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配制聚酰亚胺树脂时,树脂颜色偏深是什么原因
环氧树脂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树脂的总称. 环氧树脂做胶衣用的话 初始粘度不宜太大, 个人认为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粘度偏高了 表面质量不易保证 固化剂这块 考虑到E44的脆性 如果没有其他组分增韧的话 可以使用聚酰胺或者593固化 593可能工艺性上还要更方便些. 环氧树脂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树脂的总称.到为止,除各种二酚基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外,脂环族环氧树脂品种也不断增加.这类环氧树脂不但品种多,而且大多数具有特殊的性能,如低粘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延伸率及较高的热稳定性等.因此在军工及民用上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在我国,坏氧树脂是1958年开始试制生产的.坏氧树脂的生产已遍布全国,产量逐年增加.在品种方面,双酚A型环氧树脂已有十多种不同分子量的品种投入生产.另外一些特殊性能坏氧树脂,如甘油环氧树脂、有机钛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也相继投产[1] 环氧树脂具有下列优点: (1)粘接力强,由于树脂结构中含有羟基及环氧基等极性基团,使得环氧树脂分子与相邻物体表面之间产生较大吸附力,因此在热固性树脂中,粘接力比较高. (2)固化收缩小,环氧树脂的固化收缩率为1—6%,而聚酯树脂为7—10%,因此制品的尺寸稳定性相对地比较高,其蠕变性能也比聚酯及酚醛要低. (3)电绝缘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能好. (4)环氧树脂比较稳定,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期,一般贮存期可在六个月以上. 其缺点是:(1)成本比聚酯树脂要高. (2)粘度比较大(指双酚A型),手糊时不如不饱和聚酯树脂方便,一般情况下不能喷射成型.为了提高环氧树脂性能,有人曾对树脂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一般认为,由C—C键组成的分子主链,由于其分子间力较弱,因此具有较大的柔韧性、较高的延伸率和较低的热变形温度.若把氧原子引入到分子主链中,则可导致树脂软化点的提高和亲水性的增加.若在分子主链中引入酰胺键十NHCO+,则由于产生氢键也可使树脂的软化点急刚提高和刚性增加,此外在分子主链中引入芳环或脂环,一般地说,也可以使树脂的软化点提高.增加环氧树脂活性官能团数目能增加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对提高力学性能及耐温性都有利.但这一类树脂往往粘度比较大,会给使用及操作带来困难.为了降低环氧树脂粘度及提高耐温性,采用以季戊四醇等原料合成新的环氧树脂,这类树脂粘度比较低,为400—1500厘泊,是水溶性的,含氯量很低(与651~1]U属此类).3—3—辱增塑剂及稀释剂1.增塑剂(土)增塑剂的作用及分类双酚A环氧树脂,经加入固化剂后,交联固化后的产物韧性往往较差.为了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可加入一些增塑剂.一般可分为两类,即活性增塑剂与非活性增塑剂(也叫增韧剂).某些非活性增塑剂不易与环氧树脂混溶,在固化的过程中,有从体系中析出的倾向.而且,固化体系的刚性与耐热性有所降低.而活性增塑剂则能与环氧树脂起反应,成为交联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避免上述缺点.(2)非活性增塑剂这一类增塑剂不带有活性基团,不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加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树脂粘度,同时可改善树脂固化体系的脆性.一般用量为树脂重量的5—20%.常用的非活性增塑剂的性能列于表3—17 活性增塑剂含有活性基团,直接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成为交联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提高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延伸率.这一类增塑剂包括聚酰胺树脂,聚硫橡胶,不饱和聚酯等等. 2.稀释剂 (1)稀释剂的作用及分类环氧树脂具有高的粘接性,但在室温下,粘度比较大,不利于手糊操作.