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雙柱離子交換

雙柱離子交換

發布時間:2022-12-21 13:39:21

❶ 離子色譜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離子色譜的分離機理主要是離子交換,有3種分離方式,它們是高效離子交換色譜(HPIC)、離子排斥色譜 (HPIEC)和離子對色譜 (MPIC)。用於3種分離方式的柱填料的樹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樹脂的離子交換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HPIC用低容量的離子交換樹脂,HPIEC用高容量的樹脂,MPIC用不含離子交換基團的多孔樹脂。3種分離方式各基於不同分離機理。HPIC的分離機理主要是離子交換,HPIEC主要為離子排斥,而MPIC則是主要基於吸附和離子對的形成。

高效離子交換色譜,應用離子交換的原理,採用低交換容量的離子交換樹脂來分離離子,這在離子色譜中應用最廣泛,其主要填料類型為有機離子交換樹脂,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體為骨架,在苯環上引入磺酸基,形成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引入叔胺基而成季胺型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此交換樹脂具有大孔或薄殼型或多孔表面層型的物理結構,以便於快速達到交換平衡,離子交換樹脂耐酸鹼可在任何pH范圍內使用,易再生處理、使用壽命長,缺點是機械強度差、易溶易脹、受有機物污染。

硅質鍵合離子交換劑以硅膠為載體,將有離子交換基的有機硅烷與基表面的硅醇基反應,形成化學鍵合型離子交換劑,其特點是柱效高、交換平衡快、機械強度高,缺點是不耐酸鹼、只宜在pH2-8范圍內使用。

它主要根據Donnon膜排斥效應,電離組分受排斥不被保留,而弱酸則有一定保留的原理,製成離子排斥色譜主要用於分離有機酸以及無機含氧酸根,如硼酸根碳酸根和硫酸根有機酸等。它主要採用高交換容量的磺化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填料以稀鹽酸為淋洗液。

離子對色譜的固定相為疏水型的中性填料,可用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或十八烷基硅膠(ODS),也有用C8硅膠或CN,固定相流動相由含有所謂對離子試劑和含適量有機溶劑的水溶液組成,對離子是指其電荷與待測離子相反,並能與之生成疏水性離子,對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劑離子,用於陰離子分離的對離子是烷基胺類如氫氧化四丁基銨氫氧化十六烷基三甲烷等,用於陽離子分離的對離子是烷基磺酸類,如己烷磺酸鈉,庚烷磺酸鈉等對離子的非極性端親脂極性端親水,其CH2鍵越長則離子對化合物在固定相的保留越強,在極性流動相中,往往加入一些有機溶劑,以加快淋洗速度,此法主要用於疏水性陰離子以及金屬絡合物的分離,至於其分離機理則有3種不同的假說,反相離子對分配離子交換以及離子相互作用。

❷ 高效液相色譜的實例

高效液相色譜法,只要求試樣能製成溶液,而不需要氣化,因此不受試樣揮發性的限制。對於高沸點、熱穩定性差、相對分子量大(大於400以上)的有機物(這些物質幾乎佔有機物總數的75%~80%)原則上都可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來進行分離、分析。據統計,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約佔20%,而能用液相色譜分析的約佔70~80%。
1、環境中有機氯農葯殘留量分析
固定相:薄殼型硅膠(37 ~50mm)
流動相:正己烷
流速:1.5 mL/min
色譜柱:50cm´2.5mm(內徑)
檢測器:差示折光檢測器
可對水果、蔬菜中的農葯殘留量進行分析。
2、稠環芳烴的分析
稠環芳烴多為致癌物質。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化鍵合相
流動相:20%甲醇-水 ~100%甲醇;線性梯度淋洗2%/min
流速:1mL/min
柱 溫:50℃
柱壓:70 ´104 Pa
檢測器:紫外檢測器
3.陰離子分析
雙柱;薄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柱(3×250mm),
流動相:0.003mol·L-1 NaHCO3 / 0.0024 mol·L-1Na2CO3,流量138 mL/hr。
七種陰離子在20分鍾內基本上得到完全分離,各組分含量在3~50 ppm。

