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DI相比傳統混床有哪些優點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即電子數據交換,EDI不是用戶之間簡單的數據交換,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國際統一規定的語法規則,對消息進行處理,並引起其它相關系統的EDI綜合處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無需人工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EDI系統由通信模塊、格式轉換模式、聯系模塊、消息生成和處理模塊等4個基本功能模塊組成。使用EDI的主要優點有:(1)降低了紙張文件的消費。(2)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3)使得貿易雙方能夠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過程或存貨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4)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需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業用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要素1.通訊協議: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等。2.標准格式:包括ANSI X.12、EDIFACT、RosettaNet、 ebXML、 CSV/TXT、XML等。3.傳輸內容:包括訂單、預測、訂單變更、訂單確認、發貨通知、對帳單、發票等。不同地區與行業出現了一些不同的EDI標准。EDI常用標准包括:1.ANSI X.12:美國各行業的通用標准——ANSI X.12標准。分別針對不同行業和功能,制訂相應的貿易文件格式和標准。該標准在北美得到推廣,美國沿用至今。2. EDIFACT:適用於行政、商業和運輸業公認的EDI國際標准,支持這一標準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主要是歐洲國家。聯合國基於此標准建立了UN/EDIFACT標准。3.RosettaNet:1998年2月,IBM、HP、Microsoft、Intel等大型電子及高科技企業發起成立RosettaNet(RN),開始運營這一非營利的、獨立運作的標准化組織。此後,1999年6月和2000年10月這一組分別織擴展至電子產品產業和半導體製造產業各相關領域,歐美百餘家企業和標准推動組織也相繼加入此團體。日本和中國也建立了分支機構。
B. 一級反滲透 ED是怎麼操作的
樓主你好,不同的設備型號,不同的排列方式,都有可能造成設備操作細節的不同,但是主要操作方式還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反滲透的啟停操作
開機前的准備工作
1 原水箱液位處於高液位狀態
2 現場各控制櫃已通電
3 各種儀器已經校驗准確,並投入使用
4 所有生產用葯充足,加葯箱內葯液已配製充足
5 各水泵油箱液位正常,水泵盤車正常
6 各水泵應測定絕緣合格,且已送電
7 預處理設備已經沖洗干凈,保證出水達到設計要求
8 檢查系統中所有閥門開閉狀態是否合適
9 開啟管道及設備上所有排氣閥並提前充水,排氣。待設備運行正常,排氣閥出水順暢後關閉排氣閥
自動操作
1啟動
1)將所有PLC控制櫃上自動/手動旋鈕切換至自動檔
2)點擊 反滲透啟動 按鈕啟動設備自動投運。高壓泵啟動前系統進行低壓沖洗,待低壓沖洗2~5分鍾後,開啟高壓泵,關閉濃水排放,產水排放閥,進入正常運行階段
2 停運
1)點擊 反滲透停止按鈕,設備自動停運。先停高壓泵,然後系統進行低壓沖洗2~5分鍾
