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蓝细菌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蓝细菌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08 17:48:55

『壹』 以蓝细菌为列,说明微生物在生物能源应用中的潜在价值(10分)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早制造氧气的生物。部分蓝细菌(根瘤菌等)能固氮,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还能与许多生物共生,为其提供生命所需养分。因为蓝细菌生命力强,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所以在未来的宇宙探索,星球迁移中都会有很重要作用。

『贰』 简述蓝细菌的特点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 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蓝藻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孢子无鞭毛.目前尚未发现蓝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叁』 简述蓝细菌在生物进化史中的作用

蓝藻的出现,在植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制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蓝藻能够摄取地球还原性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游离氧,使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都是由蓝藻等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肆』 蓝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你是万里的吧。。。环境科学的吧。。。o(∩_∩)o 哈哈

『伍』 蓝细菌是一种怎么样的细菌生物生存需要的重要物质是什么呢

旧名为蓝藻(blue algae)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至今已有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类满江红,是一种良好的绿肥。但是,有的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此外,还有少数水生种类如微囊蓝细菌属(Microcystis)会产生可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 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各种水体、土壤中和部分生物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高温、低温、盐湖、荒漠和冰原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有“先锋生物”之美称。它们在岩石风化、土壤形成以及水体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蓝细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包括许多食用种类,如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即葛仙米,俗称地耳,N.commun)、盘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 platensis)、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等,后两种已开发成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螺旋藻”产品。

『陆』 水处理生物的提纲

一、名词解释;1、烈性噬菌体:病毒(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后,能;称为烈性噬菌体;2、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微生物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可供机体生长的能量的;3、灭菌、消毒和防腐:、灭菌就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4、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在接纳了一定量的污染物后,;5、葡萄糖效应: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6、基因突变:、由于某些原因,

