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降低废水的cod
农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通常含有机氮、有机磷、硫化物、苯环、酚盐等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其特征是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 属难处理工业废水, 单纯用传统的物化、生化法处理手段难以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农药污染面广,持续时间长,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大。研究表明,通过大气和饮用水进入人体的农药仅占10% ,有90%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残留在蔬菜、水果等食品上的低剂量农药对人可产生慢性毒性,并诱导多种神经性疾病。农药污染水的排放已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药的残留毒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 26 (增刊) : 256- 260
Journal of Agro- Environm ent Science
农药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肖维林, 董瑞斌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29)
摘要:农药废水因毒性大、浓度高、组分复杂,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难题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学者在农药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报道,分别对农药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光催化法、超声波技术、生物法、电解法、氧化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适宜的工艺方法组合。
1 几种主要的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1. 1 光催化法
锐钛型的TiO2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氧化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CO2、H2O以及无机物,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为降解处理农药废水提供了新思路[ 2 ] 。对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目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降解过程的转化问题[ 3~5 ] ,对纳米TiO2 的固载化和反应分离一体化成为光催化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另一方面是提高制备催化剂催化效率的问题[ 6 ] 。
陈士夫等[ 5 ]在玻璃纤维、玻璃珠、玻璃片上负载TiO2 薄膜光催化剂,并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梁喜珍[ 7 ]通过研究TiO2 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废水的影响因素,获得了适宜的工艺
条件。潘健民[ 8 ]通过对纳米TiO2 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进行的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催化剂、不同浓度AgNO3 浸渍、不同实验装置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说明TiO2 表面担载微量的Ag后,不仅能提高纳米TiO2 催化活性,而且有较好的絮凝作用,使TiO2 与处理后的水易分离,后处理更方便。葛湘锋[ 2 ]研究发现光催化降解在一定条件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式,而且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起始浓度也呈线形关系,当反应物浓度增长过快达到一定值时,其反应速率常数明显下降,反应物浓度过高时,则降解反应不再符合零级反应。
目前采用的光催化体系多为高压灯、高压氙灯、黑光灯、紫外线杀菌灯等光源,能量消耗大。若能对纳米TiO2 进行有效、稳定地敏化,扩展其吸收光谱范围,能以太阳光直接作为光源, 则将大大降低成本[ 9、10 ] 。
1. 2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kHz的声波,超声波诱导降解有机物的原理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液体产生空化作用[ 11 ] ,即在超声波负压相作用下,产生一些极端条件使有机物发生化学键断裂、水相燃烧、高温分解
或自由基反应。
钟爱国等[ 12、13 ]研究表明,在甲胺磷浓度为1. 0 ×10- 4 mol ·L - 1、起始pH2. 5、温度30 ℃、Fe2 + >50 mg·L - 1、充O2 至饱和的条件下,用低频超声波(80W·cm- 2 )连续辐照120 min,甲胺磷去除率达到99. 3% ,乙酰甲胺磷的去除率达到99. 9%。孙红杰等[ 14 ]研究了各种因素超声波频率、功率、声强、变幅杆直径和溶液初始pH等对超声降解甲胺磷农药废水的影响。Kotronarou等[ 15 ]得出对硫磷在超声条件下可以被完全降解为PO43 - 、SO42 - 、NO3- 、CO2 和H+ ,而在反应温度为20 ℃、pH为7. 4时,对硫磷无催化水解半衰期为108 d,其有毒代谢产物对氧磷水解半衰期为144 d。Cristina等[ 16 ]对马拉磷农药在超声波辐射下, 82μmol·L - 1的马拉磷溶液30 min内pH从6下降到4, 2 h内所有的马拉磷全部降解,产物均为无机小分子。
蒋永生、傅敏等[ 17、18 ]报道了用超声波降解模拟废水中低浓度乐果的试验表明,辐射时间延长,降解率增加,加入H2O2 可明显提高乐果的降解率,在溶液初始浓度较低的范围内,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加快,
