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有有毒腐蝕,易燃易爆,放射性,違章操作,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等。介紹如下:
1、有毒腐蝕。是指有毒並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比如濃硫酸和濃硝酸等化學物質。
2、易燃易爆。比如麵粉工廠中的粉塵,在生產過程中要避免明火。
3、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
4、違章操作。職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操作的行為。 基本內容 職工不遵守規章制度,冒險進行操作的行為。
5、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導致機器老化容易出故障,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⑵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那三種
1、化學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質(易燃易爆性氣體、易燃易爆性液體、易燃易爆性固體、易燃易爆性粉塵與氣溶膠、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質);
(2) 自燃性物質;
(3)有毒物質(有毒氣體、有毒液體、有毒固體、有毒粉塵與氣溶膠、其他有毒物南);
(4) 腐蝕性物質(腐蝕性氣體、腐蝕性液體、腐蝕性固體、其他腐蝕性物質0;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和熱輻射、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雜訊、振動、超聲波、次聲等。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強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射線等。
3、生物因素
(1)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 傳染病媒介物
(2)納濾車間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生產中,人們通過工藝和工藝裝備使能量、物質(包括有害物質)按人們的意願在系統中流動、轉換,進行生產;同時又必須約束和控制這些能量及有害物質,消除、減弱產生不良後果的條件,使之不能發生危險、危害後果。
如果發生失控:(沒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會發生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和泄漏,從而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所以失控也是一類危險、危害因素,它主要體現在設備故障(或缺陷)、人員失誤和管理缺陷三個方面,並且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它們大部分是一些隨機出現的現象和狀態,很難預測它們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出現,是決定危險、危害發生的條件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
⑶ 車間危險源有哪些和預防措施
化工生產企業是危險源較為密集的地方,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否則就會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危險識別
1.火災危險
化工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基體樹脂是易燃物品,是化工生產企業主要的危險源。
2.設備運行危險
預浸帶生產機組和冷熱壓機組等機械設備運轉溫度高,某些設備有開放工作面(輥筒,模頭等),違規操作極易對肢體造成傷害(高溫燙傷、輥筒擠傷等)。
3.電危險
(1)靜電
預浸帶生產機組在連續運轉中會產生強靜電,嚴重時可能導致空氣放電,造成電擊或起火。
(2)導線電纜漏電
絕緣層老化或破損失去絕緣作用,會使設備或其他接觸導體帶電,人體接觸時觸電受傷。
4.雜訊危害
生產車間中機械設備運行雜訊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機雜訊,長期在雜訊中工作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不利。
5.其他環境隱患
工作通道被佔用、安全標志不清晰或丟失的不安全工作環境,也是造成化工生產企業安全事故不容忽視的因素。
安全措施
1.防火
(1)廠房建築符合防火標准
化工生產企業房建築應符合防火標准,用科學的性能評估方法對廠房建築進行消防安全特徵分析,使廠房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必須滿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導線電纜符合防火要求
應採用標準的耐火電纜和阻燃電纜,禁止超負荷用電,禁止私自、不安全接電、用電等。
(3)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
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當監控參數超標時,自動報警,並啟動相應設施,降低火險等級。
2.防止設備運行危險
(1)嚴格操作規程
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印刷機及其他設備,確保設備的防護裝置工作狀態良好,運行不正常的設備應停產檢修。
(2)嚴肅勞動紀律
員工要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生產安全法規。
同時要建立健全勞動安全檢查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3.防觸電措施
(1)防靜電
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應加裝靜電消除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印刷車間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定期為車間、設備消除靜電。靜電易發工段的操作工人要穿專門的防靜電服裝。
