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工考试
1.栅渣量
格栅在单位时间截留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的量,栅渣量的大小与地区特点、栅条间隙大小、废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有关。
2.排水系统的体制
各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分为:分流制、合流制、混合制。
3.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在载体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水进行分离。
4.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又称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5.一级强化处理
在常规一级处理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6.BOD污泥负荷
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
7.吸附平衡
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后,一方面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质因热运动的结果而脱离吸附剂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前者称为吸附过程,后者称为解吸过程。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即达到吸附平衡。
8.气固比 气固比A/S是设计气浮系统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基本参数,是空气量与固体物数量的比值,无量纲。
9.污泥龄
是指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总量之比。
10.生物接触法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11.污泥容积指数SVI
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体积,单位ml/g。
12.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中的病原体数量。当污泥中的挥发固体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时,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化。污泥的消化稳定即可采用好氧消化,也可采用厌氧消化。
13.膜分离法
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分离的技术。用于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扩散渗透、电渗析、反渗析、超滤、微滤等几种。
1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反应器底部的高浓度污泥床,对上升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的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构造上的特点是,集生物反应和气固液三相分离于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厌氧反应器。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15.出水堰负荷
指单位堰板长度的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水量
16.生化需氧量
简称BOD,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
17.厌氧流化床工艺
它是借鉴液态化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它以小粒径载体为流化粒料,废水作为流化介质,当废水以升流方式通过床体时,与床中附着于载体上的厌氧生物膜不断接触反应,以达厌氧生物降解目的。
18.板框压滤机
由板和框相间排列而成。在滤板两面覆有滤布,用压紧装置把板和框压紧,即在板与板之间构成压滤室,在板与框的上端想通部位开有小孔,压紧后孔连成一条通道,用0.4~0.8Mpa的压力,把经过化学调理的污泥由该通道压入,并由每一块虑框上的支路孔道进入各个压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下端钻有供滤液排除的孔道。滤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滤布并由孔道从虑机排出,而固体截留下来,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当滤饼完全填满压滤室时,脱水过程结束,打开压滤机,一次抽出各个滤板,剥离滤饼并清洗。
19.气浮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雨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
20.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
污泥沉降比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ml/g)。
21.三相分离器
它是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它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将反应器分为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其作用是完成气、液、固三相的分离,将附着于颗粒污泥上的气体分离,并收集反应区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室反应器,使分离去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回落于反应区,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厌氧污泥的流失,保证反应器中足够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22.污泥的好氧速率
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好氧量。
23.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市内排水系统及设备,室外污水管网,污水输送泵站及设备,污水处理厂及设备,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
24.过滤
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5.沉淀池水力表面负荷
是指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q=Q/A
26.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将氨氮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消化反应。参与生物消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
27.污泥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污泥。可以是废水中早已存在,也可以在处理过程中形成。前者各种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悬浮物质,后者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转化而成。
28.污水三级处理
在一、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致水体抚养养花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29.调节池
为了改善废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条件,一般需要对水量进行调节,对水质进行均和。实际应用中将具有以上功能的构筑物称为调节池。
30.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
31.BOD5容积负荷
指单位曝气池容积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到预定程度的有机物的量。
