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注射用水先電滲析後離子交換

注射用水先電滲析後離子交換

發布時間:2023-04-23 10:00:06

㈠ 中葯葯劑學輔導:注射劑的溶劑

一、注射用水

(一)注射用水的質量要求

注射用水是制備注射劑時首選的注射用溶劑,用量,范圍最廣。注射用水的質量規格在《中國葯典》2005年版中有嚴格、具體的要求,必須嚴格執行。檢查項目有:酸鹼度、氯化物、硫酸鹽、鈣鹽、銨鹽、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揮發物及重金屬等。此外,熱原檢查必須合格。

(二)注射用水的制備

1、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

原水預處理(濾過吸附法、凝聚澄清法、石灰高錳酸鉀法)

↓↓↓

制備純水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

↓↓↓

制備注射用水(蒸餾法)

2、反滲透法制備注射用水:

流程:進水→膜過濾(5μm)→一級泵→一級滲透器→二級泵→二級滲透器→純水。採用反滲透法制備的純水能完全達到注射用水的標准,而且又比較經濟。

和做3、綜合法:

自來水?細過濾器?電滲析裝置或反滲透裝置?陽離子樹脂床?脫氣塔?陰離子樹脂床?混合樹脂床?多效蒸餾水機或氣壓式蒸餾水機?熱貯水器(80°C)注射用水

(三)注射用水的貯存

不銹鋼密閉容器。貯存不能超過24小時。超過12個做納小時,需要處理,如80°C保溫、65°C以上循環、2-10°C冷藏。

二、注射用油

某些葯物不溶於水而溶於油,又需製成注射劑;或者需要在體內緩慢釋放而呈現長效作用時,可選用麻油、茶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作溶劑。

(一)注射用油的質量要求

《中國葯典》明確規定。

(二)注射用油的精製方法

原因:一般植物油含有少量游離脂肪酸,色素、蛋白質等,貯存過程中受空氣、陽光與微生物的影響,會引起酸敗變質,需要精製。

1、中和游離脂肪酸:

取植物油,測定酸值,根據測定結果加比計算量大20%~30%的氫氧化鈉(或鉀)。為此先將鹼配成約18%~35%的溶液,另將油置蒸氣夾層鍋中,加入上述鹼液並不斷攪拌,緩緩升溫至60℃~70℃,保持30分鍾,靜置過夜,取樣測定油的酸值,降至0.3以下可以濾過。

2、脫臭:濾過澄清的油,直接通蒸汽3-6小時,臭味揮發,油水分離。

3、脫水:脫臭後的油加入3%-5%的無水氯化鈣或無水硫酸鈉水,放置24小時後,除去脫水劑。

4、脫色:取上述濾清的油液,在攪拌下加熱至50℃,加入油量3%的活性白陶土及0.5%活性炭(兩者用前須經160℃,烘烤1小時),繼續加溫至80℃,不斷攪拌30分鍾,靜置過夜。用板框壓濾機濾過至油液完全澄明。

5、滅菌:精製油應在150℃~160℃乾熱滅菌1~2小時後,備用。

(三)注射用油的貯存

避光密閉保存,避免接觸空氣、日光以及鐵、銅等金屬。防止氧化、酸敗,可加入抗氧劑(沒食子酸丙酯、生育酚)增加穩定性。

三、注射用其他溶劑

難溶或不溶於水、在水溶液中不穩定又不溶於油的葯物,可選用非水溶劑制備注射劑。

1、乙醇

某些在水中溶解度小,或在水中不穩定,但在乙醇中能溶解且穩定的葯物,如洋地黃苷等,可用乙醇作溶劑。毒性較小。採用乙醇的濃度要適宜,既保證葯物溶解,又應避免出現刺激性及其他毒副反應。濃度超過10%時,肌喚胡衡內注射有疼痛感。

