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厨房水槽和下水道构造一样吗
不一样的。
1、结构:下水道是一种管状结构,由多个弯曲的管道组成,连接各个房间和卫生间。水槽则是一种容器结构,通常由不锈钢、陶瓷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用于收集和储存厨房用过的水。
2、功能:下水道主要作用是排放污水,将污水从各个房间引导到卫生间或污水处理系统。水槽则主要用于厨房洗涤,可以清洗水果、蔬菜、餐具等物品。
3、位置:下水道通常位于卫生间内或厨房台面下方,连接各个房间和卫生间。水槽则通常安装在厨房台面上或独立放置在厨房台面上。
4、维护:下水道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持其畅通无阻。水槽则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保持其干净卫生。
『贰』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怎样算出来
污水来处理构筑物的设自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不是土建计算出来的,是给排水专业根据当地管网条件,确定进口污水泵站(粗格栅)的池底标高,根据选择的泵的扬程流量等指标和处理工艺依次确定后续构筑物的标高。并汇总总图专业平衡土方等指标。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叁』 什么是吸水槽
吸水槽指集来水池源,集水池的作用是汇集、储存和均衡废水的水质水量。
各个车间的生产废水,其排出的废水水量和水质一般来说是不均衡的,生产时有废水,不生产时就没有废水,甚至在一日之内或班产之间都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废水,如果清浊废水不分流,则工艺浓废水与轻污染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对废水处理设施设备的正常操作及处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废水在进入主要污水处理系统前,都要设置一个有一定容积的废水集水池,将废水储存起来并使其均质均量,以保证废水处理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集水池容积的确定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积大小应根据进人的流量变化情况,所选污水泵的型号、台数、工作制度,泵站的操作性质和起动时间等而定。
集水池容积太大会造成池内淤积量大且增加工程造价;容积太小又不能满足水晕调节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以上情况合理地确定集水池容积。
集水池容积要满足水工布置、格栅及污水提升泵吸水管的安装要求,在及时将来水抽走和避免水泵起闭频繁的基础,尽量减小池容,以减低费用和减少污物在池内淤积和腐化。
『肆』 格栅的作用及分类
格栅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作用是拦截杂物,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免受堵塞,具体表现如下:
格栅用于筛滤,属于一级处理,主要拦截污水中较粗大的悬浮物或漂浮杂质,如木屑、纤维、果皮、塑料制品等,以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通过拦截杂物,格栅能有效避免堵塞进水管道和各种泵,确保污水处理流程顺畅进行。
格栅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照栅渣清除方式分类,格栅可分为人工清渣格栅、机械清渣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
高链式机械格栅适用于深池,如污水收集深井池,对长纤维、带状物等杂物去除效果较好。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维护,但链条和链轮之间容易卡住杂物,且造价较高,耐腐蚀性较差。
回旋式格栅适用于各种池深与水深的大颗粒物质拦截,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平稳,可实现手动间断运行、自动连续运行。其优点是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维护方便,但需配置圆弧的格栅,制造较为困难,且对小颗粒杂质的去除效果不佳。
旋转式格栅适用于深池,亦可用于浅池,适合于去除污水中各种形状的杂物。其优点是去污效果好、固液自动分离程度高、设备占地面积小,但制造、安装较为困难。
型阶梯形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去污效果好、运转稳定、维护方便,但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弧形格栅适用于浅池的进水渠道中,设备占地面积较小,运行稳定且维护方便,但对小颗粒的杂物去除效果不佳。
弧形机械格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中水位较浅的水槽,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运转效率较高,但圆弧形格栅制造较为困难。
箱式旋转格栅适用于中、小水量的污水处理工程中粗大颗粒物及悬浮物的去除,无需建造专门配套的格栅井,设备移动方便,但制造较为困难,对小颗粒的杂物去除效果不理想。
渠式旋转格栅适用于中、小水量的污水处理工程,多用于集水池进水渠上,安装方便,运行效果稳定,但制造、维护较为困难。
按照栅条的净间距分类,格栅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50mm)和细格栅(3~10mm)三种类型。
『伍』 如何进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及平面、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
-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
- 厂内管线的布置
- 辅助建筑物的布置
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
厂内管线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
辅助建筑物包括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验室、变电所、机修、仓库、食堂等。它们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面积大小应按具体情况与条件而定。有可能时,可设立试验车间,以不断研究与改进污水处理方法。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方便、安全等原则确定。如鼓风机房应设于曝气池附近以节省管道与动力;变电所宜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等。化验室应远离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办公室、化验室等均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的夏季主风向的上风向处。操作工人的值班室应尽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够便于观察各处理构筑物运行情况的位置。
此外,处理厂内的道路应合理布置以方便运输;并应大力植树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
应当指出:在工艺设计计算时,就应考虑它和平面布置的关系,而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也可根据情况调整构筑物的数目,修改工艺设计。
总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厂的规模采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比例尺为l:500。
二、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等的标高,选定各连接管渠的尺寸并决定其标高。计算决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以使污水能按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时,精度要求可较低)。水头损失包括:
1. 水流流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在作初步设计时可按表1估算。
2. 水流流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
3. 水流流过量水设备的水头损失。
水力计算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使实际运行时能有一定的灵活性。
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
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但同时应考虑到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还应考虑到因维修等原因需将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场、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消化池等构筑物高程的决定,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排入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构筑物的可能性。
在绘制总平面图的同时,应绘制污水与污泥的纵断面图或工艺流程图。绘制纵断面图时采用的比例尺:横向与总平面图同,纵向为1∶50-1∶100。
现以图2所示的乙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说明高程计算过程。该厂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均为方形,周边均匀出水,曝气池为四座方形池,表面机械曝气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运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别设立了薄壁计量堰(矩形堰,堰宽0.7m,梯形堰,底宽0.5m)。该厂设计流量如下:
近期 =174L/s
远期 =348L/s
=300L/s
=600L/s
回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计算。
各构筑物间连接管渠的水力计算见表2。
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农田灌溉渠道以供农田灌溉,农田不需水时排入某江。由于某江水位远低于渠道水位,故构筑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计算时,以灌溉渠水位作为起点,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标高。考虑到二次沉淀池挖土太深时不利于施工,故排水总管的管底标高与灌溉渠中的设计水位平接(跌水0.8m)。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地面高程为50.00m。
高程计算中,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沉淀池、曝气池集水槽系底,且为均匀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计算:
B=(1)
=1.25B(2)
式中Q--集水槽设计流量,为确保安全,常对设计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B--集水槽宽(m);
h0--集水槽起端水深(m)。
高程计算:
高程(m)
灌溉渠道(点8)水位
49.25
排水总管(点7)水位
跌水0.8m
50.05
窨井6后水位
沿程损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
管顶平接,两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淀池出水井水位
沿程损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淀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
沿程损失=0.35-0.25=0.10m
50.94
二次沉淀池中水位
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
自由跌落=0.10m
堰上水头(计算或查表)=0.02m
合计 0.50m
51.44
堰F3后水位
沿程损失=0.0028×10=0.03m
局部损失==0.28m
合计 0.31m
51.75
堰F3前水位
堰上水头=0.26m
自由跌落=0.15m
合计 0.41m
52.16
曝气池出水总渠起端水位
沿程损失=0.64-0.42=0.22m
52.38
曝气池中水位
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2前水位
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