32.电解气浮法
电解气浮法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对废水进行电解时,在正负两极会有气体呈微小气泡析出,将废水中呈颗粒状的污染物带至水面以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33.额定功率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也指及其在正常工作时能达到的功率。
四、计算题
1.某城市污水处厂最大设计污水量为30000m3/d,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为1.4,采用栅距为30mm的格栅,请计算每天的栅渣产生早。(假设:每1000m3污水的栅渣产生量为0。06m3)
解:根据栅渣公式 W=86400QmaxW1 / 1000K2
解得W=1.29m3/d
2.某城市污水处厂进水BOD浓度S0=200mg/L,SS浓度X0=250mg/L,该厂采用普通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初次沉淀池的BOD和SS的去除效率分别为25%和50%,经过二级处理后出水的BOD和SS浓度分别是20mg/L, 25mg/L。求初次沉淀池出水的的BOD和SS的浓度及BOD和SS的去除率。
3.设有一水泵管路系统,已知流量Q=101m3/h,管径d=150mm,管路的总水头损失是25.4H2O。水泵效率为75.7%,上下两水面高差h=102m,试求水泵的扬程和功率。
解:水泵扬程H=25.4+102=127.4m
泵的有效功率P有=pgQH=1.0*1000*9.8*101/3600*127.4=35028W
水泵总功率P=P有 / 效率=35028/75.7%=46272W=46.27KW
4.某处理厂测得瀑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为2000mg/L,回流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浓度Xg为2000mg/L。运行人员刚把回流比R调到50%。试分析回流比调节器节是否正确,应如何调节器节。
解:R=X/(Xg-X)=2000/(5000-2000)=66.7%
答:50%不正确,应调节器节至66.7%,否则如不增大排泥,污泥将随出水流失
5、 某污水处理厂瀑气池有效容积5000m3,瀑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3000mg/L,试计算当瀑气处理污水量为22500m3/d,进水BOD浓度为200mg/L时,该厂的BOD-SS负荷。
解:Ls=QSo/XV
6.某处理厂污泥浓缩池,当控制负荷为50Kg/(m3/d)时,得到如下浓缩效果:入流污泥量Q1=500m3/d;入流污泥的含水率为98%;排泥量Q=200m3/d;排泥的含水率为95.5%;试评价浓缩效果,并计算分离率。
解:f=Cu/Ci=(100-Pu)/(100-Pi)=(100-95.5)/ (100-98)=2.25
固体回收率=Qu*Cu/Qi*Ci=(200*4.5)/(500*2)*100%=90%
分离率F=Qe/Qi=(500-200)/500=60%
7.某食品厂
8、
9、瀑气池混合液浓度为4000mg/L,BOD负荷0.3KgBOD5(KgMLSS*d),流量为100000m3/d,进水BOD5=300mg/L,设计曝气池的体积。
Ls=QSo/XV
V=QSo/LsX
10、某处理厂一般将污沁的泥龄控制在4d左右,该厂曝气池容积V为5000m3。试计算当回流污泥浓度为4000mg/L,混合液浓度为2500mg/L,出水悬浮固体浓度为30mg/L,入流污水量Q为20000m3/d时,该厂每天应排放的剩余污泥的量。
解: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c=VX/[QwXw+(Q-Qw)Xe]
即Qw=(V/Qc)*[X/(Xw-Xe)]-[Xe/(Xw-Xe)]*Q
Qw=(5000/4)*[2500/(4000-30)]-[30/(4000-30)*20000]=636m3
11、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体积为5000m3,混合溶液浓度为2500mg/L,每天从系统排除的液活性污泥量为2500Kg。试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龄。 解:SRT=(2500mg/L*5000m3)/2500Kg=5d
12、某UASB反应器有效体积为200,进水CODo为5000mg/L,有机负荷Nv为8Kg/m3*d。求(1)此反应器的进水流量Q?(2)允许的最大水力停留时间t?
(1) V=QSo/Nv Q=VNv/So=(200m3*8Kg/m3*d)/5000mg/L=320m3/d
(2) t=V/Q=200m3/320m3/d=0.625d=15h
13、某污水得理厂日处理污水量100000m3/d,入流污水的SS为250mg/L。该厂高有四条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为60m3/h的排泥泵,每2h排泥一次。试计算当SS去除率为60%时、要求排泥浓度为3%时,每次的排泥时间。(污泥密度近似按1000Kg/m3计算)
解:每个排泥周期产生的干污泥量为:
Ms=(100000/24)*2*250*60%=1250000g/h
Cs=30000g/m3
所以每个排污周期产生的湿污泥量为:Q=1250000/30000=41.6m3
41.6/4=10.4m3
排泥时间约10.4/60=10min
五、问答题
1.简述调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常见类型及特点:
答:调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是对水量进行调节,对水质进行均和,常见的类型有:水量调节池,水质调节池和事故调节池三种。水量调节池的特点是,调节水量,保持容积,并使出水均匀;水质调节池的结构功能是,采用穿孔导游槽,或增加搅拌设备;事故调节池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设立的,对保护系统不受冲击,减少调节池容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什么是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
答:一级处理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重要过程,主要为深沉;二级处理为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方法继续去除没有沉淀的微小粒径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的有机物质,以及氮和磷的净化过程;深度处理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3.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并作简易说明。
优缺点有:1.适应冲击负荷变化能力强。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3。剩余污泥产量低 4。同时存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5。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 6。调节运行的灵活性差 7。有机物去除率较低。
4.简述污泥的来源与分类,并作简要的说明
污泥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根据污泥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污泥,1。初次沉淀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质随污水的成份而异。2。剩余活性污泥与腐殖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后的二沉池。3。硝化污泥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呢和腐殖污泥等经过硝化稳定处理后的污泥4。化学污泥 5。有机污泥,主要含有有机物6。无机污泥,以无机物为主要成份
5.混凝过程的运行控制条件是什么:
答:混凝过程中的运行条件包括:PH,水温,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水力条件。
1。PH:在最适宜的PH条件下,混凝反应速度最快,絮体溶解度最小,混凝作用最强。
2。水温:水温一般在20-30度为宜
3。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的细微悬物的性质,浓度,但还应考虑来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质等因素。
4。水力条件:混凝剂投入废水中后,必须创造最适宜的水力条件,使混凝作用顺利进行。
6.表面曝气叶轮充氧是通过哪几部分实现的?