2、甘油

利用它對許多葯物具有較大溶解度的特性,常與乙醇、丙二醇或水等合並作混合溶劑用。一般不單獨作注射溶劑。常用量15%-20%。

3、丙二醇

丙二醇溶解范圍廣,常與注射用水配成不同濃度的復合溶劑使用,可供靜脈和肌內注射。而丙二醇水溶液有冰點下降特點,故可配製防凍注射劑。

4、聚乙二醇

濃度30%,超過40%有溶血作用。

此外,油酸乙酯、二甲基乙酸胺、乳醯胺、乳酸乙酯、二甲基亞碸、苯甲酸苄酯等,有時也作為注射溶劑之用。

㈡ 注射劑的制備方法

配製原料的形式:
①以中葯中提取的單體有效成分為原料
②以中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為原料
③中葯中提取的總提取物為原料(現狀)
(一)中葯材的預處理
葯材原料必須確定品種與來源,鑒定符合要求後,預處理(挑選、洗滌、切制、乾燥、粉碎、滅菌)。
(二)中葯注射用原液的制備
1、要求:最大限度地除去雜質,保留有效成分。
2、提取與純化路線選擇依據:
(1)根據處方組成中葯物所含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質;
(2)結合中醫葯理論確定的功能主治與現代葯理研究;
(3)處方的傳統用法、劑量;
(4)製成注射劑後應用的部位與作用時間。
3、用途: 蒸餾法是制備注射用水最可靠最經典的方法。葯典要求供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的水源應為純化水,故原水需經過濾、除離子等過程純化後方可使用。
注射用水的制備工藝流程:
(1)原水處理。原水通常為經過預處理的自來水,其質量應符合國家關於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准。原水中含有懸浮微粒、可溶性無機鹽、有機物、微生物、熱原及揮發性氣體等雜質,必須經處理成為純化水後方可作為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的水源。原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和反滲透法。
①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處理原水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的。最常用的離子交換樹脂是732苯乙烯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和717苯乙烯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一般採用陽離子樹脂床、陰離子樹脂床、混和樹脂床串聯的組合方式,在陽離子樹脂床後加一脫氣塔,除去水中二氧化碳,以減輕陰離子樹脂的負擔。此法 所得水化學純度高,比電阻可達100萬ω。cm以上,設備簡單,節約燃料和冷卻水,成本低;離子交換一段時間後樹脂老化,出水質量不合格,可用酸鹼液將樹 脂再生後繼續使用。
②電滲析法 電滲析法是依據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定向遷移和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而除去離子的。此法不需消耗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所用的酸和鹼,較離子交換法經濟,但製得的水純度較低,比電阻一般為5萬~10萬ω。cm;
③反滲透法 在u形管內設置一個半透膜,半透膜兩側分別放入鹽溶液和純水,純水一側的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向鹽溶液一側轉移,使鹽溶液液面升高,此為滲透過程(osmosis)。兩側液柱的高度差形成的壓力即為此鹽溶液具有的滲透壓。若在鹽溶液上施加一個大於該鹽溶液滲透壓的壓力,則鹽溶液中的水分子向 純水一側滲透,達到鹽、水分離,此為反滲透(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法純化原水一般選用的半透膜膜材為醋酸纖維膜和聚醯胺膜。
(2)蒸餾。小量生產一般用塔式蒸餾水器,主要包括蒸發鍋、隔沫裝置和冷凝器三部分。大量生產時,常用多效蒸餾水器或氣壓式蒸餾水器。制備注射用水的蒸 餾水器,應安裝有效的隔沫裝置,以確保不帶入熱原。(3)注射用水的收集與貯存。棄去初餾液,檢查合格後採用帶有無菌過濾裝置的密閉收集系統收集,在 80℃以上保溫、65℃以上保溫循環或4℃以下無菌狀態下貯存,並於制備12h內使用。 1、物理檢查
①外觀:安瓿的身長、身粗、絲粗、絲全長等符合規定;外觀無歪絲、歪底、色澤、麻點、砂粒、疙瘩、細縫、油污及鐵銹粉色等。
②清潔度:將潔凈烘乾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經檢查合格者用121℃、30分鍾熱壓滅菌,再檢查澄明度應符合規定。
③耐熱性:將洗凈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熱壓滅菌後檢查安瓿破損率,1~2ml的安瓿不超過l%,5~20ml安瓿不超過2%.
2、化學檢查
