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龜交易法中的N值到底怎麼求呀 求詳細的解答~
N=(19×PDN+TR)/20 式中: PDN-前個交易日的N值 TR-當日的實際范圍 因為這個公式要用到前個交易日的N值,所以,你必須從實際范圍的20日簡單平均開始計算初始值。
❷ 聽說海龜可以憋氣10個小時,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需要時,海龜通過收縮腹股溝袋中的肌肉將水泵入泄殖腔孔(標記為1)。然後水流到泄殖腔法氏囊(標記為2),這是一對內部的袋狀結構。泄殖腔囊內襯有長纖毛(標記為3),這是氣體交換的部位。海龜這種利用屁股呼吸的辦法被稱為泄殖腔呼吸法,其實它與魚鰓從水流中過濾空氣的原理類似,只不過海龜的呼吸是通過屁股來完成的。
❸ 海龜交易法則的加倉方法,為啥以波動性作為間隔
這個問題我認為問的十分到位!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把海龜交易法則中關於頭寸規模、入市規則和止損規則又都細細的品了一遍。這么一琢磨對我的啟發也不小。這次為了解答這個「加倉間隔」的問題,有一部分以前沒看出來的內容也被發掘了出來。
不過,現在研究海龜交易法則的人那麼多。我的觀點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各位看官姑且觀之吧。
~~~~~~~~~~~~~~~~~~~~~~~~~~~~~~~~~~~~~~~~~~~~~~~~~~~~~~~
總體來說,海龜交易法則中,加倉部分為什麼要以波動性為間隔?
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海龜的波動性中已經設計了頭寸規模。而頭寸規模又與止損規則相關。所以,在波動性的表象下,加倉過程其實是以風控管理為內核的一個操作行為。不過,這里也潛藏著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下面我就把我的看法展開。
我們先從海龜的開倉規則開始討論,然後進一步討論到加倉上。
海龜的原始開倉規則包括兩部分,書中稱為入市策略,如圖:
簡單說,海龜就是通過突破唐奇安通道來發出開倉信號的。
但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海龜的兩個系統中只有系統2提到了加倉規則。而系統1隻論述了信號的甄別。這里我就不浪費篇幅去貼海龜的原文了。建議大家找來海龜這本書對照著看。這段在書中的第232頁。
這里,我認為有必要先開個小差,我們先來聊聊海龜的系統1。
系統1對信號的有效性進行了區分,它們分別是——盈利性突破和虧損性突破。書中並沒有定義其他形式的突破,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旦系統1發出了交易信號,那麼後續對這個信號的判斷就只有「盈利性突破」和「虧損性突破」的二元定義。這與持倉是否處於盈利無關。
我們先看一下原文的表述:「假如上一次突破是一次贏利性突破(也就是可以帶來一次贏利的交易),那麼系統1的當前入市信號將被忽略。」
從字面上理解,由於唐奇安通道本身是在描述不斷創出的新高或新低點。如果,以價格突破唐奇安通道高點(以上漲為例)為信號的話,那麼價格不斷創新高的過程,可以視為系統在不斷發出信號。海龜不可能每個創新高的時點都做多。所以,只在第一個突破的時候買進去。這個信號被視為有效信號。後面再突破就不再買了。也就是說系統1更多的情況是只有底倉而不加倉的。
我們再研究一下虧損性突破的定義:如果突破日之後的價格在頭寸有機會退出獲利(根據10日突破退出法則)之前發生了2N幅度的不利變動,這就被視為一次虧損性的突破。
這其實是說,當倉位建好後,在不利方向的2N位置設置個初始止損。(不了解N的意思的朋友不用急,我後面會詳細說。現在我們先暫時把N理解成為N個最小變動價位)
如果這個初始止損被觸發了,那麼產生這次操作的突破信號就叫做虧損性突破。
根據規則,我們可以看到:系統1就是在等待開倉機會,設好初始止損和持續跟蹤中完成交易的。
我們再來看看系統2的入市規則:
「如果價格超過55日最高價,那麼,海龜就會在相應的商品上買入一個單位建立多頭頭寸。如果有一個信號顯示價格跌破了最近55日的最低價,海龜就會賣出一個單位建立空頭頭寸。
對系統2來說,所有突破都被視為有效信號,無論上一次突破是虧損性還是盈利性的。」
在系統2中,已經不考慮盈利性突破還是虧損性突破了。只要是突破,就被認為是有意義的。
為什麼?!
