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污水处理挥发性脂肪酸

污水处理挥发性脂肪酸

发布时间:2023-04-02 07:33:02

① 含脂肪酸的废水属于什么废水

废水来源

合成脂肪酸废水的是石蜡氧化法生产脂肪酸工艺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主要来自氧化蜡沉降水、氧化蜡水洗水、芒硝水、回收醇废水等。该废水中绝大部分是低碳脂肪酸、醛、酮、酯、烃等有机物,均溶解或乳化在水中,污染成分复杂,废水呈强酸性。其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约为23600、17000mg/L,pH值为3 ̄4。通常合成脂肪酸工业排出的废水的水量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而所含污染物占总污染物的92.4%。

乳制品废水是乳制品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即洗涤废水、冷却废水和产品加工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有酪蛋白、油、脂肪、脂肪酸、乳糖和无机盐等,洗涤废水中还含有清洗设备的洗涤剂和杀菌剂。其COD的质量浓度约为13000mg/L,水储存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乳白色浮渣,生化性能较好。


特征

含脂肪酸废水的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废水,由于此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甘油、表面活性物质、油脂等,呈现出良好的乳化性和亲和性,少量就能导致水体的COD、BOD5的值迅速升高,更加剧了处理的难度。同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含脂肪酸有机废水中的中长碳链脂肪酸、油类物质包裹在填料外层阻碍氧的传质,导致好氧微生物代谢紊乱。在废水排放系统中中长碳链脂肪酸及油脂的积累会导致排水管道的水力容量损失(或排水管道堵塞)。在污水处理厂中油状的中碳链脂肪酸和固状的长碳链脂肪酸的混和油脂会阻塞格栅,在污泥泵中积成渣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在好氧处理单元和最终沉淀池中,含脂肪酸的混合物会结成“脂球”连同粘附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随出水排出。一方面造成污泥流失,同时也影响出水水质。


含脂肪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1、化学法处理

常用的化学法主要有水解、化学沉淀等,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油、脂肪酸等。此法一般作为废水的预处理,也可作为废水的最终处理。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其中聚合硫酸

铁混凝处理含脂肪酸废水效果较好。在聚合硫酸铁的合成中,加入任意比例的铝盐和一定比例的硅酸盐,以及少量的聚丙烯酰胺生成一种新混凝剂CPFA-CS。此复合混凝剂具有较宽的pH值和温度适用范围,用它作为处理含脂肪酸废水的混凝剂,COD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75%和95%以上。


2、好氧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一般为80%,BOD5约为90%[7],处理含脂肪酸废水一般难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a.长碳链脂肪

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差。含酸废水酸化时,长碳链脂肪酸会形成粘滞的难以过滤的沉淀物,即使在相同pH值的溶液中,滤液中仍含有极限溶解度所允许的粘质(长碳链脂肪酸等),给废水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b.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大部分微生物对中长碳链脂肪酸及油脂物质的直接分解能力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抗冲击能力差,并且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采用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可大大突破这一界限。SBR法用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在SBR法的基础进行改进后出现了二段SBR法,其特点是系统设两段SBR池串联,分别培养出适宜于不同有机物的专性菌,从而使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不同的生化条件下都得到充分降解。该法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出水的水质稳定,易实现自动化控制。SBR法处理含脂肪酸废水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肉类加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易产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松散和指数增高,易出现高粘性膨胀而导致污泥流失问题,且存在污泥上浮现象;另外该方法对油、SS、色度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辅以一定的预处理。


3、生物膜法具有水力条件好、抗冲击负荷强、生物浓度高的特点。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其COD、BOD5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97%、99%和82%。出水水质可达废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达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时,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管理更方便,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统存在的污泥流失等问题与污泥上浮现象。但生物膜法对油脂、SS、色度的去除能力有限,也需要进行预处理。

4、厌氧生物处理

与好氧法相比,厌氧法在获得同样高的BOD5去除率条件下具有成本低,产生的污泥少、稳定、易脱水,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且产生的甲烷可作为燃料再利用的优点。

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但厌氧反应器处理含脂肪酸废水时受废水中悬浮固体及其油脂、脂肪浓度的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