①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凈烘乾,灌入0.01mol/l鹽酸液至正常裝量,封口,剔除含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置121℃熱壓滅菌30分鍾,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的脫片。
②耐鹼性:取安瓿220支洗凈,烘乾,分別注入0.004%氫氧化鈉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纖維及白點等異物的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鍾,取出檢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見到的脫片。
③中性檢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過的冷蒸餾水洗凈。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紅酸性溶液10ml與0.1mol/l氫氧化鈉液0.1ml混合液至正常裝量,熔封。將上述10支安瓿121℃熱壓滅菌30分鍾,放冷,取出與未經熱壓的安瓿內溶液比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1)稀配法:將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劑中一次配成注射劑所需濃度。本法適用於原料質量好,小劑量注射劑的配製。
(2)濃配法:將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劑配成濃溶液,加熱溶解過濾後,再將全部溶劑加入濾液中,使其達到規定濃度。本法適用於原料質量一般,大劑量注射劑的配製。
①配成濃溶液可用熱處理與冷藏法保證質量,亦稱變溫法,注射液中的某些高分子雜質,如樹脂、鞣質等如未除盡,在水中呈膠體狀態,不易凝聚和沉澱,但經加熱處理,煮沸30分鍾或115℃加熱15~20分鍾,能破壞其膠體狀態而使之凝聚,再在0℃~4℃冷藏24小時,又能降低其動力學穩定性,使沉澱析出,即可濾過除去雜質。
②幾種原料的性質不同,溶解要求有差異,配液時可分別溶解,在混合,最後加溶劑至全量。 濾過是保證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一般分為初濾和精濾。如葯液中沉澱物較多時,特別加活性炭處理的葯液須初濾後方可精濾。以免沉澱堵塞濾孔。
常用於初濾的濾材有:濾紙、長纖維脫脂棉、綢布、絨布、尼龍布等。常用的濾器有: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濾棒。精濾常用濾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濾膜及濾器等。砂濾棒適用於大生產初濾(粗濾);垂熔玻璃濾器G3常壓過濾,G4加壓或減壓過濾,G6滅菌過濾,此類濾器可熱壓滅菌,用後要用水抽洗,並以清潔液或1%~2%硝酸鈉硫酸液浸泡處理;板框壓濾機用於大生產預濾;微孔濾膜用於精濾(0.45~0.8μm)或無菌過濾(0.22~0.3μm)。濾過方式有三種:
(1)自然濾過:通常採用高位靜壓濾過裝置。該裝置適用於樓房,配液間和儲液罐在樓上,待濾葯液通過考試,大收集整理管道自然流入濾器,濾液流入樓下的貯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利用液位差形成的靜壓,促使經過濾器的濾材自然濾過。此法簡便、壓力穩定、質量好,但濾速慢。
(2)減壓濾過裝置:是在濾液貯存器上不斷抽去空氣,形成一種負壓,促使在濾器上方的葯液經濾材流入濾液貯存器內。
(3)加壓濾過裝置:系用離心泵輸送葯液通過濾器進行濾過。其特點是:壓力穩定、濾速快、質量好、產量高。由於全部裝置保持正壓,空氣中的微生物和微粒不易侵入濾過系統,同時濾層不易松動,因此濾過質量比較穩定。適用於配液、濾過、灌封在同一平面工作。
不論採用何種濾過方式和裝置,由於濾材的孔徑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最初的濾液不一定澄明,需將初濾液回濾,直至濾液澄明度完全合格後,方可正式濾過,供灌封。 (1)垂熔玻璃濾器:吸附性低,不影響葯液的pH,易清洗,但價格高,易破。3號濾器用於常壓、4號用於減壓或加壓,6號用於無菌濾過。
(2)沙濾棒:價廉易得,但易脫砂,對葯液的吸附性強,難清洗,適用於大生產中的初濾。注射劑生產中常用中號(500~300ml/min)
(3)板框式壓濾機:面積大,截留量多,可用於粘性大、濾餅可壓縮的各種物料的過濾,特別適用於含少量微粒的待濾液,在注射劑生產中多用於預濾,缺點是裝配和清洗麻煩,容易滴漏。
(4)微孔濾膜:微孔孔徑小,截留能力強;孔徑大小均勻,無顆粒泄露;濾速快;沒有介質遷移,不影響葯液的pH;吸附性小,不影響主葯的含量;用後棄去,無污染。但易堵塞,有些濾膜化學性質不理想。 灌封包括葯液的灌注和容器的封口。灌封間是無菌制劑生產的關鍵區域,其潔凈度要求特別嚴格,應達到100級。
(一)注射液的灌裝
為了保證注射劑使用時有足夠的劑量,以補償在給葯時由於瓶壁粘附和注射器及針頭在吸液時造成的損失,安瓿中注射液的實際灌注量應等於標示量加上附加量。《中國葯典》對注射劑附加量的規定見表10-5(P259)。
灌注時要求做到:
