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晶显示器生产工艺流程
1.液晶显示器的结构
一般地,TFT-LCD由上基板组件、下基板组件、液晶、驱动电路单元、背光灯模组和其他附件组成,其中:下基板组件主要包括下玻璃基板和TFT阵列,而上基板组件由上玻璃基板、偏振板及覆于上玻璃基板的膜结构,液晶填充于上、下基板形成的空隙内。图1.1显示了彩色TFT-LCD的典型结构, 图1.2图进一步显示了背光灯模组与驱动电路单元的结构。
在下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布满了一系列与显示器像素点对应的导电玻璃微板、TFT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连接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纵横线,它们均由光刻、刻蚀等微电子制造工艺形成,其中每一像素的TFT半导体器件的剖面结构如图1.3所示。
在上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敷有一层透明的导电玻璃板,一般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简称ITO)材料制成,它作为公共电极与下基板上的众多导电微板形成一系列电场。如图1.4所示。若LCD为彩色,则在公共导电板与玻璃基板之间布满了三基色(红、绿、蓝)滤光单元和黑点,其中黑点的作用是阻止光线从像素点之间的缝隙泄露,它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由于呈矩阵状分布,故称黑点矩阵(Black matrix)。
2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流程
彩色TFT-LCD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含4个子流程: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彩色滤光器加工工艺(Color filter process)、单元装配工艺(Cell process)和模块装配工艺(Mole process)[1][2]。各工艺子流程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彩色TFT-LCD加工工艺流程
2.1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
TFT加工工艺的作用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和电极阵列。针对图1.3所示TFT和电极层状结构,通常采用五掩膜工艺,即利用5块掩膜,通过5道相同的图形转移工艺,完成如图1.3TFT层状结构的加工[2],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如图2.2所示。
(a)第1道图形转移工艺 (b) 第2道图形转移工艺 (c) 第3道图形转移工艺
(d) 第4道图形转移工艺 (e) 第5道图形转移工艺
图2.2 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
图形转移积工艺由淀积、光刻、刻蚀、清洗、检测等工序构成,其具体流程如下[1]:
开始�8�1玻璃基板检验�8�1薄膜淀积�8�1清洗�8�1覆光刻胶�8�1
曝光�8�1显影�8�1刻蚀�8�1去除光刻胶�8�1检验�8�1结束
其中刻蚀方法有干刻蚀法和湿刻蚀法两种。上述各种工序的加工原理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使用的相应工序的加工方法原理类似,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玻璃基板面积较大,TFT加工工艺中采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有其特殊性。
2.2滤光板加工工艺
(a)玻璃基板 (b) 阻光器加工 (c) 滤光器加工
(d) 滤光器加工 (e) 滤光器加工 (f) ITO淀积
图2.3滤光器组件的形成过程
滤光板加工工艺的作用是在基板上加工出如图1.4所示的薄膜结构,其流程如下:
开始�8�1阻光器加工�8�1滤光器加工�8�1保护清洗�8�1检测�8�1ITO淀积�8�1检测�8�1结束
上述主要工序或工艺的加工效果示意如图2.3所示。
在滤光基片上设置的一系列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的并以矩阵形状分布的黑点,它们通过相应的图形转移工艺(也称为阻光器加工工艺)加工出,并安排于滤光器加工工艺的开始阶段,所述图形转移工艺依次包含如下工序:溅射淀积、清洗、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湿法刻蚀和去除光刻胶,各工序基本原理分别如图2.4(a)-(g)所示。
(a) 溅射淀积 (b) 清洗 (c) 光刻胶涂覆 (d) 曝光
(e)显影 (f) 湿法刻蚀 (g) 去除光刻胶
图2.4阻光器图形转移工艺
阻光器加工完毕后,进入滤光器加工阶段,三种滤光器(红、绿、蓝)分别通过3道图形转移工艺完成加工,由于三种滤光器直接由不同颜色的光刻胶制成,该图形转移工艺与前述图形转移工艺有所不同,它不包含刻蚀和除光刻胶的工序。其具体流程为:彩色光刻胶涂覆�8�1曝光�8�1显影�8�1检验,各工序的原理示意如图2.5所示。
阻光器加工结束后,经过清洗和检测工序后,进入ITO淀积工艺,最后在滤光器层上敷上一层导电玻璃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简称ITO),形成滤光板的公共电极。
(a)彩色光刻胶涂覆 (b)曝光 (c)显影 (d)检验
图2.5彩色滤光器图形转移工艺
3 液晶显示器的典型制造工艺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与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液晶显示器中的TFT层状结构制作于玻璃基板上,而不是硅片上,此外,TFT加工工艺所要求的温度范围是300~500oC,而集成电路制作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是1000 oC。
