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设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铜离子含量的实验越简单越好
原理:将水样或消解处理好的试样直接吸入火焰,火焰中形成的原子蒸汽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方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中的铜。
试剂:
硝酸,优级纯
高氯酸:优级纯
去离子水
金属标准储备溶液:可以买
混合标准溶液:按金属标准储备溶液说明配制
样品预处理:
取100ml水样放入200ml烧杯中,加入硝酸5ml,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不要沸腾)。蒸至10ml左右,加入5ml硝酸和2ml高氯酸,继续消解,直至1ml左右。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入硝酸5ml和高氯酸2ml。再次蒸至1ml左右,取下冷却,加水溶解残渣,用水定容至100ml。
样品测定:
分析波长228.8nm。仪器用0.2%硝酸调零,吸入空白样和试样,测量其吸光度。扣除空白样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出试样中的金属浓度。一般可以直接从仪器上读出结果。
校准曲线:
吸取标准溶液0、0.50、1.00、3.00、5.00、10.00ml,分别放入6个100ml容量瓶中,用0.2%硝酸稀释定容。浓度分别为,0、0.25、0.50、1.50、2.50、5.00mg/L。按测定步骤测量吸光度,用经空白校正的各标准的吸光度对相应的浓度作图,绘制校准曲线。
计算:
cu(mg/L)=m/v
⑵ 怎样测量硫酸铜废水中铜的含量怎样分离出铜
可以取一定的硫酸铜废水加入过量的铁粉置换出铜,再加足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铁,然后过滤出铜,并用蒸馏水洗涤,再干燥即可
⑶ 微量铜的所有测定方法
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
以三氯甲烷作萃取剂
,PAN作显色剂
,通过光度法测定镀铜废水中的微量铜。选择了合适的测量波长
,讨论了酸度、萃取剂用量及振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分析了干扰元素的影响及消除。该方法准确度高
,可测量
0
0
1~
1
0
0
μg/mL的微量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铜:
本文介绍了运用阳极溶出极谱法直接测定水中微量元素铜的方法,该法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灵敏度达9.1×10-8mol·1-1,回收率为96.3%~99.4%,适用于水中微量铜的测定.
1]
吕明,赵树岚,刘德富,崔运成,张斌.
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元素镉[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4,(03)
.
还有很多,你可以去CNKI里面找
⑷ 请问工业中处理含铜废水的常规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化学法处理含铜废水研究较多,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置换法、电解法回等。并且答大多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化学沉淀法:主要分为石灰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石灰法是作为工业上处理含铜等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其机理主要是往废水中添加碱(一般是氢氧化钙)提高其pH,使铜等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废水中铜离子含量而达到排放标准。其处理工艺为
:重金属酸性废水→沉砂池→石灰乳混合反应池→沉淀池→净化水→外排。
物化法一般都是采用离子反渗透膜、离子交换、吸附等方法除去废液中的铜。在物化法方面也有众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活性炭吸附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含铜废水处理技术。
具体可参考:
李博;
刘述平
含铜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矿产综合利用
2008-10-15
期刊
http://www.hb139.com/gs-htfs.html
⑸ 如何测定废水中铜离子的含量具体的测定方法!除了分光光度法
方法很多啊,除了分光光度法还有: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
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4、阳极溶出伏安法
5、示波极谱法
6、ICP-AES法
具体方法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去你们图书馆借一下,或者上网络文库下载,都有的.
