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系统中,化粪池、初沉池、二沉池、调节池、厌氧池,分别都是什么用途相互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化粪池和初沉池不搭嘎,化粪池是用来收集厕所水的;初沉池用来初次沉淀废水中大颗粒杂质,用在处理系统最前面;下面就要是调节,均匀水质;厌氧池是处理有机物的,让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利于后续的生化反应;二沉池也是沉淀用,基本是出水之前再次沉淀一下水中杂质
『贰』 污水处理设备调节池的形式有哪几种
调节池的分类:
调节池按形式可分为圆形、方形、(自然)多边形等,可建在地下或地上。按结构分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石结构和自然体等。按在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分为前置原废水集中调节池,按废水性质设多个分流调节池、处理后水调节池。一般是按调节池的功能将其分为水量调节水池、水质调节池和同时兼具部分预处理作用的调节池等。
①水量调节,如“变水位水池+泵”的方式
②水质调节,如“恒水位水池+搅拌”的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
③水质水量调节,如“变水位水池+搅拌+泵”的方式、“多点进水变水位水池+水泵”的方式。
④事故储水,如旁设事故池,贮存瞬时排出的高浓度污水,事故解决后再缓慢加入到主流中。
如果调节池的作用只是调节水量,保持必要的调节水池容积并使出水均匀即可。如果调节池的作用是使废水水质达到均衡,则应使调节池在构造上和功能上考虑达到水质均和的措施,使不同时段流入池内的废水能完全混合。
常见的调节池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穿孔导流槽式调节池
出水槽沿对角线方向设置,废水由左右两侧进入池内,经过不同的时间才流出水槽,从而使不用浓度的废水可达到自动调节均和的目的。为防止水流在池内短路,可在池底设沉渣斗,
定期排除沉降物。如果调节池容积很大,可将调节池做成平底,用压缩空气搅拌废水,以防止沉降物在调节池内沉降下来。空气用量为1.5-3m³/(m².h),调节池有效水深为1.5-2m,纵向隔板间距为1-1.5m。
分段投入式水质调节池
废水在隔墙内折流,废水通过配水槽多孔口投配到调节池前后的各个位置,达到混合、均衡的目的。
空气搅拌式调节池
废水从高位曝气沉砂池自流入调节池,池内舍友曝气管,起均化和预曝气作用,池中沉渣通过曝气搅拌随水流排放。
也有的调节池就是有两三个空池子组成,池底装有空气管道,每池间歇独立运转,轮流作用。*池充满水,水流入第二池,*池内的水用空气搅拌均匀后,再用泵抽往后续的设备中。*池抽空后,再循序抽第二池的水。这样虽能调节水量和水质,但是基建与运行费用均较高。
『叁』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有哪些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
根据现场水质情况,排放要求,设备放置要求等确定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处理
『肆』 农村污水主要有哪些处理方法
农村生活曰渐城市化,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的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根据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低,可分为黑水(冲厕水)和灰水(其余排水)2部分。
农村生活污水单元处理技术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异,但都是各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完备情况和排水去向等,选择适合当地的处理技术。
1.预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多且分散,建议遵循雨污分流原则。雨水通过管道或排水沟单独收集,然后直接排入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或灌溉农田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保留化粪池或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化粪池不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除去部分有机质。
新型化粪池,工艺流程为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四川的排水主管部门建议用格栅沉砂池代替化粪池,在污水接入市政管网之前起到清除大的杂物和防止堵塞的预处理作用,而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不受到影响,对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进行合理的改造,可以较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青志鹏等设计了格栅沉砂池预处理装置,清除大的杂物和沉砂,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建设成本。
2.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农村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相对偏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处理工艺常常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目前生物单元处理生活污水技术已经较成熟, 而且很多新型工艺不断被研制出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2大类。
3.2.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无需曝气充氧,产泥量少,是一种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农村污水处理中常见工艺有厌氧生物滤池和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3.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是密封的水池,池内放置填料,污水从池底进入,从池顶排出。该工艺能耗少,操作简便,处理能力较强,滤池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不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出水SS较低。存在问题是滤料费用高,滤料容易堵塞,生物膜很厚,须严格控制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马传军等在春季低温条件下采用牡蛎贝壳为滤料,研究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结果表明,污水温度为14〜16°C,进水COD浓度为500〜600mg/L, HRT为14h时,COD去除率可达83%。
4.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复合厌氧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厌氧生物滤池2种反应器的优点,用于处理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新技术。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能耗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利用厌氧处理组合工艺模式针对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所开发的复合厌氧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