為什麼系統1就要區分而系統2就不區分了?
我認為,首先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從更深的一個層次去理解海龜加倉的邏輯。
我們看海龜的系統1和系統2,本質上其實就是兩套趨勢跟蹤系統揉在一起。一個是參數較小的敏感系統,一個是參數較大的遲鈍系統。
相對遲鈍系統,敏感系統會發出更多的信號。由於市場中單邊趨勢行情並非很多,那種「恰到好處」的波動很容易將系統1頻繁的清洗出場。
即使是一個標準的單邊趨勢,其過程中也難免出現過大幅度的反向運動。這種反向運動不僅會結束盈利持倉,甚至會給出反方向的開倉信號。而這種反方向的開倉信號,通常又會產生2N幅度的虧損。
可以說,海龜本身已經考慮到了敏感系統的不穩定性。所以,它並不在系統1上加倉。這一點對我們也有借鑒意義。那就是,敏感參數構成的系統最好不要通過頻繁的加倉來捕捉趨勢。
~~~~~~~~~~~~~~~~~~~~~~~~~~~~~~~~~~~~~~~~~
下面,我們在討論系統2的加倉思路前,先做一些鋪墊。
再討論加倉規則前,我們要先把海龜的倉位計算和止損規則研究一下。
海龜是通過計算交易標的的「真實波動幅度均值(ATR)」,並結合資金回撤幅度來計算下單量的。這體現了海龜將波動性與風險控制結合起來的思想!我認為這是有很大前瞻性的思想這個思路在我的文章《 干貨!給期貨新手講一個簡單易用的資金管理方法 》也有涉及。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具體的公式,以及存在的問題。
要計算真實波動幅度均值(ATR),要先計算「真實波動幅度(TR)」。
公式為:
TR = MAX(H - L, H - PDC, PDC - L)
H-當日最高價;L-當日最低價;PDC-前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簡稱:前收價
簡單說,就是當日的高低價差、最高價和前收價的價差以及前收價和最低價的價差中找到對大的那個數,作為當天的真實波動幅度(TR)來用。(這要在日線收盤後計算。)
這里出現了問題一:作為現代市場,很多流動性較大的品種,其TR通常為當日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差。
我們看一下示意圖:
除去比較極端的情況,比如春節、十一假期後開盤。這種前收價在當日高低價以外的例子,在如今的期貨市場上已經不是很容易出現了。即使出現了,由於在計算ATR時又進行了一下平均,其對最終結果的計算的影響也已經微乎其微了。
我在想,海龜為什麼在計算TR的時候,要考慮前收價呢?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市場,日線級別出現大幅度跳空的情況比較常見。為了將跳空的尺度計算到風險控制模型之中,必須將前收價與當日高低價的差值進行比較,並取大者。
其實,從這個片面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海龜系統與如今市場節奏上的不同。在計算如今市場的波動幅度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為佳。不過,原版海龜的這一步計算也不是不能用。
然後,在計算N值的公式上,出現了第二個問題:如果選取不同的起始日,計算出來的N值將會出現差異。
先來看一下N的計算公式:
N = (19 × PDN + TR)/20
PDN-前個交易日的N值;TR-當日的真實波動幅度值
「由於公式中需要前一日的N值,你在首次計算N的時候不能用這個公式,只能計算真實波動幅度的20日簡單平均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選擇的起始日不同,其對應的起始N值就會不同。
我們用原文中的數據舉個例子:
由於首個N值是用真實波動幅度TR的20個平均值計算的,不同的日期,其均值取值范圍不同,具體的數值肯定也會不同。而後面的N值則都是在這個基礎的N值之上進行計算,難免就會出現誤差。
所以,現在很多軟體中ATR的計算直接就用20個TR的均值了。而不是再生搬硬套這個N的公式了。