⑹ 怎样测定废水中的铜离子和汞离子
用沉淀法,来加入过量的沉淀剂源,过滤,烘干,称量沉淀物质的重量。
使用沉淀法时,要注意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如汞,最好用氯化物(如果用硫化物,就汞,铜一起沉淀了)。
另外,还要考虑废水中可能存在的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
⑺ 矿泉水中铜的测定
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测定范围
本法中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络合萃取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铜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20和0.0075mg/L。若水样中盐浓度高时产生正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加以校正。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螯合,再以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低含量待测元素时,顺消除大量共存离子的干扰,例如,浓度为70000mg/L的Br-,I-,NO3-,PO43-,SO42-,CO32-;20%的氯化钠,氯化钾;5000mg/L的钙,镁,硅,铝对铜,锌,镉,铅,钴,铁及锰的测定都没有影响。但水样中如含有大量能与APDC络合的金属,会产生负干扰,此时应增加APDC用量,并用MIBK重复萃取。
1.2方法提要
本法基于水样中的基态原子能吸收来自同种金属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且其吸收强度与样品中该元素含量成正比。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测得的吸收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水样中待测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时,可将水样直接导入火焰使其原子化后,采用其灵敏共振线进行测定。对于含量较低的水样,则需先经螯合萃取,加以富集。直接测定时,多数金属元素能在空气-乙炔火焰中原子化后直接测定。
1.3试剂本法配制试剂,稀释样液等所用纯水均为去离子水。
1.3.1硝酸优级纯(1+1)。
1.3.2盐酸优级纯(d20=1.19g/mL)。
1.3.3酒石酸溶液(150g/L)。
1.3.4硝酸溶液〔c(HNO3)=1 mol/L〕:吸取硝酸(d20=1.42g/mL)12.5mL,用纯水稀释至200mL。
1.3.5氢氧化钠〔c(NaOH)=1 mol/L〕:称取氢氧化钠4g,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1.3.6 溴酚蓝指示剂(1g/L):称取溴酚蓝(C19H10Br4O5S)0.050g,用乙醇溶液(1+4)溶解并稀释至50mL。
1.3.7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20g/L):称取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C5H12N2S2,简称APDC)2g,溶于纯水中,滤去不溶物,再用水稀释到100mL。临用前配制。
1.3.8甲基异丁基甲酮〔(CH3)2CHCH2COCH3,简称MIBK〕,低级品需用 5 倍体积的盐酸溶液(1+99)振摇,洗除所含杂质,弃去盐酸相,再用纯水洗去过量的盐酸。
1.3.9铜标准贮备液(1mg/mL):称取1.0000g金属铜,溶于15mL硝酸(17.1.3.1)中,用纯水定容1000mL,摇匀,备用。此液1.00mL含1.00mg铜。
1.4仪器、设备
1.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铜空心阴极灯。
1.4.2空气压缩机或空气钢瓶气。
1.4.3乙炔钢瓶气。
1.4.4 250及125mL分液漏斗。
1.4.5 10mL具塞试管。所有玻璃器甲使用前均须先用(10+90)硝酸浸泡并直接用纯水清洗干净。
1.5分析步骤
1.5.1仪器操作按照仪器说明书将仪器工作条件调整至测铜最佳状态。选择灵敏吸收线324.7nm。
1.5.2直接法测定适用于含铜量较高的水样。
1.5.2.1用每升含1.5mL浓硝酸的纯水将铜标准贮备液(17.1.3.9)稀释并配制成0.2~5.0mg/L的铜标准系列。
1.5.2.2将标准溶液与空白液依次交替喷入火焰,测定其吸光度。
1.5.2.3以标准溶液浓度(mg/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1.5.2.4将样品喷入火焰,测定其吸光度,在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中查出其铜的质量浓度(mg/L)。
1.5.3萃取法测定适用于含铜量较低的水样。
1.5.3.1用每升含1.5mL硝酸(d20=1.42g/mL)的纯水将铜标准贮备液(1.3.9)稀释为含铜3.0µg/mL,分别向6个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0,0.25,0.50,1.00,2.00和3.00mL,用每升含1.5mL硝酸(d20=1.42g/mL)的纯水稀释到100mL,配成含铜0,7.5,15.0,30.0,60.0,90.0µg/L的标准系列。
1.5.3.2取水样100mL于另一125mL分液漏斗中。
1.5.3.3向盛有水样和标准的分液漏斗中,各加酒石酸溶液(1.3.3)5.0mL,混匀。加溴酚蓝指示剂(1.3.6)数滴,用硝酸溶液(1.3.4)或氢氧化钠溶液(1.3.5) 将标准及水样的pH调至2.2~2.8(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1.5.3.4向各分液漏斗中加入APDC(1.3.7)2.5mL,混匀,再加入MIBK(1.3.8)10mL,振摇2min。静置分层,弃去水相,将MIBK层经脱脂棉滤入具塞试管中。
1.5.3.5将MIBK层喷入火焰,调节进样量至每分钟0.8~1.5mL,减小乙炔流量,调节火焰至正常高度。
1.5.3.6将标准系列和样品萃取液与MIBK试剂间隔喷入火焰,测定其吸光度。所有测定必须在萃取后 5h 内完成。