一、名词解释
1、 烈性噬菌体:病毒(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后,能引起寄主细胞迅速裂解,这种噬菌体
称为烈性噬菌体。
2、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脱氢)
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可供机体生长的能量的过程。
3、灭菌、消毒和防腐:、灭菌就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就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防腐就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4、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在接纳了一定量的污染物后,通过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微生物·动植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的现象。
5、葡萄糖效应: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大肠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用完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是葡萄糖效应。
6、基因突变:、由于某些原因,引起DNA分子碱基的缺失·置换或插入,改变了基因内部原有的排列顺序和数目,从而引起微生物性状的改变,并能够遗传给子代的现象。
7·基因重组:指两个不同性状的生物细胞,其中一个生物细胞中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细胞中,并与这个细胞中的基因进行重新排列。
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又称为自然平衡。
9·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用以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称为鉴别培养基。
10·呼吸链:有氧呼吸的电子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
11·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氮源物质合成,而只有通过外源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12·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13·限制因子: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定义:由很多细菌细胞的荚膜物质相互融合,连为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内含许多细菌的结构叫做菌胶团。功能:a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b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c防止被吞噬,自我保护。
2、简述生物脱氮原理。
污水中含有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尿素,蛋白质和多肽经水解变为氨基酸;第1步是由有机氨化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为氨化作用,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完成,氨化细
菌在有氧条件下氧化脱氨基,无氧条件下水解脱氨基;还原脱氨基作用
第2步是氨氧化为亚硝酸,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作用)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第3步是在缺氧条件下,以简单有机物为供氢体以硝酸根为最终电子受体产生氮气及N2O和NO的反硝化作用。
3、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
是利用所谓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可过量吸磷,即水中磷富集于活性污泥中,而在厌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磷可释放,即磷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从而分别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把握以下主要原则:1.可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尤其是工矿企业的固体废渣和废料;2.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如堆肥和沼气生产;3.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及满足卫生细菌学要求等。
4、简述自然界碳素循环过程,并说明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a、二氧化碳的固定,绿色植物·藻类·蓝细菌·光合细菌·植物性原生动物CO2 植物—植物性有机碳化物,动物—动物性有机碳化物。b、二氧化碳的再生,有生命的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会氧化含碳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无生命的生物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矿化作用再生二氧化碳。
作用:a、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参与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藻类和光合细菌,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和水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化物。b、分解作用:在陆地和水域的有氧条件中,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发酵,被不完全氧化成有机酸·甲烷·氢和二氧化碳;
5、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
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 的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在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无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十分缓慢的,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导致湖泊—沼泽—草原—森林的变迁。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废水,农田冲刷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有机的和无机的氮和磷物质,不断地流入水体,给水体中带来了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藻类疯狂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危害:1.溶解氧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因缺氧大量死亡2.藻类物质大量繁殖,堵塞了水生生物的呼吸系统,因窒息而死亡 3.大多数藻类的代谢产物有毒,毒害水生生物4.有毒的水声生物易能使人畜中毒5.作为供水系统藻类能堵塞滤池,同时使饮用水水质变差。
6、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如何?
a、促进菌胶团絮凝作用;纤毛虫能分泌粘性物质,促使菌胶团粘连起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b、吞噬游离细菌和微小颗粒;曝气池内有原生动物吞噬游离细菌,出水清澈;c、分解代谢水中的有机物;原生动物不仅能吞噬游离细菌和废水中的有机颗粒,而且也能直接分解代谢一些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d、作为指示生物活性污泥絮体正常;如果个体异常说明环境恶劣,例如溶解氧降低,PH低,有毒物质增加等。
7、细菌表面带何种电荷?为什么?
负电;细菌的主要组成物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单元是氨基酸,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存在等电点。所以细菌也存在等电点,细菌的等电点在PI=2~5之间,而环境的PH=6~8之间所以环境PH>PI.所以细菌带负电(PH<PI +;PH<PI –; PH=PI 0)。
8、简述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1阶段.水解发酵阶段把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然后进入发酵阶段。葡萄糖经EMP途径形成简单有机酸·醇·二氧化碳·氢气等;氨基酸经过发酵变成有机酸·醇·氨根离子等;脂肪酸经β氧化—乙酰COA—乙酸·氢气·二氧化碳等;2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因为产甲烷细菌仅能以甲胺·甲酸·甲醇·乙酸·H2/CO2为底物,所以必须把一阶段所产生的有机酸·醇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产甲烷细菌所能利用的底物;3阶段.同型产乙酸阶段经过大量实验实践发现如果系统氢分压过大会使 G>0 运行失败,所以必须在同型产酸细菌作用下降低氢分压,系统正常运行4阶段.产甲烷阶段在产甲烷细菌的作用下,产生甲烷·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物质。
9·简述产甲烷菌的生理特性。
a.产甲烷细菌是严格专性厌氧菌。b.产甲烷细菌生长特别缓慢,世代长。c.产甲烷细菌对环境影响特别敏感。d.产甲烷细菌属古细菌。e.产甲烷细菌分离培养比较困难。
10·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应将污泥控制在那个时期?为什么?
减速生长末期和内源呼吸初期.原因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维持微生物在对数期生长,因为微生物活力强就不易凝聚和沉降,并且要使微生物处在对数期还需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所以水质难以达到排放要求。如果维持微生物在内源呼吸末期由于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很差,所需反应时间较长,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行的。所以为了获得既具有较强的氧化和媳妇有机物的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在实际中常将活性污泥控制在减速生长末期和内源呼吸初期。
11·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a、运输方式:单纯扩散、动力:渗透压、载体:不需载体、与营养物质浓度关系:顺浓度进行、完成时间:膜两端浓度差为零b、促进扩散、渗透压、载体蛋白、顺浓度进行、膜两端浓度差为零c、主动运输 、ATP、渗透酶、不受浓度限制、能量缺乏或膜外无营养物质d、基团转位、转移反应、磷酸转移酶系统、不受浓度限制、能量缺乏或膜外无营养物质。 12·简述三羚酸循环的意义
a.为细胞合成和维持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b.为细胞合成提供原料c.作为各种有机底物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三、实验题
1·革兰氏染色的过程和机理。
1.涂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宽2cm,长10cm),用酒精灯外焰将接种环烧至2/3处,将培养皿欠开一条细缝,用接种环取菌落涂在载玻片上
2.干燥:将载玻片有菌一面朝上,无菌面向下,在酒精灯上一定高处干燥
3.固定:将载玻片慢慢通过酒精灯2~3次
4.初染(结晶紫):将结晶紫滴落在菌落上,并开始计时,1min后用水缓缓冲落结晶紫至流水无紫色为止,并用滤纸吸干周围水分
5.媒染(碘和碘化钾溶液):将碘和碘化钾溶液滴落在菌落上,并开始计时,1min后用水缓
缓冲落至流水无颜色为止,并用滤纸吸干周围水分
6.脱色(95%乙醇):将95%乙醇滴在此痕迹上,20~30s马上用水缓缓冲洗,用滤纸吸干周围水分
7.复染(沙黄或番红):将沙黄或番红滴在此痕迹上,1min马上用水冲洗,用滤纸吸干周围水分
8.镜检:用物镜为100的,将香柏油滴在载玻片上,物镜必须始终在油当中
结论:紫色-阳性;红色-阴性
机理: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脂类·蛋白质·肽聚糖组成,肽聚糖比例较大,且位于外层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脂类·蛋白质·肽聚糖组成,肽聚糖比例较小,且位于内层
当用乙醇脱色时,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遇到乙醇后网孔紧缩关闭,乙醇不能进入细胞质脱色,故其仍为紫色;
当用乙醇脱色时,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脂类物质较多,乙醇会把细胞壁溶出孔洞,乙醇进入细胞质,紫色被乙醇带走,然后复染,则阴性菌为红色
2·用发酵法测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并写出报告大肠菌群数的数理统计公式。 大肠菌群的测定:发酵法
1、.初发酵实验。取有效水样300ml,培养基为浓缩无糖蛋白胨,取两支大发酵管分别加入100ml水样和50ml培养基。取十支小发酵管分别加入10ml水样和5ml培养基,混匀放入37度培养箱,培养24h后观察结果,结果:1.产酸产气为+(阳性) 2.产酸不产气为+ 3.产气不产酸 实验有误重做 4.不产气不产酸为—(阴性)不含大肠杆菌 产酸的指示剂为:溴甲酚绿3.8~5.4 (酸性为黄色)
2、平板分离。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有几个阳性管准备几个培养基),用接种针分别占取发酵管内菌落在培养皿中划线,然后放入37度培养箱,24h后观察结果观察是否为紫红色略带绿色金属光泽的菌落,是否有上移。
3、复发酵实验。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浓缩蛋白胨稀释三倍)。向复发酵管加入10~15ml培养基,用接种针将菌落接种到发酵管,放入37度培养箱24h后观察结果。结果:1.产酸产气为+(阳性) 2.产酸不产气为+ 3.产气不产酸 实验有误重做 4.不产气不产酸为—(阴性)不含大肠杆菌 MPN/(个/L)=1000x得阳性的发酵管数目/根号(得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x全部水样一级)