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常在使用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以增加环氧树脂对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的浸润能力,改善成型工艺性能,同时可以增加填料的用量.稀释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环氧基团)、能参与固化反应的活性稀释剂,如甘油环氧树脂、环氧丙烷丁基醚等,另一类是端基不含有活性基团、不参加固化反应的非活性稀释剂,如丙酮等. (2)非活性稀释剂非活性稀释剂本身不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仅达到降低粘度的目的,一般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5—15%.在树脂固化时,大部分逸出,从而增加了树脂的收缩率,降低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甚至也影响树脂的电性能,因此,应尽可能不使用非活性稀释剂.常用的非活性稀释剂列于表3—18. (3)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都具有环氧基,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所以对树脂固化后的性能影响较小,有时还能起着增韧的作用.活性稀释剂一般都有毒,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表3—19列出了常用的活性稀释剂的性能.}4辅助材料3—辱—]胶衣树0旨玻璃钢击U品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表面情况,应该尽可能地不使玻璃纤维外露,以防介质侵蚀.为此,在玻璃钢的外表面特制成一层树脂含量很高的胶衣层,这一层树脂称为胶衣树脂.胶衣层的厚度一般为0.25—0.4毫米.如果胶衣太薄,胶衣下面的玻璃纤维会暴露出来,达不到美观及保护作用,但太厚就容易产生裂纹,耐冲击性差,特别是受不住从制品反面方向来的冲击. 模具是玻璃钢手糊成型工序中的主要装备.合理选用模具的结构形式及其材料,对玻璃钢制品质量和成本关系很大.采用何种模具主要根据制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所选树脂的固化制度等.设计和制造模具时,要考虑模具在使用期间能保持合乎要求的尺寸、制造容易、铺陈方便、脱模容易和造价低廉.模具设计和制造方法牵涉的范围很广,本章只是列出和叙述一些手糊成型基本类型的模具.5—'—]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手糊成型的模具,要求模具表面光滑,密实、无孔隙、无裂缝和无凹陷或其它不规则处,因这些缺陷会影响制品质量.模具设计和制品成型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模具设计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联系制品制造过程进行设计,既要体现制品的结构要求,又要考虑容易脱模和对制品无损伤,如在模具中放“顶出杆,/,也可在模具中设计气孔或水孔,允许注入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来帮助脱模.对成型表面积很大的制品可使用旋转式或倾斜支撑模具,在大型模具中,如糊制船壳时,可在模具上面伸出脚手架,便于成型操作.如果制品尺寸不允许整块地脱出模具,而生产数量又多时,可采用拆卸式模具,如只需生产为数不多的制品,为降低成本一般不采用可拆卸式模具,而采用石膏模或蜡模等一次使用的模具.简单模具可由几个零件组装起来.加压固化的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避免过大变形而影响制品的型面精度.对加热固化的模具要能够完好地经受固化温度的作用,在该温度下无变形或翘曲.因此,在设计模具之前,必须充分分析和研究制品设计的要求,以便使制品设计和模具设计二者的合理性相互协调和统一.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制品,或用金属材料难于制造的模具,或为了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往往采用翻造玻璃钢模具代替金属模具.用玻璃钢翻造对合模具,一般需先用木材制造标准的仿型模具做母模,再根据母模翻制过渡模,用母模和过渡模成型出所需要的模具.翻造单模也可用实物或直接用仿型模来翻制所需的模具.翻造的模具通常采用框架来保证关键尺寸,提高翻模的刚度.合适的框架是随零件的复杂性与尺寸而变化的.翻模时同时要考虑母模和过渡模材料所引起的变形以及分型定位、结合部位的妥善处理.用这种制模法可以制造同形状的多体模具.5—'—2模具的结构形式·适用于玻璃钢手糊成型的模具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模和敞口式对模,单模又可分为阳模和阴模两种阴模阴模的工作面是向内凹陷,用阴模生产的制品外表面光滑、尺寸较准确.