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皮革废水的综述
我国皮革行业环保问题
慧聪网 2005年8月10日15时25分 信息来源:中华服装网
1、皮革废水的性质
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CODCr、BOD5、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等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在制革生产中,由于原料皮的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尤其是COD的差别,就山羊皮和绵羊皮而言,COD的差别都在1800~6100mg/l,由于制革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脱脂剂、加脂剂和表面活性剂,污水通过常规的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活性污泥会随着泡沫跑掉。所以,常规的曝气活性污泥法当用在制革污水的处理时,就需要对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
国内制革业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95%的都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有一定数量的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2、皮革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污染治理不搞不行,有很多私有企业的污水治理都是自发的、自愿的自行投资,搞了污染治理设施,并且都能很好的将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如西安的友谊皮革厂,早在1998年就自行投资28万元,建了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但是由于企业不懂环保政策,也没有立项,没有搞环境影响评价,最后没有人给验收,只好从头来,重新进行审批。现在皮革行业都已经意识到了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不太接触污水治理的技术,到底对污水的治理采用什么技术、投资多少可以解决污染的治理问题,心里没有底,而有些环保公司就是利用企业的不懂,使企业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有一家企业每天的废水排放量约为1000m3/d,而环保公司让企业花了429万元,才使污水的处理结果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3、我国皮革行业污染特点
皮革行业有句行话说“水里捞金”是非常形象的,由于制革生产的湿加工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很多的皮革化工原料都要加到水中,而制革生产中的原料皮又不可能将水中的化工原料吸收完全,而且有的化工原料吸收率特别低,如制革生产中的浸灰脱毛工序,所使用的石灰、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吸收率只有约10~30%,从转鼓中排出时硫化物有3000多mg/l,COD高达十几万mg/l;还有从原料皮中溶解下来的蛋白质能过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氨氮浓度也特别高,致使经处理过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比没有处理前的氨氮含量还高;另外在加工皮革时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废水后,不但比较难去除,还影响到了微生物的生长;在制革过程中还使用了重金属铬,它回收回来后没有人要,用到制革过程中影响成品革的质量,不回收随着制革污泥排放到环境中又是危险废弃物等等。
另外制革废水的排放,还因为原料皮(牛皮、羊皮、猪皮)的不同,加工工艺的不同,成品皮革的不同(鞋面革、服装革、沙发革、箱包革等等),废水水质相差特别大,这些都是制革废水比较难治理的原因。
4、我国皮革行业与污染有关的问题
1)制革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使污染尽量的消除在生产工艺中,少排或不排污染物质,以其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2)制革污水处理技术,如果排水去向不是地表水,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应该说是可以解决制革行业的污染问题的,主要是有些搞污染治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制革废水的性质不太了解的原因;也就是说目前以国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制革厂的经济能力是不太协调的,只要有经济能力,完全可以将制革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但投资太大。
3)排放标准的问题,由于制革污水的特殊性,治理难度相对太大,那么就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合理的、与时具进的污水排放标准,否则将影响皮革行业的正常发展。从这一点上,主要体现在现在制革行业已是微利时代,竞争激烈,如果在污水处理方面使其所排放的污水都要达到一级标准,投资太大,背的包袱就越大,就很难在制革生产的技术、设备的技术改造有所发展。
4)铬的回收利用研究,金属铬这种资源在南非的储量最多,也只够开采几百年,而铬用在制革的加工过程约占生产量的1/3,且在制革的加工过程中有1/3随着污水被排放掉了。在污水处理方面废铬液回收技术上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回收回来后制革生产不太愿意用,会对成品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存在着对回收的铬加工成铬粉再利用到制革生产中的研究或用在其它领域的开发研究上,在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
