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觸屏手機電容式觸屏和電阻式觸屏那個好用
您好
1、 電阻式觸摸屏
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
2、 電容式觸摸屏
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
所以電容式相比較電阻式更加靈敏
選電容好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網上一搜一大片,所以簡簡單單告你!
2. 電容式觸摸屏和電阻觸摸屏一樣嗎
電容式觸摸屏和電阻式觸摸屏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工作的原因不同。
電阻觸摸屏 結構:
電阻觸摸屏的屏體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層復合薄膜,由一層玻璃或有機玻璃作為基層,基層外表面有一層透明的表面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刮塑料層;基層內表面也塗有一層透明導電層,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的透明隔離點把他們隔開絕緣。(小於0.0001英寸)。
作用原理:
當手指觸摸屏幕時,平常絕緣的兩層導電層就在觸摸點位置有了一個接觸點,因其中一面導電層接通Y軸方向的5V均勻電壓場,偵測層的電壓由零變為非零,這種接通狀態被控制器偵測後,進行A/D轉換,並將得到的電壓值與5V相比即可得到觸摸點Y軸的坐標,同理得出X軸的坐標。
電阻觸摸屏的關鍵在於材料。
電阻觸摸屏根據引出線多少分為4線、5線、6線等多線電阻觸摸屏。
優缺點:
電阻觸摸屏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比較適合工業控制領域。
缺點是因為復合薄膜的外層採用塑膠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銳器觸摸可能劃傷整個觸摸屏而導致報廢。
電容觸摸屏 結構:
電容觸摸屏的構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鍍一層透明的薄膜導體層,再在導體層外加一塊保護玻璃,雙玻璃設計能徹底保護導體層及感應器。此外,在附加的觸摸屏四邊均鍍上狹長的電極,在導電體內形成一個低壓交流電場。
作用原理:
用戶觸摸屏幕時,由於人體電場,手指與導體層間會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其強弱與手指及電極的距離的成正比,位於觸摸屏後的控制器便會算出電流的比例及強弱,准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
優缺點:
電容觸摸屏的雙玻璃不但能保護導體及感應器,更有效的防止外在環境因素給觸摸屏造成的影響,如屏幕沾有污穢、塵埃或油漬等,電容觸摸屏依然能准確算出觸摸位置。
電容觸摸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復合觸摸屏對各波長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電容觸摸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做一個電容元件的一個電極來使用,當有導體靠近ITO工作面會耦合出足夠容值的電容,流走的電流引起誤動作。
3. 電容式和電阻式的區別
1、 電阻式觸摸屏
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電阻觸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電阻薄膜屏,這是一種多層的復合薄膜,它以一層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氧化金屬(透明的導電電阻)導電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塗層、在他們之間有許多細小的(小於1/1000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兩層導電層隔開絕緣。 當手指觸摸屏幕時,兩層導電層在觸摸點位置就有了接觸,電阻發生變化,在X和Y兩個方向上產生信號,然後送觸摸屏控制器。控制器偵測到這一接觸並計算出(X,Y)的位置,再根據模擬滑鼠的方式運作。這就是電阻技術觸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電阻屏性能特點:
① 它們都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水汽和油污
②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這是它們比較大的優勢
③電阻觸摸屏的精度只取決於A/D轉換的精度,因此都能輕松達到4096*4096• 比較而言,五線電阻比四線電阻在保證解析度精度上還要優越,但是成本代價大,因此售價非常高
電阻觸摸屏共同的缺點是因為復合薄膜的外層採用塑膠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銳器觸摸可能劃傷整個觸摸屏而導致報廢。不過,在限度之內,劃傷只會傷及外導電層,外導電層的劃傷對於五線電阻觸摸屏來說沒有關系,而對四線電阻觸摸屏來說是致命的。
2、 電容式觸摸屏
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電容式觸摸屏是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塗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摸屏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摸屏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電容觸摸屏的缺陷