(1)裝量准確,每次灌注前必須先校正灌注器容量,試灌若干支,按照《中國葯典》規定的「注射劑的裝量檢查法」進行檢查,符合規定後再行灌注;
(2)灌注時應注意盡量不使灌注針頭與安瓿頸內壁碰撞,以免玻屑落入安瓿;
(3)葯液不可粘附在安瓿頸壁上,以免產生焦頭或爆裂。
灌裝方法:手工灌裝與機器灌裝。
常用的灌注器有:手工豎式灌注器、手工橫式灌注器、雙針或多針灌注器、電動灌封機等。
若需充入惰性氣體以防葯液氧化時,要讓惰性氣體完全置換掉安瓿中的空氣,一般認為2次充氣比1次充氣的效果好。
(二)注射液的熔封
1、要求:安瓿的熔封應嚴密,無縫隙、不漏氣;安瓿封口應長短一致,頸端應圓整光滑,無尖銳易斷的尖頭及易破碎的球狀小泡。
2、方法:
(1)手工熔封:單火焰法與雙火焰法,屬「攔腰封口」 ,小量生產。
(2)機器熔封:多採用自動安瓿灌封機,為頂端自然熔封。但目前多採用拉封法,大量生產時,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
灌裝與封口時,一些主葯遇空氣易氧化的產品,要通入惰性氣體置換安瓿中的空氣。常用的有氮氣與二氧化碳。 注射劑
按分散系統,注射劑可分為四種類型:
1、溶液型注射劑對於易溶於水且在水中穩定的葯物,可製成水溶液型注射劑,如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些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的葯物,若溶於油,可製成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黃體酮注射液。根據分子量的大小又可將其分為低分子溶液型注射劑和高分子溶液型注射劑。
2、混懸型注射劑水難溶性葯物或注射後要求延長葯效的葯物,可製成水或油混懸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這類注射劑一般僅供肌內注射。溶劑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或其他非水溶劑。
3、乳劑型注射劑水不溶性液體葯物或油性液體葯物,根據醫療需要可以製成乳劑型注射劑,例如靜脈注射脂肪乳劑等。
4、注射用無菌粉末注射用無菌粉末亦稱粉針,系將供注射用的無菌粉末狀葯物裝入安瓿或其他適宜容器中,臨用前加入適當的溶劑(通常為滅菌注射用水)溶解或混懸而成的制劑。例如遇水不穩定的葯物如青黴素G的Na鹽和K鹽的無菌粉末。 中葯注射劑系指從中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經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製成的可供注入體內包括肌肉、穴位、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使用的滅菌溶液,以及供臨用前配製溶液的滅菌粉末或濃縮液。
注射劑在生產與貯藏期間均應符合下列有關規定:
一、注射劑所用的溶劑包括水性溶劑、植物油及其他非水性溶劑等。最常用的水性溶劑為注射用水,亦可用氯化鈉注射液或其它適宜的水溶液。
常用的油溶劑為麻油、茶油等,除應符合各該油項下的規定(見本葯典正文)外,並應精製使符合下列規定。
(1)應無異臭、無酸敗味;除另有規定外,色澤不得深於黃色6號標准比色液,在10℃時應保持澄明。
(2)碘值為79~128;皂化值為185~200;酸值不大於0.56。
其他溶劑必須安全無害,用量應不影響療效。
二、配製注射劑時,可按葯物的性質加入適宜的附加劑。附加劑如為抑菌劑時,用量應能抑制注射液內微生物的生長。常用的抑菌劑與用量(g/ml)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加有抑菌劑的注射液,仍應用適宜的方法滅菌。注射量超過5ml的注射液,添加的抑菌劑必須特別審慎選擇。供靜脈(除另有規定外)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抑菌劑。
三、除另有規定外,容器應符合國家標准中有關葯用玻璃容器的規定。容器膠塞應符合有關規定。
四、配製注射液時,灌注的葯液必須澄明,容器應潔凈乾燥後使用。
配製注射用油溶液時,應先將精製的油在150℃乾熱滅菌1~2小時,並放冷至適宜的溫度。
除另有規定外,注射用混懸液中葯物的細度應控制在15μm以下,15~20μm(間有個別20~50μm)者不得超過10%。
供直接分裝成注射用無菌粉末的原料葯應無菌,凡用冷凍乾燥法者,其葯液應無菌,灌裝時裝量差異應控制在±4%以內。
五、注射劑在配製過程中,應嚴密防止變質與污染微生物、熱原等。已調配的葯液應在當日內完成灌封、滅菌,如不能在當日內完成,必須將葯液在不變質與不易繁殖微生物的條件下保存;供靜脈及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劑,更應嚴格控制。
六、接觸空氣易變質的葯物,在灌裝過程中,容器內應排除空氣,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氣體後熔封。
七、熔封或嚴封後,可根據葯物的性質選用適宜的方法滅菌,必須保證成品無菌。
八、熔封的注射劑在滅菌時或滅菌後,應採用減壓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進行容器檢漏。
九、注射劑應按規定的條件遮光貯藏。