3.1淀积工艺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的淀积(Deposition)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法,另一种是溅射淀积法。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基板至于真空腔室中,并且加热至一定的温度,随后通入混合气体,同时RF电压施加于腔室电极上,混合气体转变为离子状态,于是在基体上形成一种金属或化合物的固态薄膜或镀层。溅射淀积法的基板原理是: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靶,使其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溅出进入气相,然后在工件表面淀积出与靶相同材料的薄膜。一般地,为不改变靶材的化学性质,荷能粒子为氦离子和氩离子。溅射淀积法有直流溅射法、射频溅射法等多种。
3.2光刻工艺
光刻工艺(Photolithography process)是将掩膜上的图形转移至玻璃基板上的过程。由于LCD板上的刻线品质取决于光刻工艺,因此它是LCD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光刻工艺对环境中的粉尘颗粒很敏感,因此它必须置于高度洁净的室内完成。
3.3刻蚀工艺
刻蚀工艺分为湿法刻蚀工艺和干法刻蚀工艺,湿法刻蚀工艺用液体化学试剂以化学方式去除基板表面的材料,其优点是用时短、成本低、操作简单。干法刻蚀工艺是用等离子体进行薄膜线条腐蚀的一种工艺,按照反应机理可分为等离子刻蚀、反应离子刻蚀、磁增强反应离子刻蚀和高密度等离子刻蚀等类型,按结构形式又可分为筒型、平行平板型。干法刻蚀工艺的优点是横向腐蚀小,控制精度高,大面积刻蚀均匀性好,利用ICP技术还可以刻蚀垂直度和光洁度都非常好的镜面,因此,干法腐蚀在制作微米及深亚微米,纳米级的几何图形加工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
4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4.1TFT-LCD的发展趋势
由于玻璃底板的大小对生产线所能加工的LCD最大尺寸,以及加工的难度起决定作用,所以LCD业界根据生产线所能加工的玻璃底板的最大尺寸来划分生产线属于哪一代,例如5代线最高阶段的底板尺寸是1200X1300mm,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宽屏LCD-TV用基板;6代线底板尺寸为1500X1800mm,切割3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片,37英寸可以切割6片。7代线的底板尺寸是1800X2100mm,切割42英寸基板可以切割8片,46英寸可以切割6片。图4.1给出了1~7代的玻璃底板尺寸界定情况。目前,全球范围已经进入第6代和第7代产品生产的阶段,预计在未来两年里,第5代及第5代之前的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将逐渐减小,而第6代和第7代的生产能力在近两年将形成加快增长的态势。目前,各大设备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能够与第6代以上生产线配套的设备,如尼康公司的面向第6代、第7代和第8代生产线应用的步进投影式平板显示器光刻机FX-63S,FX-71S和FX-81S。
㈡ LCD显示器出现水雾
1.避免屏幕内部烧坏 记住,CRT显示器能够因为长期工作而烧坏,对于LCD也如此。所以一定要...
2.保持环境的湿度 所有曾经因为将饮料洒到键盘上而造成键盘损坏的用户都知道这个常识。不要让...
3.正确清洁显示屏表面 如果发现显示屏表面有污迹,可用沾有少许玻璃清洁剂的软布轻轻地将其擦去...
4.避免不必要的振动 LCD屏幕十分脆弱,所以要避免强烈的冲击和振动。LCD差不多就是用户...
5.请勿拆卸 有一个规则就是,永远也不要拆卸LCD。即使在关闭了很长时间以后,背景照明组件中...
㈢ 液晶显示器 生产工艺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流程
彩色TFT-LCD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含4个子流程: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彩色滤光器加工工艺(Color filter process)、单元装配工艺(Cell process)和模块装配工艺(Mole process)[1][2]。各工艺子流程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彩色TFT-LCD加工工艺流程
1.1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
TFT加工工艺的作用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和电极阵列。针对图1.3所示TFT和电极层状结构,通常采用五掩膜工艺,即利用5块掩膜,通过5道相同的图形转移工艺,完成如图1.3TFT层状结构的加工[2],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如图2.2所示。
(a)第1道图形转移工艺 (b) 第2道图形转移工艺 (c) 第3道图形转移工艺
(d) 第4道图形转移工艺 (e) 第5道图形转移工艺
图2.2 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
图形转移积工艺由淀积、光刻、刻蚀、清洗、检测等工序构成,其具体流程如下[1]:
开始玻璃基板检验薄膜淀积清洗覆光刻胶
曝光显影刻蚀去除光刻胶检验结束
其中刻蚀方法有干刻蚀法和湿刻蚀法两种。上述各种工序的加工原理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使用的相应工序的加工方法原理类似,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玻璃基板面积较大,TFT加工工艺中采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有其特殊性。
随着电子产品向数字化、多功能化、网络化、轻薄化及便携化发展,液晶技术以其工作电压低,功耗低,体积轻、薄,显示柔和,无辐射等一系列优点,将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主流显示技术.