電容觸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四線電阻屏,當然還不能和表面聲波屏和五線電阻屏相比。電容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復合觸摸屏對各波長光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由於光線在各層間的反射,還造成圖像字元的模糊。 電容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作一個電容器元件的一個電極使用,當有導體靠近與夾層ITO工作面之間耦合出足夠量容值的電容時,流走的電流就足夠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我們知道,電容值雖然與極間距離成反比,卻與相對面積成正比,並且還與介質的的絕緣系數有關。因此,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摸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濕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手扶住顯示器、手掌靠近顯示器7厘米以內或身體靠近顯示器15厘米以內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 電容屏的另一個缺點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摸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 電容屏更主要的缺點是漂移:當環境溫度、濕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例如:開機後顯示器溫度上升會造成漂移:用戶觸摸屏幕的同時另一隻手或身體一側靠近顯示器會漂移;電容觸摸屏附近較大的物體搬移後回漂移,你觸摸時如果有人圍過來觀看也會引起漂移;電容屏的漂移原因屬於技術上的先天不足,環境電勢面(包括用戶的身體)雖然與電容觸摸屏離得較遠,卻比手指頭面積大的多,他們直接影響了觸摸位置的測定。此外,理論上許多應該線性的關系實際上卻是非線性,如:體重不同或者手指濕潤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總電流量是不同的,而總電流量的變化和四個分電流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關系,電容觸摸屏採用的這種四個角的自定義極坐標系還沒有坐標上的原點,漂移後控制器不能察覺和恢復,而且,4個A/D完成後,由四個分流量的值到觸摸點在直角坐標繫上的X、Y坐標值的計算過程復雜。由於沒有原點,電容屏的漂移是累積的,在工作現場也經常需要校準。 電容觸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護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擊,敲出一個小洞就會傷及夾層ITO,不管是傷及夾層ITO還是安裝運輸過程中傷及內表面ITO層,電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4. 靜電放電有哪三種模式
常見的靜電放電模式:
1. HBM,人體放電模型,即帶電人體對器件放電,導致器件損壞。放電途徑為:人體——器件——地。
2.MM,機器模型,即帶電設備對器件放電,導致器件損壞。放電途徑為:機器——器件——地。
3.CDM,帶電器件模型,即帶電器件直接對敵放電。放電途徑為:器件——地。
4.FICDM,感應放電模型,即器件感應帶電後放電。途經:電場——器件帶電——地。
5. 電容式和電阻式的手機屏幕有什麼區別
一、室內可視效果
兩者通常很好。
二、觸摸敏感度
1、電阻觸屏:需用壓力使屏幕各層發生接觸,可以使用手指(哪怕帶上手套),指甲,觸筆等進行操作。支持觸筆在亞洲市場很重要,手勢和文字識別在哪裡都被看重。
2、電容觸屏:來自帶電的手指表層最細微的接觸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電容感應系統。非生命物體、指甲、手套無效。手寫識別較為困難。
三、精度
1、電阻觸屏:精度至少達到單個顯示像素,用觸筆時能看出來。便於手寫識別,有助於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進行操作。
2、電容觸屏:理論精度可以達到幾個像素,但實際上會受手指接觸面積限制。以至於用戶難以精確點擊小於1cm2的目標。
四、成本
1、電阻觸屏:很低廉。
2、電容觸屏:不同廠商的電容屏價格比電阻屏貴10%到50%。這點額外成本對旗艦級產品無所謂,但可能會讓中等價位手機望而卻步。
五、多點觸摸可行性
1、電阻觸屏:不可能,除非重組電阻屏與機器的電路連接。
2、電容觸屏:取決於實現方式以及軟體,已在G1的技術演示以及iPhone上實現。G1的1.7T版本已經可以實現瀏覽器的多點觸摸特性。
六、抗損性
1、電阻觸屏:電阻屏的根本特性決定了它的頂部是柔軟的,需要能夠按下去。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產生劃痕。電阻屏需要保護膜以及相對更頻繁的校準。有利的方面是,使用塑料層的電阻觸屏設備總體上更不易損,更不容易摔壞。
2、電容觸屏:外層可以使用玻璃。這樣雖然不至於堅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嚴重沖擊下碎裂,但玻璃應對日常碰擦和污跡更好。
七、清潔