1.5.3.7以标准溶液浓度(mg/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含铜的质量浓度(mg/L)。
1.6计算
1.6.1直接进样测定法,可以校准曲线上直接查出水样中铜的质量浓度(mg/L)。
1.6.2水样经浓缩或稀释后直接进样测定,或用萃取法进行测定者,可从校准曲线上查出铜的质量浓度后按式(22)计算结果。
p(Cu)=p1×100/V.............................(22)
式中:
p(Cu)——水样中铜的质量浓度,mg/L;p1——以水们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得铜的质量浓度,mh/L;
100——水样稀释后的体积,mL;
V——原水样体积,mL。
1.7精密度
5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含铜26.5µg/L的合成水样〔其他成分的浓度(µg/L)为:汞5.1,锌39,镉29,铁150,锰130〕,相对标准偏差为9.3%,相对误差为6.8%。
2. 二乙氨基二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2.1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量为2?g,若取20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铅、锌、铁等金属离子的干扰,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络合剂掩蔽。
2.2方法提要在pH值9~11的氨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用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萃取后比色定量。
2.3试剂
2.3.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三铵溶液:称取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3Na2·2H2O,简称EDTA-2Na)和20g柠檬酸三铵〔(NH4)3C6H5O7〕,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2.3.2甲酚红溶液(1g/L):称取0.1g甲酚红(C22H18O5S),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2.3.3氨水(d=0.88g/mL)。
2.3.4铜试剂溶液(1g/L):称取0.1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C2H5)2NCS2Na〕,溶于纯水并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中保存。
2.3.5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重蒸馏。
2.3.6铜标准贮备溶液(1.00mg/mL):称取1.0000g金属铜,溶于15mL硝酸溶液(1+1)中,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铜。
2.3.7铜标准使用溶液(10.0?g/mL):吸取10.00mL铜标准贮备溶液(17.2.3.6)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g铜。
2.4仪器
2.4.1 250mL分液漏斗。
2.4.2 10mL具塞比色管。
2.4.3分光光度计。
2.5分析步骤
2.5.1量取100mL水样于250mL分液漏斗中(若水样色度高时,可置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过硫酸铵,煮沸使体积浓缩约70mL,冷却后加纯水稀释至100mL)。
2.5.2另取250mL分液漏斗6个,各加100mL纯水,然后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及1.00mL铜标准使用溶液(2.3.7),混匀。
2.5.3向样品及标准系列溶液中各加5mL EDTA-2Na-柠檬酸三铵溶液(2.3.1)及三滴甲酚红溶液(2.3.2),滴加氨水(2.3.3)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红色,再各加5mL铜试剂溶液(2.3.4),混匀,放置5min。
2.5.4各加10.0mL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2.3.5),振摇2min,静置分层。用脱脂棉擦去分液漏斗颈的水,将甲氯化碳相放入干燥的10mL具塞比色管中。
2.5.5于436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以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作参比,测定样品及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2.5.6绘制校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铜的含量。
2.6计算
p(Cu)=m/V................................................(23)
式中:
p(Cu)——水样中铜的质量浓度,mg/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铜的含量,µg;
V——水样的体积,mL。
2.7精密度与准确度
有20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含铜26.5%µg/L人合成水样含各金属浓度(µg/L)分别为汞,5.1;锌,39;镉,29;铁,150;锰,130。相对标准偏差25.8%,相对误差17.0%。
3. 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1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量为铜、锰20µg;锌、铁2.5µg;铅5.0µg。若取25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为:铜、锰0.008mg/L;锌、铁0.01mg/L;镉0.004mg/L;铅0.02mg/L。