『柒』 蓝细菌的影响

蓝细菌与水体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在水体生长旺盛时 蓝细菌无锡太湖区
,能使水色变蓝或其他颜色,并且有的蓝细菌能发出草腥味或霉味。
蓝细菌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作用

『捌』 蓝细菌的环境学意义

蓝藻(Cyanobacteria)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红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在约30亿前,地球本是无氧的环境,使地球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是由于蓝细菌出现并产氧所致。人们从前寒武纪地壳中发现大量由蓝细菌(如螺旋藻)生长形成的化石化的叠层岩(约30亿年)及27亿年黑色页岩中代表蓝藻存在的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中得到证实[1]。
蓝细菌在植物学和藻类学中被分类为蓝藻门。由于它的细胞结构简单,只具原始核,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没有叶绿体。故将它隶属于原核生物界的蓝光合菌门,这一门的细菌叫蓝细菌。它对于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蓝细菌与水体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在水体生长旺盛时,能使水色变蓝或其他颜色,并且有的蓝细菌能发出草腥味或霉味。湖波中常见的蓝细菌有铜绿微囊藻、曲鱼腥藻等。某些种属的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淡水水体)或“赤潮”(海水),导致水质恶化,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污水中或潮湿的土地上常见的有灰颤藻或巨颤藻。蓝细菌中的许多类群具有固定空气中氮的能力,目前已发现的固氮蓝细菌多达120多种。蓝细菌能在固体表面形成“垫状体”。一些蓝细菌还能与真菌。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共生,如地衣是蓝细菌与真菌的共生体。

在中国,太湖的蓝藻爆发污染是蓝藻危害的一个具体体现,最严重的危机出现在2007年。当年6月,太湖蓝藻大爆发,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所有水面。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除无锡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水龙头里放出的水又黄又臭,200万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受污染,市区纯净水被哄抢,政府虽及时采取措施,但已经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后,尽管国家下了大力气治理太湖污染,蓝藻依然每年爆发。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玖』 蓝细菌对研究生物进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蓝细菌(Cyanobacteria)
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普遍生长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并且在极端环境(如温泉、盐湖、贫瘠的土壤、岩石表面或风化壳中以及植物树干等)中也能生长,故有“先锋生物”的美称。许多蓝细菌类群具有固氮能力。一些蓝细菌还能与真菌、苔蕨类、苏铁科植物、珊瑚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共生。(一)蓝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蓝细菌的细胞一般比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的可达60μm,如巨颤蓝细菌。根据细胞形态差异,蓝细菌可分为单细胞和丝状体两大类。单细胞类群多呈球状、椭圆状和杆状,单生或团聚体,如粘杆蓝细菌和皮果蓝细菌等属;丝状体蓝细菌是有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包括;有异形胞的,如鱼腥蓝细菌属;无异形胞的,如颤蓝细菌属;有分支的,如费氏蓝细菌属。
蓝细菌的细胞构造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似。细胞壁有内外两层,外层为脂多糖层,内层为肽聚层。许多种能不断地向细胞壁外分泌胶粘物质,将一群细胞或丝状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粘质糖被或鞘。细胞膜单层,很少有间体。大多数蓝细菌无鞭毛,但可以“滑行”。蓝细菌光合作用的部位称为类囊体,数量很多,以平行或卷曲方式贴近地分布在细胞膜附近,其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胆素(一类辅助光合色素)。蓝细菌的细胞内含有糖原、聚磷酸盐、以及蓝细菌肽等贮藏物以及能固定的羧酶体,少数水生性种类中还有气泡。
在化学组成上,蓝细菌最独特之处是含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而细菌通常只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蓝细菌的细胞有几种特化形式,较重要的是异形胞、静息孢子、链丝段和内孢子。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体蓝细菌中的较营养细胞稍大,色浅、壁厚、位于细胞链中间或末端,且数目少而不定的细胞。异形胞是固氮蓝细菌的固氮部位。营养细胞的光合产物与异形胞的固氮产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静息孢子是一种着生于丝状体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胞内有贮藏性物质,具有抗干旱或冷冻的能力。链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内孢子是少数蓝细菌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孢子,成熟后可释放,具有繁殖功能。
(二)蓝细菌的繁殖
蓝细菌通过无性方式繁殖。单细胞类群以裂殖方式繁殖,包括二分裂或多分裂。丝状体类群可通过单平面或多平面的裂殖方式加长丝状体,还常通过链丝段繁殖。少数类群以内孢子方式繁殖。在干燥、低温和长期黑暗等条件下,可形成休眠状态的静息孢子,当在适宜条件下可继续生长。

