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废液如何处理
实验室废水有很多种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
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
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含六价铬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及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处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废水。常见的工艺过程是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 ,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 ,使高毒性的物质转化为低毒性的物质 ,再经过混凝、沉淀将其从反应体系中除去。C r6 + 和 C r3 + 的无机物最高允许排放量分别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铬的废液可用铁、锌等作还原剂 ,用废碱液中和沉淀后 ,转化为难溶盐除去。
2.硫化物沉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汞、铅等金属的呈酸性的实验废水。一般是向废水中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 ,然后与 Fe (OH ) 3 共沉淀而分离出去。
3.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不仅是处理许多工业企业污水中重金属的有效方法 ,也是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种可行
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重金属较多的实验废水 ,加入合适的絮凝剂 ,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絮状沉淀 ,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处理物理、化学方法不能处理的微量呈溶解状态的有机实验废水。有机实验废水含有大量的废溶剂、实验残液、有机酸等。其浓度高、排放量少的特点很适合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处理工艺流程为先把废水中的有相分离出来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达 93%
5.焚烧法
每种处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处理性能 ,都不是万能的。焚烧法一般适用于形成乳浊液之类的液。但要特别注意避免燃烧产生的毒气造成二次污染。例如 ,对于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机废物在燃烧时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卤素 N , S等元素的有机废物焚烧时将会释放多种有害气体。
6.生物实验废水的处置方法
处理生物实验废水常用的方法是热力消毒灭菌和化学药剂消毒灭菌。热力消毒灭菌法是通过高温加热使废水温度达到或超过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温度的最高极限 ,杀死细菌 ,以确保排出废水的安全。化学药剂消毒灭菌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艺有臭氧消毒、氯消毒、碱消毒等。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采用热力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消毒灭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处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废水。
详细的可以看水天蓝环保里面有详细的解答
② 检验科废水如何处理
检验科废水处理要求:
1.检验科废水必须有人负责污水处理,检验部门产生的废水未经消毒,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 。
2.有关人员根据每天的出水量,在设备的废料桶中放入足够的消毒片(取决于可用的1000 mg / L氯)。第二天处理污水,然后再打开。
3.将污水将污渍倒入专用的塑料桶中,根据数量放入消毒片(根据有效氯计算为1000mg / L),第二天进行处理。
检验科废水处理原则:
1.预防污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的排放和环境污染。严格消毒可能排放大量传染性病原体和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的污水的各种标本,并仅在达到相应的医院废水排放标准时才排放。
2.分类过程:尽可能收集含有特定化学毒物的废水。它将被单独对待。防止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集成排水系统
3.严格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分别收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到综合废水系统中。
4,实施标准:医院综合污水应根据其污水排放方向和各种要求进行处理,只有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直接或间接排入不同水体的医院污水通常根据进水的功能要求执行第一级或第二级排放标准,这需要二级(生物)处理。除了含有致病菌和某些特殊污染物的医院污水外,城市污水中的医院污水一般与家庭污水相似,并且可以不经单独处理就排放,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就可以排放了。
5.确保安全:检查部门用于污水消毒的消毒剂尽可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
6.加强管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可加强水质检查部门的水管理,以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可用于水资源和条件恶劣的地方。
检验科废水如何处理:
1.含铅废液
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注意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重金属,则处理的最佳pH值会有所不同,因此请注意处理后的废液。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氰化物的废液和络离子必须提前分解和去除。
2.原则上,应分别收集含有酸,碱和盐的废液。但是,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将其中和或用于其他废液的处理。排放前,用水将稀释的溶液稀释至1%或更少。如果证明混合酸性废液和碱性废液并不危险,则可以将一种废液一点一点地添加到另一种废液中。用pH试纸检查,并将混合废液的pH设置为约7。用水稀释以将浓度降低到5%以下,然后直接排放。