2) 關閉系統中需要關閉的手動閥
3強制自動停機
反滲透在自動運行狀態,如遇緊急情況需停運可在控制櫃上點擊急停鍵。急停後所有連鎖設備的閥門處於開啟泄壓狀態,待急停完成,再檢查故障點,故障消除後操作相關閥門使設備恢復自動運行前的狀態
手動操作
RO裝置在調試,故障,檢修等特殊情況下可進行手動操作,平時宜採用自動運行
1 開車
1)將控制櫃及泵上的手動/自動旋鈕調至手動檔
2)開啟RO裝置產水排放閥、濃水排發放閥、進水閥。開啟精密過濾器進水門、排氣閥、出口門。啟動原水泵,緩慢開啟原水泵出口門,待所有排氣閥出水順暢後關閉排氣閥,對RO進行低壓沖洗2~5分鍾。
3)待RO低壓沖洗後,開啟高壓泵,關閉濃水排放閥,30s後關閉產水排放閥,開始正常制水。正常情況下,手動調節閥門調好開度後不允許隨意調整,否則易對反滲透膜造成損壞,包括RO進水控制閥、濃水控制閥、產水控制閥
2停車
1) 停高壓泵,打開產水排放閥,濃水排放閥,低壓沖洗2~5分鍾。
2) 關閉產水排放閥、濃水排放閥、RO進水閥。關閉原水泵
EDI運行操作
1、正常啟動條件
1)滲透水箱液位在中液位以上;
2)除鹽水箱液位同時在中液位以下(手動操作時除外);
3)NaCL 溶液箱液位低未報警;
4)就地控制櫃上所有泵狀態選擇開關打在「遠控」位置;
5)總控制櫃上該單元在線狀態選擇開關打在「在線」位置;
6)整個系統處於運行狀態(總控制櫃上系統運行指示燈亮)。
2、正常停機條件
除鹽水箱液位在H 位以上。
3、手動啟動制水
EDI 系統的啟動開始採用就地手動操作,當系統的所有流量和壓力均已按要求設定正常後,關閉系統,重新用自動模式啟動系統,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在自動模式下運行,此時系統受PLC 監控,當出現安全故障時立即切斷關閉系統。
系統啟動基本程序如下:
a、系統充滿合格的二級RO 產品水;
b、建立設定淡水流量;
c、啟動濃水循環泵建立濃水流量;
d、建立設定濃水排放流量;
e、設定濃水進口壓力;
f、設定濃水出口壓力;
g、建立設定極水流量;
h、啟動整流器。
2)手動啟動
a、在手動啟動EDI 裝置前,請檢查確認以下注意事項:
aa) 二級RO 系統運行正常,產水符合EDI 進水要求;
bb) 滲透水箱已徹底清理干凈;
cc)管路系統已徹底沖洗干凈;
dd)電氣部分已檢查確認正常;
ff)所有手動閥門處於關閉狀態;
gg)所有泵狀態選擇開關已打在「就地」位置且處於停止狀態;
hh)整流器狀態選擇開關已打在「就地」位置且處於停止狀態;
ii)所有安全檢查項目已完成。
b、啟動前首先進行濃水迴路充水工作:
aa)打開濃水補水閥;
bb)打開濃水循環泵出口閥;
cc)打開濃水排放閥;
dd)啟動EDI升壓泵,然後緩慢打開淡水進水閥,此時應保持MK-2ST 進水壓力小於0.21Mpa(40PSI)以確保濃水迴路緩慢充水;
ee)當濃水排放管出現連續水流(無氣泡)時,打開濃水循環泵泵腔排氣螺
塞排盡泵內空氣並復位;
ff)停止EDI升壓泵,關閉所有閥門,此時EDI 已做好進水準備。
c、建立淡水流程
aa)打開產水排放閥,打開產水流量調節閥並保持10~20%開度;
bb)啟動EDI升壓泵,然後緩慢打開淡水進水閥;
cc)調節產水流量調節閥至產水流量25m3/h。
d、建立濃水流程和極水流程
aa)設定濃水循環泵出口閥在25%開度;
bb)關閉濃水旁路閥;
cc)確認濃水補水閥打開;
dd)點動濃水循環泵,確認泵轉向正確,如轉向相反,調整接線改變轉向;
ee)啟動濃水循環泵;
ff)全打開濃水循環泵出口閥;
gg)打開濃水排放閥至流量為產水流量的10%;
ii)緩慢調節濃水補水閥,使濃水進口壓力比淡水進口壓力低0.034~0.069MPa,如果壓力差大於0.069MPa,則關小EDI進水閥減小淡水進水壓力,此時為保持所需要的淡水流量則需調節產水流量調節閥;如果淡水產水壓力高過濃水出口壓力0.069MPa以上,緩慢打開濃水旁路閥使濃水壓力比淡水產水壓力0.034~0.069 MPa,如果濃水旁路閥已全關但濃水出口壓力太高(即濃水出口壓力大於淡水產水壓力),緩慢關小濃水補水閥則濃水出口壓力會開始降低,當濃水出口壓力比淡水產水壓力低0.034~0.069MPa時,停止關小濃水補水閥;