5)制革污泥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制革行业每所所产生的制革污泥约有5000万吨。环保方面恰好对制革污泥的排放几乎没有要求,只对制革行业的污水排放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能查到的是对于农用污泥的标准要求,即含铬量≤1000mg/kg干污泥。制革污泥中含有约70%的有机物,制革污泥中如果不含铬,它的利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每kg干污泥含有约3000大卡的热量,可以进行热能的回收,但如果含铬,在进行焚烧时,Cr3+会被转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制革污泥还可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进行沼气能源回收,经厌氧发酵后的制革污泥,又是非常好的农用肥料,用在农田中,可以防止土地的板结;也可以加入桔杆直接发酵,用作农肥。但如果铬不回收,我们测试的数据是制革污泥中含铬23000mg/kg干污泥,而且用在农田中,农作物的果实中含铬量最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前提还是铬必须回收。
2. 制革污水一吨水加多少公斤pac
加0.1~0.3公斤。市面上有许多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其中聚合氯化铝就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不仅可以用于专业的水处理,还可以用于废水中与磷酸盐沉淀进行除磷,由于不同的污水处理效果不同,因此要求使用的浓度和剂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常用领域处理污水需要投加聚合氯化铝药剂的参考值提供为制革废水100~300公斤/千吨水,以此得知,每一吨水所需的pac聚合氯化铝为0.1~0.3公斤。聚合氯化铝固体的含量GB为28%,液体含量为10%。在使用聚合氯化铝之前,聚合氯化铝应溶解到10%的浓度(通过气体混合或机械混合溶解)。PAC用量可根据原水的浊度确定。通常使用剂量可以确定。原水的浊度一般为100-500mg/L,每千吨水加入10-20kg,具体可通过小试确定。
3. 皮革废水处理用哪种药剂比较好
皮革厂制革废水处理阳离子净水剂,处理起来比较方便。 众所周知,皮革厂制革废水处理分为准备、鞣制、整理三个工序,废水主要是在准备和鞣制阶段,即在湿操作过程中排出的。皮革厂制革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比较多,所以使用净水药剂比较麻烦,一般要使用阳离子絮凝剂。这两个工序中废水中的杂志主要是,鞣制工序主要有脱灰、鞣制(铬鞣或植鞣)、漂洗和染色等,废水量约占制革过程排放的总废水量35%。铬鞣废水呈灰蓝色,除含有三价铬外,还含有少量蛋白质和无机酸。植物鞣料主要是栲胶,植鞣废水为红棕色,呈酸性,丹宁酸含量很高,还含有大量木质素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色度高达4000~5000度。
皮革厂制革废水处理要怎么办呢?处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处理,一般用氧化沟或SBR,用氧化沟处理这一个废水是比较成熟的工艺首先我们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是皮革废水相当重要的一个处理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尽可能多的SS、油类、铬离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机物和有毒物质浓度,以确保后续生物处理的高效稳定运行。混凝沉淀和气浮是皮革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混凝沉淀,主要是通过投加药剂,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铬离子沉淀而去除;而气浮,主要是通过投加破乳剂和絮凝剂,通过微小气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油类物质和SS。
皮革废水一般相对是不稳定的,制革废水水量随时间变化大,往往是间歇排水,在5h的排放高峰期,排水量可占总排水量的70%;水质差别也大。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最好都要调整一下水处理药剂的型号,这样来顺应环境造成的改变。
4. 工业污水该怎么处理
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是混合废水,不同的行业排除的废水含有的成分不一样。
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前两种分类法不涉及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废水的危害性。
第三种分类法,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处理原则:
(一)优先选用无毒生产工艺代替或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或减少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
(二)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中间产物和产品过程中,应严格操作、监督,消除滴漏,减少流失,尽可能采用合理流程和设备。
(三)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废水应与其它废水分流,以便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
(四)流量较大而污染较轻的废水,应经适当处理循环使用,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城市污水处理负荷。
(五)类似城市污水的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制糖废水、造纸废水,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六)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如酚、氰废水,应先经处理后,按允许排放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再进一步生化处理。