③ 实验室的废水要怎么处理和排放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验室废水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可排放标准。如果实验室废水水质稳定,且污染物单一,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实验室废水水质复杂,污染物较多,一种方法难以处理,可以使用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室综合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般原则
1.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在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
2.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3.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实验室废水排放标准可参考相关行业排放标准。
④ 谁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啊越全面越好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一、实验室一般化学废弃物(化学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化学废液产量大,处理任务重,是三废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废液处理必须分类收集、安全存放,严禁随意排放。在废液桶上将废弃物的详细情况,如废弃物的成份、含量、性质、收集日期、负责人等信息填写在废液收集单上,贴上标签,由专职人员定期交由学校回收处理。
二、实验室气体废弃物(废气)的处理
1、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稀释后排至室外,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
2、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处理或与氧充分燃烧,然后才能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被吸收后排出。
3、对于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等采用紫外臭氧杀菌的设备,由于臭氧分解的半衰期为20~50min,因此消毒结束后,需关闭紫外灯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再进行无菌操作实验。
三、实验室固体废气物(废渣)的处理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同废液处理类似,需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禁止随意混合存放。其中,需特别的注意事项如下:
1、存放实验废弃物必须使用标记有“医疗废物”的专用黄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必须使用黑色塑料袋。
2、使用过的微生物、细胞等培养材料的固体废弃物,如:培养基、培养瓶、培养皿、培养板等需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30min、或有效氯溶液浸泡2-6h)后方可丢弃或清洗。
3、鉴于溴化乙锭(EB)的强诱变性,研究院不鼓励使用EB染料,建议选用毒性小的新型替代染料(如荧光染料、花箐类染料等)。如果一定要使用EB,则EB污染过的废弃物严禁随意丢弃,必须经过有效的净化处理(如使用专业的EB清除剂或采用活性炭吸附、氧化使其失活等方法)。
(4)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督导扩展阅读:
化学废弃物按污染物形态分类
(1)废水。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2)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体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⑤ 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
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分类收集后,送至中转站暂存,然后交到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实验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在实验室的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气态、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物质的总称。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分类收集后,送至中转站暂存,然后交到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实验室的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总称。又可称为“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将其回收利用,还可改善环境卫生。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
对实验废弃物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类管理,直接关系到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能否顺利进行,更是实现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内在要求。
废液处理注意事项
1、各实验室应配备储存废渣、废液的容器,实验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渣和废液应分类倒入指定容器储存。
2、酸性、碱性废液按其化学性质,分别进行中和后处理。使PH达到在6~9之间后排放。
3、有机物废液,集中后进行回收、转化、燃烧等处理。
⑥ 实验室设备及废弃物安全管理方法有哪些
烘箱与箱式电阻炉等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使用的烘箱、箱式电阻炉(马弗炉)、油浴设备等加热设备,一般使用年限为12年。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每年须有相关单位检查每台加热设备的性能及安全状况确定其是否可继续使用,对于已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加热设备须作报废处理,如果使用时间尚未到期限,但是损害严重、无法修理的也应报废。用于化学相关类实验的加热设备严禁使用开放式电炉,应选用密封电炉、加热套、水浴锅、油浴、砂浴设备等。严禁将易燃、易爆物质以及气体钢瓶和杂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电阻炉等附近,并保持实验室通风。含有有机溶剂的物质,不得放入烘箱内干燥。