第一、容易漂浮的油脂使菌体难以长时间保留。

第二、脂类降解产生的长碳链脂肪酸对厌氧微生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长碳链脂肪酸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破坏了厌氧代谢的平衡,使挥发性脂肪酸等中间产物得以积累,导致反应中的pH值下降,影响厌氧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与好氧处理相结合。UASB与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处理大豆蛋白废水和屠宰废水的混和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克服了单一厌氧处理不彻底的缺点,其COD、SS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95%、94%和99%。采用UBF-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已有工程应用,经处理后的排水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的标准。


5、膜生物反应器(MBR)

MBR法处理废水技术是把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厌氧MBR工艺处理高浓度食品废水,当COD负荷为2~3kg/(m3・d)时,COD去除率可达80%~90%,SS、色度和细菌的去除率分别可达

100%、98%和99.9%。好氧MBR工艺处理油脂废水,COD、SS、油的去除率可稳定在85%以上。但因为膜生物处理存在膜污染的问题,该技术在实际处理中应用很少。

② 污水处理为什么测挥发性脂肪酸

不是所有的污水处理工艺都需要测挥发性脂肪酸,只有特定的工艺才要求,比如说UASB,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控制的参数,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过高或过低都说明工艺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测。

③ 污水中的厌氧培养怎么才算培养成功

1 污水中厌氧的培养,达到设计的处理能力即算培养成功了。
2 平时监测pH、挥发性脂肪酸、COD等(特殊情况还要监测其他的数据)。
3 培养时间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时间也不同,一般至少要3个月以羡基伏上。
4 如果要培养比较快,可加入相兄携关的培养药剂等。(该方法我也没试过,时间是急不来的,不要拔苗助长)
5 刚开始采用间歇进水,培养一定时间后锋液,慢慢提高进水水量、浓度等,最后开始连续进水。(一般未进水的情况也要开着循环或者搅拌)

④ 厌氧污水处理的原理

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经大量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被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和氨等。在此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对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过程的叙述,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第一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因此被认为是含高分子有机物或悬浮物废液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水解速度的可由以下动力学方程加以描述:ρ=ρo/(1+Kh.T)
ρ ——可降解的非溶解性底物浓度(g/L);
ρo———非溶解性底物的初始浓度(g/L);
Kh——水解常数(d^-1);
T——停留时间(d) 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在这一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像甲烷菌这样的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与此同时,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因此,未酸化废水厌氧处理时产生更多的剩余污泥。
在厌氧降解过程中,酸化细菌对酸的耐受力必须加以考虑。酸化过程pH下降到4时能可以进行。但是产甲烷过程pH值的范围在6.5~7.5之间,因此pH值的下降将会减少甲烷的生成和氢的消耗,并进一步引起酸化末端产物组成的改变。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其某些反应式如下:
CH3CHOHCOO-+2H2O —> CH3COO-+HCO3-+H++2H2 ΔG’0=-4.2KJ/MOL
CH3CH2OH+H2O-> CH3COO-+H++2H2O ΔG’0=9.6KJ/MOL
CH3CH2CH2COO-+2H2O-> 2CH3COO-+H++2H2 ΔG’0=48.1KJ/MOL
CH3CH2COO-+3H2O-> CH3COO-+HCO3-+H++3H2 ΔG’0=76.1KJ/MOL
4CH3OH+2CO2-> 3CH3COO-+2H2O ΔG’0=-2.9KJ/MOL
2HCO3-+4H2+H+->CH3COO-+4H2O ΔG’0=-70.3KJ/MOL 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转化为甲烷的过程有两种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
最主要的产甲烷过程反应有:
CH3COO-+H2O->CH4+HCO3- ΔG’0=-31.0KJ/MOL
HCO3-+H++4H2->CH4+3H2O ΔG’0=-135.6KJ/MOL
4CH3OH->3CH4+CO2+2H2O ΔG’0=-312KJ/MOL
4HCOO-+2H+->CH4+CO2+2HCO3- ΔG’0=-32.9KJ/MOL
在甲烷的形成过程中,主要的中间产物是甲基辅酶M(CH3-S-CH2-SO3-)。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书把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把第一、第二阶段合成为一个阶段,称为水解酸化阶段。在这里我们则认为分为四个阶段能更清楚反应厌氧消化过程。