今后液晶显示器市场将新品迭出(尤其是带AV、TV功能),促销不断,PC商与显示器厂商共同推广液晶产品,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扁平化和专业化趋势中国已成为显示器产品的全球供应商,入世之后,随着关税壁垒的打破 和外商进入大陆更加容易,中国将逐渐成为显示器的制造大国。
伴随着IT网络的大发展,如今中国的家庭网络普及率已经超过了2%。与之息息相关的显示器市场,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的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加速了该类产品从家庭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的转型。而随之而来的制造成本上升,利润摊薄等特征,无一不昭示着液晶显示器制造行业正在走向成熟。一个成熟行业的临界点,最为明显的特征莫过于行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一部分实力强劲,市场战略对路的企业逐渐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缩小竞争包围圈;而另一部分企业则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整个市场呈现一家或几家独大的局面。
目前的液晶显示器市场正处在这个阶段,这同时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液晶显示器经历了多年的“战国时代”,巅峰时刻显示器品牌不下近百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末流品牌已经在一次次的洗牌中渐渐淡去,最后在市场上留下的正是那些大浪淘沙后的精华了。他们中有像优派这样以品牌通路制胜的,也有像飞利浦这样以产品技术制胜的,还有像美齐这样以上游资源和制造实力制胜的。可以预见,经过06年的洗礼,07年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将会呈现液晶显示器品牌的精英会。
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预测表明,2007年19英寸以上宽屏液晶显示器销量将不断提升,预计到2007年下半年,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销量将超过19英寸非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销量;预计2007年第三季度,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销量达到24.6%,19英寸非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销量为22.3%,而17英寸非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销量将加速下降,其销量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49.2%,下降到第四季度的31.3%,并将逐步退出液晶显示器市场。
㈣ 什么是LCD显示屏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一般皆分为单色与彩色液晶屏两种,目前单色的LCD已几乎退出笔记本电脑市场,而彩色的LCD仍持续发展。彩色LCD主要又分为STN和TFT两种,其中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又称为主动式电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也就是被很多人俗称的真彩液晶显示屏;DSTN (Dual-Scn Twisted Nematic)LCD,即双扫瞄液晶显示屏。是STN LCD的一种显示方式,现在已经退出市场
㈤ 生产LCD显示屏的物料有哪些
前段-Array
前段的Array 制程与半导体制程相似,但不同的是将薄膜晶体管制作于玻璃上,而非硅晶圆上。
中段-Cell
中段的Cell 制程,是以前段Array的玻璃为基板,与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结合,并在两片玻璃基板间灌入液晶(LC)。
后段-Mole Assembly (模组组装)
后段模组组装制程是将Cell制程后的玻璃与其他如背光板、电路、外框等多种零组件组装的生产作业
㈥ LCD显示器的坏点是什么
液晶显示屏的坏点又称点缺勤,它是指液晶屏显示黑白两色和红、黄、蓝三原色下所显示的子像素点,每个点是指一个子像素。
亮点是坏点的一种。目前常见的LCD坏点有两种:亮点和暗点。亮点是指当液晶屏幕的背景色为全黑时出现的带颜色的像素点,或者背景色在全红、全蓝、
全绿之间切换时出现的其他色点。由于亮点发出与其他像素点不同颜色的光,所以比较容易被发现。暗点是指当液晶屏幕背景色为全白时出现颜色较深的黑点。不论
屏幕显示哪种颜色,暗点始终不发光,没有颜色,因此它不太容易被人发现。通常暗点出现的概率比亮点高。我们可以借助DisplayX或Monitors
Matter
Check
Screen等测试软件,来检测LCD的液晶屏是否存在坏点。
㈦ 液晶显示器的污渍怎么去掉啊
液晶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显示屏上常会吸附一层灰尘(关掉LCD后侧看更明显),有时还会不小心粘上各种水渍,这肯定将大大影响视觉效果,该如何清洁呢?