jj)打開極水出口閥至流量 640L/H;
ll)重新調節濃水進水閥使濃水與淡水差壓在0.034~0.069MPa之間;
e、濃水排放流量的設定:
濃水排放流量的大小取決於所選定系統的回收率,而系統回收率的大小取決於EDI 進水硬度值,對於本系統所採用的MK-2ST 允許最大進水總硬度(以CaCO3 計)值為0.5PPM,硬度越小,回收率取值可越高,本系統設計回收率
為90%,回收率的大小通過調節濃水排放流量來調整。
f、確認所有流量和壓力
aa)極水流量: 480L/hr;
bb)淡水產水流量: 13.6~25m3/h;
cc)濃水排放流量:根據回收率而定,本工程為2.29m3/h;
dd)淡水進口壓力比濃水進口壓力高0.034~0.069MPa ;
ee)淡水出口壓力比濃水出口壓力高0.034~0.069MPa。
g、整流器供電
aa)調節整流器輸出電流控制旋鈕至0%位置;
bb)調節整流器輸出電壓控制旋鈕至0%位置;
cc)按下整流器手動啟動按鈕;
dd )緩慢升高電流直到EDI 產水品質最佳,根據經驗電流值將在8~10A 左右,如果濃水電導率太低,此時最大電流也會很低,當濃水電導率上升時,電流也會隨之上升。
注意:1)整流器初次啟動是用手動模式,同時系統在手動模式下操作,這只是一個臨時措施用來證明整流器操作,一旦整流器操作得到確認,則系統必須關閉,並在自動狀態下重新啟動,這樣系統在PLC 監控下如有需要可隨時切斷。
2)對於本系統,電流的調節應以產水品質最佳為目的,在產水品質達到要求的前提下電流越小越好。
3)各閥門操作時應緩慢,切勿引起EDI 工作流量及壓力急劇波動。
4、系統的自動操作
將各設備就地操作盤上的「手動/自動」選擇開關打至「自動」位置,EDI即可進入上位機程式控制運行方式。
5、PLC 聯鎖停機條件
EDI 自動運行時發生以下任一情況則系統在PLC 控制下停機。
a、低流量報警
aa)、濃水流量
bb)濃水排放流量
cc)極水流量
dd)淡水產水流量
b、濃水循環泵故障
c、整流器故障
C. EDI 是什麼
EDI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內造技術。它通過使用由離容子膜、離子交換樹脂組成的基本單元——膜組件,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無需使用酸鹼對樹脂進行再生,即可連續不斷地長期運行,穩定可靠地制出電阻率高達18兆歐.厘米的超純水。
EDI技術自上世紀80年代前後誕生以來,經過數十年的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目前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其單位造價也降到了合適大規模的工業應用的水平。由於EDI相比於其它的純水製造方法,具有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產水品質高、回收率高、無酸鹼再生及其相關問題的困擾、運行費用非常低廉等優點EDI技術在工業純水、超純水的制備中將起到不可或缺、日益重要的作用。
D. EDI的回收率一般有多少
一般是90%至95%。
E. 水處理技術中EDI電導率為多少是標準的
EDI水處理裝置這一新技術可以代替傳統的離子交換裝置,生產出電阻率高達16-18MΩ·CM的超純水。
1. EDI水處理裝置
EDI水處理裝置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它科學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融為一體,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的深度凈化除鹽,並通過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裝填樹脂進行連續再生,因此EDI水處理裝置制水過程不需酸、鹼化學葯品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EDI水處理裝置具有技術先進、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醫葯、化工、食品和實驗室領域,是水處理技術的綠色革命。EDI水處理裝置這一新技術可以代替傳統的離子交換裝置,生產出電阻率高達16-18MΩ·CM的超純水。