(2)防止導線電纜漏電
設備應有正確的接地保護,導線電纜應避開人員必經之路,老化、破損電纜要及時更換,帶電維修要遵守操作規范。
4.防治雜訊
為主要雜訊設備加裝隔音降噪設施;車間牆壁採用吸聲材料,減少反射產生的混響聲;採取相應的個體防護措施。
5.消除環境隱患
企業環境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⑷ 車間危險源有哪些
車間危險源有:
1、火災危險
生產企業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產企業主要的危險源。
2、設備運行危險
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捲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
旋轉部件和運行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旋轉的軸,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
3、雜訊危害
生產車間中機械設備運行雜訊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機雜訊,長期在雜訊中工作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不利。
(4)納濾車間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安全措施
1、第一,改進生產工藝過程,實行機械化、自動化生產。
2、第二,設置安全裝置,如防護裝置、保險裝置、信號裝置及危險牌示和識別標志。
3、第三,機械強度試驗。隔一定時期進行,使機械(如蒸汽鍋爐及其主要附件、受壓容器、起重機械及其用具,以及直徑較大、轉速較高的砂輪等)承受比工作負荷高的試驗負荷,如果試驗的對象在試驗時間內沒有破損、剩餘變形或其他缺陷,就認為合格,准許運行。
4、第四,電氣安全對策,包括安全認證、備用電源、防觸電、電氣防火防爆、防靜電措施。
⑸ 洗煤廠壓濾機崗位有哪些危險和危害因素
壓濾機對於人體最大的危險是在工作時候的高壓狀態,就是油缸爆裂,發生率極低只有千萬分之一,工作的時候少站在油缸的前面就可以,其他的就是煤製品比較臟了,壓濾崗位粉塵是極少的,如果你去的地方壓濾機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那實際操作就很省力,在更換壓濾機消耗件的時候可能還是臟的。
⑹ 生產車間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化學因素:生產性毒物,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有機粉塵等;物理因素:主要為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激光、射頻輻射等;電離輻射如X射線等;生物因素:如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其他如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
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不能合理地安排與勞動者身體狀況相適應的作業;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長時間處於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度因窗門緊閉而帶通風不良等;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
⑺ 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有哪些
1、化學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質(易燃易爆性氣體、易燃易爆性液體、易燃易爆性固體、易燃易爆性粉塵與氣溶膠、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質)。
(2)自燃性物質。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和熱輻射、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生物因素
(1)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傳染病媒介物。
介紹
在生產中,人們通過工藝和工藝裝備使能量、物質(包括有害物質)按人們的意願在系統中流動、轉換,進行生產;同時又必須約束和控制這些能量及有害物質,消除、減弱產生不良後果的條件,使之不能發生危險、危害後果。
如果發生失控:(沒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會發生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和泄漏,從而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所以失控也是一類危險、危害因素,它主要體現在設備故障(或缺陷)、人員失誤和管理缺陷三個方面,並且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⑻ 合成氨生產工藝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險源都有什麼,要詳細資料。。
1、高溫高壓的工作環境。
在400°C,壓強超過200MPa時,不使用催化劑,氨便可以順利合成。實際生產中,太大的壓強需要的動力就大,對材料要求也會增高,這就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受動力材料設備影響,我國合成氨廠一般採用20MPa~50MPa。實際生產中,一般選用500°C。
2、有毒性催化劑的使用。
採用鐵觸媒(以鐵為主,混合的催化劑),鐵觸媒在500°C時活性最大。對於合成氨反應中的鐵催化劑,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都能使催化劑中毒。
3、有毒性的產物。
原料氣制備將煤和天然氣等原料製成含氫和氮的粗原料氣。一氧化碳變換過程在合成氨生產中,各種方法製取的原料氣都含有CO。
(8)納濾車間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1、合成氨的主要初始原料可分為固體原料、液體原料和氣體原料。如天然氣、石腦油、重質油和煤(或焦炭)等。
