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離子交換色譜生物鹼

離子交換色譜生物鹼

發布時間:2023-01-12 21:25:26

離子交換樹脂提取生物鹼的原理是什麼

離子交換樹脂提取生物鹼的原理是利用離子交換作用吸附生物鹼。
藉助於固體離子交換劑中的離子與稀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以達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目的,是一種屬於傳質分離過程的單元操作。離子交換是可逆的等當量交換反應。離子交換主要用於水處理(軟化和純化);溶液(如糖液)的精製和脫色;從礦物浸出液中提取鈾和稀有金屬;從發酵液中提取抗生素以及從工業廢水中回收貴金屬等。

⑵ 液相色譜有幾種類型保留機理是什麼 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液相色譜有幾種類型?它們的保留機理是什麼? 在這些類型的應用中,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解:液相色譜有以下幾種類型:液-液分配色譜; 液-固吸附色譜; 化學鍵合色譜;離子交換色譜; 離子對色譜; 空間排阻色譜等.
其中;液-液分配色譜的保留機理是通過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間的多次分配進行分離的。可以分離各種無機、有機化合物。
液-固吸附色譜是通過組分在兩相間的多次吸附與解吸平衡實現分離的.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油溶性試樣,凡是能夠用薄層色譜分離的物質均可用此法分離。
化學鍵合色譜中由於鍵合基團不能全部覆蓋具有吸附能力的載體,所以同時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機理,最適宜分離的物質為與液-液色譜相同。
離子交換色譜和離子色譜是通過組分與固定相間親合力差別而實現分離的.各種離子及在溶液中能夠離解的物質均可實現分離,包括無機化合物、有機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質等。
在離子對色譜色譜中,樣品組分進入色譜柱後,組分的離子與對離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從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進而實現分離的.各種有機酸鹼特別是核酸、核苷、生物鹼等的分離是離子對色譜的特點。
空間排阻色譜是利用凝膠固定相的孔徑與被分離組分分子間的相對大小關系,而分離、分析的方法。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
另外尚有手性色譜、膠束色譜、環糊精色譜及親合色譜等機理。