所以,為了有所區別,海龜計算的咱們還叫N。而單純用TR平均計算出來的咱們以後就叫它ATR吧。
海龜們得到N之後,就要用它來計算下單量了。
公式為:
頭寸規模單位 = 賬戶的1%/(N × 點值)
用書中的例子計算:
當N = 0.0141;賬戶規模=1 000 000 美元;民用燃油點值 = 42000美元
頭寸規模單位 = 1 000 000 × 1% / (0.0141 × 42000)=16.88
取整為16份合約。
好,現在要回憶一下上文中,咱們討論系統1的時候提到的初始止損了。也就是2N的止損空間。
如果下單16份合約做多,止損跌2N的話,這次交易將會虧損:16×42000×2×0.0141=18950.4美元
我們再算算比例:18950.4 ÷1 000 000 ×100%=1.895%≈2%
到這應該就能明白了吧,海龜的止損其實是配合著資金管理的。其目的就是根據行情的波動幅度,在盡可能包容行情折騰的前提下,讓單次虧損的資金控制在總資金的2%以內。
這讓初次分析海龜的朋友容易混亂。它等於在一個環節里處理了包括:市場波動、風控計算(通過下單量計算實現)、止損點位確認等多個任務。
那,這與我們問題中的加倉有什麼關系呢?
這涉及兩方面問題,我們接著討論。
=========================================
首先,我們從書中的例子入手。
在書中的第236頁,關於『止損標准』這一段,如圖:
我們可以看到,加倉的點位都是在初始位置上按1/2N的間隔累積的。而止損價則是入市價反向2N的位置。
也就是每一次新開倉,如果成交後,行情折返並觸及止損,則該筆交易將虧損總資金的2%。
我們逐個計算一下:
第四個單位:30.10 - 27.70 = 2.4;2.4 ÷1.2 = 2(N) (N=1.2)
第三個單位:29.50 - 27.70 = 1.8;1.8 ÷ 1.2 = 1.5(N)
第二個單位:28.90 - 27.70 = 1.2;1.2 ÷ 1.2 = 1(N)
第一個單位:28.30 - 27.70 = 0.6;0.6 ÷1.2 = 0.5(N)
總計虧損:2 + 1.5 + 1 + 0.5 = 5 (N)
也就是說,開四個單位的倉,總風險理論上為5%。
也就是說,海龜的這個加倉其實是在考慮總風險控制的基礎上,來進行分步加倉的。
而每往上增加1/2N,行情就有可能提前折返而無法觸發新的買入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虧損的機會成本。
比如,行情只啟動了第二個單位就折返了。此時兩個單位都止損,其總風險為3.5%。如果,我們在最開始啟動的位置直接買兩個單位(而不是一個單位)的話,總風險將是4%(雖然初始止損位更低一些)。這樣比較起來,雖然進場位置更不利了一些,但總風險其實在同等倉位的時候更小了點。而且,從行情能夠到達第二個買入位來看,潛力比在價格只到第一個位置時更強勢了一些。
我們可以這么考慮,當行情漲了10%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沒什麼感覺;當行情漲了20%的時候,我們覺得行情已經有啟動的可能了;當行情漲了30%的時候,我們確信上漲趨勢要來;當行情漲了40%的時候,我們處於上漲趨勢之中;當行情漲了100%的時候,我們已經大幅獲利。
這也就是正反饋思維的核心,每一個順勢的強化都被認為是在繼續增強中。所以,海龜的加倉可以理解為正反饋思維的具體化。
第二個層面:
費斯在書中講過這么一句話:
這表明,如果趨勢出來了,卻沒能賺到足夠多的錢,那麼最終海龜是難逃虧錢的命運的。
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趨勢必須把握到,不能錯過;另一個就是把握到的趨勢,必須盡可能的多賺。
因此,海龜設置了系統2。通過更加遲鈍的系統,來把握必然出現的趨勢。即使系統1被震出場,那麼系統2也必將把趨勢把握到。
但把握到趨勢還不行。費斯的潛台詞是,遲鈍系統啟動代表出大趨勢的可能性就會大於系統1。那麼,必須通過嘗試加倉的模式來盡可能的去把握利潤。
從這個角度,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系統2有加倉而系統1卻沒有。