3.2方法提要
水样中的铜、铁、锰、锌、镉、铅等金属离子经氢氧化镁共沉捕集后,加硝酸溶解沉淀,酸液喷雾,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自波长下的吸光度,求出待测金属离子的浓度。
3.3试剂
3.3.1氢氧化钠溶液(200mg/L)。
3.3.2氯化镁溶液(100mg/L):称取10g氯化镁(MgCl2·6H2O),用纯水溶解,并稀释为100mL。
3.3.3 1+1硝酸溶液。
3.3.4铜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铜,溶于15mL硝酸溶液(1+1)中,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铜。
3.3.5铁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4297g氧化铁(优级纯,Fe2O3),加入10mL硝酸溶液(1+1),小火加热并滴加浓盐酸助溶至完全溶解后加纯水定容至10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铁。
3.3.6
锰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2912g氧化锰(优级纯,MnO),加硝酸溶液(1+1)溶解后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锰。
3.3.7
锌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锌,溶于20mL硝酸溶液(1+1)中,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锌。
3.3.8
铜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镉,溶于5mL硝酸溶液(1+1)中,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镉。
3.3.9铅标准贮备溶液:称取1.5985g硝酸铅〔Pb(NO3)2〕,溶于约200mL水中,加入1.5mL浓硝酸,用纯水一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1.00mg铅。
3.3.10各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量的各种金属离子标准贮备液,置于同一容量瓶中,并用每升含1.5mL硝酸的纯水稀释,使成下列浓度(µg/mL):镉,1.0;铜、锰,2.0;铁、锌,2.5;铅,5.0。
3.4 仪器、设备
3.4.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铁、锰、铜、锌、镉、铅空心阴级灯。
3.4.2 250mL量杯。
3.4.3 25mL容量瓶。
3.5分析步骤
3.5.1取250mL水样于量杯内,加入2mL氯化镁溶液(3.3.2),边搅拌边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3.1)2mL(如系加酸保存水样,则先用氨水中和至中性)。加完后继续搅拌min。
5.2 放置到沉淀降到25mL以下(约需2h),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至剩余体积为20mL左右,加入1mL硝酸(3.3.3)溶解沉淀,转入25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摇匀。
5.3 另取 6 个量杯,分别加入混合标准溶液0,1.0,2.0,3.0,4.0,5.0mL,加纯水至250mL刻度,以下操作同3.5.1~3.5.2。
5.4 将水样及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喷雾,测定各自波长下的吸光度。
5.5 绘制标准曲线并查出水样中各种金属离子的含量。
6 计算可从标准2曲线上直接查出各种金属离子的浓度。
7 精密度与准确度
10个实验室测定了含有低、中、高浓度铜的加标水样,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低浓度(0.008~0.012mg/L)6.6%~14.5%;中浓度(0.024~0.025mg/L)4.8%~6.1%;高浓度(0.04mg/L以上)0.5%~6.9%。
10个实验室测定了铅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低浓度(0.02~0.025mg/L)4.4%~14.9%;中浓度(0.04~0.06mg/L)2.9%~13.2%;高浓度(0.08mg/L以上)3.8%~15.7%。
8个实验室测定了锌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低浓度(0.005~0.01mg/L)0.44%~14.1%;中浓度(0.02~0.04mg/L)2.9%~10.6%;高浓度(0.05mg/L以上)1.4%~10.9%。
6个实验室测定了铁和锰的精密度,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低浓度(0.01~0.015mg/L)6.9%~17.8%;中浓度(0.04mg/L)2.9%~10.6%;高浓度(0.05mg/L以上)0.9%~14.7%。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低浓度(0.01mg/L)4.4%~14.4%;中浓度(0.02~0.04mg/L)2.5%~9.4%;高浓度(0.05mg/L以上)0.8%~11.4%。
10个试验室做了铜、铅的回收试验。铜的回收率为:加标浓度0.008~0.016mg/L时,92.3%~109%;加标浓度0.028~0.05mg/L时,92.3%~108%;加标浓度0.4~2.0mg/L时,92.5%~105%。铅的回收率为:加标浓度0.02mg/L时,86.8%~107%;加标浓度0.04~0.07mg/L时,91.4%~108%;加标浓度0.16~0.8mg/L时,82.3%~137%。
8个试验室做了锌的回收试验。加标浓度0.01mg/L时,回收率92%~107%;加标浓度0.04~0.08mg/L时,98%~110%;加标浓度0.24~2.0mg/L时,95%~117%。