1、電阻觸屏:由於可以使用觸筆或指甲進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紋、油漬和細菌。
2、電容觸屏:要用整個手指進行觸摸,但玻璃外層更容易清潔。
八、環境適應性
1、電阻觸屏:具體數值不得而知。但有證據表明使用電阻屏的Nokia 5800可以在-15°C至+45°C的溫度下正常工作,對濕度也沒什麼要求。
2、電容觸屏:典型的操作溫度在0°至35°之間,需要至少5%的濕度(工作原理所限)。
九、陽光下可視效果
1、電阻觸屏:通常很糟,額外的屏幕層面反射了大量陽光。
2、電容式觸控屏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電容式觸控屏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鍍膜導電玻璃),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ITO塗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屏表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別從觸控屏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信息。
6. 關於人體生物電特性
一、認識人體生物電
「電」對大家來說是最熟悉的,現代生活誰都離不開它,它每天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方更和歡樂,「人體生物電」對一些人可能有點陌生,其實是我們不太注意它的存在,不了解它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它對我們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植物有植物電、動物有動物電、人體有生物電,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有電產生,宇宙間除了星球還有宇宙線、宇宙場、宇宙光、微波、電磁波、靈波(生物波)。正如馬克思所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一件事物的發生、變化不伴隨著電現象的產生」。仿生學研究發現,最小的細菌消耗葡萄糖而產生電,這就是所謂「生物電」原理,人體生命過程中的新陳代謝及一切活動都產生電,「心電圖」是心臟跳動產生的電波、「腦電圖」是大腦活動是產生的腦電波。電生理學發現「人體橫膈肌及其動作神經能產生較大的肌電,這就是人體內的發電機。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馬科伯克博士的實驗證明:哺乳類動物的腦內,有神經細胞傳遞電信號的結構,並且不是單傳而是互傳。當腦部生長腫瘤時,腦電波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說明腫瘤細胞沒有發電能力,那麼,正常體細胞是怎樣產生電的?細胞浸浴在細胞液中,細胞膜的內外存在許多帶電離子(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等),鉀離子主要在細胞內,鈉離子主要在細胞外,在安靜狀態時,這些離子相對穩定,當受到刺激時,細胞膜的通透力發生變化,各種離子便活躍起來,在細胞膜內外川流不息,出現鉀鈉離子交換,便產生了生物電。
現代生理學研究發現,人體所有器官都會產生生物電現象,並且以電的形式——動作電位,通過相應的神經纖維把興奮傳導到大腦中樞,大腦中樞以動作電位的方式,把神經沖動信號通過相應的神經纖維傳到效應器,從而產生器官或組織的功能活動。
人體各部的電位不同,表現為電壓梯度,這些不同的電位形成了人體電場。這個包括了各器官電場的人體電場,不僅與人的心理因素有關(情緒激動時強、低落時弱)。而且與生理現象有關。
人體生物電在現代醫學上早已廣泛應用,如大家所熟悉的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胃電圖、……等這些「生命的足跡」就是醫生診斷疾病的科學依據。但這僅僅是用於檢查診斷的手段,如何將人體生物電應用於臨床治療,很少有人問津,至於它對許多疑難病的特殊效果更是鮮為人知。
二、人體生物電與疾病
1、電—磁轉換與生理變化
電動生磁,磁動生電,這是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原理,近代磁療的興起,也是應用這一原理,磁和電的關系是表裡關系,磁體是外加磁源,穴位是生物電流的觸點,經絡是傳輸電流的通道(生物電波)。當磁場作用於穴位,電壓、電位就發生變化,激發生物電流產生電磁波,然後傳到全身的經絡,傳到中樞神經形成刺激,對病變部位進行調整。
根據生物磁學的理論,病變是人體內磁場失調造成,人體代謝活動的結果,會產生頻率不同、波形各異的生物電流和生物電磁場,外加磁場作用於經絡穴位上對體內磁場失調給予補償、調整,使不正常的高級神經活動恢復平衡,協調興奮和抑制的過程,就能防病治病。
一切生命現象(肌肉運動、大腦興奮、抑制、神經傳導)都與電子的傳遞有關,如:血管內含有水和鉀、鈉、鎂、鈣等多種無機鹽類物質, 當磁力線與血管成垂直方向運動時,便產生電磁流體力學現象,產生微電流,磁場可導致生物電量和質的變化, 人體中有順磁性物質(鐵、氧、鎂等)可被磁化,而磁化了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加速,代謝功能得到加強。人體磁場增強,可使單核吞噬系統功能加強,,白細胞就活躍、健壯,便可對炎性病症產生效果。在微循環中,血球是在一層靜電的磁墊上流過毛細血管的, 所以改變生物電流或生物磁場,便可改變微循環。
2、信息傳遞與疾病