但对凹陷深的制品,用阴模工艺则操作不便,排气困难,质量不易控制.阴模常用于生产外表面要求光滑和尺寸精度较高的制品. 阳模阳模的工作面是凸出的.用阳模生产的制品内表面光滑、尺寸准确,操作方便,质量容易控制,便于通风处理,在手糊成型工艺中除制品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选用阳模成型. 敞口式对模敞口式对模是由阳模和阴模两部分组成,带有溢料飞边的陷槽,通过定位销定位.如果制品的外型、厚度和表面都要求严格,用这种模具较为妥当.但在成型过程中要上下翻动,故不适用于大型制品. 4.组合式模具由于某些玻璃钢制品的结构复杂或者为了脱模方便,常将模具分戍几部分制造,然后拼装而成,如各种活络模、抽心模、石蜡金属组合模具等.对于这种模具的形式是靠模具设计人员的技巧.5—2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的质量除取决于模具结构设计外,最根本的问题是制模材料的基本性能是否和模具的制造要求与使用条件相适应.因此,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合理选用制模材料,是保证制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用于制作模具的材料很多,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大批量生产和制造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采用钢材和铝材制造模具,对于短期使用和大型制品使用金属模具就不经济,可以选用非金属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不受树脂和辅助材料的侵蚀,不影响树脂的固化,能经受一定温度范围的变化,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制造容易. 金属模具材料要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磨性,不应有粗糙的杂质和气孔等.常用品种有铸铁、铸铝、铸铝合金、碳素钢等.对有耐腐蚀要求的金属模具,可选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在耐腐蚀性较弱的金属模具表面覆盖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保护层钢模表面可进行镀铬、镀镍处理.黄铜对聚酯树脂固化有阻聚作用,不宜用作聚酯玻璃钢的模具材料.金属材料制造的模具,可以加温加压,使用寿命长,光洁度奸,表面精度高,不易变形,但加工复杂,制造周期长,造价贵,主要适用于批量生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玻璃钢制品.5—2—2司F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制造玻璃钢模具,因为利用非金属材料制造模具,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可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模具成本.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木材,石膏,混凝土、增强塑料、石蜡等. 1.木材供制作模具用的木材要求质地均匀,无节、变形小等,最好使用柚木、银杏木、红松等硬木,选用何种木材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使用情况来决定.在制造模具前木材都应预先制成板条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不大于10%,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和裂纹.模具表面需用腻子填补孔隙,然后用细砂纸打光,再用虫胶密封处理,使表面光滑,防止树脂向内部渗透,造成脱模困难,同时防止模具内部的水分挥发,影响制品固化和表面质量.木质模具加工容易,比较轻便,可短期多次使用,但容易变形和损坏,表面需经维修,适用于试制结构形状复杂和大尺寸的室温固化的制品. 2.石膏石膏模具,常用半水石膏铸造而成,制造石膏模具时,可用木材、砖等制成构架,再在构架上糊一层石膏层.为了提高模具的刚度一般在石膏中加人水泥(石膏,水泥=7:3)进行铸造.这种模具的优点是制造方便,费用少,但不耐用、怕冲击,易变形,使用前要预先干燥,其表面也需进行加工和封孔处理.适用于一些形状简单的大型制品及几何形状较复杂的小型制品的成型. 3.混凝土混凝土模具塑造较方便,成本低,刚性好,不易变形,可长期多次使用,其表面需用水磨石使其光滑,然后用腻子封孔,砂光,再刷虫胶液或油漆才可使用.但型面校正较困难,适用于线型光滑、规则、形状不复杂的大,中型制品. 4增强塑料模具可以根据模具使用的条件选材制造.常用的有玻璃钢和用矿物填充的环氧树脂.玻璃钢模具是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热固性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制造的.