冰箱与冰柜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存放化学易燃物质的冰箱(冰柜),一般使用年限为10年。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每年须由相关单位检查每台设备的性能及安全状态确定其是否可继续使用,对于已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设备须作报废处理,如果使用时间尚未到期限,但是损害严重、无法修理的也应报废。机械温控类有霜或无霜型冰箱不能用于储藏化学试剂等易燃易爆物质。严禁将易燃、易爆物质及气体钢瓶和杂物等堆放在冰箱(冰柜)等附近,并保持实验室通风。
大型仪器使用安全管理
1)大型、贵重、稀缺的精密仪器应建立以技术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安装调试,以免影响仪器精密度或造成损坏。2)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上岗,并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学生上机实验等必须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3)使用大型仪器必须按规定和格式要求填写“仪器使用登记本”,出现故障或仪器异常时应记录情况,以便检查和维修。
实验室废弃物排放管理
1)化学实验室废弃物是实验室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各实验室必须结合安全、卫生值日制度,做到及时清理实验废弃物,各相关实验室至少没星期清理废弃物两次。2)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必须粘贴标签,标明主要成分、类别,分类存放。不得在实验室大量积聚化学废弃物,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化学废弃物进行合并(混合)操作。3)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对排放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实验室,必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进行吸收处理。4)要加强排污处理装置(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对无机废水溶液,要做到达标排放。严禁将实验室废弃物倒入自来水下水道或普通垃圾箱等处。
答案来自
⑦ 实验室废物,废液处理办法有哪些
一、实验室废弃物收集的一般办法
1、分类收集法:按废弃物的类别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收集。
2、按量收集法:根据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量的多少或浓度高低予以收集。
3、相似归类收集法:性质或处理方式、方法等相似的废弃物应收集在一起。
4、单独收集法:危险废弃物应予以单独收集处理。
二、实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
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在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
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三、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
(一)、废气的处理
所有产生废气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 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常用的吸收剂及处理方法如下:
1.1、 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卤素、酸气(如HCl,SO2,H2S,HCN等等)、甲醛、酰氯等等。 1.2、 稀酸(H2SO4或HCl):处理氨气、胺类等等。 1.3、 浓硫酸:吸收有机物。 1.4、 活性碳、分子筛等吸附剂:吸收气体、有机物气体。 1.5、 水:吸收水溶性气体,如氯化氢、氨气等。为避免回吸,处理时用防止 回吸的仪器。 1.6、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如果排出量大,应装上单向阀门,点火燃烧。 但要注意,反应体系空气排净以后,再点火。最好,事先用氮气将空气赶走再反应。 1.7、 较重的不溶於水挥发物:导入水底,使下沉。吸收瓶吸入后再处理。
(二)、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2.1、 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 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2.2、 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 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2.3、 普通简单的废液: 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废液桶 中,废液桶尽量不要密封,不能装太满(3/4即可)。 2.4、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废液桶内立即封盖,统一处理。
废液处理注意事项
实验室废液不同于工业废水,实验室废液的成份及数量稳定度低,种类繁多且浓度高。所以,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危险性也相对增高。
有关处理时,一些应注意事项叙述如下:
1.充分了解处理的方法:
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因其特性而异,任一废液如未能充分了解其处理方法,切勿尝试处理,否则极易发生意外。
2.注意皮肤吸收致毒的废液:
大部份的实验室废液触及皮肤仅有轻微的不适,少部分腐蚀性废议会伤害皮肤,有一部份废液则会经由皮肤吸收而致毒,最著名的例子则为高雄县大树乡造成二人死亡之苯胺废液。会经由皮肤吸收产生剧毒的废液,于搬运或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触皮肤。
3.注意毒性气体的产生:
实验室废液处理时,如操作不当会有毒性气体产生,最常见者列举如下: (1)氰类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的氰酸。
(2)漂白水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之氯气或偏次氯酸。 (3)硫化物与酸混合会产生剧毒性之硫化物。
4.注意爆炸性物质的产生:
实验室废液处理时,应完全按照已知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任意混咱其他废液,否则容易产生爆炸的危险。一些较易产生爆炸危害的混合物列举如下: (1)迭氮化纳与铅或铜的混合。(2)胺类与漂白水的混合。 (3)硝酸银与酒精的混合。(4)次氯酸钙与酒精的混合。 (5)丙酮再碱性溶液下与氯仿的混合。(6)硝酸与醋酸酐的混合。 (7)氧化银、氨水、酒精酸种废液的混合。 其他一些极容易产生过氧化物的废液(如:异丙醚),也应特别注意,因过氧化物极易因热、摩擦、冲击而引起爆炸,此类废液处理前应将其产生的过氧化物先行消除。