⑶ 離子交換法提取生物鹼的原理

氨基酸為兩性化合物,含有可形成正離子的氨
基和可形成負離子的羧基。因此,應用陽離子交換回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均可對其進行分離和純化。天然氨基答酸主要來源於蛋白質水解液或微生物發酵液,隨其來源不同,體系中氨基酸的含量與半生雜質的類型也有所區別,因而提取分離工藝也不盡相同。用於離子交換樹脂從蛋白質水解液中提取分離氨基酸的工藝如下圖:
而自然界中尚存在大量的非蛋白氨酸,具有葯用價值的就有40餘種。如美舌藻中的海人草酸、使君子種子中的使君子氨酸和南瓜子中的南瓜子氨酸,均具有驅蛔蟲作用的中草葯有效成分,均可用溫水、乙醇或乙酸的水溶液提取,再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富集和純化而得到高純度的產品。
混合氨基酸一般在陽離子交換樹脂上分離純氨基酸組分,其分離原理是基於樹脂對不同氨基酸的選擇性。選擇性大小的順序為:鹼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當解吸時,氨基酸流出順序正好相反,酸性氨基酸最先流出樹脂柱。決定氨基酸流出順序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氨基酸側鏈的疏水性。
~~~

⑷ 離子對色譜的保留機理是什麼這種類型的色譜在分析應用中,最適宜分離的物質是什麼

這個在教科書上說的比較詳細。
簡單地說一下:
有機酸或生物鹼,有一定的解離,但離解較弱,不適合用離子交換色譜。但直接採用正相色譜保留值太強,用反相色譜保留太弱,用離子對色譜則比較合適。
它的原理是:在流動相中加入與目標物質離子電荷相反的離子,與其形成疏水性離子對化合物,從而能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進行分配。
在色譜中的應用主要是生物鹼的分析,因為普通的色譜柱pH范圍是從中性到偏酸,有機酸可以通過調低流動相的pH(<pKa)來使其處於非解離狀態而達到分離,而生物鹼需要調高pH(>pKb)才能處於非解離狀態,這樣的話硅膠基質色譜柱受不了。
不過,現在也有高pH范圍的色譜柱,也可以不採用離子對色譜,畢竟流動相中加入SDS之類的東西,不容易平衡,對色譜柱也有損害。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⑸ 生物鹼如何提取分離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鹼提酸沉法提取生物鹼的過程:hcl調ph值2-3,可以使生物鹼溶解於醇水溶劑中,用有機溶劑提取雜質,取醇水部位加鹼,使生物鹼游離出來,並根據其脂溶性,萃取到氯仿層中,揮干溶劑,便可以得到粗生物鹼。

⑹ HPLC用於分析生物鹼應該注意什麼

1、生物鹼HPLC的分析模式
根據HPLC分析生物鹼時所使用固定相性質、流動相組成及極性不同,其分析模式大致可分為:正相吸附色譜法、正相硅膠反相洗脫系統色譜法、反相色譜法及離子交換色譜法.
正相吸附色譜法:通常以硅膠基質為吸附固定相,流動相為不同極性的有機溶劑或不同比例混合溶劑,分離過程主要依靠生物鹼與吸附劑吸附作用的差異實現,為了改善分離,提高溶洗脫能力,常於流動相中加濃氨液、二乙胺、三乙胺等.該法應用於生物鹼分析的文獻較少.
正相硅膠一反相洗脫系統色譜法(NS-RE):通常採用未經化學改性的普通硅膠為固定相,以極性有機溶劑(甲醇、乙腈)和高pH緩沖溶液為流動相,分析包括生物鹼在內的鹼性葯物.該法柱效高,峰形對稱,是簡便有效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流動相的組成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流動相中除含有調節pH 的緩沖鹽外,有時還要三乙胺、溴化四丁基銨等競爭離子或烷基磺酸鈉等對離子.因此,影響保留與分離的主要因素是流動相pH、競爭離子種類及濃度 .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P-HPLC):近年來RP-HPLC應用於生物鹼分析方面的文獻很多,已成為常規的方法.但普通存在色譜峰的展寬拖尾,導致分離效能低,這主要緣於生物鹼結構中鹼性氮原子與固定相未鍵台酸性硅醇基的相互作用.即使是所測生物鹼在較低濃度下,仍常產生峰漂移及峰對稱性差等現象.針對此缺陷,研究工作者從適用於鹼性物質分析的反相填料的設計選擇,流動相中緩沖鹽的使用,流動相添加劑(離子對試劑、有機胺改性劑)等幾方面進行了較為廣泛細致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離子交換色譜法:該法以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固定相,利用質子化的生物鹼陽離子與離子交換劑交換能力的差異而達到分離生物鹼的目的,有關生物鹼高效液相離子交換色譜法的應用報道較少.
2、生物鹼HPLC分析檢測方法
目前,生物鹼HPLC分析檢測方式多以紫外法為主,在定性分析方面,紫外法檢測選擇性低,定性專屬性差.隨著二極體陣列檢測器使用的普及,顯著提高了液相分析檢測的選擇性.此外,根據生物鹼的理化性質,其它檢測方式如熒光法、電化學法、蒸發光散射法亦得到了應用.近年來,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已應用於生物鹼分析,增強了對生物鹼的定性檢測能力,提高了檢測靈敏度.新的介面技術及離子化方法的發展.使得HPLC-MS在生物鹼的分析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近年的文獻報道日漸增多.
3、生物鹼HPLC分析的樣品處理方法
因生物鹼常具有一定的鹼性,一般常用鹼化液液萃取或酸水提取等方法從中草葯、中成葯及生物樣品等較復雜體系中提取純化,以達到富集和去除雜質的目的.近年來,固相萃取(SPE)技術及超臨界流體萃取等現代提取純化技術亦應用於樣品的提取純化.

⑺ 生物鹼離子交換法分離的條件是