(七)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应单独处理,不应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把废水和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或实行闭路循环。
5. 羊皮制革污水碱性高能不能加硫酸对菌种有没有危害
请参考如下资料,如果加入酸,可能影响硫化物去除。
制革废水处理设备选择制造工艺时的注意事项
制革废水主要由弱酸性的鞣革废水和强碱性的浸灰脱毛废水组成,废水常含有的物质有高浓度的氯化物、鞣料、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油脂、化学助剂、蛋白质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混合废水呈强碱性,有难闻的气味,外观浑浊呈白乳状, 水质水量随时间的不同呈曲线变化。通常情况下,综合废水的BOD 1500-2000 mg/ L、COD 3000-4000 mg/L、SS 2000-4000 mg/L、Cr3+80 -100 mg/L、S2-50-100 mg/L。
制革污水的可生化效果比较好,一般采用生化污水处理方法。但废水中常含有铬离子和硫化物,会对起生化作用的微生物产生抑制效果,因此先要进行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要充分重视预处理的作用。在治理制革废水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即先添加一部分化学试剂人工清除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离子,然后再进行生化处理。
工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制革原料及制革工艺
制革原料及生产工艺不同,对制革废水的水质影响很大。如羊皮革生产废水的COD、BOD、油脂浓度较低,但Cr3+、S2-浓度较高,碱性较强;猪皮革生产废水中SS、油脂及Cl-浓度较高[2]。
不同的制革废水,要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以期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如制革废水中含有过高的盐类物质,容易对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抑制,所以,选择耐盐性较强的低负荷活性污泥法,还是选择耐盐性较差的中负荷生物膜法,要权衡利弊后确定;一般制革废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综合废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不超过2000 mg/L,当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时,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BOD/COD的比值。
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铁离子,采用纤维填料, 初期运行效果很好,但长期运行,钙铁离子易粘附在纤维表面并结垢,造成纤维钙化,使之发脆、断裂,使处理效果越来越差。如果经常更换填料又增加了企业负担,因而接触氧化工艺在此类制革废水处理中要慎用。
2、进水水质和出水处理标准
制革废水的COD一般在3000~4000 mg/L,生化性较好,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一般出水要求达到国标二级标准(COD<300 mg/L),但也有一些污水处理站的运行,需要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湖南某制革服装有限责任公司[5],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毛废水、铬鞣废水、染色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后,汇入一起,经混凝沉淀、接触氧化池、接触过滤池处理后,出水可达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广东某皮革厂[6]采用絮凝沉淀—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自2003年12月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进水COD为3000~3500 mg/L时,出水COD约40 mg/L,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26-2001)一级标准。
3、预处理工艺的选择
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尽可能多的SS、油类、铬离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机物和有毒物质浓度, 以确保后续生物处理的高效稳定运行。混凝沉淀和气浮是皮革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混凝沉淀,主要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NaOH、硫酸亚铁、PAC等药剂,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铬离子沉淀而去除;而气浮,主要是通过向水中投加破乳剂和絮凝剂,并通过微小气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使水中的油类物质和SS得到有效去除。
对于预处理工艺,需要结合后续生物处理工艺选择。魏家泰[2]经多个工程实践后认为,低负荷运行的工艺(如氧化沟法)因其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对预处理要求不是太高;负荷高的工艺(如接触氧化法)则需相应提高预处理效率。所以,在采用接触氧化法作为生物处理工艺时,对预处理的要求严格,如果预处理达不到预期目标,将会影响后续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果,因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生物工艺在制革废水的处理中应用较多,包括SBR、氧化沟及接触氧化法。