5.其他应注意事项:
实验室废液因浓度高,易于处理时因大量放热火反应速率增加而致发生意外。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再处理实验室废液时应把握下列原则: (1)少量废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大量反应。 (2)处理剂倒入时应缓慢,以防止激烈反应。 (3)充分搅拌,以防止局部反应。 必要时于水溶性废液中加水稀释,以缓和反应速率以及降低温度上升的速率,如处理设备含有移设装置则更佳。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3.1、 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 不要丢入垃圾箱内,要分类收集。 3.2、 废弃不用的药品可交还仓库保存或用合适的方法处理掉。 3.3、 废弃玻璃物品单独放入纸箱内;废弃注射器针头统一放入专用容器内, 注射管放入垃圾箱内。 3.4、干燥剂和硅胶可用垃圾袋装好后放入带盖得垃圾桶内;其他废弃的固体药品包装好后集中放入纸箱内,放到液体废液集中放置点由专业回收公司处理(剧毒,易爆危险品要先预处理)。
⑧ 求生物试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水处理
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各科研单位实验研究室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 量少, 间断性强, 高危害, 成分复杂多变。
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 可以分为实验室有机和无机废水两大类。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相比而言, 有机废水比无机废水污染的范围更广, 带来的危害更严重。不同的废水, 污染物组成不同, 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本着分类收集, 就地、及时地原位处理, 简易操作, 以废治废和降低成本的原则。
目前, 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有成熟的工艺和方法能将实验室废水综合处理到达标排放的标准。实验室废水的治理不能等同于工业废水处理,而是采用多单元处理流程系统或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处理, 尽可能地降低处理难度, 使处理费用较低, 操作比较简单。实验室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借鉴其它有机废水的处理。一般来说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对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强、水质水量不稳定的实验室废水, 生物法处理效果不佳, 而物化法对此类废水的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实验药品回收、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及回收循环再利用, 不仅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能减少化学药品的浪费。对高浓度实验室有机废水, 将其中的有机溶剂如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回收循环使用后, 再用化学方法处理; 对浓度高、毒性大且无法回收的有机废水, 需要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相关技术
废液中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等,将有害物回收或分解、转化生成其它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下面是一些有害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 含砷废液的处理
三氧化二砷是剧毒物资,其致死剂量为0.1g。在溶液中的浓度不得超过5×10-5%。处理时可利用硫酸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与砷的化合物共沉淀和吸附作用, 将废水中的砷除去。注意,Fe3+和As3+的摩尔比约为10∶1,pH 值在9左右效果最好,充分搅拌后静置过夜,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Fe3++ 3OH-= Fe(0H)3 ↓
As3++ 3OH-= As(0H)3 ↓
可用钼蓝法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测定砷的含量。
2.含铬废液的处理
Cr(Ⅵ)有剧毒,在溶液中的浓度不得超过5×10-5%。可在酸性(调pH值为2~3)含铬废液中,加入约10 %的硫酸亚铁溶液, Fe2+能把Cr(Ⅵ) 还原为Cr3+。然后用熟石灰或碱液调溶液的pH 为6~8 (防止pH大于10时Cr(OH)3转变成Cr(OH)4-) ,加热到80℃左右,静置过夜,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Fe2++ 2OH-= Fe(0H)2 ↓
Fe3++ 3OH-= Fe(OH)3 ↓
Cr3++ 3OH-= Cr(OH)3 ↓
3.含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氰化物有剧毒,在溶液中的浓度不得超过1.0×10-4%。我们利用CN-离子的强配位性采用络合法即普鲁士蓝法处理含氰化物的废液。先在废液中加入碱液调pH为7.5~10.5,然后加入约10 %的硫酸亚铁溶液,充分搅拌,静置后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Fe2++ 6CN-= [Fe(CN)6]4-
2Fe2++ [Fe(CN)6]4-= Fe2[Fe(CN)6] ↓
4.含汞废液的处理
含汞废液的毒性极大,其最低浓度不得超过5.0×10-7% , 若废液经微生物等的作用后会变成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可用Na2S 把Hg2+转变成HgS ,然后使其与FeS 共沉淀而分离除去。
Hg2+ + S2-= HgS ↓
Fe2++ S2-= FeS ↓
注意: 要防止Na2S 过量生成[ HgS2]2-络离子。可先在含汞废液中加入与Hg2+浓度等摩尔的NaS•9H2O ,经充分搅拌使Hg2+生成难溶的HgS ,再加入1.0×10-3%FeSO4 ,使Fe2+与过量的Na2S生成FeS沉淀,将悬浮的HgS共沉淀。静置后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5.含铅废液的处理
含铅废液的浓度不得超过1.0×10-4%。可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处理。先用碱液调pH值为11,把Pb2+转变成难溶的Pb(OH)2 沉淀,然后加铝盐凝聚剂Al2(SO4)3使生成Al(OH)3沉淀,此时pH值为7-8,即产生Al(OH)3和Pb(OH)2共沉淀。静置澄清后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Pb2++ 2OH-= Pb(OH)2 ↓