答:通过以下三部分实现的: 1。叶轮的提水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循环流动,从而使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和不断吸气。
2。叶轮旋转时在其周围形成水跃,使液体剧烈搅动而卷入空气
3。叶轮叶片后侧在旋转时形成负压区,吸入空气
7.何为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该如何控制?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由于丝状菌的存在引起活性污泥体积膨胀和不易沉降的现象,为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其控制的措施为:
1。减少进水量,降低BOD负荷
2。增加DO浓度
8.离子交换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作用:
离子交换过程包括:交换,反冲洗,再生和清洗
1。交换:交换阶段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从废水中去除目标离子的操作过程
2。反冲洗的目的是松动树脂层,使再生液能均匀渗入层中,与交换剂颗粒充分接触,同时把过滤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粒子和截留的污物冲走
3。再生:在树脂失效后必须再生才能使用,通过树脂再生一方面可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另一方面可回收有用的物质。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是离子交换的逆过程。
4。清洗:清洗的目的是洗涤残留的再生液和再生时出现的反应物质。
9.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
2。初次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进行。
3。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时清除浮渣,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处理。
4。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排空。
5。采用泵房排泥工艺时,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6。当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次沉淀池时,在正常的运转情况下,应控制其回流比少于2%
10.气浮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气浮法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细小悬浮物粒子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得以分离 其气浮分离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必须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2。必须使气泡能够与污染物相粘附,并形成不溶性的固体悬浮体
11.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答:二沉池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污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现象。漂浮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溶解氧被逐渐消耗,而产生酸化,产生H2S,使污泥絮体密度减少上浮。当SRT 过长时,发生硝化后进入的混合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污泥在二沉池中由于缺乏足够的DO,而进行反硝化,产生N2,附着在污泥上,使密度减少,上浮。
措施:1。及时排泥,加大污泥回流量石流沉积2。加强曝气池未端充氧量,提高进入二沉池的DO含量。3。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
4。检查刮给泥机的运行情况,减少死角积泥,造成死泥上浮。
12.真空过滤机胶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污泥的性质:污泥的种类,浓度,储存时间,调理情况等对过滤性能产生影响。
2。真空度的影响:真空度是真空过滤的推动,直接关系到过滤率及运行费用,影响比较复杂,一般,真空度越高,滤饼厚度越大,含水率越低。
3。转鼓浸深的影响
4。转鼓转速快慢的影响
5。滤布性能的影响:网眼的大小决定于污泥颗粒的大小和性质
13.混凝工艺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工艺包括: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和矾花分离等几个步骤
1。配制与投加:实际应用中,混凝剂通常采用湿法投加
2。混合:将混凝药迅速分散到废水中,与水中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相接触
3。反应:指混凝剂与胶体和细微的悬浮物产生反应,使胶体和悬浮物脱稳,互相絮凝,最终聚集成为粒径较大的矾花颗粒。
4。矾花分离:指过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离手段将形成的大颗粒矾花从水中去除
14.生物膜系统运行中为何维持较高的DO?