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精密的自動調節、自動控制系統,每一個器官也是一個自控系統,它們有明確的分工、獨立的職能、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大腦是總指揮系統,它接收全身各部門的信息和外界的各種信息,經分析處理後再發出指令,指揮各部門協調工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對某些部門造成影響。這也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思想和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內病外治、外病內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
人體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要做到各部門完全協調一致,不出現任何錯誤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必須努力減少錯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正常壽命應在125~175歲,為什麼多數人活不到正常壽數?疾病造成的;健康專家又說了:多數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這話很有道理,既然不知道錯誤改正也就不存在了。
既然電場、磁場影響生理變化,就會影響疾病。在活體中各器官乃至每個細胞、細胞內的各種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所以中醫對疾病的認識都是動態分析,在運動、變化中信息的傳遞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中醫講的「不通」其中包含了信息傳遞障礙這層意思。所以疾病的形成,除了與生物電場、生
7. 電容式觸摸屏和電阻式觸控屏有怎樣的區別
電容式觸控屏和電阻式觸控屏的比較
一、室內可視效果
兩者通常很好。
二、觸摸敏感度
1、電阻觸屏:需用壓力使屏幕各層發生接觸,可以使用手指,指 甲,觸筆等進行操作。支持觸筆在亞洲市場很重要,手勢和文字識別在哪裡都被看重。
2、電容觸屏:來自帶電的手指表層最細微的接觸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電容感應系統非生命物體、指甲、手套無效。手寫識別較為困難。
三、精度
1、電阻觸屏:精度至少達到單個顯示像素,用觸筆時能看出來。便於手寫識別,有助於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進行操作。
2、電容觸屏:理論精度可以達到幾個像素,但實際上會受手指接觸面積限制。以至於用戶難以精確點擊小於1cm^2的目標。
四、成本
1、電阻觸屏:很低廉。
2、電容觸屏:不同廠商的電容屏價格比電阻屏貴10%到50%。這點額外成本對旗艦級 產品無所謂,但可能會讓中等價位手機望而卻步。
五、多點觸摸可行性
1、電阻觸屏:不可能,除非重組電阻屏與機器的電路連接。(即便如此,用起來也 會感覺不爽吧?我猜的)
2、電容觸屏:取決於實現方式以及軟體,已在G1的技術演示以及iPhone上實現。G1的1.7T版本已經可以實現瀏覽器的多點觸摸特性。(話說M9支持10點觸控,M8其實只支 持兩點觸控。可以用彈鋼琴軟體測試出來)
六、抗損性
1、電阻觸屏:電阻屏的根本特性決定了它的頂部是柔軟的,需要能夠按下去。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產生劃痕。電阻屏需要保護膜以及相對更頻繁的校準。有利的方面是, 使用塑料層的電阻觸屏設備總體上更不易損,更不容易摔壞。
2、電容觸屏:外層可以使用玻璃。這樣雖然不至於堅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嚴重沖擊下碎裂,但玻璃應對日常碰擦和污跡更好。
七、清潔
1、電阻觸屏:由於可以使用觸筆或指甲進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紋、油漬和細菌。
2、電容觸屏:要用整個手指進行觸摸,但玻璃外層更容易清潔。
八、環境適應性
1、電阻觸屏:具體數值不得而知。但有證據表明使用電阻 觸摸屏 的Nokia 5800可以在- 15°C至+45°C的溫度下正常工作,對濕度也沒什麼要求。
2、電容觸屏:典型的操作溫度在……
8. 人體模型,100pf 電容通過1.5k ohm 電阻放電這句話什麼意思
1.5k ohm就是1.5千歐姆(1.5KΩ),電容器的容量是100皮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把電阻並聯在電容兩端,讓電容儲存的能量通過電阻消耗掉。
9. 觸屏手機的手觸模式 電阻 和 電容 有什麼區別
熱感電容屏和電阻屏的主要區別:
1.電阻屏在觸模時需要輕觸壓按,而電容屏即使很輕微的手指觸碰感應就能激活。
2.電阻屏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而電容屏是人體熱感應工作原理,只能用手指的熱感區來觸摸,指甲和手寫筆均無效。
3.電容屏可以很容易進行多點觸摸,電阻屏一般不能實現多點觸摸的。
4.電阻屏內部是軟的,一般是在4到5層超薄的鋼化玻璃中間夾雜細微的炭粒(顯微鏡下才能看見),通過按壓導致上下兩層的炭粒相互接觸而接通觸屏電路,產生觸摸反應,容易產生出油、劃痕,易壞,容易觸屏不靈,而電容屏都是採用單層加厚鋼化玻璃,硬度大,耐舊,使用壽命長。
5.電阻屏在陽光下可視性稍差,電容屏則非常好,在陽光寫可視性依然很強。
6.熱感電容屏的成本比普通按壓式電阻屏貴50美金,使用壽命是普通電阻屏的2倍,因此熱感電容屏一般使用於高檔高端手機上,電阻屏一般使用於普通手機上。
10. 在電解池或原電池中,有陰陽離子交換膜的情況下,離子是如何移動的
陽離子與電流同向(意思是電線從左到右,那麼水中則從右到左,組成一個圓,沿圓走),陽離子交換摸阻隔陰離子離子,使其無法穿過。
陰離子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