⑤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都有什么仪器,哪些是必须的具体的流程是什么

污水处理厂一般抄采用二级处理,其袭流程包括:
粗格栅—提升—细格栅—(粉碎)—沉砂—初次沉淀—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沟等)—二次沉淀—(后曝气)—消毒—出水
当然现在有些处理厂还包括后续的深度处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主要做国家排放标准里说的各项指标的实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pH、悬浮物SS、BOD5、COD
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
对于污水处理厂,常规测样只监测进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调试或者工艺有问题时才会监测各单元。
关于仪器,每种指标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关仪器(pH计、COD快速消解仪 、BOD5测试仪等),也可以采用简单的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测出,具体见国家环保总局编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于污水处理厂用的一般比较简单的国产设备,高校会有更好的研究设备。
你说的水质分析应该就是标准中提到的各项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个方法而已,一般用于测定离子含量(金属等),污水处理厂不大可能有,很贵的。
关于具体的设备,你可以看看各个设备商的网站,都有具体介绍和使用手册的。

⑥ 废水处理营养盐加在预酸化池前后原因是

营养盐应添加于酸化池前,因厌氧工老信艺要求
C:
N
:P=
(350-500):5:1;
其反应机理:
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酶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为短肽和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被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为细胞所利用。
发酵阶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发酵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一阶段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醇类、乳酸、CO2、氢、氨、侍丛轮硫化氢等。
产酸阶段——上一阶段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郑拿二氧化碳和新细胞物质。

⑦ 酒厂污水处理的厌氧菌怎么样培养

如下:

(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厌氧技术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1860-1899年):简单的沉淀与厌氧发酵合池并行的初期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中,污水沉淀和污泥发酵集中在一个腐化池(俗称化粪池)中进行,泥水没有进行分离。


第二阶段(1899-1906年):污水沉淀与厌氧发酵分层进行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06-2001年):独立式营建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中,沉淀池中的厌氧发酵室分离出来,建成独立工作的厌氧消化反应器。

⑧ 污水处理中如何控制挥发性脂肪酸的形成

你话说的不清楚,不过按你的意思,应该是厌氧吧
如果说是挥发性脂肪酸积累了,造成PH降低,那就降低负荷,补充调节厌氧内的碱度

⑨ 挥发性脂肪酸单位meq/l与mg/l之间的关系与换算

毫克当量(mEq)表示某物质和1mg氢的化学嫌岁活性或化合力相当的量。雀清 1mg氢,23mg钠,39mg钾,20mg钙和35mg氯都是1mEq。顷者前
]其换算公式如下: mEq/L=(mg/L)×原子价/化学结构式量
mg/L=(mEq/L)×化学结构式量/原子价
mg/L = mmol/l×化学结构式量
所以mEq/L=mmol/L×原子价

⑩ 污水处理中uasb挥发性脂肪酸正常值是多少

含量控制在50~500mg/L为宜

阅读全文

与污水处理挥发性脂肪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纯水的英文有多少种 浏览:536
城达树脂耐力板阳光板怎么样 浏览:545
减压蒸馏100元 浏览:335
光固纳米树脂寿命 浏览:330
软化器树脂需要建立质量标准吗 浏览:281
车内空气滤芯总成怎么拆下来 浏览:170
污水处理工艺粗格栅 浏览:156
净化水蒸馏法基本过程 浏览:574
如何区分净水器滤芯的进口和出口 浏览:860
污水处理氧化池中的填充料有哪些 浏览:251
树脂使过用的有用吗 浏览:262
废水除油 浏览:792
美的超滤膜滤芯作用 浏览:103
清净超滤化学清洗装置 浏览:26
纯水净水怎么用 浏览:116
3m树脂高清图片 浏览:344
污水公司停车位多少钱 浏览:228
水里很多水垢需要多煮一会么 浏览:981
船用锅炉回燃室后端板 浏览:70
汉斯顿超滤净水器作用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