①先关闭LCD电源,并取下电源线插头和显卡连接线插头。
②将LCD搬到自然光线较好的场所,以便能看清灰尘所在,更利于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③清洁液晶显示屏不需要什么专门的溶液或擦布,以笔者的经验,清水+柔软的无绒毛布或纯棉无绒布就是最好的液晶显示屏清洁工具(不掉屑纸巾也行)。在清洁时可用纯棉无绒布蘸清水然后稍稍拧干,再用微湿的柔软无绒毛湿布对显示屏上的灰尘进行轻轻擦拭(不要用力的挤压显示屏),擦拭时建议从显示屏一方擦到另一方直到全部擦拭干净为止,不要胡乱挥舞。
小提示:不可用硬布、硬纸张擦拭。同时千万不要使用含有酒精或丙酮的清洁液或含有化学成分的清洁剂,更不能将液体直接喷射到屏面,以免液体渗透进保护膜。
④用较湿的柔软湿布清洁完液晶屏后,可用一块拧得较干的湿布再清洁一次。最后在通风处让液晶屏上水气自然风干即可。
2.其它保养维护要点
(1)避免震动。LCD的液晶屏幕十分脆弱,要避免强烈的冲击和振动。更不要对LCD的液晶屏施加压力或在LCD显示屏背盖上碰撞、挤压。
(2)避免屏幕长时间使用。长期工作对于LCD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在不用的时候,一定要关闭显示器电源。同样道理,在使用LCD时要慎用壁纸和屏保。大多数的壁纸和屏保程序的画面都色彩艳丽,光线明暗变化对比强烈,长时间使用会使LCD色彩失真,从而影响到LCD显示屏的寿命。所以,在使用LCD时最好使用单色屏并取消屏保。
(3)防电磁干扰。无论是CRT还是LCD显示器都要远离磁场较强的物体,周围强大的磁场会使显示器的内部产生额外的电压,从而影响到显示器电压的稳定性。长时间处于强大的磁场中,还会使得色彩失真,从而影响到LCD的显示效果和寿命。
(4)注意潮湿。不要让任何湿气进入LCD,如室内湿度过高LCD内部可能会产生结露现象,以致LCD发生漏电和短路,严重的还会烧毁显示器。对于湿度较大的一些南方地区,可将LCD放置到较温暖而干燥的地方,也可定期用功率不大的台灯对液晶显示器的背部进行烘烤,以便让其中的水分蒸发掉。
第一、淘汰不合理的产品
对于一些传统的、低产值的、废水治理难度极大的垃圾产品应该下决心用高产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置换掉。
第二、加强管理,减少污染
企业管理也是防治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设备的跑、冒、滴、漏,不按操作规程办事造成的生产事故或产品报废等导致的大量高浓度废水的产生,用大量的水冲洗设备与地面,造成废水量的增加,冷却水与生产废水未做到“清浊分流”,都会增加废水的水量和废水的治理难度。
第三、建立区域性的小型废水处理厂
对工厂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必套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而应该加强各企业间的联系,统筹考虑污染的治理对策,若有必要和可能,可将各个工厂的废水集中处理,建立统一的废水处理厂,实行“谁污染,谁出钱”的治理方法。
第四、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为了减少废水水量,首先应该在废水产生的源头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虑水的循环利用、或多次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减少外排水量。
第五、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
废水中的污染物,都是在生产过程中进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应介质(如溶剂),特别是精细化工生产中一些化学反应往往不能十分安全,产品的分离过程也不可能十分彻底,因此在废水中尤其是在反应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有用物质。
㈨ 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有灰尘应如何清理
清理需要的工具如下
1.一块棉质软抹布
2.- 玻璃或电视清洁剂
3.- 酒精
4.- 棉花棒
5.- 螺丝起子
6.- 洗耳球
如果读者没有上面这些工具,也可以找到作用类似的工具来代替。比如没有洗耳球的话,可以用吹气桶来代替,但是一定要保证吹出来的是冷风,否则有可能导致硬件损坏。
显示器清洁
清洁显示器必须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清洁显示器的屏幕,一是清洁显示器的外壳。清洁显示器屏幕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用于清洁玻璃或电视的清洁剂。先将清洁剂倒一部分在干净的软抹布上,抹布有些湿润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倒太多,以免清洁剂滴到显示器里面。接着用这款软抹布轻轻擦拭显示器的屏幕就可以达到清洁的目的。通常这样的专用清洁剂都可以达到很理想的清洁效果。