❸ 三塔流動床與軟化水設備有什麼區別

奧凱牌三抄塔流動床:襲AOK三塔式流動床軟水設備是由交換塔、再生塔、清洗塔、溶鹽器、軟水泵、噴射器、閥門、管道等組成。主要用於軟化水處理, 利用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鈣鎂離子,降低原水硬度,以達到軟化硬水的目的 從而避免碳酸鹽在管道、容器、鍋爐產生結垢現象。大大節省投資成本的同時又能保證生產順利進行。它的最大特點是不需要停床再生和清洗,可以不間斷地連續供水,適應當前大多數單位不停機生產的需要。

奧凱牌軟化水設備:軟化水處理設備工作程序:
1. 供水:未處理的水通過樹脂層,發生交換反應,產生軟水。
2. 反洗:水從樹脂層下部進入,松動樹脂,去除細碎雜物。
3. 進鹽水再生:利用較高濃度的鹽水(Nacl)流過樹脂,將失效樹脂重新還原為鈉型可用樹脂。
4. 沖洗:按照供水時的流程使水通過樹脂沖洗掉多餘的鹽液和再生交換下來的鈣、鎂離子。

❹ ic離子色譜儀與液相色譜儀hplc的區別

1. 離子色譜法 ion chromatography, IC 狹義地講,是基於離子性化合物與固定相表面離子性功能基團之間的電荷相互作用實現離子性物質分離和分析的色譜方法;廣義地講,是基於被測物的可離解性(離子性)進行分離的液相色譜方法。1975年Small發明的離子色譜是以低交換容量離子交換劑作固定相、用含有合適淋洗離子的電解質溶液作流動相使無機離子得以分離,並成功地用電導檢測器連續測定流出物的電導變化。但隨著色譜固定相和檢測技術的發展,非離子交換劑固定相和非電導檢測器也廣泛用於離子性物質的分離分析。根據分離機理,離子色譜可分為離子交換色譜、離子排斥色譜、離子對色譜、離子抑制色譜和金屬離子配合物色譜等幾種分離模式(方式)。其中離子交換色譜是應用最廣泛的離子色譜方法,是離子色譜日常分析工作的主體,通常要採用專門的離子色譜儀進行分析。離子色譜法已經廣泛地用於環境、食品、材料、工業、生物和醫葯等許多領域。

2. 抑制型離子色譜法 suppressed ion chromatography, SIC 又稱雙柱離子色譜法,是在柱流出物進入檢測器之前通過化學抑制等方法將較高的流動相背景電導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再進行電導檢測的離子色譜法。例如,當以強電解質(如碳酸鹽)作流動相分析無機陰離子時,流動相背景電導很高,難以直接檢測到被測陰離子或檢測靈敏度很低,如果將柱流出物通過一個抑制器,使流動相中被測離子的反離子(陽離子)得以除去,流動相的背景電導就會大大降低,同時被測陰離子在抑制器中轉變成靈敏度更高的酸形式,從而獲得很高的檢測靈敏度。因為離子色譜發展初期的抑制器是與分離柱類似的柱形抑制器(抑制柱),柱內填充與分離柱填料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交換樹脂,因而早期又稱雙柱離子色譜法。

3. 雙柱離子色譜法 al column ion chromatography 又稱抑制型離子色譜法,是在分離柱之後連接抑制柱(或其他類型抑制器)的離子色譜法。參見「抑制型離子色譜法」

4. 非抑制型離子色譜法 non-suppressed ion chromatography, NSIC 又稱單柱離子色譜法,是不採用抑制器抑制背景電導,而將柱流出物直接導入檢測池進行電導檢測的離子色譜法。當以弱電解質(如有機羧酸或其鹽)作流動相時,因流動相本身的電導率較低,不使用抑制器也能獲得較高的檢測靈敏度。一般而言,非抑制型離子色譜法的檢測靈敏度比抑制型離子色譜法低約一個數量級。

5. 單柱離子色譜法 single column ion chromatography 又稱非抑制型離子色譜法,是只使用分離柱,而不在分離柱後連接抑制柱的離子色譜法。參見「非抑制型離子色譜法」