因为适当地提高生物膜系统内的DO可减少生物膜中厌氧层的厚度,增大好氧层生物膜中的比例,提高生物膜内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此外,加大曝气量后,气流上升所产生的剪切力,有助于老化生物膜的脱落。使生物膜厚度不致于过厚,并防止因此产生堵塞弊端。
15.简述活性碳再生的方法:
有四种方法:
1。加热再生:1)脱水2)干燥 3)碳化 4)活化 5)冷却
2。蒸汽法:吸附物质是低沸点物质,可考虑通入水蒸汽进行吹脱
3。化学再生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使吸附物质转化为易于溶于水的物质而解吸下来
4。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初活性碳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活性碳得到再生
2.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计算步骤
源自:《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
设计计算:
(1)浓缩池直径
采用带有竖向栅条污泥浓缩机的辐流式中立沉淀池,浓缩物你固体通量M取27kg/(m²·d)。
浓缩池面积:A=(QC)/M
式中 Q——污泥量,m³/d;
C——污泥固体浓度,g/L;
M——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kg/(m²·d)。注,与沉淀池的形式有关。
浓缩池直径:利用D2=4A/3.14,求解。(注,先确定浓缩池个数,分化面积后再计算直径)。
(2)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区污泥浓缩时间T=16h(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则h1=(TQ)/(24A)。
(3)超高h2:一般取0.3~0.5m。
(4)缓冲高度h3:一般取0.3~0.5m。
(5)污泥浓缩池总高度H
注:非特殊情况下,h2、h3一般区0.3m。
H=h1+h2+h3
(6)污泥浓缩后体积
V2=Q(1-p1)/(1-P2)
以辐流式浓缩池计算为例:
设:Q=1700m3/d;含水率p1=99.4%,污泥浓度C1=0.6g/L;浓缩后污泥浓度C2=30gL,含水率P2=97%。
则:A=1700×6÷24=377.8m²,分设两座,则单座直径D=15.5m;
取T=16h,则h1=3.0m,取h2=h3=0.3m,则H=3.6m;
V2=1700×(1-0.994)÷(1-.97)=340m³/d。
附图:
不好意思,前段时间太忙了,没有时间上线,希望这份迟来的回复会对您有所帮助。
3. 污水处理设计公式有哪些
1、格栅计算、沉淀池计算、高程
2、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一般按Qmax计算,并用Qmin校核其过栅最小流速。
2.过栅流速: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严用O.4~0.9m/s;废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可
采用O.6~1.0m/s。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一般取格栅生产厂商提供最大过流能力的
80%以留有余地。
3.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值:大型污水处理厂应通过计算决定。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工
程(1×104m3/d以下)一般采用O.08~O.15m,栅后渠底应比栅前渠底相应降低O.08
~0.15m
4.有效过滤面积:按流速O.6~1.0s/m计算,但总宽度不小于进水管渠宽度的1.2倍,与筛网一起使用时可取1.8倍。
5.格栅的倾角:一般采用45°~75°,人工清除栅渣时取低值。
6.格栅上部需设置工作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O.5m,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O.7m;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当人工清除渣时,不应小于1.2m,当机械清除栅渣时,不应小于1.5m。
http://wenku..com/view/d0cf9738376baf1ffc4fad06.html
http://www.docin.com/p-96887513.html
4. 污水厂设计处理中辐流式沉淀池是根据什么选刮泥机
一般根据 沉淀池的宽度、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能这些都有一些影响。
刮泥机分专为半桥、全桥的属
还分刮泥机和刮吸泥机。
我是做污水厂构筑物计算书生成软件的,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可以私信我。
全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浓缩)机和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浓缩)机的选型主要取决于沉淀污泥量以及污泥沉降性能,污泥负荷可以参考使用场合和设计手册查询来进行工艺设计,全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浓缩)机的刮泥周期是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浓缩)机刮泥周期的1/2,全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适用于沉降性能好,污泥量大的场合。
另外,根据池子的大小,一般16 18m以上的沉淀池 选用中心传动的,小池子选周边传动的,受力荷载都有影响。
5. 我是新手 急求一篇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污水简介
