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确定污水中的碳氮磷比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么计算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简单计算;
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内计容算(*0.05)磷的计算(*0.01)
尿素(0.46)
日处理水量m3
*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较复杂的计算:
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节约了成本)
㈡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碳、氮、磷比的原理
100:5:1
㈢ 生活污水的碳氮比是如何计算的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碳源的简单计算;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计算(*0.05)磷的计算(*0.01)尿素(0.46)日处理水量m3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B/C值/1000*碳氮磷比值/100 /尿素的含量较复杂的计算: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
国内大部分市政污水处理厂采用AAO、氧化沟、SBR等3大类工艺及其变形工艺,主要为生物脱氮除磷方式。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涉及的微生物大部分是异养细菌,对碳源有竞争,当进水碳源不足时,该矛盾尤其突出。
为保证出水达标,通常采用外加碳源的方式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增加化学除磷措施保障出水TP达标,两类药剂的投加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因此开发适应低碳源进水的高效低耗脱氮除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源污水处理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方式,提升原水碳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并节约运行成本。当系统原水碳源不足以完成脱氮要求时,需要投加外部碳源。针对外加碳源的优化控制方式包含碳源种类的筛选、投加点位的选择和投加量精细化等。
㈣ 活性污泥中碳氮磷的比例是怎样的
C:复N:P=100:5:1为经验比例,制也是大多数污水处理工艺中所要维持的一个比例,不清楚你说的相对固定的比例是什么,不同的废水种类中C:N:P的比例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不少工艺为了保持这个大概的比例都需要投加碳源。
㈤ 如何计算人工配制污水中的碳氮比呢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简单计算;
尿素的投加量计回算:氮的计算(答*0.05)磷的计算(*0.01) 尿素(0.46)
日处理水量m3 *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较复杂的计算:
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
㈥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么计算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么计算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简单计算;
尿素的投加量计算:氮的计内算(*0.05)磷的容计算(*0.01) 尿素(0.46)
日处理水量m3 * 进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较复杂的计算:
较复杂计算—简单计算的原cod的值=标准添加量(节约了成本)
㈦ 同步脱氮除磷时污水中碳、氮、磷需满足( )比例要求。
答案是 D、BOD5/TKN>4;BOD5/TP>17。
满足上述条件,该污水才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同时能满足生物脱氮除磷的条件。
㈧ 污水处理碳氮比究竟是什么碳什么氮
就是原子个数比。
由于污水中各种有机物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将它们简化为碳原子与氮原子的比例,只有比例合适时,活性污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㈨ 污水处理指标中碳氮磷比各是用什么表示的
污水处理指标中来碳氮磷比的源表示:
碳—以BOD5表示;
N一般指总凯氏氮(TKN)
磷—一般为磷酸盐
碳氮磷比首先要明确,生化处理中的营养比是根据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来确定的。自然界中,各类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好氧条件下是100:5:1,厌氧条件下是200:5:1。
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计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总凯氏氮(TKN),包括有机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亚硝氮和硝态氮,因为除了反硝化细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亚硝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而有机氮和氨氮则可被绝大多数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为磷酸盐。
(9)污水碳氮磷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站出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污水处理站出水用于农田灌溉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有关规定。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方法很多,选择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环境保护对污水的处理程度要求;
②污水的水量和水质;
③投资能力。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㈩ 厌氧活性污泥碳氮磷比值
泥不同,比值就会不同,一般来说
活性污泥中最佳的碳氮磷比值是100:5:1
碳为生物可用的B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