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孔径范围在0.001-0.02微米之间,具体孔径根据品牌、型号、材质有所不同。超滤膜通过孔径大小有效过滤水中的胶体、杂质、水锈、细菌、藻类、病毒及大分子有机物。尽管孔径不是最小,但超滤膜在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方面表现出色,而反渗透膜则会过滤掉这些有益物质。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通常介于1000至500000Dal之间。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其过滤性能,孔径越小,截留能力越强,成本也越高。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水质和成本,不同应用领域对孔径选择也有要求。例如,浓缩蛋白质时需选择比该蛋白质孔径更大的超滤膜。
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二价离子,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5~99%,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100%。超滤系统能除去99%以上的矿物质、细菌、病毒、热原及细菌内毒素。
超滤膜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矿泉水净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净化和回收;发酵、酶制剂和制药工业中的浓缩、纯化与澄清;生物制品、医药制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分离、浓缩、纯化;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工业用水中分离细菌、热源、胶体、悬浮杂质及大分子有机物。
超滤膜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和超纯水终端处理,在纯水与超纯水制备工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工业用水中,超滤膜用于分离细菌、热源、胶体、悬浮杂质及大分子有机物。
⑵ 超滤膜的分类及标准
超滤膜的分类及标准如下:
分类: 按孔径范围分类:超滤膜本身即为一个分类,其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至0.02微米。在此孔径范围内的膜均被视为超滤膜。
标准: 孔径标准:超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01至0.02微米,这是区分超滤膜与其他类型膜的主要标准。微孔膜的孔径范围更大,而逆渗透膜的孔径范围更小。 过滤方法: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这是超滤膜过滤的基本标准。
综上所述,超滤膜主要根据孔径范围进行分类,并通过孔径范围和过滤方法来确定其标准。
⑶ 超滤膜孔径多少微米 超滤膜能过滤哪些物质
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大致在0.001-0.02微米之间,具体取决于制造厂商和型号。这一范围内的孔径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胶体、杂质、水锈、细菌、藻类、病毒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但对水分子和某些矿物质则基本无影响。
尽管超滤膜的孔径不是最小,但与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相比,它依然拥有更大的孔径。因此,超滤膜能够有效过滤水中的杂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这对于饮用水处理尤为重要。
选择超滤膜时,孔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过滤性能和价格。孔径越小,截留能力越强,成本也相对较高。实际应用中,根据水质情况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孔径至关重要。
超滤膜通过孔径大小有效去除水中的胶体、杂质、水锈、细菌、藻类、病毒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例如,一般的细菌和病毒比超滤膜的孔径大4000倍。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二价离子,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也可达95~99%;对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100%。超滤系统能够除去原水中99%以上的矿物质、细菌、病毒、热原及细菌内毒素等。
超滤膜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饮用水和矿泉水的净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净化和回收、发酵和制药工业中的浓缩、纯化与澄清、生物制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分离、浓缩和纯化、血液处理和废水处理中的终端处理装置,以及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工艺中的预处理和终端处理。
在工业用水中,超滤膜用于分离细菌、热源、胶体、悬浮杂质及大分子有机物。
⑷ 各大品牌超滤膜孔径尺寸数据
超滤膜是通过压力使水通过膜孔径以过滤水中杂质的设备,孔径是其关键因素,范围通常在0.001-0.02微米之间,并非统一标准。不同品牌超滤膜的孔径和功能有所不同。
陶氏超滤膜孔径大小大致在0.005~0.1微米之间,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该膜材质多样,包括PVDF、PES、PP、PE、PS、PAN、PVC等,有效去除细菌、病毒、大分子有机物等。
海德能超滤膜孔径为0.01微米,截留分子量分为10万、5万、1万、6千等类型,能100%清除水中的病菌和微生物。
科氏超滤膜孔径在0.002~0.1微米之间,截留分子量约1000~500000道尔顿。膜结构有管式、中空纤维、卷式、平板式等。
诺芮特超滤膜平均孔径为0.010~0.025微米,最大不超过0.025微米。它能完全过滤水中的胶体、固体颗粒、病菌、隐性孢子等,具有出色的耐化学腐蚀和抗氧化性能。
苏伊士GE超滤膜孔径大小为0.2-0.02微米,材质有PVDF、复合纤维(TFM)。根据截留分子量和用途,分为GE、GH、GK、PT、PW、MW系列。
立升超滤膜采用改性PVC材质,孔径为0.02微米,平均截留分子量为100,000道尔顿。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杂质,提供多种规格膜组件。
美能超滤膜孔径在0.002~0.1微米之间,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有效过滤水中的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及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材料为PVDF和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