一般医院污水由来自住院部、门诊室、实(化)验室、食堂、浴室、卫生间、试版剂室、洗衣权房等场所排放的污水组成。医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
污水特点
该污水是一种低浓度污水,水质与一般生活污水类似,其中除含有有机的和无机的污染物,如各种药物、消毒剂、手术遗弃物等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成份较为复杂。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该污水如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必然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会对周围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从而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
处理方法
此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可生化性好。针对医院污水的特点和排放水质的要求,经综合分析并结合医院污水处理的有关规定,吸收相关企业污水处理实际经验, 尤其是同类型污水处理中的设计、运行经验, 本工程采用生化处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艺,采用缺氧和好氧并用的方法来降低污水的COD和BOD,使污水达到净化的效果。二氧化氯消毒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消毒措施,而且操作和维护管理都比较方便。
6.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密度指数(SDI)。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的总重量,即 MLSS=Ma+Me+Mi+Mii
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Me--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Mi --由原污水挟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Mii--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表示单位为mg/L混合液,或g/L混合液,g/m3混合液,kg/m3混合液。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即
MLVSS=Ma+Me+Mi
MLVSS与MLSS的比值以f表示,即
f=MLVSS/MLSS
在一般情况下,f值比较固定,对生活污水,f值为0.75左右。以生活污水为主体的城市污水也同此值。
以上两项指标都不能精确地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而表示的是活性污泥的相对值。但因为其测定简便易行,广泛应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2、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elocity,SV),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3、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简称污泥指数,其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污泥容积指数的计算式为:
SVI= 混合液(1L)30min静沉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积(mL)/混合液(1L)中悬浮固体干重(g)
=(SV(mL/L))/(MLSS(g/L))
SVI的表示单位为mL/g,习惯上只称数字,而把单位略去。
4、污泥密度指数(SDI),指100ml混合液静止30min后所含活性污泥的g数。单位为g/ml。
一般地, SVI<100 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100<SVI<200 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200<SVI 污泥沉降性能差
城市生活污水水质较稳定,其SVI控制在50~150左右。而工业污水水质相差较大,如某些工业污水中COD主要为溶解性有机物,极易合成污泥,且污泥灰份少,微生物数量多,所以虽然其SVI偏高,但却不是真正的污泥膨胀。反之,如果污水中含无机悬浮物多,污泥的密度大,SVI低,但其活性和吸附能力不一定差。
7. 10万m3/d污水厂产生的污泥量
[解] 每排泥周期产生的干污泥量
当排泥含固量为3%时,MLSS为30kg/m3,则每一排泥周期内产生的湿污泥量Q 41.6m3,每池约产生10m3泥,因此排泥持续时间约需lOmin.
在这道题里面,污水踢可理解为SS(悬浮物固体)含量.
100000*250*60%/1000=15000kg
15000*2/24=1250kg
1250/30=41.7m3
41.7/(4*1)=10min
8. 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
污水自第四排水沟进入厂区,在泵房前设置粗格栅两套,设备宽度1.5m,采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齿耙由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可连续自动除污。栅片净距25mm。格栅倾角75°,过栅流速0.74m/s。格栅清污由液位开关根据栅前水位或由时间继电器定时控制。拦截的栅渣清除至渣桶后外运。
