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猪场这么多猪粪,他们都是怎么把猪粪处理掉的
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并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了解全国每年畜禽粪便产出量高达40亿吨,如此规模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成,如果这些粪便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总之。在国内规模化养猪场在处理养殖废弃物时,仍是采用以沼气工程与纽带的多种方式处理模式,在技术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环境保护、资源收益、降低成本上有效缓解了生猪养殖业的压力,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
㈡ 养殖生猪的废水怎么处理
养殖场废水排来放处理自方法
水解酸化池:利用厌氧菌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一级接触氧化池: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低能位的污泥物稳定下来,同时利用硝化菌的代谢作用,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缺氧池:利用反硝化菌的代谢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稳定下来,进而除去废水中的氨氮。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
以上内容就是养殖污水处理的工艺介绍,希望您对养殖污水处理有进一步了解。
经相关部门调查,部分养殖场确有废水外溢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养殖场负责人下达了《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该养殖户限期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养殖污水处理常用的主体工艺“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缺氧池+二级接触氧化池”。
㈢ 生猪养殖废水处理需要多少吸纳地
一头猪每日排放的粪尿大约为6公斤,一年下来,粪尿总量可以达到2.5吨。如果采用冲洗式清粪,一头猪每日的污水排放量约为30公斤,一年的污水排放量则超过10吨。
养殖场的污水排放处理需要一定的吸纳地,其面积和容积的具体需求,需要依据所采用的处理方式的日处理量来决定。比如,如果选择厌氧消化处理,那么就需要考虑消化池的体积。再如,若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就需要计算土壤的吸纳能力。处理面积和容积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和成本。
对于不同的处理方式,吸纳地的面积和容积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使用氧化塘处理时,氧化塘的面积和容积需根据进水量和处理效率来计算。而在使用人工湿地处理时,湿地的面积和容积则取决于污染物负荷和净化效率。因此,在规划养殖场的污水排放处理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吸纳地的大小不仅影响处理效果,还关系到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如果吸纳地面积不足,可能会导致污水排放不及时,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合理的吸纳地规划还可以减少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在设计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系统时,必须综合考虑吸纳地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吸纳地的选择应考虑周边环境和土地利用情况。例如,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污水灌溉,可以将污水转化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吸纳地的选择还应避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确保生态安全。
㈣ 养猪废水如何去除水中氨氮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养猪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颇具挑战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高达100-150t,要净化这些粪便和废水难度较大,而经污水处理后要长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额的运转费,也就增加了养猪过程中的成本。这些养猪生产中带来的粪尿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制约着猪场的发展规模与模式,在某种程度更危及着生态安全,目前这一生产焦点问题已然上升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我国诸多经济发展大省正大面积进行猪场环境污染整治,很多地区的猪场也因此被迫强制拆迁,很多地区更是严格划分了禁养区和限养区,在某种程度预示着猪场环境污染控制状况将是未来猪场寻求发展出路的必经途径之一。
一、猪场养殖废水的危害
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排放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未经处理的粪污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 若此种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发臭,造成水体污染。
粪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 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排入鱼塘及河流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 严重者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
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 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浓度增高, 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 有毒成分增多, 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危及周边生活用水的水质。高浓度污水还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盐化, 严重降低土壤质量, 甚至伤害农作物, 造成农作物生长受阻或死亡。
二、猪场养殖废水的处理思路
猪场排出去的污水属有机污水, 经厌氧发酵效果最佳,但经处理过的污水还未达到最佳标准, 不能直接排放, 适量用于农田、鱼塘是极佳的营养液。因此猪场的污水处理必须从生物学及生态学相结合来考虑, 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种养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最佳方式。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大类。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经过多层次利用、打造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后达标排则是多级处理环节之后在日允许排放浓度范围内可排放至鱼塘、农田或果园等诸多能被利用的地方,以最大可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三、猪场养殖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猪场养殖废水无论采取何种工艺及措施来进行处理,都应该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方法。采用预处理方法可使废水污染物在之后处理步骤中的负荷降低,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造成处理设备的拥堵或损害。针对粪污中的大颗粒成分,猪场可采用沉淀、过滤及离心等固液分离技术来实现预处理,常见的格栅、沉淀池及筛网都属于此范畴。沉淀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悬浮物自然沉降并且与水分离的处理工艺。目前,在规模猪场有废水处理设施的猪场基本都将串联2-3个沉淀池,通过过滤、沉淀及氧化分解将粪污进行处理。此外,还有一些机械过滤设备包括自动转鼓过滤机、离心盘式分离机都可用于猪场粪污的预处理步骤中。
四、养殖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
4.1 自然处理法
利用大自然(天然水体、土壤等)对污水进行自我净化的原理来发挥作用。包括土地处理系统和水生植物处理系统。常见的有生物塘、土壤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法等。氧化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来进行污水生物处理。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而水中的微生物可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溶解氧则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复氧作用来实现,可大大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水进行自然净化的一种方法,利用水生植物、碎石煤屑床、微生物的构成与污水发生过滤、吸附、置换等物理过程及微生物的吸收与降解等生物作用,最终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它也属于好氧处理方法的一种。可以利用废弃或闲置的农田、洼地或水塘加以改造而成,但相对占地面积较大、超负荷运转易造成堵塞。