1.利用生物鹼的鹼性差異進行分離
方法:酸水-鹼化-萃取法
注意:
①強鹼在弱酸性條件下能形成生物鹼鹽,易溶於水;弱鹼則需在較強酸性條件下形成生物鹼鹽而溶於水。
②成鹽後,弱鹼鹽在弱鹼條件下即可轉變成游離生物鹼,易溶於親脂性有機溶劑;強鹼鹽則需在較強鹼性條件下轉變成游離生物鹼,溶於親脂性有機溶劑。
總鹼中各生物鹼的鹼性不同,可用pH梯度萃取法進行分離。
具體方法有兩種:
①總生物鹼溶於親脂性有機溶劑, pH由高至低依次萃取,生物鹼可按鹼性由強至弱先後成鹽依次被萃取出而分離
②總生物鹼溶於酸水,逐步加鹼使pH值由低至高分離。
對於鹼性有差別的兩種生物鹼,可採用調pH後簡單萃取法分離。如從洋金花的乙醇浸出液中分離莨菪鹼和東莨菪鹼,利用二者鹼性差別,將乙醇浸出液濃縮後鹼化到pH 9~10,三氯甲烷萃取,三氯甲烷萃取液再用稀酸水萃取,將此酸水液用固體碳酸氫鈉鹼化後以三氯甲烷萃取,東莨菪鹼因鹼性小游離出來而被萃取出。水層再用氨水鹼化至pH l0,用三氯甲烷可萃取出鹼性稍強的莨菪鹼。
2.利用溶解度差異進行分離
游離生物鹼:如苦參中苦參鹼和氧化苦參鹼的分離
(氧化苦參鹼的極性大於苦參鹼,難溶於乙醚)
漢防己中漢防己甲素和漢防己乙素的分離
(漢防己甲素的極性小於漢防己乙素,可溶於冷苯)
生物鹼鹽:如麻黃中分離麻黃鹼、偽麻黃鹼
(在草酸中溶解度不同,麻黃鹼溶解度小於偽麻黃鹼)
3.利用特殊官能團進行分離
含羧基的生物鹼能與碳酸氫鈉生成羧酸鹽而溶於水,可與其他鹼分離;
酚性生物鹼的酚羥基具有弱酸性,可與氫氧化鈉溶液生成鹽溶於水,而與其他非酚性生物鹼分離。如在阿片生物鹼中,嗎啡具酚羥基而可待因無酚羥基,可用5%氫氧化鈉分離。
內酯或內醯胺結構的生物鹼可在鹼性水液中加熱開環生成溶於水的羧酸鹽而與其他生物鹼分離,在酸性下又環合成原生物鹼而沉澱,如喜樹鹼。
4.利用色譜法進行分離
(1)吸附柱色譜
常用氧化鋁或硅膠作為吸附劑,有時也用纖維素、聚醯胺等。以苯、氯仿、乙醚等親脂性有機溶劑或以其為主的混合溶劑系統作洗脫劑。
(2)分配柱色譜
對某些結構特別相近的生物鹼,可採用分配色譜法。
如三尖杉中的抗癌生物鹼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的分離,兩者結構僅差一個亞甲基。具體方法是以硅膠為支持劑,以pH 5.0緩沖液為固定相,pH 5.0緩沖液飽和的三氯甲烷溶液洗脫,首先洗脫的是高三尖杉酯鹼,中間部分是二者的混合物,最後部分是三尖杉酯鹼。
5.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優點:分離效能好、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色譜柱類型:硅膠吸附色譜柱,C18反相色譜柱。
此外,制備型薄層色譜、干柱色譜、中壓或低壓柱色譜等也常用於分離生物鹼。
水溶性生物鹼(季銨鹼)的分離
(一)沉澱法
實驗室常用雷氏銨鹽試劑純化季銨鹼。
(二)溶劑法
利用水溶性生物鹼能夠溶於極性較大而又能與水分層的有機溶劑(如正丁醇、異戊醇或氯仿-甲醇的混合溶劑等)的性質,用這類溶劑與含這類生物鹼的鹼水液反復萃取,使水溶性生物鹼與強親水性的雜質得以分離。
生物鹼的色譜檢識
常用方法:薄層色譜法、紙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
(一)薄層色譜法
1.吸附薄層色譜法
(1)吸附劑
吸附劑常用硅膠和氧化鋁。
硅膠適用注意:硅膠為酸性吸附劑,易造成拖尾或復斑,影響分離效果。可在塗鋪硅膠薄層時加稀鹼(0.1~0.5mol/L氫氧化鈉)或緩沖溶液,製成鹼性薄板;或使色譜過程在鹼性條件下進行,即在展開劑中加入少量鹼性試劑,如二乙胺、氨水等。
氧化鋁本身顯弱鹼性,不經處理便可用於分離和檢識生物鹼,一般較常用,特別適合分離親脂性較強的生物鹼。
(2)展開劑
展開劑系統多以親脂性溶劑為主,一般以三氯甲烷為基本溶劑。
若Rf值太小,加入適量甲醇、丙酮等極性較大的溶劑;
若Rf值太大,加入適量苯、環己烷等極性較小的溶劑。
在展開劑中加入少量鹼性試劑,如二乙胺、氨水等,可改善分離效果。
2.分配薄層色譜
特別適用於分離有些結構十分相近的生物鹼。
(1)支持劑與固定相:
通常選用硅膠或纖維素粉作支持劑,以甲醯胺或水為固定相。
甲醯胺適合分離弱極性或中等極性的生物鹼;水適合分離水溶性生物鹼。
(2)展開劑:
分離脂溶性生物鹼,應以親脂性有機溶劑作展開劑,如三氯甲烷-苯(1:1)等;
分離水溶性生物鹼,則應以親水性的溶劑作展開劑,如BAW系統(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層)。
在配製流動相時,需用固定相飽和。
3.顯色方法
①有色生物鹼可直接觀察斑點;
②具有熒光的生物鹼在紫外光下顯示熒光斑點;
③大多生物鹼的薄層色譜可用改良碘化鉍鉀試劑顯色,顯橘紅色斑點。(如碘化鉍鉀不顯色,可選用其他特殊顯色劑)

閱讀全文

與離子交換色譜生物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別克君威怎麼看空調濾芯 瀏覽:282
屈臣氏蒸餾水飲用 瀏覽:318
細胞離子交換是什麼反應 瀏覽:157
卡車空濾器濾芯是什麼東西 瀏覽:378
如果某種液體蒸餾時具有恆定的沸點 瀏覽:381
漁船油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64
沒有工具怎麼拆卸濾芯 瀏覽:816
城市污水管道圖例 瀏覽:186
雲南省污水處理規劃 瀏覽:22
臨淄污水單位 瀏覽:696
污水泵為什麼不能用電機 瀏覽:523
飲水機的出口漏水怎麼調 瀏覽:174
環氧樹脂128S與E51的區別 瀏覽:814
機油濾芯漏油怎麼維修 瀏覽:340
家庭凈水器的電池多少錢 瀏覽:141
如何提高污水處理廠的經濟效益 瀏覽:149
速騰立式飲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51
什麼東西能代替除垢劑 瀏覽:604
人生模擬器怎麼提升顏 瀏覽:214
脫模劑沖洗廢水處理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