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降解速率变化不明显,超声降解时溶液温度控制在15~60 ℃为宜。谢冰等[ 19 ]对久效磷和亚磷酸三甲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了超声气浮预处理,可降低其COD和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再经以光合细菌为主的生化处理,可使其COD降至200 mg·L - 1。
王宏青等[ 20 ] 研究表明: 灭多威经超声作用35min,可被完全转换为无机物,其降解过程为假一级反应;浓度增加时,降解减慢; Fe2 +和H2O2 对降解有促进作用,且Fe2 +促进作用比H2O2 的大;采用不同气体饱和溶液时,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为Ar >O2 >Air >N2。红外光谱表明降解产物为SO4
2 - 、NO3- 和CO2。
目前有关超声辐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大多属于实验室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更缺少中试数据[ 21 ] 。
1. 3 生物法
在国内,农药厂家大多建有生化处理装置,但目前几乎没有一家能够获得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对这类废水的生化处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真菌、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对有农药有很好的降解作用。
程洁红[ 22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多菌灵生产农药废水为惟一碳源生长的13株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 onas sp. ) ,研究了SBR 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所筛选的菌株对多菌灵农药废水的COD去除率为52. 3%。张德咏,谭新球[ 23 ]从生产甲胺磷农药的废水中筛选具有促生活性及可降解甲胺磷的光合细菌菌株, 培养后第7 d, 该菌株可降解甲胺磷(65. 2% , 500 mg·L - 1和49. 6% , 1 000 mg·L - 1 ) ,乐果(45. 4% , 400 mg·L - 1 ) ,毒死蜱(51. 5% , 400 mg·L - 1 ) ,该菌株也能够以三唑磷、辛硫磷作为惟一碳源生长。
生物膜法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在填料上,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生长、繁殖,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具有生物体积浓度大、存活世代长、微生物种类繁多等优点,尤其适宜于特种菌在废水体系中的应用[ 24~26 ] 。王军、刘宝章[ 27 ]利用半软性填料进行挂膜,处理菊酯类、杂环类综合农药废水。当进水CODCr为6 810、3 130、1 890mg·L - 1时,经过24 h的作用,细菌膜对CODC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4. 8%、43. 5%、53. 4%。
1. 4 电解法
铁炭微电解法是絮凝、吸附、架桥、卷扫、共沉、电沉积、电化学还原等多种作用综合效应的结果[ 28 ] ,能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新产生的铁表面及反应中产生的大量初生态的Fe2 +和原子H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变废水中许多有机物的结构和特性,使有机物发生断链、开环[ 29 ] ;微电池电极周围的电场效应也能使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和胶体附集并沉积在电极上而除去;另外反应产生的Fe2 + 、Fe3 +及
其水合物具有强烈的吸附絮凝活性,能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雍文彬[ 30 ]采用铁屑微电解法能有效去除农药生产废水中的COD、色度、As、氨氮、有机磷和总磷,去除率分别可达76. 2%、80%、69. 2%、55. 7%、82. 7%和62. 8%。张树艳[ 31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几种农药配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下,废水的CODC r 去除率都可达67%以上;最佳反应条件:铁/水比为(0. 25~0. 375) ∶1,铁/炭比为( 1~3) ∶1, pH3~4,反应时间1~1. 5 h。废水经微电解处理,然后进行Fenton试剂氧化,则微电解出水中Fe2 + 可作为Fenton的铁源,且微电
解时有机污染物的初级降解也有利于后续Fenton反应的进行。吴慧芳[ 32 ]采用微电解和Fenton试剂氧化两种物化手段对菊酯、氯苯BOD5 /CODCr = 0. 03)和对邻硝氯苯(BOD5 /CODCr = 0. 05) 3种废水按比例配制而成的综合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2~2. 5时,经微电解处理后,BOD5 /CODCr比值达0. 45以上,可生化性提高; Fenton试剂对综合农药废水CODCr去除率为60%左右,色度去除率接近
100%。刘占孟[ 33 ]以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为电催化剂,对甲胺磷溶液的电催化氧化降解规律进行研究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电解效果随着电解时间的延
长、催化剂的增加而升高,低pH有利于电催化氧化过程中H2O2 和·OH 的生成。王永广[ 34 ] 采用电解/UASB /SBR工艺处理生化性差、氯离子浓度高的氟磺胺草醚农药废水。设计电流密度取30. 0 A·m- 2 ,该工程的电费为2. 30 元·m- 3 ,药剂费为0. 30 元·m- 3 ,人工费为1. 50元·m- 3 ,运行成本为4. 10元·m- 3 , COD去除率> 97%。
1. 5 氧化法
