原水中的藻类含量多少而决定是否投加(水中藻类的含量过高可产生异味),以杀灭藻类。“前加泥”是水中藻类过多时,增加水中的吸附能力,使净水剂能起到更有效作用。“前加碱”是原水PH值过低时,影响水体的混凝沉淀效果,故要投加石灰等碱类,增加水的沉淀效果,并使其出厂水PH值保持在中性。原水在投加净水剂等多项药剂之后,再经过混合槽和网格反应池,这样水中的轻微颗粒就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大的颗粒团。

第二道生产工序--沉淀,其过程包括“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这时,原水从网格反应池流入斜管沉淀池,在水中较大的颗粒团在通过沉淀池的斜板时,就会附着并沉淀到斜板的底层,经此处理后的水质变得近乎清澈如镜。而沉淀下来的污泥定期经排泥车排走,保持沉淀池的洁净。

第三道生产工序--过滤,其过程包括“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潺潺清流顺着斜管沉淀池上面的集水槽汇集流入滤池,水中的细微杂质被滤池中的滤沙过滤和吸附之后(当滤沙中的细微杂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滤池也要定期进行〃气水反冲洗〃清洗,以保持良好过滤效果),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清水池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细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整个净水处理过程到此就已完成。

第四道工序--加压供水,其过程包括“清水池--→二级泵房--→供水管网”。经消毒后的自来水贮存在清水池中,通过水厂二级泵房的水泵加压之后,洁净的自来水沿着供水管道,流入千家万户。

目前,绝大多数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城市水厂,都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常规处理流程。该经典物化处理工艺已延续百余年,所变动的仅仅是在池型上有所发展。随着原水中有机污染的加重,该常规处理工艺已明显不适应目前的原水水质状况。由于水中粘土等杂质微粒表面附着某些有机污染质,增加了杂质微粒的亲水性,提高杂质胶粒的负电性,使其更加稳定地存在于水中。因而一般净水厂大多数采用预氯化手段,直接向原水大量加氯或须用折点加氯,以氧化水中有机污染质,使水易于混凝澄清,以求水厂出水的浑浊度、色度、酚、铁、锰等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在预氯化过程的同时原水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等有机碳容易氯化脱碳,形成氯仿等三卤甲烷类潜在致癌物质,如此处理得到的生活饮用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美国曾于1975年1-4月对80个城市水厂(98.8%的水厂用氯消毒,75%水厂采用原水预氯化工艺)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是:原水平均含氯仿0.36微克每升,自来水平均含氯仿45微克每升;日本大阪市1976年5月结紫岛、庭洼和平野三座净水厂的原水和自来水中氯仿含量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是:原水含氯仿0.7-0.9微克每升,自来水含氯仿40-55.6微克每升。上述二组数字的自来水中氯仿含量均比原水中氯仿含量增加五、六十倍以上,绝对值也较高。因此,自来水中氯仿等三卤甲烷类有机物大量增加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美国环保卫生机构的专家指出,自来水中存在20多种致癌物。动脉样硬化的基本原因是水中的氯,而与之相联系的诸如心力衰竭和大部分常见的硬化形式,本质也是由氯引起的。至少9%有膀胱癌和18%的直肠癌与饮用经过加氯处理的自来水有关。

与自来水厂水水处理工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车都有什么滤芯儿 浏览:897
饮水机不会上水怎么办 浏览:570
污水碳氮磷比是什么 浏览:14
ge阴离子交换柱百度文库 浏览:654
电解池负离子去哪里 浏览:69
污水格栅机一台多少钱 浏览:692
污水脱氮怎么去除 浏览:206
陶氏反渗透膜标志 浏览:438
医疗废水国家排放标准 浏览:723
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厂家电话 浏览:61
lsc500树脂 浏览:182
污水处理电费占运行费用比 浏览:164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厂 浏览:53
天津工业废水治理企业 浏览:44
用什么洗空调滤芯 浏览: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机提升器总成 浏览:965
污水泵空气开关跳闸为什么 浏览:235
sbs树脂可剥漆 浏览:961
温江净水过滤 浏览:13
小区饮水机废水能用吗 浏览:889
© Arrange www.jmangel.gd.cn 2017-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