6. 離子交換色譜法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 以離子交換劑(如聚苯乙烯基質離子交換樹脂)作固定相,基於流動相中溶質(樣品)離子和固定相表面離子交換基團之間的離子交換作用而達到溶質保留和分離的離子色譜法。分離機理除電場相互作用(離子交換)外,還常常包括非離子性吸附等次要保留作用。其固定相主要是聚苯乙烯和多孔硅膠作基質的離子交換劑。離子交換色譜法最適合無機離子的分離,是無機陰離子的最理想的分析方法。 7. 陰離子交換色譜法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EC 以陰離子交換劑作固定相進行陰離子分離分析的離子色譜法。最常用的固定相是以季銨基為功能基團的陰離子交換劑,最常用的流動相是碳酸(氫)鹽、有機羧酸鹽。可以用於無機陰離子、陽離子的配陰離子、羧酸和烷基磺酸等無機和有機陰離子的分析。

8. 陽離子交換色譜法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EC 以陽離子交換劑作固定相進行陽離子分離分析的離子色譜法。最常用的固定相是以磺酸基和羧酸基為功能基團的陽離子交換劑,最常用的流動相是稀的無機酸溶液和有機羧酸。可以用於金屬陽離子、有機胺、生物鹼等無機和有機陽離子的分析。

9. 離子排斥色譜法 ion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ICE 基於溶質和固定相之間的Donnan排斥作用的離子色譜法。在固定相與流動相的界面存在一個假想的Donnan膜,游離狀態的離子因受固定相表面同種電荷的排斥作用而無法穿過Donnan膜進入固定相,在空體積(排斥體積)處最先流出色譜柱。而弱離解性物質可以部分穿過Donnan膜進入固定相,離解度越低的物質越容易進入固定相,其保留值也就越大。於是,不同離解度的物質就可以通過離子排斥色譜法得以分離。在離子排斥柱上還存在體積排阻和分配作用等次要保留機理。最常用的離子排斥色譜固定相是具有較高交換容量的全磺化交聯聚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這種陽離子交換樹脂一般不能用於陽離子的離子交換色譜分離。離子排斥色譜對於從強酸中分離弱酸,以及弱酸的相互分離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選擇適當的檢測方法,離子排斥色譜還可以用於氨基酸、醛及醇的分析。因為其英文名稱也可寫作ion chromatography exclusion,故常以ICE作為其簡寫形式,以與離子交換色譜法的簡寫形式(IEC)相區別。

10. 離子對色譜法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IPC 又稱離子相互作用色譜法或流動相離子色譜法,是基於溶質(樣品)離子與流動相中的離子對試劑形成電中性的離子對化合物之後,通過吸附與分配等相互作用在固定相中保留和分離的一種色譜方法。固定相是普通高效液相色譜中最常用的極性或非極性鍵合相。離子對色譜採用的是普通高效液相色譜的分離體系。離子對色譜在生物醫葯樣品中離子性有機物的分析、工業樣品中離子性表面活性劑以及環境與農業樣品中過渡金屬離子配合物的分析方面非常有用。

11. 離子相互作用色譜法 ion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IIC 又稱離子對色譜法或流動相離子色譜法。參見「離子對色譜法」

12. 離子抑制色譜法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ISC 通過控制流動相pH值,使弱酸性或弱鹼性溶質的離解得到抑制,以未離解的分子狀態在固定相上分配或吸附,從而達到保留與分離的液相色譜方法。其分離機理和離子對色譜法相似,也是將溶質離子轉變成中性的、具有一定疏水性的分子狀態。離子抑制色譜主要用於有機弱酸弱鹼的分析。離子抑制色譜也採用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譜分離體系。因為它的分析對象是具有一定離子性的有機弱酸弱鹼,所以有時在離子色譜法中也提及該方法。

13. 液態離子交換劑 liquid ion exchanger 具有離子交換功能基團,可以用於離子交換分離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如高分子胺)。它們大多是離子對試劑,將它們溶於流動相後動態塗漬到多孔硅膠或非極性鍵合相上,形成動態包覆離子交換層,可進行動態離子交換色譜分離。

14. 金屬配合物離子色譜法 metal complex ion chromatography, MCIC 又稱金屬絡合物色譜法,是使被測金屬離子與適當的有機配位體作用,形成金屬配合物(中性分子、配陰離子或配陽離子)後,採用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譜體系分離和檢測的一種色譜方法。因為它的分析對象是金屬離子,所以也可以作為一種離子色譜法討論。