㈢ 電滲析原理 什麼是電滲析

1、電滲析使用的半滲透膜其實是一種離子交換膜。這種離子交換膜按離子的電荷性質可分為陽離子交換膜(陽膜)和陰離子交換膜(陰膜)兩種。在電解質水溶液中,陽膜允許陽離子透過而排斥阻擋陰離子,陰膜允許陰離子透過而排斥阻擋陽離子,這就是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在電滲析過程中,離子交換膜不像離子交換樹脂那樣與水溶液中的某種離子發生交換,而只是對不同電性的離子起到選擇性透過作用,即離子交換膜不需再生。電滲析工藝的電極和膜組成的隔室稱為極室,其中發生的電化學反應與普通的電極反應相同。陽極室內發生氧化反應,陽極水呈酸性,陽極本身容易被腐蝕。陰極室內發生還原反應,陰極水呈鹼性,陰極上容易結垢。

2、電滲析,是一種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從溶液中脫除或富集電解質的膜分離操作。

㈣ 海水淡化中的電滲析法和離子交換法具體如何理解請詳細解釋

離子交換法制淡水是將海水中所有離子全部吸附在離子交換樹脂上,也就是說離內子交換樹脂將容海水中的「離子」幾乎全部「截流」了;而電滲析法是利用電場的作用,強行將離子向電極處吸引,致使電極中間部位的離子濃度大為下降,從而製得淡水的。
一般情況下水中離子都可以自由通過交換膜,除非人工合成的大分子離子。
電滲析與電解不同之處在於:電滲析的電壓雖高,電流並不大,維持不了連續的氧化還原反應所需;電解卻正好相反。

㈤ 注射用水制備時電滲析和離子交換哪個在前

現在都使用反滲透設備製取注射用水了…。

㈥ 制備注射用水最合理的工藝流程是

制備注射用水最合理的工藝流程:

一、生產用物料

1、包括原輔料、純化水、注射用水、包裝材料。 原輔料、包裝材料(包括安瓿)應檢驗合格後使用。

2、純化水為原水製得,清洗安瓿使用;注射用水為純化水製得,清洗安瓿和配製使用,均應定時檢查,製得後及時使用。

二、純化水、注射用水

1、原水處理(純化水的制備)

原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及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製得的去離子水可能存在熱原、乳光等問題,主要供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使用,也可用於洗瓶,但不得用來配製注射液。

2、注射用水的制備

注射用水為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經蒸餾所得的水,又稱重蒸餾水。其質量要求見《中國葯典》,除氯化物、硫酸鹽、鈣鹽、硝酸鹽、亞硝酸鹽、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揮發物與重金屬按蒸餾水檢查應符合規定外,還規定pH應為5.0~7.0,氨含量不超過0.00002%。

三、人員

操作人員應身體健康,每年體檢一次,並建立健康檔案。

操作作人員按生產區域進行劃分,嚴格遵守工作服穿戴制度,並不得將工作服穿出該區域。不得將頭發、胡須外露,不得化妝,不得佩帶飾物、手錶,操作前後、接觸污物後均應洗手並且消毒。

工作服應定期清洗,更換。

四、領料

按生產指令領取處方原料,核對物料品名,批號、規格、數量應相符,所領物料應有檢驗合格報告書。

五、配料:

領取的原料核對品名、批號、數量、合格證,按生產處方配料,裝入清潔容器轉入下一工序。稱量時需由第二人復核。

六、安瓿清洗

將安瓿軒洗瓶機內,依次用飲用水、純化水、注射用水進行清洗,清洗後乾燥滅菌,置相應區域,檢驗合格後及時使用。

七、配液

按生產工藝進行配液

八、過濾

將配置完成的葯液過濾,除去其中所含的雜質。

九、灌封

濾液經檢查合格後進行灌裝和封口,即灌封。

十、滅菌

除採用無菌操作生產的注射劑外,注射液在灌封後須盡快進行滅菌,以保證產品的無菌。(滅菌要求是殺滅微生物,以保證用葯安全,同時避免葯物的降解,以免影響葯效。)

十一、檢漏

滅菌後的安瓿立即進行漏氣檢查。若安瓿未嚴密熔合,有毛細孔或微小裂縫存在,則葯液易被微生物與污物污染或葯物泄漏,污損包裝,應檢查剔除。

十二、燈檢

安瓿通過燈檢箱進行燈檢,剔除不合格產品,若不合格產品比例達到規定限度,則本批產品直接判為不合格產品,作廢處理。

十四、抽樣檢驗

外包完畢,產品送入待驗品庫,填寫請檢單,請QC抽取樣品按質量標准進行檢驗。

十五、成品入庫

檢驗合格後填寫放行單,取得產品合格證後,辦理成品入庫手續。

㈦ 把自來水處理成最純凈注射用水過程

原理很簡單--蒸餾.
但是工藝比較復雜.
到相關網站查查吧.

㈧ 電滲析法的基本原理

電滲析器來中交替排列著許多陽膜和源陰膜,分隔成小水室。當原水進入這些小室時,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溶液中的離子就作定向遷移。陽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而把陰離子截留下來;陰膜只允許陰離子通過而把陽離子截留下來。結果使這些小室的一部分變成含離子很少的淡水室,出水稱為淡水。而與淡水室相鄰的小室則變成聚集大量離子的濃水室,出水稱為濃水。從而使離子得到了分離和濃縮,水便得到了凈化。
電滲析和離子交換相比,有以下異同點:
(1)分離離子的工作介質雖均為離子交換樹脂,但前者是呈片狀的薄膜,後者則為圓球形的顆粒;
(2)從作用機理來說,離子交換屬於 離子轉移置換,離子交換樹脂在過程中發生離子交換反應。而電滲析屬於離子截留置換,離子交換膜在過程中起離子選擇透過和截阻作用。所以更精確地說,應該把離子交換膜稱為離子選擇性透過膜;
(3)電滲析的工作介質不需要再生,但消耗電能;而離子交換的工作介質必須再生,但不消耗電能。

㈨ 海水淡化方法中的:電滲析法及離子交換法的流程

電滲析法:水中的離子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可通過半透膜。最初的惰性半透膜電滲析法,主要用於溶膠的提純,電流效率很低。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選擇性離子交換膜向世,才能夠用電滲析法淡化海水或苦鹹水。脫鹽用的選擇性離子交換膜有兩種:①陽膜,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的陽離子交換膜;②陰膜,只允許陰離子透過的陰離子交換膜。使陰膜和陽膜交替排列,中間襯以隔板(其中有水流通道),夾緊之後,在兩端加上電極,就成電滲析脫鹽裝置。 電滲析法原理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當海水流經電滲器時,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陰離子透過陰膜向陽極方向遷移,途中被陽膜擋住去路,被水流沖洗而出;陽離子透過陽膜向陰極方向遷移,途中被陰膜擋住,也被水流沖出。透過陽膜或陰膜的水為淡水。結果,從大約一半的夾層流出的水為淡水,從另一半流出的則為濃縮的海水。 電滲析脫鹽所用的半透膜,除要求電阻低、透過的選擇性高、交換容量大和水的電滲小之外,還要求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尺寸不變和化學穩定性高等。 在電滲析脫鹽過程中,反離子(電荷與膜內交換基團相反的離子)在膜內的遷移速度比在溶液里大,致使淡化夾層的內膜半身,溶液界面上的離子濃度低於主體溶液濃度而形成濃度差。當電流升至某值時,擴散遷移的離子不足以補充界面上離子的缺額,而使界面濃度趨近於零,這時的電流稱為極限電流。如再增加電流,就會迫使界面上的水分子解離,由解離出的H和OH來承擔超過極限值那部分電流的輸送。這種現象稱為極化現象。這不僅使電流白白消耗在無助於脫鹽的 H和OH的遷移上,而且會引起溶液的pH值發生變化,使鈣鹽鎂鹽之類的離子濃度的乘積超過溶度積,而在濃縮海水夾層的陰膜和陽膜的表面沉澱,阻塞水流通道,甚至被迫停機拆洗。防止極化沉澱的根本措施,是設法增加夾層溶液的攪拌作用和布水的均勻性,並把操作電流控制在極限電流之下。此外,定期倒換電極的極性,在濃縮海水夾層中加酸和進行不拆裝的化學清洗等,均能延長運轉周期。