2.EDI水處理裝置特點
EDI(Electrode ionization)是一種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水處理技術,它巧妙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融合,無需酸鹼的化學再生,而能連續製取高品質的純水。EDI技術的出現是水處理技術的一次跨越性的進步,代表著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標志著水處理工業跨入綠色產業的行列。EDI水處理裝置這一新技術可以代替傳統的離子交換(DI)裝置,生產出電阻率高達15-18 MΩ·CM的超純水。
3.EDI水處理裝置模塊結構特點
1、淡水隔板採用衛生級PE材料;
2、EDI水處理裝置膜片採用進口均相膜和國產異相離子交換膜;
3、採用進口EDI水處理裝置專用均粒樹脂和國產EDI水處理裝置專用均粒樹脂;
4、EDI水處理裝置電極板採用鈦鍍釕技術;
5、壓緊板採用具有硬性的合金鋁軋鑄而成;
6、固定螺絲採用國標標准件;
7、膜堆出廠最高試壓7bar不漏水
8、膜堆電阻低、功耗小;
9、外觀裝飾板造型美觀結實;
10、最大膜堆處理水量3T/H,最小模堆處理水量75L/H;
11、純水、濃水、極水通道設計合理,不易堵塞,水流分布均勻、無死角。
4.EDI水處理裝置進水指標要求
通常為單級反滲透或二級反滲透的滲透水;
TEA(總可交換陰離子,以CaCO3計):<25ppm;
電導率:<40μS/cm ;
PH:6.0~9.0。當總硬度低於0.1ppm時,EDI最佳工作的pH范圍為8.0~9.0;
溫度: 5~35℃;
進水壓力:<4bar(60psi);
硬度:(以CaCO3計):<1.0ppm;
有機物( TOC):<0.5ppm;
氧化劑:Cl2<0.05ppm,O3<0.02ppm。
變價金屬: Fe<0.01ppm,Mn<0.02ppm;
H2S:<0.01ppm;
二氧化硅:<0.5ppm;
色度:<5APHA;
二氧化碳的總量:<10ppm;
SDI 15min:<1.0。
F. edi回收率怎麼算
計算公式為回收率寬亮=VpVpVc*100%。
Vp和Vc分別表示淡水、濃水流量,公式表示為濃水的流量乘以淡水的流量再乘以百分比。
根據edi生產廠家瞎謹的不同磨巧基,edi的回收率可以達到90%-95%之間,不得低於85%。
G. EDI系統的系統運行
(1)EDI進水電導率的影響。在相同的操作電流下,隨著原水電導率的增加EDI對弱電解質的去除率減小,出水的電導率也增加。如果原水電導率低則離子的含量也低,而低濃度離子使得在淡室中樹脂和膜的表面上形成的電動勢梯度也大,導致水的解離程度增強,極限電流增大,產生的H+和OH-的數量較多,使填充在淡室中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效果良好。
(2)工作電壓-電流的影響。工作電流增大,產水水質不斷變好。但如果在增至最高點後再增加電流,由於水電離產生的H+和OH-離子量過多,除用於再生樹脂外,大量富餘離子充當載流離子導電,同時由於大量載流離子移動過程中發生積累和堵塞,甚至發生反擴散,結果使產水水質下降。
(3)濁度、污染指數(SDI)的影響。EDI組件產水通道內填充有離子交換樹脂,過高的濁度、污染指數會使通道堵塞,造成系統壓差上升,產水量下降。
(4)硬度的影響。如果EDI中進水的殘存硬度太高,會導致濃縮水通道的膜表面結垢,濃水流量下降,產水電阻率下降;影響產水水質,嚴重時會堵塞組件濃水和極水流道,導致組件因內部發熱而毀壞。
(5)TOC(總有機碳)的影響。進水中如果有機物含量過高,會造成樹脂和選擇透過性膜的有機污染,導致系統運行電壓上升,產水水質下降。同時也容易在濃縮水通道形成有機膠體,堵塞通道。