15. 離子色譜儀 ion chromatograph 離子色譜分析所使用的專門儀器。它和一般的液相色譜儀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一樣,最基本的單元組件也是高壓輸液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和數據處理系統(記錄儀、積分儀或色譜工作站)。此外,還可根據需要配置流動相在線脫氣裝置、梯度洗脫裝置、自動進樣系統、流動相抑制系統、柱後反應系統和全自動控制系統等。專用離子色譜儀不同於普通液相色譜儀的主要之處是使用的常規檢測器不是紫外檢測器,而是電導檢測器,所用的分離柱不是液相色譜所用的吸附型或分配型柱,而是以離子交換劑作填料的分離柱,而且柱容量比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譜柱小得多。另外,在離子色譜中,特別是在抑制型離子色譜中往往用強酸性或強鹼性物質作流動相,因此,儀器的流路系統耐酸耐鹼的要求更高一些。

16. 淋洗劑 eluent 在離子色譜分析所用流動相溶液中,能提供與溶質離子在離子交換位置進行離子交換競爭反應的淋洗離子的物質。如陰離子交換色譜分析中常用NaHCO3水溶液作流動相,NaHCO3就是淋洗劑。參見「淋洗離子」。

17. 淋洗離子 eluent ion 在離子色譜流動相中,與溶質離子在離子交換位置相互競爭,將溶質離子從固定相洗脫出來的那種離子。如NaHCO3作為陰離子交換色譜分析的淋洗劑時,它所提供的陰離子HCO3-就是淋洗離子。

18. 去離子水 deionized water 用離子交換分離等技術去除了離子性物質的純水。離子色譜中配製流動相和樣品都要用去離子水,以避免水中所含離子性成分被干擾.

建議您可以到行業內專業的網站進行交流學習!

分析測試網路網,分析行業的網路知道,基本上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有問題可去那提問,網路上搜下就有。

❺ 離子色譜法的類型


斯莫爾等人首先介紹雙柱法(圖 1)。該法使用一根離子交換柱作為分離樣品用。另一根是抑制柱,用於除去大部分洗脫液中的離子,以便在檢測時能消除移動相離子的干擾。
1979年D.T.耶爾德、J.S.弗里茨和G.施穆克爾斯介紹了不用抑制柱的單柱法,從分離柱流出的液體直接進入檢測器,由於不需要特殊的抑制柱,並且可以使用常規的液相色譜儀器,所以單柱法發展最快。然而,新的抑製法的出現,例如填充中空纖維的抑制柱,使柱效得到改善,所以仍然得到廣泛的使用。

❻ 什麼叫化學抑制型離子色譜

是分析化學或儀器分析的內容 貌似大學書上有提過,但沒有詳細解釋

離子色譜儀由淋洗液貯存器 、泵 、進樣閥 、分離柱 、抑制柱、電導檢導器和數據處理單元等組成。離子色譜儀最重要的部件是分離柱,裝有離子交換樹脂。抑制柱是抑制型離子色譜儀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將淋洗液轉變成低電導部分,以降低來自淋洗液的背景電導,同時將樣品離子轉變成其相應的酸或鹼,以增加其電導。分離陰離子,抑制柱填充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分離陽離子,抑制柱填充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檢測器分通用型檢測器與專用型檢測器。前者如電導檢測器,對檢測池中所有離子都有響應;後者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