Al3++ 3OH-= Al(OH)3 ↓
6.六价铬
六价铬废水一般存在于皮革揉制、电镀、铬黄染料废水及冷却水(阻蚀剂)中,是一种致癌物质,化验室的含六价铬废水水量小、铬浓度低(<20mg/I),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再用碱(氢氧化钠)进行沉淀,如选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废水PH控制在8__9范围,选用亚硫酸钠作还原剂,废水pH控制在2—3范围,其他还原剂还有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等,化验员可根据情况选用。
7.镉
90%镉的应用于电镀、颜料、合金及电池等,对环境监测站化验室含镉废水实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吸附法。使用沉淀法,沉淀剂有氢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硫酸铁,使用氢氧化物,pH控制在lO以上,可达满意效果;使用硫化物PH控制在9以上;使用聚合硫酸铁pH控制在8.5~9.5范围。吸附法,可使用活性炭、风化煤、磺化煤作吸附剂。
8.酚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焦化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含酚废水也相应增多,酚的毒性较高,使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于其他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化验员也可用此方法。
9.有机回收与利用
实验用过的有机溶剂有些可回收,可先在分液漏斗中洗涤有机溶剂,根据有机溶剂中所含溶解物不同,采用不同洗涤剂进行洗涤后,再用水洗涤,然后干燥。再通过蒸馏进行精制,纯化。如四氯化碳,若含有双硫腙,则可用H2SO4 洗涤一次,再用水洗两次,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收集76~78℃馏分。烃、酮、醛、醇、酯等有机物也可在燃烧炉中处理,温度为800~850℃时可完全燃烧或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液洗涤。
⑨ 实验室废物,废液处理办法有哪些
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2.1、 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 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2.2、 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 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2.3、 普通简单的废液: 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废液桶 中,废液桶尽量不要密封,不能装太满(3/4即可)。 2.4、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倒入另一个废液桶内立即封盖,统一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3.1、 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 不要丢入垃圾箱内,要分类收集。 3.2、 废弃不用的药品可交还仓库保存或用合适的方法处理掉。 3.3、 废弃玻璃物品单独放入纸箱内;废弃注射器针头统一放入专用容器内, 注射管放入垃圾箱内。 3.4、干燥剂和硅胶可用垃圾袋装好后放入带盖得垃圾桶内;其他废弃的固体药品包装好后集中放入纸箱内,放到液体废液集中放置点由专业回收公司处理(剧毒,易爆危险品要先预处理)。
⑩ 如何处理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
废液的处理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废水来自有致病菌的培养物、洗涤水以及其他诊断检测样品等。对于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应尽快消毒灭菌,严防污染扩散,要加强污染源管理。
废液处理方法有化学药剂法和热力消毒灭菌法。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
(一)化学药剂法
化学消毒药剂按其杀菌由强到弱可分为灭菌剂、消毒剂、抑菌剂。废水化学法消毒最好采用相关发生器、虹吸投药法或高位槽投药法,也可以在废水入口处直接投加。投放液氯用加氯机,投放二氧化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投放次氯酸钠用发生器或液体药剂,投放臭氧用臭氧发生器,投放过氧化氢用过氧化氢发生器。
(二)物理热力法
生物安全实验室物理热力法废液处理系统是通过加热方式连续对废液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目的是使废液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避免引起污染扩散。
连续式废液消毒灭菌是一种对生物性废液进行灭菌的新技术,主要运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通过双层排水管道从废液入口进入缓冲储液罐,产生的废气经过高效过滤器除菌后从透气管排出。当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废液出口阀门自动打开,同时启动流速控制泵。将废液以设定流速压入预加热/冷却柜进行预加热处理,之后进入电加热灭菌器,在灭菌器内废液通过电加热灭菌盘管进行高温灭菌。已灭菌的废液再进入预加热/冷却柜经缓冲管后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废液通过排污口排出。如需如此处理,则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储液罐,或直接进行再次连续处理。预加热/冷却柜通过热交换器,使已灭菌的高温废液对进入的待处理废液进行预加热,同时自己得到冷却,以节约能源。与传统的储罐式灭菌技术相比,连续废液消毒在效率、有效性、安全性和节约成本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混合处理法
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来说,其实验的对象种类较多,需要对废液进行不同的处理,适用于采用化学药剂和物理热力混合法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热力法连续废液灭菌系统与化学药剂处理装置结合,对废液进行热力灭菌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还可对灭菌系统内管道进行化学消毒。
(四)第二级废水处理系统