自然处理法由于投资少、运作费用低,在足够土地可供利用的条件下,颇为经济,比较适用于小型养殖场的废水处理。
4.2 人工厌氧处理法
厌氧处理或称沼气工程自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开发出多种处理技术,主要是以提高污泥浓度和改善废水与污泥混合效果为基础的一系列高负荷反应器的发展来处理废水。厌氧处理的特点是占地少、能量需求低,还可以产生沼气,处理过程并不需要氧,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负荷潜力,能降解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目前国内猪场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的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及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工艺。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若有可供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能够作为液态有机肥还田,但是往往排放量比较大,运输、施用都不太方便,一般情况下须经多级好氧处理后达标排放为宜。
4.3 人工好氧处理法
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细胞(活性污泥),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最终可被完全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包括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而氧化沟、sbr和a/o属于改进的活性污泥法。一般无法使用一级好氧的方法将猪场污水处理达标,必须进行多级串联,如采取酸化和三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猪场污水。
4.4 厌氧-好氧处理法
猪场废水是比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因为其排量大、温度低、废水中固液混杂,有机物含量高,氮、磷含量丰富且不易去除,单纯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都很难达到排放要求。厌氧法bod(生化需氧量)负荷大,好氧法bod负荷小,在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处理后水体仍具有一定的臭味,各项指标并不一定能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一般来说需要采取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常采用进一步的好氧处理(氧化塘等)来作为厌氧处理的二级净化,这也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物污水的一种好方法,也是许多规模猪场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基本都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最后一般设置排入鱼塘,一方面通过鱼塘起到更进一步氧化塘的作用,同时藻类复氧提高溶解氧含量,同时促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的生长,形成氮、磷——藻类——鱼生物链,减少氮磷的环境污染。
养殖废水处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结合多种处理方法来形成科学的综合利用,实现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猪场用水,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威胁。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www.ep360.cn
㈤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精神,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建管监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市畜禽养殖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治理范围
全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群众反映强烈的其它畜禽养殖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
三、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的原则。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由各镇乡、园区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治理。
(二)企业主体的原则。各个畜禽养殖场主是治污主体,必须切实承担治理责任,强化污染治理投入。
(三)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不同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和分布区域,分类探索粪污综合治理方式方法,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
(四)源头控制的原则。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四、时间部署
治理工作分三年实施。20xx年着重对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距离居民较近、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实施治理,治理量占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40%以上。20xx年、20xx年分别治理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30%左右。
五、治理方式
(一)改造粪污输送及排水系统。
1.实行雨污分离。各养殖户须通过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应采用封闭管道式,不得采取明沟或暗渠布设,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2.实行干湿分离。各养殖户杜绝水冲粪和水泡粪做法,做到干化清粪、集中堆积。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堆积发酵,发酵后的粪肥要全部还田,有效防止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建设化粪池、小型沼气和粪污收集中心。
1.建设配套三格式化粪池及小型沼气。具体标准如下:年饲养规模为1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1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个;年饲养规模为100头以上5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个;年饲养规模为500头以上10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2个;年饲养规模为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2个,并建50立方米小型沼气池一组。
2.建粪污收集处理中心。以镇乡为单位,在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区域,按照生猪存栏2~4万头建造一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的标准,加快建设粪污收集处理中心。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水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市成立由监察、农办、环保、农委、公安、财政、国土、住建、信访、文广、法制等部门和各镇乡、园区组成的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各镇乡、园区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建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合理安排治理计划,积极推进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治理工作,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镇乡、园区要树立强烈的环保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业污染治理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新建养殖场的有关规定。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典型榜样的带动,提高广大养殖业主的环保认知度,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转变。