㈩ 注射用水制備方法和應用工藝

注射用水制備方法和應用工藝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注射用水是無熱原的蒸餾水,它是用純化水(去離子水)經蒸餾後再通過0.22μm~0.10μm的除菌濾器過濾獲得。而純水的制備,目前有全離子交換法、電滲析—離子交換法、一級反滲透—離子交換法、二級反滲透法等生產工藝。不論使用何種工藝來制備純水,提供蒸餾水機制備蒸餾水的原水必須符合中國葯典規定的純水水質標准。
以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從理論上講,它可除去水中的細微物質(大於1μm的所有不揮發性物質和大部分0.09~1μm的可溶性小分子無機鹽類)。純水經蒸餾後其中不揮發性有機、無機物質包括懸浮體、膠體、細菌、病毒、熱原等雜質都能除去。但由於蒸餾水機的結構、性能、金屬材料、加工精度、操作方法以及水源的水質等因素,必然影響蒸餾水的質量。
制備蒸餾水,20世紀80年代以前,有些工廠用鍋爐蒸汽直接冷凝、冷卻而製得。技術設備條件較好的則用單蒸餾水器、重蒸餾水器,重蒸餾水器中又有塔式、亭式兩種。20世紀80年代沿用重蒸餾水器居多,而此時,國內已較普遍使用節汽節水的自動控制的多效蒸餾水器和氣壓式蒸水器這類產蒸餾水量大又經濟的設備。
單蒸餾水器:由蒸發鍋、擋(沫)板、冷凝器及爐膛等組成。使用時將常水(飲用水)送入冷凝器的回水管流入漏斗,然後注入蒸發鍋內,經加熱後鍋內水沸騰氣化,蒸汽經擋(沫)板除去夾帶的霧狀液滴進入冷凝器而進行熱交換被冷卻成蒸餾水。由帆戚於產水量小,環境差,所得一次蒸餾水水質差等原因生產中已淘汰出局。
塔式蒸餾水器:此裝置較單蒸餾水器有所改進,首先,它以一次蒸餾水為水源,製得二次蒸餾水。其二以蒸汽為熱源改善環境。其三有隔沫裝置可阻止蒸汽中夾帶的沸騰泡沫和大部分霧滴使其迴流蒸發鍋內。其四,在收集一次蒸餾水時設置廢氣(CO2、NH3)排出器,這樣,使製得的蒸餾水質量有暫時的提高。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通過消化、吸收、改進,遠東、寶雞等廠相繼推出國產的多效蒸餾水機和氣壓式蒸餾水機,現在已普遍推廣應用,取代了第一代蒸餾水器。
多效蒸餾水機:多效蒸餾水機的性能取決於加熱蒸汽的壓力和效數。壓力愈大則蒸餾水的產量愈大,效數愈多則熱能的利用率愈高。多效蒸餾世轎返水機又可分為列管式和盤管式,國內常用列管式蒸餾水機。列管式多效蒸餾水機內部為傳熱管束與管板、殼體組成的降膜式列管蒸發器,生成的蒸汽自下部排出,再沿內膽與分離筒間的螺旋葉片旋轉向上運動,蒸汽中夾帶的液滴被分離,在分離筒內壁形成水層,在疏水環流至分離筒與外殼間構成疏水通道,下流匯集於器底,蒸汽繼續上升至分離筒頂端,從蒸汽出口排出,進入下一效蒸發器。目前,多效列管式搜飢蒸餾水機結構上又有內螺旋與外螺旋之分。其過程原理是:進入一效蒸發器內雙管板結構的頂部經預熱的原料水通過薄膜蒸發管下降,蒸發器管壁上的蒸發裝置很快將原料水閃蒸為蒸汽。
