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管网式反渗透膜在脱硫废水处理中的原理基于反渗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其核心在于通过反渗透膜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如硫化物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截留在膜表面,实现脱硫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废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并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如悬浮物和沉淀物。
接着,废水通过高压泵加压,进入反渗透膜模块。
反渗透膜模块中,微小的膜孔径,仅数纳米级别,能阻止大部分溶解性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通过,而水分子则可以顺利通过。
在这一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如硫化物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液,纯净水则通过膜孔进入膜内。
纯净水经反渗透膜模块流出,成为脱硫后的废水,可用于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而浓缩液则被排出系统,经过后续处理或处置。
欧凯膜公司秉承信誉至上、合同严守、质量把关的原则,诚挚欢迎广大用户咨询、考察及洽谈业务。
㈡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
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清洗时机:
预处理与浸泡:
选择合适的清洗化学药品:
清洗步骤与次序:
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反渗透膜的清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清洗效果和系统性能。
㈢ 清洗反渗透膜的清洗剂配方是如何配比的
反渗透膜清洗剂配方配比因污染物不同而有差异。
对于无机垢(如碳酸钙、硫酸钙等),常见的酸性清洗剂配方:柠檬酸(C₆H₈O₇·H₂O)3% - 5%,即30 - 50克柠檬酸溶解在1升水中;再添加0.2% - 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₁₈H₂₉NaO₃S)作为表面活性剂,增强清洗效果。
对于有机物污染,碱性清洗剂配方:氢氧化钠(NaOH)1% - 2%,也就是10 - 20克氢氧化钠溶于1升水;加入0.5% - 1%的EDTA四钠盐(C₁₀H₁₄N₂Na₄O₈),它能螯合金属离子,有助于去除有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污染物。
微生物污染的清洗剂配方:用100 - 200ppm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即1升水中加入0.1 - 0.2克次氯酸钠;或者用1% - 2%的过氧化氢(H₂O₂)溶液。
不过,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反渗透膜对清洗剂有不同耐受要求,在使用前要参考膜元件制造商的建议,避免因不当配比损害膜元件。
㈣ 反渗透膜结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在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内的悬浮物或容难溶盐的污染,这些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碳酸钙沉淀、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沉淀、金属(铁、锰、铜、镍、铝等)氧化物沉淀、硅沉积物、无机或有机沉积混合物、NOM天然有机物质、合成有机物(如:阻垢剂/分散剂,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微生物(藻类、霉菌、真菌)等。
物理清洗膜元件:低压力、高流速的将反渗透产水来冲刷膜元件,可以把短期内在膜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和堆积物清洗掉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物理清洗频率较高。
化学清洗膜元件:有些结垢情况通过物理清洗很难去除附着在膜元件表面的污染物和堆积物。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化学药剂来对结垢进行去除。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一般都是通过多种化学清洗药剂进行组合清洗。而且药剂的选择以及清洗顺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详细预防方法可见官网:网页链接
㈤ 反渗透膜如何判断受到了污染
以下是反来渗透膜污染的常见症状源:
1、在标准压力下,产水量下降;
2、为了达到标准产水量,必须提高运行压力v;
3、进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v;
4、膜元件的重量增加v;
5、膜脱除率明显变化(增加或降低)
6、当元件从压力容器内取出时,将水倒在竖起的膜元件进水侧,水不能流过膜元件,仅从端面溢出(表明进水流道完全堵塞)。
㈥ 反渗透膜怎样清洗
1、若一周内不使用反渗透膜,应进行封膜处理:避免将膜取出,通常若超过一周未使用,可用1~2%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填充装有膜的容器,使膜在膜壳内浸泡,防止细菌滋生。同时,每隔1~2周检查浓水和产水的PH值,若发现有0.5的变化,表明NaHSO3已发生变化,细菌已生成,此时需排放所有溶液,重新进行封膜。
2、短期停用时,可进行低压冲洗,以保持压力容器内水质新鲜。通常每天冲洗半小时即可。长期停用时,建议加入亚硫酸氢钠进行保护,在保护前需进行系统清洗。
3、当进水参数保持不变时,若透过液的电导率增加10%,建议清洗反渗透膜。
4、进水温度不变时,若高压泵出口压力需增加8~10%以上才能保持膜通量不变,建议清洗膜。
5、进水流量和温度不变时,若反渗透装置的进出口压差增加20~30%,建议清洗。
6、在恶劣进水条件下运行2~3个月,或在正常进水条件下运行5~6个月,应进行清洗(具体时间视用水量和客户水质而定)。
(6)单质硫污染反渗透膜扩展阅读:
反渗透膜的影响因素:
1、进水压力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压力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能增加净压力,从而提高产水量。产水量的增加会稀释盐分,降低透盐率,提高脱盐率。然而,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过高的回收率会导致浓差极化加剧,从而增加盐透过量,抵消产水量的增加,使脱盐率不再提高。
2、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产水的电导率有显著影响。水温升高会导致产水量线性增加,但进水温度每升高1℃,产水量增加2.5%~3.0%(以25℃为标准)。
3、进水PH值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PH值对产水量影响较小,但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PH值在7.5~8.5范围内,脱盐率达到最高。
4、进水盐浓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盐浓度越高,渗透压差越大,透盐率上升,导致脱盐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