因為兩個系統的作用是不同的:系統1是在盡量規避雜訊的同時,把握行情;系統2則是在把握行情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多賺。
好,啰嗦了半天,我們最後總結一下回答。
~~~~~~~~~~~~~~~~~~~~~~~~~~~~~~~~~~~~~~~~~
海龜的加倉方法,為什麼以波動性作為間隔:
海龜的加倉可以說是一種對「相對確認」的行情「下重注」的行為。
以波動性進行加倉,一方面是在系統2的信號基礎上再對行情進行一遍篩選,避免不必要的重倉;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每次進場的頭寸更方便的設置初始止損位服務,從而將單筆風險和總持倉風險控制住。
如果進行嘗試,以波動性進行加倉的模式可以進行變通性調整。只要能夠將控制風險和把握行情這兩個基本原則顧及上就行。比如,利用系統2突破時,突破位置必須在1/2N以上的位置再加倉;又或者,在20日唐奇安通道的跟蹤軌道側向上加2N的位置作為進場位置,通過跟蹤20日唐奇安通道的離場軌道來加滿四次倉等。
總之,在海龜看來,趨勢行情不多,不能錯過,且一定要盡量多賺。至於形式,只要遵守那兩個基本原則,可以變通。
好了,啰嗦了很多話。其實三四段內容就可以總結。但是,如果只有三四段話可能也會有人看不明白。就當我這個文章是在梳理思路吧。
如果您認可我的文章,請幫忙轉發一下。讓更多感興趣的朋友看到。如果我的文章能夠給大家更多的啟發,我將不勝榮幸。
❹ 談談海龜交易法則的基本原理,如何實現海龜交易策略
海龜策略本質上來講是一個趨勢跟隨模型,通過唐安奇通道突破方法確定入場離場信號。原版的海龜交易法則需要決定的決策有:市場:買賣什麼;頭寸規模:買賣多少;入市:什麼時候買賣;止損:什麼時候放棄一個虧損的頭寸;退出:什麼時候退出一個盈利的頭寸;戰術:怎麼買賣。
❺ 什麼是海龜交易法則
海龜交易法則:主要講述的是海龜所用的交易系統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的系統使我們更容易地進行一致性的、成功的交易,因為它沒有給交易員的判斷力留下重要的決策任務。對於一致性賺錢的交易,使用機械繫統就是最佳的方式。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系統能夠長期賺錢,你就比較容易接受信號,並且在虧損期間按照系統信號進行交易。如果你在交易中依賴自己的判斷,你可能會發現恰恰應該勇敢時你卻膽怯,而恰恰應該膽怯時你卻勇敢。
❻ 關於一道數學建模入門題目
前兩個公式應該是前人通過復雜的計算和時間推到出來的,可以直接用,也可以自己推到一下,至於L,建議你去看隨機過程,這應該是一個概率轉移矩陣。
❼ 海龜的資料
基本資料
中文正名:綠海龜
拉丁學名:Chelonia mydas 命名:Linnaeus
拉丁別名:Green turtle
中文俗名:海龜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溫水水域。我國北起山東沿海、南至北部灣均有發現。
保護等級:CITES附錄II 國家重點保護Ⅱ級
[編輯本段]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海龜科 Cheloniidae → 海龜屬 Chelonia → 綠海龜 Chelonia mydas
[編輯本段]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EN A1bd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極危 生效年代: 1996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綠海龜因其身上的脂肪為綠色而得名。它的身體龐大,外被扁圓形的甲殼,只有頭和四肢露在殼外,體長80—100厘米,體重70—120千克,最大的巨形綠海龜可達體長150厘米,體重250千克。頭略呈三角形,為暗褐色,兩頰黃色,頸部深灰色,吻尖,嘴黃白色,鼻孔在吻的上側,眼大,前額上有一對額鱗,上頜無鉤曲,上下頜唇均有細密的角質鋸齒,下頜唇齒較上頜長而突出,閉合時陷入上頜內緣齒溝,舌已退化。