深度氧化技术(AOPs)可通过氧化剂的组合产生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OH,被认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佳技术。
引入紫外线、双氧水联合作用和调控反应体系pH,可进一步提高臭氧深度氧化法的效率。陈爱因[ 35 ]研究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农药2, 4-二氯苯氧乙酸(2, 4- D)废水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比较单独臭氧化、臭氧/紫外、臭氧/双氧水、臭氧/双氧水/紫外4种臭氧化过程)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 4- D 200 mg·L - 1的水样,反应30min, 2, 4- D降解完全, 75 min时矿化率达75%以上。碱性反应氛围有利于臭氧化反应进行。双氧水的引入对2, 4- D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分解消耗OH- ,没有缓冲的反应体系pH降低,限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和·OH自由基链反应。文献[ 36 ]表明添加H2O2 对光解效果有一定改善作用,投加量达到75 mg·L - 1时,水样的COD去除率由零投加时
的20%提高到40% ,但过量投加对处理效果没有进一步促进作用。曝气能促进光解效果,特别对UV /Fenton工艺作用更为显著,光解水样2 h后,曝气条件下的COD 去除率可从不曝气条件下的30%提高到80%。
催化湿式氧化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为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型技术。催化剂是催化湿式氧化的核心,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韩利华等[ 37 ]以Cu和Ce为活性组分,制备了Cu /Ce复合金属氧化物,比较了均相-多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韩玉英[ 38 ]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中,分别用硝酸亚铈和硝酸铜作催化剂,反应一定时间后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5. 5%。用硝酸铜作催化剂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具有较高的活性,但Cu2 + 有较高的溶出量。张翼、马军[ 39 ]在废水中加入2种自制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只用臭氧处理的情况下7 d后有机磷的去除率为78. 03%; 在催化剂A 存在下, 去除率可达93. 85%;在催化剂B存在下,去除率可达为88. 35%。在室温和中性介质中均属于一级反应。
ClO2 是一种强氧化剂,碱性条件下氰根(CN- )先被氧化为氯酸盐,氯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碳酸盐和氮气,从而彻底消除氰化物毒性。陈莉荣[ 4 0 ]将含氰农药废水空气吹脱除氨后,采用ClO2 作为氰化物的氧化剂,氰化物浓度为60~80 mg·L - 1 , pH为11. 5左右时,按ClO2 ∶CN- ≥3. 5 (质量比)投药,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7%以上,氧化后废水经生物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后各项指标都能达排放标准要求。
2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方法组合
在处理实际废水时,由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仅采用单一的处理工艺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可以综合考虑技术特点与具体废水水质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工艺组合形式。
文献[ 41 ]研究表明,难降解有机磷农药废水经80 min光催化氧化后,在生物段的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李耀中[ 4 2 ]设计了一种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与过滤预处理相组合的中试系统,制备了一种以30~40目耐火砖颗粒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结果表明,光照150 min后该系统对配制的农药废水的COD 去除率≥70%, BOD5 /
COD值可提高至0. 4以上。张仲燕[ 4 3 ]以一个生产多种染料和农药中间体的化工厂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和- 混凝- 催化氧化的组合工艺并严格控制良好的处理条件, 对CODCr含量为7 000~14 000 mg·L - 1的高
浓度废水可以降至CODCr为300~500 mg·L - 1 , pH、SS和色度均达到排放标准。文献[ 44 ]研究发现,光电结合工艺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远大于光催化和电催化单独处理效率的简单加和。加入少量Na2 SO4 或
NaCl提高电解质质量浓度后, COD去除率迅速提高到80%以上,且加入NaCl电解质比加入Na2 SO4 能更好地降低废水的COD,电流越高, COD 去除速率越大。文献[ 45 ]研究发现将臭氧氧化与生物处理联用治理含4种农药的有机废水,可将其中的阿特拉津、氨基吡啶、米吐尔和对草快分别去除96%、99%、98%和80%。
⑵ 污水处理怎么降cod
可以从生化着手,如果在后端添加药剂成本会比较高。
⑶ 如何降低废水COD指标
你好
第一种方法:
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在200-2000道尔顿(工业),因此你需要选择纳滤回膜组件就可以答95%过滤掉,采用这种工艺COD去除率是非常高的;
第二种方法:
采用A/A/O生化工艺进行处理,因不找到BOD是多少,生化比大于0.5生化性就很好可以采用该工艺
其实处理方法很多种,因你提出的数据比较单一,而且水量这类数据没提供,因此如果水量不大推荐采用纳滤工艺!