矿物填充的珏氧树脂浇注模具,通常使用的是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树脂的配方中加入一倍左右重量的填料塑造的.填料可减少环氧树脂用量降低成本、降低线膨胀系数和收缩,增加导热性能、提高硬度和强度.常用的矿物填料有铝粉,氧化铝、石英粉,碳化硅、钢丝绒等.增强塑料制造模具方便,可以制成比较复杂的形状,线膨胀和收缩小,精度较高,表面光洁度好,比较耐久,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制品可以加温加压固化成型.这类模具适用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形状复杂的中,小型玻璃钢制品. 石蜡石蜡模需在母模上翻制,主要用来成型形状复杂和脱模困难的小型异形制品,如对于某些由许多异形断面构成的结构物,可用蜡模法成型,制品固化后加热使蜡从制品的预留口流淌出来.为了减小石蜡模具的收缩变形,提高模具的刚度,可在石蜡中加入5%左右的硬脂酸.石蜡模具制造方便,不需涂脱模剂,材料可以反复回收使用,成本低,但由于石蜡熔点低,易变形,制品的精度不高. 6.红砂制造少量大型制件,也有使用红砂制造模具的.在制模时,先用砖等搭成雏形,再用红砂糊上,为了提高红砂的粘结性,一般在红砂中加入少量的粘结剂(如聚乙烯醇溶液),最后在红砂模上涂上油漆以封闭毛细孔.用红砂制造模具周期短,加工工艺最简单,成本很低,但是不耐久,易碎.只适用于形状简单,数量少的大型玻璃钢制品. 脱模剂为防止制品粘着模具,便于脱模,在玻璃钢制品成型之前,在模具工作面上涂敷的一层物质叫脱模剂.凡是与合成树脂粘结力小的非极性或极性微弱的一类物质,都可以作玻璃钢脱模剂用.但脱模剂还应具有下列条件:不腐蚀模具,不影响树脂固化,成膜均匀,光滑,成膜时间短,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选择脱模剂时,应考虑模具材料、树脂种类和固化温度,制品的制造周期与脱模剂的敷涂时间等因素.脱模剂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片状、溶液型、油蜡类三种. 片状脱模剂·属于此类的有:玻璃纸、涤纶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等.使用时一般用油膏把薄膜粘贴在模具工作表面.粘贴时要防止薄膜起皱和漏贴.此类脱模剂使用较方便,脱模效果好,但薄膜形变性小,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复杂型面上不易贴平,聚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薄膜不适用于聚酯玻璃钢的脱模,因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易把这类薄膜溶胀.对于高温固化的玻璃钢制品要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
② 树脂是做什么用的
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来制涂料、黏合剂、绝缘材料等,合成树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中杂质的分离和纯化,有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一些专用树脂。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树脂定义
相对分子量不确定但通常较高,常温下呈固态、中固态、假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破裂时常呈贝壳状。
广义上是指用作塑料基材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一般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按其加工行为不同的特点又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之分。
(2)水溶聚酰胺树脂扩展阅读:
树脂分类
1、按来源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其中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2、按合成反应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3、按分子主链组成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元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4、按性质
热固性树脂(玻璃钢一般用这类树脂):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BMI)/聚酰亚胺树脂等。