❼ 離子交換柱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順序,哪個前哪個後

廣州華膜--樹脂產品的貯存:
離子交換樹脂內含一定量的水份,在運輸及貯存過程中應盡量保持這部分水份,如貯存過
程中樹脂脫了水應先用濃食鹽水(10%)浸泡,再逐漸稀釋不得直接放入水中,以免樹脂急劇
膨脹而破碎。在長期貯存中,強型樹脂應轉成鹽型,弱型樹脂可轉變成相應的氫型或游離型,
也可轉變成鹽型,然後浸泡在潔凈的水中。樹脂在貯存或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在5-40℃的溫度
環境中避免過冷過熱,影響質量。
新樹脂的預處理:
新樹脂常含有溶劑、未參加聚合反應的物質和少量低聚合物,還可能吸著鐵、鋁、鋼等重
金屬離子。當樹脂與水、酸、鹼或其他溶液相接觸時,上述可溶性雜質就會轉入溶液中,在使
用初期污染出水水質。所以,新樹脂在投運前要進行預處理。
1、 陽樹脂預處理步驟如下:
首先使用飽和的食鹽水。取其量約等於被處理樹脂體積的兩倍,將樹脂置於10%食鹽溶液
中浸泡18-20小時,然後放出食鹽水,用清水漂洗凈,使排出水不帶黃色;其次再用
2%-4%NaOH溶液,其量與上相同,在其中浸泡2-4小時(或作小流量清洗),放出鹼液後,重洗
樹脂直至排出水接近中性為止;最後用5%HCI溶液,其量亦與上述相同,浸泡4-8小時後放出酸
液,用清水洗至中性待用。
2、 陰樹脂的預處理
其預處理方法中的第一步與陽樹脂預處理方法中的第一步相同;而後用5%HCI浸泡4-8小時,然後放出酸液,用水清洗至中性;而後用2%-4%NaOH溶液浸泡4-8小時後,放鹼液用清水漂洗至
中性待用。

❽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譜法

與經典色譜比較優點:

與氣相色譜比較:

按固定相聚集狀態:液液色譜法、液固色譜法

按分離機制:分配、吸附、離子交換、分子排阻四類基本機制

其他分離機制:親和色譜法、手性色譜法、膠束色譜法、電色譜法、生物色譜法

目前最常用固定相是化學鍵和相,稱為化學鍵和色譜法

鍵合相:通過化學反應將有機基團鍵合在載體表面構成的固定相

正相NP、反相RP

採用氰基、氨基等作為固定相,非極性或弱極性溶劑為流動相。

分離極性至中等極性分子行化合物

分離機制一般認為是分配,也有認為是吸附如形成氫鍵的

一般規律:劑型強的組分容量因子k大,後出。流動相極性增強洗脫能力增強

十八烷基硅烷、辛烷基硅烷等,有時也用弱極性或中等極性

流動相以水作為基礎溶劑再加一定量極性調整劑

分離機制有爭論,多種理論模型

影響組分保留行為的主要因素:

分離非極性至中等極性組分

離子對色譜法(IPC)分正相和反相,正相已經少用。

反相離子對色譜法(RP-IPC)是把離子對試劑加入到含水流動相中,使被分析組分離子在流動相中與離子對試劑的反離子生成不帶電荷的中性離子,使組分k增加,用於分離可離子化或離子型化合物

用於生物鹼類、兒茶酚胺類、有機酸類、維生素類、抗生素類葯物分析

離子色譜法:將離子交換色譜與電導檢測器相結合分析各種離子的方法

可以分析無機和有機陰陽離子,氨基酸、糖類、DNA和RNA的降解產物

分為抑制型(雙柱型)、非抑制型(單柱型)

對於X - 離子:

雙柱型使用兩根離子交換柱,一根為分離柱,填有低交換容量的陰離子交換劑,另一根為抑制住,填有高交換容量的陽離子交換劑,兩者串聯。進入分離柱的組分X - 按正常離子交換色譜分離,在進入抑制柱,除去組分中的OH - 從而使本底電導率降低,利於較大電導率HX的檢測。

非抑制型可使用更低交換容量的固定相,濃度很低、電導率很低的流動相,這樣本底電導率低,試樣離子被洗脫後可直接被電導檢測器檢測

利用手性固定相(CSP)、手性流動相添加劑(CMPA)分離分析手性化合物的對映異構體的色譜方法。還有間接法(加入手性試劑使一對對映體轉變為非對映體用常規方法分離)。

環糊精(CD)也是一種手性選擇劑,分離機制主要是由於分子內熟睡空腔的動銷和多手性中心的作用,如果對映體能被空腔緊密包絡,而且與CD分子外沿的仲醇基作用,則被固定相保留,兩對映體與CD作用程度不同從而分離。

親和色譜法(AC)利用或模擬生物分子之間的專一性作用,從復雜試樣中分離和分析能產生轉移性親和作用的物質的一種色譜方法。選擇性最高。

要求:顆粒細且均勻、傳質快、機械強度高、耐高壓,化學穩定性好

液固:全多空硅膠、高庚子多空微球

應用最多的是化學鍵和相

要求:化學穩定性好;適宜溶解度;與檢測器相適應;純度高;粘度低

使用前經微孔濾膜過濾,除去固體顆粒,還要脫氣處理

分離方程式:

選擇合適的溶劑強度使組分k在最佳范圍內,選擇合適種類的溶劑改善選擇性使α增大獲得良好分離度R>1.5

在化學鍵和色譜中溶劑洗脫能力即溶劑強度直接與它的極性相關。

溶劑極性用溶劑極性參數表示 ,用以表示正相色譜中洗脫能力

反相鍵合相色譜溶劑強度用另一強度因子S表示

混合溶劑可以用P或S的加權平均表示

HPLC速率理論方程:

盡可能減小柱外死體積

(349頁圖)

高效液相色譜儀一般由高壓輸液系統、進樣系統、色譜柱分離系統、檢測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組成

分類:

要求:靈敏度高、雜訊低、線性范圍寬、重復性好、適用范圍廣

紫外檢測器UVD:不破壞樣品,只能檢測有紫外吸收物質、對流動相有限制

熒光檢測器FD:靈敏度更高,只適用於產生熒光物質,體內葯物分析常用

電化學檢測器ECD:極譜、庫侖、安培、電導。電導用於離子檢測,安培應用廣泛,靈敏度高適用於痕量組分分析,凡是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都能進行檢測

蒸發光散射檢測器ELSD:適用於揮發性低於流動相的組分,用於糖類、高級脂肪酸、磷脂、維生素、氨基酸、三醯甘油及甾體;對各種物質幾乎有相同響應;但是靈敏度低,流動相必須是揮發性不能含有緩沖鹽。

儀器自動化:

採集和分析色譜數據:

中心計算機控制系統: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藉助於HPLC理論及原理,利用小顆粒固定相,非常低的系統體積及快速檢測手段等技術,使分離度、分析速度、檢測靈敏度及色譜峰容量大大提高,從而全面提升了液相色譜的分離分析效能。

操作條件比較(355表)

優點:分析速度快;分離效能高;靈敏度高——小顆粒技術和整體化儀器設計

van Deemter方程,可以發現固定相粒度越小,分離度越大。同時粒度越小,最佳流動相線速度越大,並有更寬優化范圍,因此降低粒度可以提高分析速度。但是會增加系統柱壓差,受到固定相機械強度和色譜儀系統耐壓性限制

常用外標和內標,少用歸一化。對葯品中雜質含量測定常用主成分自身對照法

主成分對照法分為不加校正因子和加校正因子兩種:

注意進行色譜系統適用性試驗:理論塔板數、分離度、拖尾因子和重復性

❾ 高分子聚合物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么

高分子聚合物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法,只要求試樣能製成溶液,而不需要氣化,因此不受試樣揮發性的限制。對於高沸點、熱穩定性差、相對分子量大(大於400以上)的有機物(這些物質幾乎佔有機物總數的75%~80%)原則上都可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來進行分離、分析。據統計,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約佔20%,而能用液相色譜分析的約佔70~80%。
1、環境中有機氯農葯殘留量分析
固定相:薄殼型硅膠(37 ~50mm)
流動相:正己烷
流速:1.5 mL/min
色譜柱:50cm´;2.5mm(內徑)
檢測器:差示折光檢測器
可對水果、蔬菜中的農葯殘留量進行分析。
2、稠環芳烴的分析
稠環芳烴多為致癌物質。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化鍵合相
流動相:20%甲醇-水 ~100%甲醇;線性梯度淋洗2%/min
流速:1mL/min
柱 溫:50℃
柱壓:70 ´104 Pa
檢測器:紫外檢測器
3.陰離子分析
雙柱;薄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柱(3×250mm),
流動相:0.003mol·L-1 NaHCO3 / 0.0024 mol·L-1Na2CO3,流量138 mL/hr。
七種陰離子在20分鍾內基本上得到完全分離,各組分含量在3~50 ppm。

❿ 離子色譜的應用普遍嗎離子色譜常用的檢測器都有那些大概的原理如何

離子色譜法屬於高效液相色譜的一種,常用於無機離子,有機酸、糖醇類、氨基內糖類、氨基酸、蛋容白質等物質的檢驗,應用相當普遍。
常用檢測器有電導檢測器、紫外檢測器、安培檢測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等。
原理和一般的高效液相都差不多。

閱讀全文

與雙柱離子交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