SBR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采用间歇进出水的方式运行,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具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且不易发生污泥膨胀,适用于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大的制革废水的处理;
氧化沟为低负荷活性污泥法,它采用较低的容积负荷和较长的停留时间,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占地面积大,所以对于中、小型制革厂,这种工艺并非最佳选择;
接触氧化法为膜法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设置在氧化池中的弹性填料,来保持更高的生物污泥浓度,促进污染物质的去除,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并综合考虑占地面积、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工艺。统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以减少含氮物质对水体的危害。
6. 制作皮革的污水主要含哪些成分
制革生产可分为湿操作与干操作两部分。湿操作包括准备工段和鞣制工段;内干操作就是整饰工容段。制革废水主要来自湿操作准备工段和鞣制工段:浸水脱脂及其洗水、脱毛脱灰及其洗水、浸酸铬鞣及其洗水、染色加脂及其洗水和其他污水。
制革过程中,原料皮的大部分蛋白质、油脂被废弃,进入废渣和废水中,造成废水中COD、BOD较高,成为制革废水主要有机污染源。制革废水除含有有机污染物外,通常还含有S2-、Cr3+及SS。因此,制革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由染料和鞣剂造成的色度、由加入的硫化钠和蛋白质分解引起的臭味、由硫化物及三价铬引起的毒性。制革废水通常进行铬回收后再合并处理。
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铬、可溶性蛋白质、皮屑、悬浮物、丹宁、木质素、无机盐、油类、表面活性剂、染料以及树脂等。
7. 请教皮革制造中的硝染工艺流程以及废水处理方法
一般收购的生皮需经过浸水、浸石灰、碱脱毛、酶软化、铬鞣制、加脂、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制成合格的皮革制品。在制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悬浮物多、色度高、显碱性、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企业加工工艺及规模不同,废水各水质指标也有所差异,其中COD约1000~4000mg/L不等,BOD5约500~3000mg/L,SS约1000~5000mg/L,NH3-N约20~180mg/L,油脂约50~300mg/L,硫化物约50~200mg/L,总铬约20~100mg/L。
废水特点:
(1)水量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加工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其中浸水、去肉、脱毛、水洗工序废水量约占65%,脱水、浸酸、鞣制、中和染色、水洗的废水量约占30%。
(2)悬浮物多。制革废水中悬浮物主要为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通常每加工1吨原皮,约有200kg以上的皮边、皮屑、泥砂、肉和渣进入废水,另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石灰和盐类残留在废水中,使其悬浮固体浓度高达数千mg/L。
(3)有机物浓度高。在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植物鞣剂、蛋白酶、铬鞣剂、中和剂、助剂等,废水CODcr高。同时,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血等有机物及甲酸、油脂等添加有机物,BOD/COD通常在0.35~0.45之间,可生化性好。
(4)成分复杂。制革废水中含有较高的Cl-、硫化物及铬,对微生物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选择生物处理技术须充分考虑合理的预处理,及高盐度对生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5)水量水质波动大。制革生产工序大部分在转鼓内完成,因此,每一工序通常是间歇式排水;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质差异极大,如脱毛工序COD可高达10万mg/L左右,而水洗工序约只有300mg/L。制革废水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1 催化氧化脱硫
在灰碱脱毛废液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需对其进行脱硫处理。在曝气作用下,利用锰盐做催化剂,废水中的S2-和HS-被氧化成晶体硫或硫酸盐,再加FeSO4为助脱硫剂,并调节PH至6.5左右沉淀,硫化物去除率达97%,上清液进入生化系统。
反应方程式为:2HS-+2O2 Mn2+ S2O32-+H2O;
2S2-+2O2+H2O S2O32-+2OH-;
4S2O32-+5O2+4 OH- 6SO42-+2S+2H2O
2沉淀法回收铬盐
铬酸废液含有大量铬离子,有剧毒,需对其进行除铬处理。铬化合物加碱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分离后上清液进入生化处理系统,沉淀加硫酸搅拌,得到一定浓度的铬化合物,可回用至生产中,此法铬的去除率达99.9%,同时还可去除大部分CODcr和BOD5。
3 生化处理
