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雨污水管工程竣工资料需要做些什么
质量检验:沟槽开挖、回填、平基管座、管道安装、管道接口、井室、雨水口、支管
施工记回录:闭水试验答记录表
(如不明白请继续追问,或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珍惜别人劳动成果~!如果以上回答有帮助,请记得点“采纳”谢谢·!! Y(^_^)Y
⑵ 检查井、雨水井、污水井报验时是怎么报
市政工程的检查井、支水管、雨水井、路基填土方、砂砾垫层试验资料跟上了,做检验批就好了
⑶ 雨水井 污水井的检验批是做成一个还是 每一个都做
管道一般都是四井三段一个检验批,检查井一个一份检验批
⑷ 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都要做哪些检验批资料
一、井底(管沟)作法、检验,砌井材质检验、作法和闭水实验、定位放线记录.井开按回检验批.验槽答记录.材料报验等。
二、检验批的概念:
在生产工艺中,执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有时是必要的。一个检验批记录一个检验请求。检验特性被分配给检验批。一个检验特性定义什么需要被检验。特性被区分为质的特性和量的特性。通过在制品检验,为一个生产订单创建一个检验批。特性被分配给订单中的单个工序。特性定义检验需求。然后每次检验的检验结果被记录并且被存储在检验批中。关于检验批的其它信息。
⑸ 雨水井测资料怎么做
不大清楚,你可以网络一下
⑹ 污水井的砌筑用什么材料
污水井砌筑材料:
1非粘土烧结砖砌筑(北京市已经禁用,其他地区参看相关地方专规定);属
2塑料井(大市政中应用极少,但不少宽松地区已有应用,尤其是小区内);
已有相关标准出台:
CJ_T_326-2010_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pdf
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CJT_233-2006_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pdf
3混凝土砌块(请参看国标)
05SS522_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pdf
⑺ 污水井井盖的施工资料怎么做,我刚开始做资料,还请前辈多加指点
你有见过哪个检查井的井盖比路面高么,一般是和路面平齐,极少数的会凸出路面一点,但是不会高太多,就算是高了,也需要做小坡和周围的路面平齐。
⑻ 降水降水井工程资料怎么做
工降水的资料没有专项施工资料表格,主要采用施工检查记录通用表格来做此项工程的资料。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
2)场地内已有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3)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4)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8)雨水井污水井资料怎么做扩展阅读:
打地热井施工工艺
1.做好地热勘察是基础,地热井供暖最根本的是要有地热水资源,而地热水并不是随处都有的,这就需要进行地热勘察,通过地热资源数据库掌握地区地热分布规律,再经过实地踏勘得出各种数据和材料,据此判定地热资源的成矿条件和赋存情况,进而分析地下热水的储量和位置。此外,地热钻井本身全程与岩层打交道,除了调查地下水热状况,也要对岩性和岩层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拟定开发建议。
2.严格地热钻井工程规范与管理,由于地热钻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热井供暖前期工作中,地热钻井是耗时最长,耗资最多,耗力的一个工程阶段,因此,在进行地热钻井前,要拟定合理的地热钻井工艺和设计方案,采用相应的技术设备,根据本身开发的条件和地热井供暖的要求,形成有侧重的施工方案。
3.在进行地热井施工时,严格执行工程规范,并采用全局化的工程管理,实时监测,对异常状况进行及时处理,规避各种地质和工程风险,一方面提高成井率,另一方面,控制出水量,确保与地下热水补给达到平衡,使地热井供暖项目更加长久地持续下去。
⑼ 污水检查井的做法
现代城市内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顶管的施工方法。
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顶进完成后,工作坑和接收坑内开始砌筑(或浇注)检查井,然后回填和恢复路面,这是顶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放线定点-管道就位-确定开挖尺寸-人工开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第n段。
根据接收坑处检查井的作用和特点,我项目部经过对多个顶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实践,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接收坑处检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检查井——骑马井”施工方法。
此工艺方法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污水管道顶管检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骑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据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原理并参照《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整合而成的。
骑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参照《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中直线型砖砌污水检查井井室的样式进行施工。
(9)雨水井污水井资料怎么做扩展阅读: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 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2 检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 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 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 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
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况需要 浅埋时, 应采取加固措施。 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