第二级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处理经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第一级废液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出的废水,还可以处理来自食堂、洗澡池、卫生间、洗手盆的一般生活污水及普通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无致病性微生物,但含有其他化学污染物的废水。第二级废水处理系统具备有效去除酸碱、重金属、有机溶剂及杀灭一般微生物的功能,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或中水回用的标准。
第二级废水处理系统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如下:来自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废水经隔油器除油,同生活污水经由孔径为10mm的格栅除去较大的固体漂浮物后,汇集到调节池进行混合处理,再经直径2mm~5mm的格栅处理,除去直径大于5mm的固体漂浮物,进入初沉池。沉淀后上清液流入生化处理池进行生化处理,再经二次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接触池进行最后处理,符合GB 国家标准后排放。
02 废气的处理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排风、仪器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柜等)的排气会带有致病微生物,这种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实验室外,将会感染人群及动物,引起流行病暴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污染废气主要来自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生物安全柜、负压通风柜、干/湿热消毒灭菌器、离心机排风罩等易产生带菌、带毒气溶胶的设备的排风,以及焚烧炉排放的烟尘等。
对安装的送排风系统的实验室总体要求是控制实验室的气流方向和压力梯度,使通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器后的气体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室内采用上送下排,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气流死角和涡流降至最小程度;特别要指出的是,要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高效过滤器经专用排风管道排出。第一级高效过滤器应安装在实验室排风管道的前端(其他通风设备同理).若需加装第二级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将其串接在离第一道高效过滤器后500 mm以远至排风机之前的地方(选择易维护、易操作和易更换的地方,如排风机技术夹层)。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与更换应牢固、符合气密性要求,并应由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通常高效过滤器在更换前应经过消毒灭菌,或采用可在气密袋中进行过滤器更换的位置。坐应急处理时维修人员应身着防护服,更换下来的高效过滤器应立即进行消毒或焚烧。每个高效过滤器在安装、更换、维护后都应进行检测,运行期间要进行日常监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性能。应能控制实验室排风系统与其他排风设备(生物安全柜、负压通风柜、动物负压隔离器、离心机排风罩等)排风的压力平衡和响应速度匹配。应安装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内不出现正压和确保其他排风设备气流不倒流。实验室的排风应经高效过滤后由排风机向空中排放。外部排风口应远离送风口,并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应至少高于所在建筑屋面2m以上,应有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影响气体直接向上空排放。在送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性密封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或风管化学熏蒸或循环消毒灭菌。
0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2004年12月29日)中规定了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并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做出了特别规定。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固体废弃物来源于实验器材废物、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的废弃样本和培养物、废弃的感染动物、实验室废弃的空气净化材料等。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属危险废物,不能回收利用,必须经灭菌处理后丢弃或焚烧处置后填埋。固体废物由于不适当地处理、储存、运输、处置或管理上的疏忽,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显著的威胁。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进行污染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
所有弃置的样本、培养物和其他生物性材料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并有标记的用于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并集中存放在指定地点。在从实验室取走之前,应通过高压灭菌、化学消毒或其他被认可的技术进行处理,然后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分类做上标记,由专人安全运出实验室。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培养物必须经121 ℃ 30 min高压灭菌。
载玻片上的活菌标本应装于密闭容器中进行高压灭菌,或经3%来苏尔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24 h后方可丢弃。染菌后的吸管,使用后放入5%煤酚皂溶液或石炭酸液中,最少浸泡24 h (消毒液体不得低于浸泡的高度)再经121 ℃ 30 min高压灭菌。涂片染色冲洗片的液体,一般可直接冲入下水道,致病菌的冲洗液须冲在烧杯中,经高压灭菌后方可倒入下水道。做凝集试验用的玻片或平皿,必须高压灭菌后才能洗涤。打碎的培养物,立即用5%煤酚皂溶液或石炭酸液喷洒和浸泡被污染部位,浸泡30 min后再擦拭干净。污染的工作服或进行致病菌检测所穿的工作服、非一次性的实验帽和口罩等,应放入专用消毒袋内,经高压灭菌后方能洗涤。
实验室应确保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废弃物。不允许积存垃圾和积存实验室废弃物,已装满的容器应及时封存,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通常在实验室区内的安全地方。答案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