热塑性树脂: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尼龙(NYLON)/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等。
③ 各种树脂型号和用途!有多少种
树脂按来源分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主要用作涂料(见天然树脂涂料),也可用于造纸、绝缘材料、胶粘剂、医药、香料等的生产过程。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其中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3)水溶聚酰胺树脂扩展阅读:
树脂环保烫钻主要的产品系列有: 树脂环保烫钻,树脂,树脂烫钻,仿奥地利切面钻中东切面钻,仿奥钻,异形钻,光面钻,水滴,心形,马眼,桃心钻,圆形等等各种树脂烫钻。
各种可烫树脂钻及仿奥地利切面钻中东切面钻,采用进口技术生产,种类齐全、品质一流。可生产切面树脂钻、光面树脂和异形树脂钻等等各种形状;产品具有精度高,亮度好,棱角清,不易磨损,不易刮伤,颜色丰富,形状效果多样,环保自然等优点。
④ 有谁知道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的CAS号,MSDS信息
性质:一种水溶性来阳离子型热固性树脂源。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造纸工业中使用的是含固量在10%~15%的产品,为无色至淡黄色黏稠状溶液。可用水无限稀释。PAE本身具有阳离子性,易与纤维结合,浆内添加PAE可使纸张具有良好的湿强度。广泛用于地图纸、育苗纸、卫生纸、茶叶袋纸等。这类湿强剂的主要特点是使用pH值范围较宽,为4~10。同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比较,可使纸张柔软,无游离甲醛,可用于食品包装纸。本品还可作为AKD中性施胶剂的增效剂、填料的固着剂。由二元酸(如己二酸)与多元胺(如二乙烯三胺)反应生成水溶性长链聚酰胺,在碱性条件下再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环氧氯丙烷与聚酰胺的反应摩尔比在0.2:1时,可用作助留剂、加快草类纤维纸浆滤水性能的助滤剂等。
⑤ 聚酰胺、硅胶、大孔树脂色谱柱适合分离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聚酰胺与硅胶对极性大的有机物吸附强 大孔树脂主要用于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尤其是大分子的亲水性成分如多糖、皂苷、黄酮、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
⑥ 聚酰胺树脂是不是水溶性的
不是。是双亲性的树脂,既亲水也亲油,遇水能润湿。
⑦ 聚酰胺树脂的用途
广泛用于油墨、热熔胶。
聚酰胺树脂,是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非反应性或中性聚酰胺及反应性聚酰胺。中性聚酰胺主要用于生产油墨、热合性粘结剂和涂料,反应性聚酰胺用于环氧树脂熟化剂,和用于热固性表面涂料、粘结剂、内衬材料及罐封、模铸树脂。 中性二聚酸聚酰胺树脂在聚乙烯等基质上粘附性好,特别适合于在聚乙烯面包装膜、金属箔复合层压膜等塑料膜上印刷;中性聚酰胺树脂配制的油墨有光泽性,粘结性能好,醇稀释性优良,胶凝性低,快干,气味小。 二聚酸基的热合性树脂,广泛用于制鞋、制罐、包装及书籍装订;用于罐头包装的边缝密封;用于冷冻苹果、桔子及其它果汁的新型结构容器的粘结。热合性聚酰胺粘结剂,因具有耐干洗、耐强力洗涤剂、漂白剂及洗衣房与家庭的高温洗涤条件,对织物粘联强度大使用方便而用于强物粘联;因具有必要的粘结力及优良的抗湿性而用于热缩性电缆套。中性聚胺树脂的其它用途包括制备触变型涂料、民用水基胶、织物抗静电剂、透明蜡烛及洗涤剂。 反应性聚酰胺树脂进一步反应而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产生广泛交联成为热固性树脂。用作固化剂时,具有配副随意性大、无毒性、能常温下固化以及柔软不脆等优点,可使环氧树脂具有极好的粘结性、挠曲性、韧性、抗化学品性、抗湿性及表面光洁性。二聚酸基酸胺树脂一环氧树脂的最大用途是粘结剂、表面涂料及罐封、模铸树脂。该粘结剂润湿性能好、粘结强度大、内增塑性好,比以胺熟化的环氧树脂能耐更大的冲击力。这种粘结剂可作金属的边缝粘结剂以及塑料、汽车车身的焊接剂及堵缝材料,还可作金属---金属粘联的结构粘结剂。二聚酸基聚酰胺熟化的环氧树脂,具有柔性、抗化学品、抗盐蚀、抗撞击及高光泽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作表面涂料。
⑧ 不干胶背面胶水的配方
热熔型胶粘剂配方
[配方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 100香豆酮-茚树脂25合成石蜡树脂7 滑石粉 202,6-二叔丁基对甲酚 1