背腹扁平,腹甲黃色,背甲呈橢圓形,茶褐色或暗綠色,上有黃斑,盾片鑲嵌排列,具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紋,色澤調和而美麗。中央有椎盾5枚,左右各有助盾4枚,周圍每側還有緣盾7枚。四肢特化成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劃水游泳。前肢淺褐色,邊緣黃白色,後肢比前肢顏色略深。內側指趾各有一爪,前肢的爪大而彎曲,呈鉤狀。雄性尾較長,相當於其體長的二分之一,雌性尾較短。尾部的脊骨經鹽酸處理後,可以隱約看出生長年輪。它在自然界生長速度較為均勻,年平均生長為10—15千克,以2—4歲時生長比率最高,壽命可達100歲以上。為了適應海水中的生活環境,在眼窩後面還生有排鹽的腺體,能把體內過多的鹽分通過眼的邊緣排出,還能使喝進的海水經鹽腺去鹽而淡化。
綠海龜是用肺來進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動,是一種吞氣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將頭伸出海面來呼吸。但也可以比較長時間地在水下生活,因為它還有一種具特異呼吸功能的肛囊,即直腸兩側的一對薄囊,在肛囊袋的壁上密布著許多微血管。當綠海龜在海中棲息時,能有節奏地收縮著肛門周圍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門、直腸和肛囊間進出,此時微細血管內的紅細胞即可從海水中攝取氧氣,不必把頭伸出水面進行呼吸了。夜晚綠海龜就躺浮在海面上睡覺,暫時停止肛囊的呼吸作用,而改用肺來呼吸。
綠海龜在海水中游泳時,阻力相對比陸地上要大得多,需要較多的能量供給,因此它的食量也比陸地生活的龜鱉類大得多,每天要吃大量的魚、蝦、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大葉藻等。但它對惡劣環境有高度的忍耐性,在水質嚴重污染、食物缺乏的時候,也能正常生活,但生長停滯,血紅素減退。
[編輯本段]繁殖習性
綠海龜在我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的沿海地帶都有分布,尤以南海為多,但產卵場所只有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的沿岸和島嶼。它在國外還分布於東南亞海域和印度洋,循洄遊路線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雖然綠海龜常年遨遊於海洋之中,可是一到繁殖季節,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要回到出生的地點,在海岸、海島的周圍水域中或陸地上交配。此時雄性和雌性活動頻繁,相互追逐,選擇配偶。雄性用前肢爪鉤住雌性的背甲,將其交接器插入雌性的泄殖腔中,交配的時間可達3—4個小時之久。然後雌性多於夜晚在坡度小,沙質鬆散均勻,便於爬行和挖掘的海岸登陸,直至高潮線以上的灌木林邊緣,用後肢挖掘一個坑口為20×20厘米、深50厘米的洞穴產卵。產下的卵為數十個到百餘個不等,卵的直徑為41—43毫米,白色,形狀很像乒乓球,卵殼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破損。隨卵還排出粘液,形成保護層,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保證胚胎正常發育都有重要作用。綠海龜產卵的時期在各地區均有不同,在我國西沙群島每年4—7月為繁殖旺季,但產卵時期持續很長,甚至可以一直延續到12月。由於綠海龜卵的成熟時期不同,較早成熟的卵已進入輸卵管內,成熟較遲的卻仍在卵巢中,而且還很小,所以需要產卵2—5次。