⑷ 污水中COD如何降低
污水中COD降解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化性好的活性污泥可以降解;
(2)生化版性差的可以用物权化方法降低;
(3)难降解的可以用高级氧化方法降低;
(4)水质复杂的可以将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得出最优方法。
⑸ 如何降低污水中的COD
1、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专学需氧量”或属“化学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机物是水体中最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污染越严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 2、涤纶装饰布污水COD主要来源是浆料,当然助剂、染料也是有机物,也是COD的来源,冰醋酸对COD影响不大。 3、措施:估计助剂、染料减少对降低COD意义不大,本人认为只能废水处理来降低COD,
⑹ 怎么降低污水的cod含量
你是降低污水cod含量的话,可以用希洁环保的cod降解剂的,有样品和案例
⑺ 如何降低工业废水COD
吸附法: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具有大孔结构且不含交换基团的高分子树脂,在树脂内部存在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其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都较高,对于酸、碱和有机溶剂表现出不溶性,对热、氧以及化学试剂则表现出惰性。根据树脂的表面性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分为非极性、中极性和极性三类。非极性吸附树脂是由偶极距很小的单体聚合而得,不含任何功能基团,孔表的疏水性较强,可通过与小分子内的疏水部分的作用吸附溶液中的有机物,最适用于从极性溶剂(如水)中吸附非极性物质。极性树脂含有酰胺基、氰基、酚羟基等含N、O、S极性功能基,它们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极性物质。中极性吸附树脂含有酯基,其表面兼有疏水和亲水部分,既可由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物质,也可以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在操作中,需要依实际的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气浮法:
气泡吸附分离(adsorptionbubbleseparation)简称为气浮分离(flotation),即溶液中的固体、沉淀、胶体等吸附在上升气流上而与母液分离。该技术是利用水中各种原有溶解、悬浮物质表面活性的差异。或通过投加药剂而产生的表面活性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化学混凝法:
所谓化学混凝法是指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利用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及网捕作用,使水中胶体及悬浮物失稳、相互碰撞和凝聚转而形成絮凝体,再用沉淀或气浮工艺使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水体的方法。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用电解法或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按照去除对象以及产生的电化学作用来区分,又可分为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气浮等法。
臭氧氧化法:
臭氧的分子式O3,是氧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与氧具有无色、无臭、无味及无毒等特性不同,它是淡蓝色的,且具有特殊的“新鲜”气味,在浓度稍高时具有毒性。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煮练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寻求更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剂分离与回收等。
生物法:
①好氧生物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在好氧状态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硝酸盐、水、硫酸根等稳定物质,常见的好氧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通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生理代谢和絮凝作用从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活性污泥法在分解大量有机物的同时,又可以运转效率高,小量调节pH值,出水水质较好,因而被广泛采用。生物法处理煮练废水中,活性污泥法的使用最为普遍。但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据资料报道,在国外一般污泥处理或处理费用占整个污泥处理厂运行费用50%~70%,国内也占到40%左右。