污水提升泵房一座,泵房内设潜水排污泵5台,Q=1375立方米/hr,H=15m,N=80KW,其中4用1备,泵房内调节水量为一台潜污泵5分钟流量,根据泵房内液位自动控制水泵开停台数。另设电动葫芦一套,起吊重量3T,起吊高度12m,检修时起吊水泵至检修平台。 细格栅间与曝气沉砂池合建。细格栅间内设三条宽1.3m细格栅渠道。分别设三台回转式固液分离机,栅距5mm,倾角60°。细格栅由栅前液位开关和时间继电器定时控制清污,细格栅截流栅渣经螺旋输送机经排栅漏斗排至渣斗。污水经过细格栅后的配水区进入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一组分两格,每格宽度3.8m,有效水深3.05m,沉砂区总过水面积17.72㎡,池长21.7m,水平流速0.08m/s,污水停留时间4.5min。油脂浮渣区表面积63平方米。油脂、浮渣由吸砂机上的撇渣刮板刮至池进水端的两个浮渣室后,分别由两台螺旋输送机送至池外渣斗。曝气沉砂池采用穿孔管粗气泡曝气,曝气量标准0.22立方米/立方米污水。配低噪音罗茨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单台风量21.5 立方米/min,升压58.8KPa,电机功率37KW。桥式吸砂刮渣机一套,跨度8.0m,配Q=54 立方米/hr,H=2m,N=1.4KW吸砂泵两台,N=0.55KW刮渣提耙两套及驱动装置。池底沉砂经吸砂泵抽吸至池侧集砂槽,然后自流至砂水分离器。池外配砂水厂分离器一套,处理量20~27l/s,N=0.75KW。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建于细格栅间下部,净空高度3.5m。 本工程采用间歇进水、低污染物负荷的SBR工艺,主反应池前端设高负荷厌氧选择区及接触混合区。污水进水与内回流混合液在厌氧区混合,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进行聚磷菌的释放,而高污染物负荷及低溶解氧状态可抑制丝状菌的生长,防止沉淀过程中污泥膨胀。其后设置的接触混合区,使得SBR反应池不仅在时间序列上是理想的推流状态,而且在空间上也具有了推流特征。整个系统还具有良好的除磷脱氮功能、较低的污泥产率、较高的氧转移推动力以及良好的沉淀分离效果。
污水经过配水井后进入SBR生物池,生物池共4组,每组2座,每座生物池周期性循环运行。每个周期包括: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曝气及沉淀过程中进水,滗水过程即出水过程,闲置过程中排除剩余污泥。
一个典型的周期约四个小时,每组的两座生物池运行状态如下:
表 3-1 时间min 生物池 0~60 61~120 121~180 181~240 A池 进水、曝气 进水、曝气 进水、沉淀 滗水、闲置、排泥 B池 进水、沉淀 滗水、闲置、排泥 进水、曝气 进水、曝气 每座生物池长53.1米,宽23米,最大水深5.7米,最小水深3.95米,池深6.2米。总有效面积9568㎡,最大有效总容积54537 立方米 。总水力停留时间8.4hr,污泥龄15天,混合液回流比18%,污泥负荷平均0.083kgBOD5/kgMLSS.d,曝气池溶解氧范围:0.5~2.0mg/l。池底均布微孔棒状曝气器,φ90mm,L=1.0m,共计4880 根。每池出水端安装2台浮桶式滗水器,共计16台,单台出水量 387 l/s。每座池出水端设置2台潜水排污泵,1台用于混合液回流,1台用于排除剩余污泥,单台流量44l/s,回流泵扬程6米,电机功率8.1kw,剩余污泥泵扬程12米,电机功率12.2kw。每座反应池设:进水控制阀(电动偏心旋塞阀)、空气控制阀(电动蝶阀)和出水控制阀(电动蝶阀),并在剩余污泥管道、回流污泥管道和空气支管上设置阀门。
生物池运行以时间控制,并根据池中溶解氧浓度调节鼓风机供气量。
生物池采用一级配水,污水经过进水控制阀的水头损失较大,因此由于管道长度不同所引起沿程水头损失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基本做到配水均匀。 污水出厂前采用液氯消毒。最大加氯量标准8mg/L,最大加氯量44kg/hr;平均加氯量标准4mg/L,平均加氯量400kg/d。液氯储量为15天用量,采用流量配比的方式来控制加氯量。加氯间建筑面积250㎡ ,其中包括氯库、加氯室、值班室等。设真空加氯机2台,单台加氯量57kg/hr,1用1备,压力自动切换装置一套,漏氯检测报警仪一台,充装量1000kg的氯瓶12个,2T数字式台秤两台。电动葫芦一套。
接触池平面尺寸30.0×15.0m,有效水深4.0m,高峰流量时,污水停留时间19.6分钟,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26分钟。接触池出水流经第四排水沟、银新干沟进入黄河,在排水沟中继续接触消毒。
污水在沉砂池后、接触池后分别以电磁流量计、明渠超声波流量计检测进厂、出厂流量。 剩余污泥量13.0T/d。浓缩池固体负荷31kg/ ㎡·d。
生物池剩余污泥含水率为99.6%,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7%。浓缩前污泥体积3250立方米/d,浓缩后污泥体积为433 立方米/d。浓缩池直径16m,共两座,每座内设中心传动浓缩池刮泥机一台;每座池附设污泥提升泵站与浓缩池合建,配Q=40 立方米/hr,H=7m,N=2.4KW污泥提升泵一台。
浓缩池连续排泥,为配合污泥脱水机的间歇运行,在浓缩池后设均质池,均质池直径6.5m,周边有效深度5.4m,其调节容积143 立方米,可贮存7.3小时的剩余泥量。均质池内设一台低速淹没式搅拌器,功率2.8KW。 脱水间平面尺寸31.0×16.0m,高度5.30m。内设带式压滤机3台,交替使用,滤带宽度2.0m,电机功率2.2KW,单台处理能力约9~12立方米/hr,每天工作16~12小时,污泥脱水前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3~5kg/kgDS, 絮凝剂耗量52kg/d。设全自动投药装置一套,投加量5kg/hr,配3台投药泵。脱水间设有污泥投配泵4台,单台Q=12立方米/hr,H=20m,其中3用1备。在污泥脱水间外设冲洗水加压泵站,冲洗水来自生物池出水,脱水机工作时,冲洗泵同时工作。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含水率降至76~80%,体积为65~54 立方米/d。脱水后泥饼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堆栅装车,共设3台螺旋输送机,输送长度11m,安装角度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