產卵之後,綠海龜便用後肢將沙土撥入洞穴中,蓋在卵上,厚約10厘米。然後爬出洞穴,用前肢將洞穴上的沙土弄平,再爬回到海中。卵藉助太陽的熱量孵化,在28—34℃的溫度下,大約需要40—70天時間,幼龜即可破殼而出。剛孵出的幼龜呈黑色,只有甲殼、四肢邊緣套有白色。它們鑽出沙土後立刻爭先恐後地迅速爬到大海中去生活,到處游盪、覓食,並在旅途中不斷發育成長,7—8年以後,到了性成熟年齡時,就再次回到故地去繁殖、產卵。在其洄遊的過程中,有著准確的季節性、目的性和固定的路線,這種奇特的本能,早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它為什麼能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准確無誤地找到故地,至今尚無令人滿意的解釋。有人說它從小嗅到出生地海水和海流的化學成分和味道,形成「嗅覺梯度」的記憶,也有人說它是用眼睛觀測太陽和星辰的方位,還有人推測它具有一種能夠利用地球重力和磁場的能力來辨別方位的導航系統。最近進行的科學研究實驗還表明,幼龜都是利用海浪的方向而移動,能夠根據海流、海浪來校正航向,所以當海面風平靜的時候,它們就只能在原地打轉了。
[編輯本段]分布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溫水水域。我國北起山東沿海、南至北部灣均有發現。
綠海龜在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的沿海地帶 都有 分布, 尤以南海為多,但產卵場所只有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的沿岸和島嶼。它在國外還分布於東南亞海域和印度洋,循洄遊路線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海水生活。以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以及海藻等為食物。在我國西沙群島,每年4~10月為海龜繁殖期,到沿海沙灘掘穴產卵,每次產卵90~16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4~45 mm。在自然條件下,經40~50天卵出仔龜。雌海龜一年可產卵數次。
[編輯本段]估計數量
S.S. Frazier等(1988)報道在我國福建與廣東調查資料,共觀測得海龜130號。據該文作者統計我國海龜記錄多在海南島與西沙群島(79%)。海龜數量又占此次研究各種海產龜類總數的69%,認為海龜是我國沿海最常見的種類。
[編輯本段]致危因素及現狀
掠奪性的亂捕濫殺,濫挖龜卵,是西沙群島海龜資源急劇減少的重要原因。據報道:「每年4-7月份大批漁民成群結隊來西沙,尤以瓊海縣漁民為甚。他們不僅在海上撒網捕龜,(該文所指海龜包括海龜、玳瑁、龜、棱皮龜),而且上島捉龜挖蛋。在每個島嶼附近的海面上都能看到捉海龜的漁船游弋。在中建島看到瓊海00258號漁船已捕有海龜20多隻(該船回瓊海縣譚門港被漁政部門抓獲,海龜沒收放生並罰款);在珊瑚島,有2條裝有海龜的漁船看到調查船開來便倉惶逃跑。每當海龜產卵旺季,捕捉海龜的船隻多達數十條, 1條船1年捕捉海龜100隻以上,挖去的海龜蛋多的達1000隻以上。」(歐陽統等,1992)據該文介紹,過去海南島也曾有過較多海龜,正是由於人們捕龜挖蛋,導致海南島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龜蹤影了。台灣省東海岸沙灘風景優美,可惜在人為捕殺破壞後,已幾乎無海龜在此產卵(程一駿,1997)。
近年來綠海龜的數量已經在全世界的范圍內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是人類為了吃它的肉和用它的甲殼來作葯材和裝飾品等,進行濫捕亂殺。其次是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使綠海龜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化。另外,由於海灘上的人工建築越來越多,使必須回到其出生的海灘上產卵的綠海龜無法找到故地而造成終生不育。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改善,綠海龜將在20—30年內絕滅,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紛紛呼籲,行動起來,保護綠海龜。