擦拭显示器外壳
大多数显示器的外壳都是乳白色的,长时间使用后不仅会积累一些灰尘,还容易沾染一些杂物。笔者使用的是CRT显示器,由于工作时会散热一些热量,所以显示器的后面的外壳上有不少散热孔。这些散热孔通常会积累做多的灰尘,是清洁的重点部位。笔者先将抹布浸湿,然后拧干到不再滴才用它擦拭显示器的外壳。拧干是尤其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要让水从散热孔滴到显示器的内部。擦拭完外壳之后,笔者再用洗耳球来清洁散热孔沾染的灰尘。清洁显示器的时候千万不要打开显示器的外壳,CRT显示器内阴极射线枪的电压非常高,擅自拆开是相当危险的。清洁显示器的时候必须关闭电源,最好是将插头也拔下来,以免清洁过程中误碰到开关。
清洁散热孔里灰尘
LCD显示器的清洁过程与CRT显示器类似,不过由于体积较小,而且没有太多的散热孔,清洁起来要方便一些。
键盘清洁
键盘的清洁要视使用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按键的表面附着了一些灰尘,那么可以用洗碗用的老丝瓜沾一些去污粉擦拭键盘。但如果键盘的只是略微有些灰尘,并不算严重话,可以不拆卸键盘,只将个别的按键撬下来,然后用洗耳球清除里面的灰尘等。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弊端,首先按键并不是很容易撬下来,而且像空格,SHIFT这样较大的按键在撬下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损坏。笔者建议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最好谨慎一些。
电路板
按键底部的导电触点
最容易沾染灰尘的地方
如果键盘落入了较多灰尘、头发甚至饼干渣等一些东西使得某些按键不灵敏或者按不下去的话,最好是将键盘正面朝下,用螺丝起子拆开键盘,再取下电路半,然后再使用抹布将按键底部粘附的杂物全部抹掉。如果你的键盘尚在保修期内的话,这种清洁方法就不是很适合你了。拆开键盘会导致键盘失去保修。
如果键盘的按键本身也很脏的话,可以试试我朋友推荐的者中清洁方法。将键盘放入一只长袜子里面,然后将袜子口系紧(这点尤其要注意,否则按键脱落下来可能会损坏洗衣机)。接着连同你的衣服一起放入洗衣机。等衣服洗完的时候,你的键盘也就清洗干净了。一般清洗之后键盘的大部分按键或全部按键会脱落,笔者建议在阳光下晒两个小时以上,等键盘内部完全干燥后再将按键装回键盘。这种清洁方法比较另类,请大家谨慎使用。
鼠标清洁
目前的鼠标主要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这两种鼠标的清洁方式是有较大区别的。机械鼠标的清洁最主要的就是鼠标里面滚珠。通常机械鼠标在长时间使用后,滚珠上都会沾染大量的灰尘,影响到鼠标的正常工作。其实只需要打开机械鼠标的底盖,将滚珠倒出来。使用酒精仔细擦拭,然后晾干。接着再使用棉花棒沾上酒精擦拭鼠标里面的滑轨,通常这里也会积累不少灰尘。擦拭之后等酒精完全挥发,然后再将滚珠装入鼠标就可以了。如果实在太脏,清洁起来很困难的话,也可以将滚珠放到沸水里煮5到10分钟。对于光学鼠标来说,清洁过程更简单一些。用户可以用棉花棒沾清洁剂或者酒精清洁鼠标的光头。
㈩ 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是什么材料做的!
在液晶面板中,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屏是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扭曲向列(TN)型液晶材料构成的。其中,接近显示屏的上玻璃基板沉积有红、绿、蓝(RGB)三色彩色滤光片(或称彩色滤色膜)、黑色矩阵和公共透明电极。
下玻璃基板(距离显示屏较远的基板),则安装有薄膜晶体管(TFT)器件、透明像素电极、存储电容、栅线、信号线等。两玻璃基板内侧制备取向膜(或称取向层),使液晶分子定向排列。
两玻璃基板之间灌注液晶材料,散布衬垫(Spacer),以保证间隙的均匀性。四周借助于封框胶黏结,起到密封作用;借助于点银胶工艺使上下两玻璃基板公共电极连接。
(10)lcd显示屏生产废水治理扩展阅读
液晶面板为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主要包含液晶屏、LVDS接收器(可选,LVDS液晶屏有该电路)、驱动IC电路(包含源极驱动IC与栅极驱动IC)、时序控制IC(TC0N)和背光源。
生产的液晶显示器,则大多将A/D转换、TMDS接收器、时钟发生器、Sealer、0SD、LVDS发送器集成在一起,有的甚至将MCU电路、TC0N、RSDS等电路也集成进来,成为一片真正的“超级芯片”。
无论液晶显示器采用哪种电路形式,所有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组成是相同或相似的,作为维修人员,只要理解了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再结合厂家提供的主要集成电路引脚功能,就分析出其整机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