(6)進水中CO2的影響。進水中CO2生成的HCO3-是弱電解質,容易穿透離子交換樹脂層而造成產水水質下降。
(7)總陰離子含量(TEA)的影響。高的TEA將會降低EDI產水電阻率,或需要提高EDI運行電流,而過高的運行電流會導致系統電流增大,極水余氯濃度增大,對極膜壽命不利。
另外,進水溫度、pH值、SiO2以及氧化物亦對EDI系統運行有影響。 (1)進水電導率的控制。嚴格控制前處理過程中的電導率,使EDI進水電導率小於40μS/cm,可以保證出水電導率合格以及弱電解質的去除。
(2)工作電壓-電流的控制。系統工作時應選擇適當的工作電壓-電流。同時由於EDI凈水設備的電壓-電流曲線上存在一個極限電壓-電流點的位置,與進水水質、膜及樹脂的性能和膜對結構等因素有關[4]。為使一定量的水電離產生足夠量H+和OH-離子來再生一定量的離子交換樹脂,選定的EDI凈水設備的電壓-電流工作點必須大於極限電壓-電流點。
(3)進水CO2的控制。可在RO前加鹼調節pH,最大限度地去除CO2,也可用脫氣塔和脫氣膜去除CO2。
(4)進水硬度的控制。可結合除CO2,對RO進水進行軟化、加鹼;進水含鹽量高時,可結合除鹽增加一級RO或納濾。
(5)TOC的控制。結合其他指標要求,增加一級RO來滿足要求。
(6)濁度、污染指數的控制。濁度、污染指數是RO系統進水控制的主要指標之一,合格的RO出水一般都能滿足EDI的進水要求。
(7)Fe的控制。運行中控制EDI進水的Fe低於0.01
mg/L。如果樹脂已經發生了「中毒」,可以用酸溶液作復甦處理,效果比較好。
(8) EDI系統進水水質要求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對於EDI進水的水質要求如表所示,可以保證其出水指標達到電子行業半導體製造需要的高純水的要求。 EDI技術被制葯工業、微電子工業、發電工業和實驗室所普遍接受。在表面清洗、表面塗裝、電解工業和化工工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 YR-EDI 進水要求成 分 范 圍總可交換陽離子(包括Co2) < 25mg/L(以CaCo3計) PH值 5-9 硬度(CaCo3計) < 0.1 < 0.5 < 0.75 < 1.0 回收率 95% 90% 85% 80% 活性Sio2 < 0.5mg/L 總有機碳(TOC) < 0.5mg/L 游離氧 < 0.5mg/L YR-EDI 技術規格參 數 范 圍單個模塊流量 7.2-15GPM(1.6-3.4m3/h)正常回收率 80-95% 溫度 40-100°F(5to38°C)進口壓力 45-100psi(3.1-6.8Bar)輸入電壓 600VDC(最大)電耗 0.32-0.66KW.h/m3 外形尺寸 12"Wx24"Hx19"D 300mmWx610mmHx(90mmD
H. 有人說在水處理行業中、有一種設施叫EDI,請問它對設備起到什麼作用
EDI技術可以用來代替傳統的混床離子交換樹脂來製取純水或超純水,與混專床不同的是EDI淡水室隔屬板中填充的離子交換樹脂在工作時能夠自動獲得再生而不會飽和,不需要化學再生,從而使產水程度及出水水質非常穩定。除此之外,EDI技術還具有很多優點,比如可以不間斷的出水,再生過程無需酸鹼試劑,並且可以做到無人看管的全自動運行裝置。
I. 1噸edi廢水排量是多少
EDI濃水和極水量較少,純水回收率一般可達90%,廢水排放約占進水的10%。1噸進水,可排水100kg。
J. 實驗室超純水設備,技術要求是什麼
1.產水水質高而具有較佳的穩定度高。
2.連續版不間斷制水,不因再權生而停機
3.模塊化生產,並可實現全自動控制
4.不須酸鹼再生,無污水排放
5.無酸鹼再生設備和化學葯品儲運。
6.設備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7.運行費用及維修成本低
8.運行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
9.採用全自動控制,系統運行時可設定自動反洗、再生程序。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