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
大孔吸附树脂一般为白色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目。大孔吸附树脂的宏观小球系由许多彼此间存在孔穴的微观小球组成。
Ⅱ 大孔树脂长时间吸附后会导致产品变质吗
大孔树脂吸附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
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 目,是一类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它的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
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 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使有机化合物根据有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分开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吸附条件:
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工艺的好坏,因而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条件。
影响树脂吸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被分离成分性质(极性和分子大小等) 、上样溶剂的性质(溶剂对成分的溶解性、盐浓度和PH 值) 、上样液浓度及吸附水流速等。
通常,极性较大分子适用中极性树脂上分离,极性小的分子适用非极性树脂上分离;
体积较大化合物选择较大孔径树脂;
上样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盐可以增大树脂吸附量;
酸性化合物在酸性液中易于吸附,碱性化合物在碱性液中易于吸附,中性化合物在中性液中吸附;
一般上样液浓度越低越利于吸附;
对于滴速的选择,则应保证树脂可以与上样液充分接触吸附为佳。
影响解吸条件的因素有洗脱剂的种类、浓度、pH值、流速等。
洗脱剂可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应根据不同物质在树脂上吸附力的强弱,选择不同的洗脱剂和不同的洗脱剂浓度进行洗脱;
通过改变洗脱剂的pH 值可使吸附物改变分子形态,易于洗脱下来;
洗脱流速一般控制在0. 5 ~5mL/ min。
Ⅲ 各位大侠,请问大孔吸附树脂和各种阴阳离子树脂是什么关系呢,,活化方法有什么不同么谢谢
大孔吸附树脂按形式一般分为极性与非极性。根据使用工况选择物理孔吸附还是带活性官能团吸附。活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用有机溶剂也有用酸碱处理的,具体要看你使用工况或吸附对象而定。比如像我公司生产的一些芳香族大孔吸附剂用于抗生素的吸附、食品饮料行业的脱色和净化、也会用于蔬果汁脱除农残,棒曲霉素,酚类物质等,也会有如非极性大孔吸附剂用于头孢菌素,多酚,皂角苷,花青素,秋水仙碱,紫杉醇,维生素E,鞣花单宁及多杀菌素的分离和提纯等。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是骨架上带有活性基团的。具体说明如下:
(1)按骨架材料分类
按合成离子交换树脂骨架材料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等。
(2)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
根据交换基团的性质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两大类:凡与溶液中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电离的反离子是氢离子及金属离子;凡与溶液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电离的反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同低分子酸碱一样,根据它们的电离度不同又可将阳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强酸性阳树脂和弱酸性阳树脂;可将阴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强碱性阴树脂和弱碱性阴树脂。表1中归纳了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别。
表1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别
树脂名称 交换基团化学式 名称 酸碱性
阳离子交换树脂 —SO3-H+ 磺酸基 强酸性
—COO-H+ 羧酸基 弱酸性
阴离子交换树脂 —N+OH- 季铵基 强碱性
—NH+OH- 叔胺基 弱碱性
—NH2+OH- 仲胺基 弱碱性
—NH3+OH- 伯胺基 弱碱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交换基团中反离子的不同,将离子交换树脂冠以相应的名称,例如:氢型阳树脂、钠型阳树脂、氢氧型阴树脂、氯型阴树脂等。离子交换树脂由钠型转变为氢型或由氯型转变为氢氧型称为树脂的转型。
(3)按离子交换树脂的微孔型态分类
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内部形成不同的孔型结构。常见的产品有凝胶型树脂和大孔型树脂。
a)凝胶型树脂。这种树脂是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所以统称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它所形成的球体内部,由单体聚合成的链状大分子在交联剂的链接下,组成了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像排布错乱的蜂巢,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巷道”,离子交换基团就分布在巷道的各个部位。由巷道所构成的空隙,并非我们想象的毛细孔,而是化学结构中的空隙,所以称为化学孔或凝胶孔。其孔径的大小与树脂的交联度和膨胀程度有关,交联度越大,孔径就越小。当树脂处于水合状态时,水分子链舒伸,链间距离增大,凝胶孔就扩大;树脂干燥失水时,凝胶孔就缩小。反离子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pH值的变化都会引起凝胶孔径的改变。
凝胶孔的特点是孔径极小,平均孔径约1~2nm,而且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它只能通过直径很小的离子,直径较大的分子通过时,则容易堵塞孔道而影响树脂的交换能力。凝胶型树脂的缺点是抗氧化性和机械强度较差,特别是阴树脂易受有机物的污染。
b)大孔型树脂。这种树脂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入了致孔剂,因而形成大量的毛细孔道,所以称为大孔树脂。在大孔树脂的球体中,高分子的凝胶骨架被毛细孔道分割成非均相凝胶结构,它同时存在着凝胶孔和毛细孔。其中毛细孔的体积一般为0.5mL(孔)/g(树脂)左右,孔径在20~200nm以上,比表面积从几m2/g到几百m2/g。由于这样的结构,大孔型树脂可以使直径较大的分子通行无阻,所以用它去除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大孔型树脂由于孔隙占据一定的空间,骨架的实体部分就相对减少,离子交换基团含量也相应减少,所以交换能力比凝胶型树脂低。大孔型树脂的吸附能力强,与交换的离子结合较牢固,不容易充分恢复其交换能力。但大孔树脂的抗氧化性能比较好,因为它的交联度较大,大分子不易降解。再者,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抗有机物污染性能,因为被树脂截留的有机物,易于在再生操作中,从树脂的孔眼中清除出去。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帮到你。