6个试验室做了镉、铁、锰的回收试验。镉的回收率为:加标浓度0.004~0.016mg/L时,92.5%~105.5%;加标浓度0.04~0.08mg/L时,95%~106%;加标浓度0.2~0.24mg/L时,95%~102.5%。铁的回收率为:加标浓度0.04mg/L时,95.4%~112.8%;加标浓度0.4mg/L时,97.5%~102.5%;加标浓度1.2~2.0mg/L时,94%~101%。锰的回收率为:加标浓度0.04mg/L时,90%~100%;加标浓度0.4mg/L时,97.5%~105%;加标浓度1.2~2.0mg/L时,92.5%~103%。
⑻ 污水处理 关于721分光光度计测定铜离子含量 细节问题
先回答你的问题
1,其实测定时吸光值应该是不会变的,可能是你测定前没有充分摇匀。如果用该方法还是会变,那就“误差一致性”,全部都等3秒或者一放进就计数。
2.我觉得温度会影响测定结果的,还是要按照实验步骤吧。一般是都是在室温下测定吧。。
我觉得你所用的方法不是很好,测金属离子一般都是需要用几种强酸消化的。下面有一方法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法
1 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在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生成棕黄色络合物,溶于
四氯化碳,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试剂
2.1 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20g柠檬酸铵及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
中,加水稀释至100ml。
2.2 2N硫酸: 量取20ml硫酸,倒入30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360ml。
2.3 1:1氨水。
2.4 酚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2.5 铜试剂溶液:0.1%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C2H5)2NCS2Na·3H2O]溶液,必要时
可过滤,贮存于冰箱中。
2.6 四氯化碳。
2.7 铜标准溶液: 精密称取1.0000g金属铜(99.99%),分次加入6N硝酸溶解,总量不
超过37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铜。
2.8 铜标准使用液: 吸取10.0ml铜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2N硫酸稀释至刻度。
如此再稀释一次,至每毫升相当于10μg铜。
2.9 6N硝酸:量取60ml硝酸,加水稀释至160ml。
3 仪器
分光光度计。
4 操作方法
4.1 样品消化
略
4.2 测定
吸取10.0ml消化后的定容溶液和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加
水稀释至20ml。
吸取0.00、0.50、1.00、1.50、2.00、2.50ml铜标准使用液(相当0、5、10、15、
20、25μg铜), 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2N硫酸至20ml。
于样品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和铜标准液中, 各加5ml柠檬酸铵,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
液和3滴酚红指示液,混匀,用1:1氨水调至红色。各加2ml铜试剂溶液和10.0ml四氯化碳,
剧烈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四氯化碳层经脱脂棉滤入2cm比色杯中,以零管调节零点,于
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4.3 计算
(A1-A2) × 1000
X1 = —————————— ...........(1)
m1 × V1/V2 × 1000
式中:X1——样品中铜的含量,mg/kg或mg/l;
A1——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中铜的含量,μg;
A2——试剂空白液中铜的含量,μg;
m1——样品质量(体积),g(ml);
V1——样品消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体积,ml。
⑼ 要怎么化验 水里是否含有铜
楼主可以依据《HJ 486-2009 水质 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方法进行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可溶性铜和总铜的 2,9-二甲基-1,10菲啰啉直接光度法和萃取光度法。
详细请看附件里的PDF文件
再有一种分光光度法也是比较简单的:
HJ 485-2009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另有一种方法就是原子化法,一般用于比较准确的测量水中铜含量,不过步骤比较多,一个实验一般要2天才能完成。
一般步骤就是先把一定量的水消化或者灰化成成灰分再溶解,加入某些抗干扰物质等,定容至一定体积,测原子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做比较读数。需要注意到是,试剂要用优级纯及以上的,水要用超纯水。方法见下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如果楼主要标准文件的下载地址可以HI我。
⑽ 铜含量测定
加过量的碱完全沉淀铜离子,然后洗涤过滤,称量沉淀质量,再用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乘以沉淀中铜的质量分数就可算出待测液中铜有多少了
(注意:加碱,铜不会先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因为就算反应了溶液中的酸也会立即溶解掉它,所以只有当溶液中的酸完全被中和后铜才会和碱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