5.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方法,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一般比较 适合经济条件较好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村庄。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好氧工艺有生物转鼓、生物转盘、SBR、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6.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该技术将污水浸没全部填料,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接触过程中,通过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去除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池操作管理方便,比较适合农村地区使用。
我国在一些用地受限、冬季气温较低、经济条件较好或出水要求较高的镇村,已研究应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如广州市萝岗区埔心村、江苏泰州戴南镇董北村和赵家村、宁夏平罗县渠口乡等。
7. 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也称间歇性活性污泥法,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操作方便、节省投资、效果稳定,污泥不易膨胀,耐冲击负荷强及具有脱氮除磷能力,适于经济较为发达、用地紧张、水量变化大和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农村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处理低C/N农村生活污水,出水COD、NH/-N、TN和TP水质指标均可满足GB18918—2002的二级要求。闫立龙等以稻壳为载体的SBR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0.46%和95.64%,表现出良好的同步硝化一反硝化特性。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金竹村采用SBR法处理生活污水,工程运行2a的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0%、93.3%、90.1%和91.1%,总体运行效果稳定。
8.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两者优点于一身的第3代生物滤池。BAF具有去除有机物、有害物质、脱氮、除磷的作用;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
杨文澜等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在HRT为3.2h、气水比为5:1的工艺条件下,CODcr、NH3-N、BOD5、SS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9.生态处理技术
生态处理工艺能够很好地结合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当地的废塘、滩涂、废弃的土地,因而基建投资低;运行过程无需投加药剂,运行费低;污泥产量少,适当处理还能够达到农业回用标准,减少了2次污染;工艺运行相对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够使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出水可以直接回用于农田灌溉或农村杂用水。国内外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地下渗滤、人工快渗、生态塘。
10.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主体由土壤和按一定级别充填的填料等组成,并在床表面种植水生植物而构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实例。生物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有机物及氮、磷去除效果比较明显。
在欧洲应用较多的则是地下潜流系统,种植有芦苇、菖蒲、香蒲等湿地植物,此类系统趋向于近1000人口当量的乡村级社区二级处理。
11.地下渗滤
地下渗滤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距地表一定深度、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士层中,使污水在土壤的毛细管浸润和渗滤作用下,向周围运动达到净化目的。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张墅村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B标准,且整个处理系统建造成本低,基本上无需维护。
12.人工快渗
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渗滤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层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采用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A排放标准。
13.生态塘
生态塘是从氧化塘发展而来的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主要进行污水的二级深度处理。它是利用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天然或人工池塘,在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的推动下,借助菌藻共生强化系统去除有机物,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水资源予以回收利用,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是生态处理的发展方向。采用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磷的平均去除率为55%。
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工艺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单元技术往往都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国内外由不同技术组合而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很多,主要分为4种:“厌氧+生态”工艺、“好氧+生态”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和“厌氧+好氧+生态”工艺。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成熟,各种一体化设备、组合处理技术很多,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因其比较分散, 规模较小且不易集中,使其处理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必须遵循“低投资、低能耗、简便、高效”的原则,采用智能化、傻瓜化的运行方式。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一种处理中小型分散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净化槽技术,对改善当时的乡村水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澳大利亚近几年开发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称之为“Filter”技术,集污水处理与农田灌溉需求为—体。
『伍』 农村污水是如何收集的,采用生态塘处理污水是否经济有效
问题一:
生态塘很难在中国广泛使用。原因:1占地太大,目前国内土地所有制体制很难给哪个用户这么大的地方做生态塘,除非把现有的鱼塘进行升级改造。2生态塘效率毕竟不高,不能指望只用这个东西来处理生活污水等高浓度污水,我见到的处理养猪废水已经是个极端的个案,缺乏广谱性。正常运行的生态塘出水一般都很好,可以就近排放到附近水体,关键是看水体的规划水质,一般自然水体的排放要求都很高,起码也是地表水水质标准的IV类水水质标准,低浓度的污水来说生态塘肯定没问题,生态塘主要是用于污水深度处理,例如生活污水用常规工艺处理后,其出水COD一般也就是40-60之间,难以达到地表水IV标准的30mg/L水平,所以此时用生态塘是个不错的选择。
问题二:
你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人工湿地工艺流程+生态塘后深度处理的典型流程。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竖流式、潜流式几种。其中竖流式和潜流式都有底部过水垫层(石子层),都可以实现水的集中收集。竖流式的水是用垫层+管道收集的,层流式是石子层+U型塑料管的连通器原理出水的,表面流比较简单就是水直接从表面走并出来的,这些湿地的出水一般工程上都会有主干管道或者主干渠道沟槽之类的可以统一收集并出水的,这样可以直接送到生态塘中。
对于没有管道的湿地,一般都是渠道出水,你可以把主干渠直接接到的生态塘入水口处,如果标高不够可以适当使用低杨程大流量的农用轴流泵来抽水进来,很省电很经济。
生态塘的流程比较单一,基本就是“进水→塘→出水”,进水对水质较为挑剔,尽量控制水中的SS浓度,越低越好,毕竟这个塘底泥太多了不好管理,前端是人工湿地,湿地的出水一般SS都在5mg/L以下,还算是比较靠谱的。
问题三:
做这个塘很困惑的就是让它发挥经济价值,很多时候以养殖为目的的做这个塘可能难以找到很好的鱼类和禽类组合,这些动物对水质水深水温都很挑剔,一般都是找现成的鱼塘特别是养不怕肥水的鱼,如唐狮、鲶鱼等。
对于污水来水浓度较高的项目,为确保鱼类适应水质,你的水塘应分级设置,每级之间宜明显隔开甚至是用水泵进行调水,尽量不要让水相互串。分级管理可以自由控制水质和曝气量,同时可以控制鱼类的种群溶解氧和投喂方式。这一点你最好请教当地的养鱼的人,或者找农业方面的专家帮你解答。从环境工程角度来说,水塘分级利于水中的菌群控制,做水处理善于分级是很重要的,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不同,菌差异很大,如果不分级容易相互干扰甚至是抑制。
曝气很有必要,生态塘污水BOD氨氮等的处理很好氧,自然通风不给力的时候,用鱼塘曝气设备增氧务必保持4mg/L以上,否则鱼容易死。
『陆』 污水处理中的调节池究竟要多大,效果会最好
你好,调节池的池容似乎达不到你说的那么高的情况。一般的时候,需要设计较大的池容,是从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良好运行的水利、水质条件考虑的。
停留时间,如果有条件的话,在8-12h为佳。
『柒』 一般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生产接触氧化由于运用了生物膜工艺,因此是非常绿色和环保的污水处理方式。该技术主要依赖于一套生物膜工艺组成的处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通过处理容器内设计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来实现污水的净化作用,污染物被生物作用利用能够减少污泥量。
在农村分散化的污水排放情况下,这种处理技术能够非常易于污水处理目的的实现,虽然技术性要求比较高,但污水处理效果非常好。
二、一体化MBR工艺
MBR是一种将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结合的传统改良型工艺,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废水通过本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指定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20 ~500 吨/天。
一体化MBR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投资大,膜组件造价高; 其次是高强度曝气,能耗高;第三是膜污染清洗,需定期更换。
三、A2/O-人工湿地
A2/O 工艺亦称A-A-O 工艺,本工艺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流程简单、应用非常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较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小于200 吨/天。
地埋A2/O 工艺主要优点有: ①脱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②工艺稳定可靠,便于集中管理。
但是A2/O 处理工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反应池容积较A/O 工艺要大;需要设置内回流,能耗高;运行费用高。
我国农村地区面广分散,同时各地村貌各不相同、复杂程度高。如果进行统一处理不仅施工难度较大,同时还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及资金浪费,因此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工艺来处理农村污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捌』 污水处理中的调节池一般是做什么用
污水调节池的广义定义是指的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污水调节池的狭义定义是指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
『玖』 我想问一下大家,污水处理系统的末端有一个调节池或者说是回用水池,它的作用是什么啊
分2种情况,
1.如果作为调节池,那接纳的有可能是处理后不达标的水,收集后回流至污水系专统处理属前端再进行处理;
2.作为回用水池,则根据处理水达到的标准,回用水池可以作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进行再利用.
常见的有 冲洗厕所,冲洗道路,喷洒草地等等
出水水质可用于何种用途参见 <再生水利用标准>
再生水利用的设计参见<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拾』 污水处理系统中,化粪池、初沉池、二沉池、调节池、厌氧池,分别都是什么用途相互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1、化粪池
化粪池(huàfènchí)指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 化粪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2、初沉池
污水处理中用于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构筑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
3、二沉池
通常把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称为二沉池或最终沉淀池(终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消、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
4、调节池
指的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 在水电站上,是指具有一定的调节容积以适应水电站负荷变化的水池;在污水处理厂上,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的水池。
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5、厌氧池
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关系
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
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10)农村污水调节池扩展阅读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
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矿山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