(三)强化区域控制。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严格执行禁养区规定。吕四港镇蒿枝港河以北,沿江公路以南区域,距铁路、高速、交通要道、一二级河道、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其他畜禽场等1000米以内,距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畜产品加工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xx00米以内的区域,为禁止畜禽养殖区域。禁养区域内不得再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养殖场按要求进行整改或迁出。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镇乡、园区对辖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负第一责任,督促辖区内各畜禽养殖场业主切实履行好各自的治理职责,强化污染治理投入。市农委具体负责畜禽养殖的规划和统一管理,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把好治理工作的验收关。环保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对畜禽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财政局负责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的筹措,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土局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并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其他各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工作。
(五)加大扶持力度。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畜禽养殖场按治理计划积极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市财政要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建设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对化粪池和小型沼气池补助50%的建设资金。各镇乡、园区也要落实配套资金,加大治污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严格督查考核。市建立治理工作领导联系制度和部门包干蹲点督查制度,加强对重点镇、村的监督指导。市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要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实行每周督查一次治理进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报市领导组办公室。对整治不力、进度缓慢的镇乡和责任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重点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㈥ 生猪养殖污水处理办法
考虑到生猪养殖中产生的污水中往往会带有猪的粪便以及其他污染物,但猪粪中丰富的氮、磷物可以有效作为肥料。因此在处理生猪养殖污水时,首先可以使用固液分离机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初次分离,随后继续对沉淀后得到的猪粪等固态废弃物进行二次分离,在有效提取出残留在污水与猪粪当中,含有大量氮磷元素的固体物质的基础上,及时对其进行堆肥处理,进而可以在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经济性与肥效的同时,为后续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而得到的固体污物可以直接进入农业生产体系肥料厂作为农业生产体系肥原料。由于带有猪粪的污水中,可能会因猪粪含大量粘稠物资的影响,使得单纯利用絮凝池进行污水沉淀处理,无法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此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气浮技术,并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完全去除污水中所含的大量COD物质。较后,工作人员应当采用厌氧处理的方式,有效降解生猪养殖污水中的COD物质,即可以在去除污水中的COD物质后,使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借助活性非常高的厌氧颗粒污泥有效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再通过充分发挥过滤净化装置的效用,使得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水质得以净化。此时液体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以发电,剩余的沼液也能够在经过过滤与进化处理后作为周围农作物灌溉用水。
养猪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受到生产工艺季节及产品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须选择耐冲击负荷强的工艺。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格栅、沉淀、过滤等。主要可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饲料残渣、猪毛等可能对管道和水泵造成堵塞或磨损的物质。
2、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消毒、中和等。可以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可溶解性有害物质,比如酸碱性有机物和各种清洗猪圈使用的有机溶剂等。
3、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下利用微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对于养猪场废水来说,固液分离是处理的最基础步骤。所以需要在正式处理之前采用预处理的方式去除废水中存在的大部分固态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负荷降低。对于固液体分离后的液体部分则一般采用厌氧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机废水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对于养猪场废水这种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含氮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式是UASB-缺氧-好氧处理工艺(A2-O法),可以保证较高的COD去除率,并且还有一定的脱氮除磷的作用。
厌氧处理中的UASB法全称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这种方法与其它厌氧反应器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容积负荷率高,污水在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减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也不需要设计污泥回流装置,也不需要填充填料,不需要设置机械搅拌装置,造价也相对全家,更加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的问题。
厌氧处理时一般需要水解酸化池,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中的BOD/COD比,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消毒创造更好的环境。废水经过水解反应后生化性能提高,降低了废水的pH值,也减少了其中的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经过缺氧处理的出水中还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和没有充分降解的有机物,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此时一般选用好氧生物处理的方式,让缺氧出水稳定的达到排放标准。
此时采用氧化沟工艺。即将曝气池封闭成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可以涌入其中得到净化。
还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水处理。同时使用生物流化床,通过砂(无烟煤、活性炭等)作填料并作为生物膜载体,使废水自下向上没试过砂床使载体吓死流动状态,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加大生物膜同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充分供氧,利用填料沸腾状态强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构筑物。
此外,还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即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㈦ 什么是规模化种猪场无害化处理