制革废水经过前端各种预处理,去除了部分有机物,且其生化性较好,可通过调节池直接进入好氧生化系统。制革废水一般用氧化沟或SBR的处理工艺,其中前者在该类废水中已运用比较成熟。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www.ep360.cn
8. 制革厂污水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洗皮子制革污水处理设备根据主要来自准备工段和鞣制工段,有含高浓度氯化物的原皮洗涤水和浸酸水,含石灰和硫化钠的强碱性脱毛浸灰污水,含三价铬的蓝色铬鞣污水,含丹宁和没食子酸的茶褐色植鞣污水,含油脂及其皂化物的脱酯污水,加脂染色污水和各工段冲洗污水等,其中以脱脂污水、脱毛浸灰污水、铬鞣污水污染最为严重。
内蒙古康健污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洗皮子制革污水处理、污气治理、臭味治理及环保配件耗材等环境业务领域,打造出众多技术含量高、质量过硬、效果优异的示范工程。
洗皮子制革污水首先通过粗、细格栅、沉砂池将洗皮子制革污水中的皮渣、肉块等固体物以及牛毛除去进入曝气调节池然后用泵提升到混凝沉淀池使水中不容性的泥砂等细小固体物沉淀同时对水质、水量和PH进行调节然后进行气浮池。
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经水解酸化后的污水然后进入生物选择器和CAST池立即与池内的好氧污泥好氧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充分混合进行吸附和代谢活动。
洗皮子制革污水的氨氮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中和工序中加入的无机氮如碳酸氢氨、硫酸氨和氨水一部分来自洗皮子制革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后释放出的有机氮这就是一般二级处理洗皮子制革污水工艺出水口比进水口氨氮还要高的原因。
经CAST处理后的污水氨氮仍不能达标故在其后设置A/O脱氮池交替经过缺氧段和好氧段充分进行反硝化和硝化作用出水经过二沉池沉淀即可达标排放。
采用本工艺所产生的污泥全部排至污泥浓缩池浓缩,然后经卧螺式离心分离机可做为农肥或填埋。
9. 想要了解一下制革废水特点及制革废水处理方法
1.3制革废水的特点
制革废水总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悬浮物: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CODcr:在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助剂、石灰、硫化钠、铵盐、植物鞣剂、酸、碱、蛋白酶、铬鞣剂、中和剂等,故COD含量大。BOD: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机物。硫:主要是在浸灰过程中使用硫化钠所产生的硫化物。铬:是在铬鞣制中所排出的铬酸废水液。
1.3.1水量大
一般情况下,每加工生产一张猪皮约耗水0.3~0.5t,生产加工一张牛盐湿皮耗水1~1.5t,生产加工一张羊皮约耗水0.2~0.3t,生产一张水牛皮耗水1.5~2t。根据产品品种和生坯类别的不同,每生产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
1.3.2水质水量波动大
对于制革污水,由于这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的特点,决定着其工艺路线长,工序多,而每个工序所排放的污水水质差别太大,如脱毛工序的COD有高达10万mg/L左右,而水洗工序只有大约300左右。制革生产工序大部分在转鼓内完成,因此,每一工序排水通常是间歇式排出,而且排水通常在白天,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质差异极大,因而造成制革废水的最重要特点:水质水量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1.3.3污染负荷重
皮革工业污水碱性大,其中准备工段废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同时含有硫、铬等。一般来讲,制革废水有毒、有害污水(含硫、含铬污水)占总污水量的15%~20%。其中来自铬鞣工序的污水中,铬含量在2~4g/L,而灰碱脱毛废液中,硫化物含量可达2~6g/L.这两种浓污水是制革污水防治的重点,必须单独加以治理。
1.3.4可生化性较好
制革综合废水可生化性较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物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间。但是,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Cl-和 ,高盐度引起的渗透压增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硫酸盐的存在,在厌氧环境下已被还原成S2-而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选择生物处理技术必须充分考虑高盐度和高硫酸盐对生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1.3.5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
制革工业加工每吨原皮得到的成革约为300kg,其余原料约有200kg以上成为皮边毛蓝边皮和皮屑;大量原皮上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数千毫克/升。高浓度的悬浮固体不但造成废水高浓度的有机物、增加了固液分离的难度,而且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泥,污泥中还夹带有原皮上的泥砂、污血和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石灰和盐类,污泥体积占到废水总量的5%以上。制革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是制革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
处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处理,一般用氧化沟或SBR,用氧化沟处理这一个废水是比较成熟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