● 作為食物被捕獵: 海龜體大者重達四百五十公斤,肉、卵可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 過度捕獵: 西沙群島每年四月至六月是捕龜旺季,漁民在礁盤附近下網和在礁石上捕捉交配龜,還捉登錄龜。
● 因為貿易被捕獵: 將其皮甲做成標本出售,稚龜亦被當成水族寵物加以出售圖利。
● 棲息地破壞: 除了過度捕殺外,大部分海龜在陸上與海上的棲息地亦遭到嚴重破壞。
● 作為醫葯成分被捕獵: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海龜龜板可練膠入葯,是高級補品,行銷國外,很受歡迎,對腎虧、失眠、肺結核、胃出血、高血壓、肝硬化等病均有一定療效。據記載,龜掌有健胃、潤肺補腎、明目等功效。龜油、龜血可治療哮喘、氣管炎。龜肝、龜胃、龜膽和龜旦都可入葯。因此被利用。
[編輯本段]馴養繁殖狀況
僅沿海少數水族館或海洋公園飼養1-2頭供觀賞。
[編輯本段]保護措施
[現有保護措施]
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名錄中。1988年12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與農業部聯合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Ⅱ級保護動物。
為了保護綠海龜和它的棲息地,我國於1986年在廣東南海沿岸建立了以保護綠海龜為主的惠東港口自然保護區。它是伸向大亞灣和紅海灣交界處的稔平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小海灣,從港口鎮火星山老虎坑到賊沃25米等高線以下山地以及低潮水位線的灘塗延伸海域,三面被群山幽閉,總面積為800公頃。這里屬於亞熱帶型的外海性海域,是我國大陸沿岸綠海龜洄遊產卵、繁殖的一個重要場所,風浪不大,水質透明,海底為砂質,沙灘的長度約為1公里,寬約500米,每年上岸產卵的綠海龜超過100隻以上,產卵量達數萬至數十萬枚,被稱為「海龜灣」。保護區成立後,有效地制止了捕龜、拾卵的現象,加強了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了當地群眾保護珍稀動物的自覺意識,使綠海龜的數量開始增加。
[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
歐陽統等(1992)文中對此有較全面中肯的闡述,現摘編如下:
1. 加強宣傳教育,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運用各種媒介,在駐島機關、部隊及群眾中掀起保護西沙群島生物資源重要性的宣傳,特別要大力宣傳嚴禁捕殺保護動物,宣傳島上與海洋里的資源歸國家所有,宣傳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來牟取私利。 2. 加強西沙群島資源管理
①駐島有關部門聯合制訂生物資源管理條例,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
②取消海島承包的錯誤做法;
③限制去西沙群島的船隻,凡進入西沙群島的船隻及人員必須執行上述條例,對進出船隻嚴格進行檢查是否有違反條例情況。
3. 加強漁政管理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知法犯法要嚴懲。
4. 建立海龜自然保護區在永樂群島的中建島和甘泉島,宣德群島的東島和西沙洲建立4個海龜自然保護區,形成四角形的保護包圍圈。
[編輯本段]人工飼養
設施飼養和日常護理
飼養海龜首需要一個比較大的魚缸或其它容器,飼養容器當然是越大越好,長度最好相當於龜甲長的2—3倍,寬度最好相當於龜甲寬的2—3倍。水質也很重要:可以是人工海水,最好還是請魚店的專業師傅上門調配,還有其它海水缸所需設備專業師傅也會為你介紹;也有人用天然海水。什麼龜都忍受不了高鹽度,海龜也不例外,它會在排淚腺中把鹽份排出,而且野生海龜有時也回出現在淡水中,所以推薦用海水:淡水是4:1或3:1。在飼養海龜時,過濾系統的好壞也影響著海龜,過濾系統最好選擇上部式過濾,過濾槽一定要大一點。還有氧氣,水中的氧氣量一定要足,建議加個氧氣泵。最後還有照明,最好能添加一根紫外線殺菌燈。
