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全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图,再也不怕别人问工艺了!
超全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
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旨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配以相关图片,以便更直观地理解。
一、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典型工艺流程包括:
预处理阶段: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再通过沉砂池去除砂粒等无机物。
图片展示:
监测与评估:废水处理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水质指标,评估处理效果,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技术更新与优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废水处理工艺需不断更新与优化,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多种多样,需根据具体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通过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B. 调节池的案例
调节池容量及污水停留时间的设计
调节池的容量取决于日排水量及排水量的变化规律,对于不同功能的构筑物,日排水量及其排水规律有很大差异,根据日本“(JISA3302-1988)标准不同用途建筑物合并处理净化槽(即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服务人数建设标准”计算,部分公共建筑每100立方米建筑面积每日污水标准如下(吨):公共住宅1.0,影剧院1.6,宾馆3.0,饮食店11-26,办公楼1.6,集体宿舍1.4,而各种建筑物的污水变化规律如图(略)。
在设计前已具备准确的污水量和水量变化曲线情况下,可用图解法求得理论调节容积,国内对各种建筑物的污水处理量及变化规律还没有准确的实地调查数据,故目前一般按平均小时流量的倍数即调节池停留时间的经济值只来确定调解池容积。
也可按下式计算调节池容积V:
V=(Q/T-K*Q/24)*T
Q-设计污水量(立方米/day);T-建筑物排水时间(hr/day);K-流量调节比(调节池出水流量与日平均流量之比)
如某办公楼Q=400立方米/day,T=10hr/day,k=1.5,则V=(400/10-1.5*400/24)*10=150立方米,相当于停留时间t=150/400/24=9hr。
对于公寓楼、住宅小区、花园别墅、办公楼、商办楼、商住楼、百货大楼、宾馆、酒店以及综合性楼层来说,其水量变化规律差别很大,调节池停留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多幢公寓楼和住宅小区取6小时即可,规模较大、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区甚至可以更短些,而纯办公楼则需要12小时或更长时间,特别是实行双休日以来,每周的日流量变化趋于更大,周末下班后之下周一上班前,长达六十多少小时几乎没有污水排出,在此期间如何维持微生物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一个难题。
由此,目前急需对各种典型建筑物的污水排放量实行广泛的实地调查,以便提供调节池停留时间的设计依据。笔者曾对某五星级宾馆及住宅楼上是实测二十四小时水量变化
但是,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组合千变万化,其附属建筑物如餐厅、娱乐场所的有无及面积大小对排水量有很大的影响。
C.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如下:
具体说明:
预处理阶段:
初级处理阶段:
生物处理阶段:
深度处理阶段:
消毒阶段:
出水排放:
D. A/O工艺流程 和 流程图
A/O工艺流程是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 2mg/L, O段D0=2 ~ 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
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₃、NH₄+)。
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₃-N (NH₄+)氧化为HO₃-,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03-还原为分子态氮(N₂)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4)污水处理中调节池的工图图例扩展阅读:
A/O工艺影响因素
A/0工艺运行过程控制不要产生污泥膨胀和流失,其对有机物的降解率是较高的(90~95%) ,缺点是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如果原污水含磷浓度<3mg/L,则选用A/O工艺是合适的,为了提高脱氮效果,A/O 工艺主要控制几个因素:
1、MLSS一般应在3000mg/L以上,低于此值A/0系统脱氮效果明显降低。
2、TKNMLSS负荷率(TKN- 凯式氮,指水中氨氮与有机氮之和)在硝化反应中该负荷率应在0.05gTKN/(gMLSS·d)之下。
3、B0D5/MLSS负荷率:在硝化反应中,影响硝化的主要因素是硝化菌的存在和活性,因为自氧型硝化菌最小比增长速度为0. 21/d;而异养型好氧菌的最小比增殖速度为1.2/d。
前者比后者的比增殖速度小得多。要使硝化菌存活并占优势,要求污泥龄大于4.76d;但对于异养型好氧菌,则污泥龄只需0.8d。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由于污泥龄只有2~4d,所以硝化菌不能存活并占有优势,不能完成硝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