在蒸發器的底部,蒸汽形成180°的轉向,大的水滴就被甩到了柱底,未被蒸發的過量原料水也被收集在柱底,這些水匯集流入下一效的頂部,再重復同樣的運作程序。蒸汽通過蒸發器上長的中心部分以低速垂直上升,重力運動繼續去除雜質,在中心部分的頂部,蒸汽通過一入口到達旋風腔,腔內蒸汽形成高速旋渦,且由於徑向加速度快,水滴及雜質被強大的離心力拋到旋風腔的外緣,從底部排出。離心過程後,蒸汽就變得純凈,純蒸汽以低速垂直上升,並通過蒸餾柱頂部出口排出前,做最後一個180°轉向。其最後還有一個措施,即在旋風腔的中心管上設有一個去霧器裝置,作為第四級分離,以確保注射用水的質量萬無一失。
氣壓式蒸餾水機:氣壓式又稱熱壓式,它是將純化水以2~3kgf/cm2壓力,經進水口通過換熱器再經泵送入蒸發冷凝器的管內,管內水位由液位調節器調節,在蒸發冷凝器下部設有蒸汽加熱盤管和電加熱器作輔助加熱作用。將蒸發冷凝器管內的純水加熱成蒸汽進入蒸發室內溫度達105℃,經除霧器以除去蒸發速度過快而帶入的水滴、固體物質,再進入壓縮機時蒸汽被壓縮,其溫度可高達120℃,此高溫壓縮蒸汽進入蒸發冷凝器的管間。此時,蒸發冷凝器管內與管間溫差15℃以上,管間高溫高壓蒸汽釋放大量潛熱,將蒸管冷凝器管內的水加熱成蒸汽,該蒸汽又進入蒸發室重復前面過程。管間的高溫壓縮蒸汽冷凝成蒸餾水集結於管間後被引出,而溶於蒸餾水中不凝性氣體,從不凝性氣體排出器排出。
純凈的蒸餾水經泵送入熱交換器預熱進入蒸發冷凝器,最後以0.1MPa的壓力流出並經流量計進入保溫貯罐。其特點:採用熱泵蒸發原理,蒸發與冷凝共用一個換熱器,不需冷卻水,使用蒸汽只要達0.1MPa即可,節汽90%以上,整機可實現全自動控制,所產蒸餾水可符合「注射用水」標准。
制水系統的日常管理包括運行、維修,它對驗證及正常使用關系極大,所以應建立監控、預修計劃,以確保水系統的運行始終出於受控狀態。
這些內容包括:
①制水系統的操作、維修規程。
②關鍵的水質參數和運行參數的監測計劃,包括關鍵儀表的校準。
③定期消毒/滅菌計劃。
④水處理設備的預防性維修計劃。
⑤關鍵水處理設備(包括主要的零部件)、管路分配系統及運行條件便更的管理方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注射用水先電滲析後離子交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聊城反滲透膜清洗 瀏覽:58
保山礦井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734
空氣過濾減壓閥怎樣 瀏覽:606
斗山回油濾芯上面裝的小碗是什麼 瀏覽:187
蒸餾裝置中的前餾分是什麼 瀏覽:275
污水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507
大眾2016polo換空氣濾芯怎麼換 瀏覽:697
water是什麼牌子的凈水器 瀏覽:560
雷沃鏟車液壓油箱怎麼換濾芯 瀏覽:897
蒸餾裝置中如何正確安裝溫度計 瀏覽:381
車用液壓機油濾芯怎麼清洗 瀏覽:437
納米水性環氧樹脂 瀏覽:296
凈化器定時h是什麼意思 瀏覽:313
一體式濾芯買什麼牌子的好 瀏覽:314
釀造酒與蒸餾酒成分比較 瀏覽:140
電熱水器排污水開關壞 瀏覽:177
污水廠排放量計算 瀏覽:325
飲水機冷膽漏水什麼原因 瀏覽:57
陶氏超濾膜2880過濾面積 瀏覽:823
沃康延齡泉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