此配方为通用型品种,软化温度72-80°C ,脆化温度在-40°C 以下,可在-40-60°C内长期使用。对各种材料均有较好的胶接性能,尤其对一些难粘塑料具有较高的胶接强度。
[配方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100丁基橡胶 30丁基苯酚树脂 2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碳酸钙 5
此配方的基体是醋酸乙烯含量为28%的低分子量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添加丁基橡胶以改善胶液的柔韧性和弹性,提高胶接强度,缩短固化时间。
[配方3]
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体 100蓖麻油加氢化合物 4
水溶性聚乙烯乙二醇蜡 2.5环氧树脂 1.62,6-二叔丁基对甲酚 1.4
此配方为水溶性热熔胶。基体是经过吡咯烷酮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分子量较大,胶接强度较高。与一般蜡类化合物的相溶性较差,加入了水溶性聚乙烯乙二醇蜡,大大改善了相溶性。主要用于木材、陶瓷、混凝土构件、织物、纸张等多孔性材料的胶接,也可用作其它胶粘剂的底胶。
[配方4]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 100松香脂 75硫酸钡 75抗氧剂 1.25
此配方中基体是熔融指数为24、醋酸乙烯含量为32%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主要用于木材工业中的人造板的封边加工。
[配方5]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 100石蜡 20聚合松香(软化点>120°C) 30
N-苯基-�0�8- 萘胺 1
此配方中基体醋酸乙烯含量大于28%。可在230°C 左右熔融施工涂布,主要用于拼接单板木材,也可用于浸渍玻璃纤维。
[配方6]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 70丁基橡胶 30抗氧剂 0.25
此配方为低熔融粘度热熔胶,在200°C 时的熔融粘度为40Pa.s ,伸长率为30%。具有优良的涂布性和粘弹性。
[配方7]
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体 50乙烯-氯乙烯共聚体 50
聚乙烯粉末 100氢氧化铝 300
此配方主要用于地毯衬背胶接。涂布量350g/m2 。粘贴强度达5.5N/cm ,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阻燃性。
[配方8]
聚酰胺树脂 89磷酸三苯酯 9石蜡 2
此配方为聚酰胺热熔胶通用型品种。采用中软化点聚酰胺树脂作为基体,能在140-160°C 内长期使用,加热熔融状态下的涂布性良好,粘度较小,固化速度快。如需进一步提高胶液流动性,还可增加石蜡的用量。主要用于木材、陶瓷、纸张、织物、黄铜、铝合金、胶木及各种塑料的胶接。
[配方9]
低软化点聚酰胺树脂 67.31超低软化点聚酰胺树脂 3.85 聚乙烯 3.8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9.65双酚A 型环氧树脂 1.92 松香树脂 13.42
此配方为耐寒型热熔胶。采用低软化点(105-115°C)和超低软化点(43°C)的聚酰胺树脂为基体。具有良好的低温挠曲性和柔韧性,对于聚乙烯、聚丙烯等难粘塑料具有良好的胶接性能。
[配方10]
聚酰胺树脂 100聚合松香 30石蜡 20
N-苯基-�0�8-萘胺 1N- 乙基甲基苯磺酰胺 10
此配方中,基体软化点为170-180°C 。主要用于熔融浸涂玻璃纤维制成热熔胶粘线,在木材加工中用于单板拼接,也可用于其它一些多孔材料及塑料的胶接。
[配方11]
尼龙共聚体粉末 100聚丙烯酸钠 50草酸 0.05水 120
此配方是糊状热熔胶。一般常见的热熔胶都是以膜状、粉状、条状等形式出现,存在着使用不便、粉末飞扬、用量调节困难等缺点。糊状热熔胶弥补了这些不足,而且胶接强度基本没有下降。又具有水不溶性。如用于胶接棉织物,150°C 下涂布,5s后胶接强度即可达到9.3N/cm 。
[配方12]
聚酯树脂 100齐聚苯乙烯树脂 35二甲苯树脂 20滑石粉 12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1.5
此配方为聚酯型热熔胶。由于加入齐聚苯乙烯树脂,降低了基体的熔融粘度,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基体采用中软化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癸二酸、1,4丁二醇缩聚反应而得的聚酯树脂,软化点约为120°C 。此配方胶接强度较高,对木材、皮革、织物、纸板、塑料等均有良好的胶接效果,尤其对柔韧性的板材更能显示它的优点。用于金属胶接,能获得良好的初粘性和胶接性能。
[配方13]
聚酯树脂 100石油树脂 20油溶性酚醛树脂 20滑石粉 10
二苯基辛基亚磷酸酯 1