蓝细菌曾被称为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分布很广,含有叶绿素a,能够在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原核微生物。蓝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少数蓝细菌可形成孢子,孢子壁厚,能抵抗不良环境。由成串细胞连成丝状的蓝细菌,在细胞链断裂时形成的片段,称之为链丝段,具有繁殖功能。

蓝细菌有广泛的分布,从水生到陆生生态系统,从热带到南北极都有分布。它们已经被证实:可以通过氮气的固定来提高稻田和其他土壤的肥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蓝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UV-B可以破坏蓝细菌的运动性和趋光性,可以影响许多其他的生理和生化过程,这将导致生产力的降低,发芽和分化的破坏。光合色素会被UV-B漂白,光捕获复合体的结构受到影响,这些都会损坏光合作用。

DNA和蛋白质的主要作用位点、氮代谢中的酶对于UV-B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UV对固氮酶和谷氨酰氨合成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但会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当暴露在认为的UV-B下)。UV-B也会影响基本的光合作用的反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Synechococlus通过快速改变光合系统中酶的形式来抵抗UV。这种分子的可塑性在种群水平上来的抵抗UV-B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光合系统对UV-B的敏感性每天都在改变。然而,光合作用可以被UV-A合蓝光所激活。

蓝细菌已经发展了对于UV-B的影响的对策。这包括:a、产生象MAAs类的光保护物质 b、通过迁移到避光的地带来逃避UV c、产生猝灭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超氧化物 d、修复机制象光活化和光独立的DNA修复 e、激活抗氧化酶 。UV-B在许多蓝细菌中诱导了MAAs的产生。在Anabaenasp中显示只有在290nm的光可以诱导MAAs。除了光保护作用外,MAAs还具有调节渗透压和抗冻作用。其他的UV-A激活物质也被发现。在蓝细菌和藻类中的光保护物质已经建立了数据库。

南极的蓝细菌形成大的蒲状菌落。UV-B对于Leptolyngbya的菌落具有很强的光化学抑制作用,但是不如对Phormidium的抑制作用大。后者包括了比前者多25倍的MAAs和2倍的类胡萝卜素。Rai 和同事研究了UV-B和重金属污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氮固定的作用,并发现二者具有协同性。

阅读全文

与蓝细菌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调滤芯清洗品牌怎么样 浏览:448
聚氨酯共混增韧环氧树脂研究 浏览:383
城区老污水管改造 浏览:242
邻居排污水流到我家门口怎么办 浏览:545
空调滤芯装一下多少钱 浏览:186
饮水机投币器怎么调设置 浏览:168
汽油滤芯连接线不接怎么样 浏览:325
沁园净水器过滤水tds 浏览:418
RO膜的温度换算系数 浏览:130
污水提升泵法国 浏览:946
酱油样品用蒸馏水答案 浏览:268
古代酿酒如何蒸馏 浏览:72
超滤膜组装视频 浏览:714
饮水机不烫到手怎么办 浏览:797
邻居污水倒在我家墙角怎么处理 浏览:897
苏宁电器的空气净化器怎么使用 浏览:554
污水处理厂哪些行为可以罚款 浏览:317
水垢用什么东西能给它清掉 浏览:250
化工废水蒸发器 浏览:367
蒸馏烧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