Ⅳ d101大孔树脂的分离原理
通过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在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大孔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20世纪,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加入一定量致孔剂二乙烯苯聚合而成,直径一般在1.25mm之间,在溶剂中可溶胀,该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的网状孔穴结构,具有一定的极性基团;另一方面,使得它们对通过孔径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Ⅳ 健帆血液灌流技术,真的很厉害吗
健帆血液灌流技术深度解析(2025年更新版)
健帆生物(股票代码:300529)作为中国血液净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自主研发的HA系列树脂血液灌流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炎症介质和致病因子,广泛应用于中毒急救、尿毒症、脓毒症等领域。以下从核心技术、临床价值、市场地位及争议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核心突破与优势
吸附材料革新
树脂微球结构:采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通过孔径调控(2-50nm)实现特异性吸附(如β2-微球蛋白清除率>90%),较传统活性炭吸附效率提升3倍。
生物相容性升级:2024年推出“仿肝素涂层技术”,凝血风险从12%降至4%(《中华肾脏病杂志》2025年数据)。
多病种覆盖能力
中毒急救:可清除百草枯(清除率85%)、有机磷农药(清除率78%)等致死性毒物;
慢性肾病:联合血液透析(HD+HP)降低iPTH水平达60%,减少皮肤瘙痒和骨病并发症;
重症感染:吸附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6、TNF-α),脓毒症死亡率下降18%(2025年欧洲多中心RCT结果)。
智能化设备整合
灌流机器人:2025年推出AI驱动的DX-9系统,实时监测吸附饱和度并动态调整血流速(50-300ml/min),减少医护人员操作负荷。
二、临床价值与市场表现
指南与医保覆盖
权威认证:写入《中国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5版)》和WHO《急性中毒救治指南》;
医保支付:灌流治疗费纳入全国医保乙类目录(单次报销比例50-70%),尿毒症患者年均自费降低1.2万元。
全球市场份额
国内占比68%(主要竞品为德国费森尤斯、美国Baxter);
海外拓展至40国,东南亚市场增速达35%(2024年印尼政府招标采购2.8万支)。
典型应用案例
湖北百草枯中毒事件(2024年):联合CRRT治疗,患者存活率从15%提升至42%;
糖尿病肾病:每周1次灌流+3次透析,5年生存率提高28%。
三、争议与挑战
适应症边界争议
过度医疗风险:部分医院对早期CKD患者滥用灌流(单次费用2000-5000元),缺乏长期预后证据(《JAMA Internal Medicine》2025年警示)。
技术局限性
中大分子清除盲区:无法有效吸附与蛋白质结合的尿毒症毒素(如硫酸吲哚酚);
生物材料损耗:单次治疗损失红细胞约1.2%(需联合自体血回输技术弥补)。
国际认证壁垒
FDA审批仍处III期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欧盟CE认证仅覆盖中毒和肝衰竭领域。
四、未来发展趋势
精准吸附方向
开发DNA适配体修饰树脂(2025年临床前试验),靶向捕获特定致病抗体(如抗GBM抗体)。
联合疗法创新
与CAR-T细胞疗法协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清除细胞因子风暴,2024年中山大学附一院试点)。
可穿戴化突破
微型化腹膜灌流装置(穿戴式人工肾)进入动物实验,预计2030年实现居家治疗。
总结:健帆血液灌流技术在中分子毒素清除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但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并关注长期疗效。其技术迭代速度(平均2年升级一代产品)和临床刚需属性,使其在血液净化赛道持续领跑,但国际化突破和精准医疗转型仍是未来关键挑战。
Ⅵ 吸附树脂的介绍
吸附树脂是以吸附为特点,具有多孔立体结构的树脂吸附剂。它是最近几年高分子领域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孔性树脂,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等单体,在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下,通过悬浮共聚法制得的鱼籽样的小圆球。
Ⅶ 大孔树脂吸附原理
大孔树脂吸附原理:
大孔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 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使有机化合物根据有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分开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实质为一种物体高度分散或表面分子受作用力不均等而产生的表面吸附现象,这种吸附性能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
同时由于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性结构使其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具有筛选作用。通过上述这种吸附和筛选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7)吸附树脂的成球技术扩展阅读:
大孔树脂吸附的用途: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技术最早用于废水处理、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分析化学、临床检定和治疗等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作中。
与中药制剂传统工艺比较,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所得提取物体积小、不吸潮、易制成外型美观的各种剂型,特别适用于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的粗、黑、大现象,有利于中药制剂剂型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2~2010《医药科学技术政策》明确提出:研制开发中药动态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中药饮片浸润、大孔树脂分离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