农业部出台《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农牧发[2015]11号),使规模化生猪养殖重点区域西进、北移。养猪业环境保护提到新高度、新日程。如何促进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已然成为现代养猪的重要课题。全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t,综合利用率不到60%,已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前规模化猪场主要采用水泡粪、水冲粪等粪污处理工艺,虽然可以有效保持猪舍内环境清洁,但存在耗水量大、后期污水处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养猪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是现代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有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两个主要方向。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污水经沉淀池多级沉淀发酵后达标排放,沉淀物堆沤发酵还田。但全面实现规模猪场粪污能源化、肥料化利用还需多方共同参与协调解决。具体来讲,“产学官”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政府官员必须有高度的重视意识,制定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与利用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同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国家相关政策落地执行;
2.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粪污处理、功能饲料和健康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3.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规模化猪场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及综合利用全产业链。
我国生态养猪要以规模化猪场粪污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并加大混合原料发酵、沼气提纯罐装、粪肥沼肥施用等技术和设备的开发普及力度,全面提升规模化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猪肉品质,保障人们健康,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㈧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固液分离
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2、厌氧处理
由于养殖业废水属于高有机物浓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数量的“三高”废水。因此厌氧技术成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对于养殖场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可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率达85%~90%,而且能杀死传染病菌,有利于养殖场的防疫。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业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节省20%,但由于其消耗的动力大,电力流水消耗是厌氧处理的10倍之多,因此长期的运行费用将给养殖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场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近年来,厌氧消化即沼气发酵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场废物处理中,到2002年底我国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数量已经达到2000余处,是世界上拥有沼气装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在我国的沼气工程建设中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工程建设成功率仅为85%,但这一技术不失为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案。畜禽粪便和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是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厌氧消化处理既可以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料,因此建设沼气工程将是中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
养殖废水处理工艺3、好养处理
好氧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养殖废水的一种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天然好氧处理和人工好氧处理两大类。
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亦称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和土壤净化两种。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养殖塘等;后者主要有土地处理(慢速渗滤、快速法滤、地面漫流)和人工湿地等。自然生物处理法不仅基建费用低,动力消耗少,该法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也高于常规的二级处理,部分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该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和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等。但如果养殖场规模小且附近有废弃的沟塘和滩涂可供利用时,应尽量选择该方法以节约投资和处理费用。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是采取人工强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A/O)及氧化沟法等。就处理效果来讲,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法,虽然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很好,但易于出现滤池堵塞现象。氧化沟、SBR和A/O工艺均属于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出水水质好、产生泥量少,也可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但其处理的BOD负荷小、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SBR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但其缺点是BOD负荷较小,一次性投资也大。A/O体是一种兼有去除BOD和脱氮双重作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投资虽然偏大,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那些养殖规模大、废水产生量多且有较强经济能力的养殖场可选择A/O法,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四川永沁环境
㈨ 什么是生猪屠宰废水处理
屠宰废水一般呈抄红褐色袭,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质,毛,肉屑,骨屑,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物,粪便等污物,固体悬浮物含量高.屠宰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但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处理难度较大.屠宰废水中的营养物主要是氮,磷,其中氮主要以有机物或铵盐形式存在,而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1.混凝法:
混凝处理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其中聚合硫酸铁混凝处理屠宰废水效果较好,也可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乙烯铵混合作为混凝剂,用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处理屠宰废水,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C<F和M<F以上,一次混凝处理即可达到或接近废水综合排放标.
单纯的混凝处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屠宰工序中产生的血水难以除去,并且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废渣(所以如果在使用混凝剂处理前先对屠宰废水进行适当变性处理,再采用硫酸亚铁和氧化钙复合混凝剂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混凝法处理废水处理成本低,低温下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法多用于处理浓度较低的废水,或作为高浓度废水预处理,以降低后续的生物处理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