飼養海龜的日常護理是比較容易的。在水質方面,可以採用硝化細菌和水質安定劑(水族店有售)來達到「免換水」的效果,但「免換水」的效果也不是長久之計,每隔半年左右就可請水族店專業師傅上門換水,每個月要加水。海龜每天的光照最好在4小時。定期消毒,日常用紫外線殺菌燈最好,每天2—2.5小時,不可超過3小時,不然反倒有害。冬天加溫。
食譜
野生海龜多以海藻為食,也食魚、蝦。幼體則偏肉食。
海龜食量較大,飼料一定要足,尤其是幼體。
[編輯本段]巨型綠海龜
2004年9月27日凌晨6時許,在福建長樂市漳港鎮附近海域,一隻被漁船捕獲上岸的巨型綠海龜在長樂漳港邊防派出所官兵和當地漁民的護送下回歸大海。
2006年09月20日上午,在深圳弘法寺舉行的放生儀式中,5隻總重量達400公斤的綠海龜被依次抬往大梅沙海濱放生。
據稱,這5隻海龜來自廣西北海,被弘法寺深港兩地俗家弟子購回放生。在放生前,弘法寺百歲高僧本煥大師為海龜誦經祈福。
[編輯本段]紅色綠海龜
2006年9月14日傍晚,一隻體色棕紅、嘴巴呈鷹鉤狀的紅海龜來到了福州左海海底世界。
這只紅海龜是連江縣黃岐鎮赤材村漁民吳品伙13日上午在黃岐海域收網時意外撈上的。它體重15公斤左右,體長0.43米,體寬0.4米。吳先生說,自己當了20多年的漁民,還是首次見到這樣體色通紅的海龜。
海底世界技術人員介紹,紅海龜學名其實為綠海龜,由於龜殼花紋呈棕紅色,所以俗稱「紅海龜」,為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綠海龜主要集中在廣東惠東和西沙群島,我國南海成年綠海龜不到2000隻。
❽ 2021-01-04看完《海龜交易法則》獲益匪淺
首先,我想表達這本書真的非常不錯,讓我茅塞頓開,很多之前迷迷糊糊靠自己的琢磨的東西在裡面清晰明了地講出來了。
其次,我還是對於這本書講述的東西持懷疑態度,畢竟有種事後諸葛亮的感覺,我更贊同市場的隨機理論,很多所謂的成功都是後來驗證的,而很多使用同樣方法的人,最終失敗,只是沒有被人們所知曉而已。
當然了,作者的成功我並不敢單單以「隨機」來解釋,其過人之處我自然是無法否定的,一如那次乒乓球比賽。
海龜交易法則講述了簡單的邏輯也可以掙錢的思想,難點在於如何堅定不移地執行,雖然這種投資方法是否適合我們的實際投資值得商榷,但是我想這種思想還是很值得學習的。
看到知乎上「 瀇漃先生 」的回答,我表示非常贊同,他把我想說的話清晰地表達出來了。
海龜交易法則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個人認為如果你只在A股中使用這種方法,那麼大概率會很慘。第一個原因:海龜交易法則建立在眾多的投資標的之上,外匯、咖啡、大豆、玉米、豬肉等等,這些期貨的相關性不大,同時投資多個品種,容易抓到一個趨勢。但是如果你投資A股的十隻股票,一旦市場整體下跌,很少有股票能走出單邊行情。第二個原因:A股由於散戶投資者較多,加之資本市場定位獨特,所以從來就是牛短熊長(未來有望改變)。牛短熊長的市場去做多趨勢,簡直是非常難受,如果入場時間不對,怕是堅持不到牛市的到來。突破前高買入,跌到止損位止損的海龜買入法則,不知道已經成了多少大資金、量化模型的狙擊標的。所以導致海龜交易法則看起來非常有效,實操起來一地雞毛。海龜交易法則誕生於新加坡的海龜農場之中,該法則也如同海龜農場一樣,並不是適合所有地方。
以上就是他的主要觀點了。
我個人覺得海龜交易法則過小地說明了「隨機」的影響,因為任何一個參與者的決定,都可能因為蝴蝶效應而導致市場的連鎖反應,所以我們單單拿結果來說過程,其參考性較弱,而作者則是強化了這種參考性,不過呢,他說的「我們不從歷史中參考,還能從哪裡參考呢?」這句話也是很發人深省的,因為確實如此,過去是對未來的一種模擬,這種觀點也讓人無法反駁。
不管如何,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不斷學習,堅定不移地獲取知識,總結教訓,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