②厌氧生物法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对于浓度不高而其中有机物结构复杂、难以生化的煮练废水,处理的目的主要不是降低COD,而是提高可生化性,通常利用厌氧过程的第一、第二阶段的水解酸化反应,来完成废水的初步处理,是煮练废水目前常用的厌氧处理技术之一。相对于好氧法,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又可用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污泥量少,仅为好氧法的1/6~1/10。
⑻ 如何降低污水中的COD含量
可以参考:
《内江科技》2006年第2期摘录:《稠油废水COD处理工艺研究》这篇文章
摘要的关键内容:
SBR法是一种间歇运行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等诸多优点,而膜法SBR(BSBR)结合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和SBR法的优点。
实验部分:
1.1废水水质废水取自某油田联合站,其COD。一般为400mg/l。~500mg/l_.,油含量一般为60mg/l_。~70mg/I。,BODs/COD。<O.25,说明该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宜直接采用生化处理。
实验材料及方法:
1.2.1混凝试验 药品。无机混凝刺类:uP-ll、30HC一805(XN一2llHc)、PY—J、uP_12;有机高分子类混凝剂:AN923SH、F04190SH。以上药品除uP-ll外,其余均为固体。uP—ll为黑褐色透明液体,密度(20~C。)1.15~1.30,有效含量≥lo。
试验装置与方法。本试验以六联搅拌机作为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如下:将采油污水放入500mt兢杯内,开动搅拌机,从投入混凝剂开始记时,以.16(1r/min快速搅拌2min,然后以20r/min一40r/min搅拌lOmin,停止搅拌后沉淀lh。最后测定沉淀出水COD。
膜法SBR(BSBR)①试验装置(见图1)。反应器由圆柱型有机玻璃制成,总容积13L,有效容积10I。,反应器内采用聚丙烯毛线做为填料(BSBR),填料上下固定,反应器底部设置多个微孔曝气头,用空压机经转子流量计供气,反应器上设置多个排水口,下部设置排泥口,进水由恒流泵控制,出水由电磁阀控制。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运行程序用智能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温度通过加热棒m稳控仪恒定在30%:左右。②生物膜的培养。污泥取自辽河油田石化总厂曝气池,以沉淀污泥作为种泥投入反应器,投加营养液并逐步提高废水在营养液中的比例对污泥进行培养驯化,一周后,生物膜挂在填料上,未挂膜污泥沉淀性能良好。
试验结果:
混凝试验混凝是油田经常采用的处理含油污水的方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进行破乳,消除胶体的稳定因图lBSBR~置示意图l砬应嚣2填料3加热棒4空压机5转子流量计6排泥口7曝气头8水阀q电磁阀l(】自动控制仪素,再利用微粒之间的吸引力及布‘‘进水泵n配水箱朗运动,使已破乳的微粒不断扩大形成矾花沉淀,以达到除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目的。
结果可见,污水经uP—ll处理沉淀30min后,取上清液再投lJJu300mg/l_.uP—12,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BOD。/COD。达到0.4左右,适合生物处理。2.3BSBR试验2.3.1BSBR运行参数的确定欢四联采油污水经uP—ll处理,再经uP—12调节PH后,作为BSBR入水。
⑼ 如何降低污水中cod、bod值,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做熟料粒子,那污水里面是否有很多固体悬浮物?如果有很多的话,那么你们的污水回的非溶性答cod会比较高,可以考虑栅栏加澄清池,投加pac去ss。这样可以降低非溶性cod。如果你们厂里的溶解性cod也很高,那么再加个sbr池吧,用生物处理法处理下。
⑽ 怎样降低污水中的cod
润德净化知道有几种有效地处理方法:1 去除大的SS,用沉淀池法,下药剂聚丙烯酰胺、一沉、二沉。 2 去除微小的SS,用过滤法,砂滤。混凝法、絮凝法、这些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 去除色度,色度是造成印染废水COD的主要原因。也可以用脱色剂、通常是用活性炭+砂滤过率后,可去除大部分的色度。4 再用生化方法或加臭氧去除色度。所谓COD降解液的东西是不可靠的。而且一般说的都是一些微生物液体产品,一旦选用不一定能保证处理效率,退一步说,即使能保证那些产品的价格过高,依赖性强和菌种的退化问题也是不能避免的。生产废水的COD一般不会达到3000,生产污水的COD可达3000或以上;参与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一般最佳的PH值为6.5-8.5之间,温度15-35度适宜菌的生长。按照国家的排放标准是A级50mg/LB级在60mg/二级100mg/L三级120mg/L、具体标准可查阅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排放标准。COD的降低率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有利于达到吸附平衡,还会使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COD降低率升高。膨润土对COD的降低率最大时的温度约为50℃;蛭石为40℃ 50℃;蛇纹石为50℃。采油污水经一级处理外排时的水温为70~80℃,故本实验采用污水温度为50℃,生产实际中较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