此配方的基体是采用六氢化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缩聚反应而得的高粘性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为C4-C5 和C9 馏份的共聚体,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使用温度范围-40-200°C。
[配方14]
聚已二酸乙二醇酯(M=2000 ) 1 (mol) 1,4-丁二醇 2(mol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 3(mol )
此配方为聚氨酯型热熔胶。软化点为130°C 。主要用于织物胶接。胶膜抗张强度30MPa,伸长率600%。胶接织物剥离强度250-350N/cm 。耐热水性、耐湿热老化性优良。
[配方15]
甲组份聚丙二醇 128甲苯二异氰酸酯 62
乙组份环氧树脂 357双氰胺 6
此配方为反应性聚氨酯型热熔胶。胶液配比为甲:乙=1:2,为含有环氧侧链的热塑性聚氨酯。将甲乙两个组份在80°C 反应1h 即可制得。施工时,在125°C 把胶液熔融涂布在胶接表面,迭合后在160°C 固化30min 。胶接强度22.5MPa 。
⑨ 液体聚酰胺树脂用色粉调教可以吗
中午好,如果色号和黏度比较低并且有良好的搅拌分散设备情况下是可版以直接对聚酰胺树权脂调色的,比如低分子量的醇溶尼龙溶于无水乙醇之后直接加入酞青蓝B、联苯胺黄G或者立索尔大红分散效果相当好。液体聚酰胺树脂只能使用固体颜料色粉和溶剂型金属络合染料色精调色,不能使用酸性、碱性、直接和活性染料等水溶性色粉因为和聚酰胺分子之间不兼容容易起色斑。
⑩ 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大孔树脂
1.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
不同于以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
筛选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
因此,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树脂的吸附机理和筛分原理作用下实现分离。
2.类型
按其极性和所选用的单体分子结构分为:
(1)非极性大孔树脂 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也称芳香族吸附剂。(如HPD-100,D-101等)
(2)中等极性大孔树脂 聚丙烯酸酯型聚合物,以多功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也称脂肪族吸附剂。
(3)极性大孔树脂 含硫氧、酰胺基团,如丙烯酰胺。
(4)强极性大孔树脂 含氮氧基团,如氧化氮类。
3 选择
选择树脂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如:待分离化合物的分子大小、所含特有基团等)
适当孔径下,应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具有适宜的极性;与被吸附物质有相似的功能基。
二 聚酰胺
1.原理:聚酰胺(polyamide,PA)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又叫尼龙、锦纶
色谱中常用的聚酰胺有:尼龙-6(己内酰胺聚合而成)和尼龙-66(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而成)。既亲水又亲脂,性能较好,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均可分离。锦纶11,1010的亲水性较差,不能使用含水量高的溶剂系统。原理暂时有2种:
①氢键吸附原理:酚、酸的羟基与聚酰胺中羰基形成氢键;
芳香硝基、醌类化合物的硝基或羟基(醌)与聚酰胺中游离氨基形成氢键;
脱吸附通过溶剂分子形成新氢键取代原有氢键而完成。
②双重层析原理:
聚酰胺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键。
当用含水极性溶剂作流动相时,聚酰胺作为非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反相分配色谱,所以苷比苷元容易洗脱。
当用非极性氯仿-甲醇作为流动相时,聚酰胺则作为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所以苷元比其苷容易洗脱。
2.适用:
聚酰胺层析可用于黄酮、酚类、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糖类、氨基酸衍生物、核苷类等的化合物的分离,尤其是对黄酮类、酚类、醌类等物质的分离远比其它方法优越。
特点:对黄酮等物质的层析是可逆的;分离效果好,可分离极性相近的类似物,其柱层析的样品容量大,适用于制备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