2、氨主要用於製造氮肥和復合肥料,氨作為工業原料和氨化飼料,用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硝酸、各種含氮的無機鹽及有機中間體、磺胺葯、聚氨酯、聚醯胺纖維和丁腈橡膠等都需直接以氨為原料。液氨常用作製冷劑。
⑼ 車間的危險源有哪些
.火災危險
生產企業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產企業主要的危險源。
2.設備運行危險
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捲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
1、旋轉部件和運行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2、旋轉的軸,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
3.電危險
(1)靜電
預浸帶生產機組在連續運轉中會產生強靜電,嚴重時可能導致空氣放電,造成電擊或起火。
(2)導線電纜漏電
絕緣層老化或破損失去絕緣作用,會使設備或其他接觸導體帶電,人體接觸時觸電受傷。
4.雜訊危害
生產車間中機械設備運行雜訊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機雜訊,長期在雜訊中工作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不利。
5.其他環境隱患
工作通道被佔用、安全標志不清晰或丟失的不安全工作環境,也是造成生產企業安全事故不容忽視的因素。
安全措施
1.防火
(1)廠房建築符合防火標准
生產企業房建築應符合防火標准,用科學的性能評估方法對廠房建築進行消防安全特徵分析,使廠房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必須滿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導線電纜符合防火要求
應採用標準的耐火電纜和阻燃電纜,禁止超負荷用電,禁止私自、不安全接電、用電等。
(3)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
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當監控參數超標時,自動報警,並啟動相應設施,降低火險等級。
2.防止設備運行危險
(1)嚴格操作規程
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印刷機及其他設備,確保設備的防護裝置工作狀態良好,運行不正常的設備應停產檢修。
(2)嚴肅勞動紀律
員工要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生產安全法規。
同時要建立健全勞動安全檢查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3.防觸電措施
(1)防靜電
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應加裝靜電消除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印刷車間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定期為車間、設備消除靜電。靜電易發工段的操作工人要穿專門的防靜電服裝。
(2)防止導線電纜漏電
設備應有正確的接地保護,導線電纜應避開人員必經之路,老化、破損電纜要及時更換,帶電維修要遵守操作規范。
4.防治雜訊
為主要雜訊設備加裝隔音降噪設施;車間牆壁採用吸聲材料,減少反射產生的混響聲;採取相應的個體防護措施。
5.消除環境隱患
企業環境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⑽ 海德能工業納濾膜的污染如何控制和防止
海德能工業納濾膜污染的控制和預防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完善預處理
我們都知道供水水質是保證海德能納濾膜裝置脫鹽率、透水量和使用壽命的前提,因此進入膜裝置的原水必須有良好的預處理,合理的預處理對海德能納濾膜裝置長期安全運行是十分重要的。有了滿足進水水質要求的預處理可以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懸浮雜質、微生物、膠體物質等附著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結垢。裝置運行中,由於水的濃縮,有一些難溶鹽沉積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這些難溶鹽的生成。
3.確保膜免受機械和化學損傷,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夠長的使用時間。
二、對海德能納濾膜進行清洗
盡管料液經過各種預處理措施,長期使用後膜表面還可能產生沉積和結垢,使膜孔堵塞,產水量下降,因此對污染膜進行定期的清洗工作。了解當地水質特徵,對污染物進行化學分析,通過結果分析,來選擇清洗劑和清洗方法。
目前控制海德能工業納濾膜過程污染的方法大體可分為以下四種:
1.清洗:清洗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海德能納濾膜的構型、 膜種類和耐化學試劑能力以及污染物的種類,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類。
2.改變物料的性質:在膜過濾之前,對料液進行預處理如熱處理、 加配合劑(EDTA等) 、 活性炭吸附、 預微濾和預超濾等,以去除一些較大的粒子;也可調節 pH 遠離蛋白質等電點從而減輕吸附作用造成的膜污染。
3.改變操作方式:改變操作方式實際上是改善膜面流動方式,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膜過程中採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另外則是優化和改進膜組件及膜系統結構設計。用這兩種方法可讓流體在膜組件中的流動呈現出減輕膜污染和濃差極化的理想狀態。
盡管在海德能納濾膜的應用過程中,產生膜污染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可以通過對不同的膜污染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膜污染程度。更多海德能技術咨詢了解可咨詢水天藍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