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苔鼠魚該怎麼飼養 一起來看看吧
1、青苔鼠非常勤快,以至於連犄角旮旯和草缸的水草泥,底沙都喜歡翻個邊,所以養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對於草缸造景。
2、養殖氧氣一定要夠,作為底棲魚類耗氧也大,魚缸底部藻類基本都吃,但魚缸壁上的越高越不怎麼吃。
3、最好混養的魚要比它大,青苔鼠長大了有時候會有些「毛病」喜歡欺負其他魚。
4、過濾用滴流盒就行了,不過定期要清洗,生化棉定期要更換,培菌環和過濾器材越多越好。
5、水草方面底部水草泥種的最好大顆一些,根系要發達的那種,青苔鼠會翻缸,水草太小會被翻的漂浮水面。
6、溫度控制恆溫就行了,弄個溫度計隨時看看,溫差不能太大,水質也是PH指弱酸就行了。
⑵ 熊貓鼠魚沒底砂可以嗎
1-2公分厚
鼠魚的飼養要求:
1.鼠魚缸:60*45*45CM (至少為30*30*30公分)
2.過濾:底濾或上濾或桶濾都可以,一般用桶濾再加個水妖精就可以了
3.底砂:細砂或專用的鼠魚沙,鋪1-2公分厚
4.植物:小榕及莫絲
5.水質 H6.5~7
6.溫度:水溫22℃-26℃間為佳,鼠魚怕超過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或隨季節變化(不加溫)15(冬天)~32度(夏天)
7.飼料:鼠魚什麼都吃,最愛活的線蟲、冷凍紅蟲及專用的鼠魚飼料,也可以喂七彩飼料和豐年蝦等.
8.餵食:每天兩餐,飼料隨機
9.換水:每周換水一次,每次換1/4-1/3的水量,換水量不能太大,換水超過一半魚容易長白毛。新水(自來水)要放桶里爆氣困兩到三天,換水時要慢慢注入,最好用1分的水管來控制流量。
⑶ 鼠魚用什麼過濾
我是做過濾行業的,但是不知道你說鼠魚是什麼呢
⑷ 鼠魚為什麼總游到水面上,應該怎麼辦
缺氧:鼠魚是底層魚,如果一直往水上游,可能是因為水中的溶氧量不足。飼養者需要立即打氧,保證氧氣充足。水質差:鼠魚喜歡干凈的水,如果魚缸內的水質太差,它們就會出現不適,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跳缸。飼養者需要打開過濾系統,保證水質干凈。不適應新環境:也有可能是到了新環境不適應,等它們自行恢復就可以。⑸ 老鼠魚如何繁殖
老鼠魚繁殖方式:卵生
缸的布置
繁殖用的缸過濾系統採用側過濾。魚缸尺寸110cm×25cm×25cm。濾槽長10cm,過濾槽內濾材如下:物理過濾
老鼠魚
棉-玻璃環-火山岩-吸氨石-生物過濾棉,還在槽中放一些草泥丸。用一個15W的潛水泵帶動整缸水流。
缸子的40%的空間是水草,主要是一些容易粗放管理的陰性草,如:莫絲、鐵皇冠、大榕和小榕。後二者綁在玻璃條和沉木上。沉木選擇一些有洞穴感的,可以讓老鼠魚在底下休息。這樣的環境是為了緩解鼠魚的緊迫感,太空曠的感覺會讓他容易受到驚嚇。而且這種環境對他們的交配很有幫助。
有意思的是老鼠魚在空曠的缸中都會把卵產在缸壁上,而在水草繁密的缸里盡管也會有少量的卵會產在壁上,但產在水草上的卵都會選擇很矮的水草產在葉背面。
我的側過濾是用PVC管連接的,出水口水流中等。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比如珍珠鼠和花椒鼠都是產在河流中的品種。原產地環境多是河口湍流處,而產卵的時候會選擇一些水流相對緩和的地方,所以我選擇水流不會太急,但必須讓它感覺到水的流動。而產於山區的太空鼠類(Scleromystax屬)及產於池塘深水區的B屬鼠魚對於水流要求亦有不同。
⑹ 養鼠魚用什麼過濾器好
鼠魚全部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各主、支流水系幾乎都有鼠魚的蹤跡,只是各品種分布的流域不盡相同。大多數的鼠魚聚集在水流較為平緩的中、下游,少數強健的急流勇士居住在河川上游一帶。
1.酸鹼值pH質以接近中性為佳,這點與大多南美觀賞魚喜好弱酸軟水是不大相同的。
2.水溫范圍22℃-26℃間為佳。
3.過濾系統以功率高者為佳。
4.放養密度10公升一尾是標准參考值,可以視魚種、尺寸、過濾良好、管理方式、餵食狀況等因素作適度增加。
5.餌料目前有鼠魚專用飼料相當不錯,當然赤蟲與絲蚯蚓是它們的最愛,豐年蝦也行。
投餌時需要注意:鼠魚對餌料不挑剔且爭食能力強。喂養鼠魚鼠魚數量較多的時候可以採用一次性較多的投放飼料每天較少次數的投喂的方式來進行喂養。一般一次性投入夠它們赤3~4個小時的餌料,每周投喂2~3次就可以了。而且可以確保弱勢個體能夠進食。
6.換水:經常的定期適量換水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7.水族箱的布置:鼠魚屬於底棲性的魚類。所以布置鼠魚水族箱的時候要較大的底部空間。而且應該多布置一些沉木、岩石。水草倒是不需要種植過多。
⑺ 魚缸內有底砂用什麼過濾比較好
魚缸內有底砂用什麼過濾比較好?你先養草在養魚吧一步步的來不想多花錢就自己多花些心思就行了。
1.鋪放基肥底砂:長效基肥的使用應該在水族箱還沒放水前就要鋪在水族箱底層,然後再鋪一層干凈的砂
子,砂層的厚度至少要5公分以上,砂層太薄會使種植時水草容易浮起來,而且對水草以後的生長也不太有
利,砂層太厚則導致水草不能好好吸收到基肥而不能健康生長,而且在以後的時間里因為雜質沉澱過多易導
致導致底砂發黑,破壞水質和水草生長。所以建議砂層的厚度控制在5-8公分。
2.放水:種水草前應把缸子放水至少七分滿以上,這樣水草才能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
如有使用基肥,放水時要緩緩注入,不要讓水流沖擊底砂把基肥揚起造成污染。
3.挺枝: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送往往會扭曲變形,這時候用來造景較不好拿捏,如果能先將水草整束
的沉水插在砂中一天,讓水草自然的伸展挺直,這樣在造景時就能得心應手。
4.修剪:種植水草之前將部份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幹葉片用簡單修理掉,
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種植以後的生長。
5.輔助工具:種水草一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沙中即,但也可用水草夾或是鑷子,使種植水草
⑻ 鼠魚如何度過夏天
飼養
鼠魚
雖然說鼠魚存在地球已經有很久的時間,然而它們嬌小的體型加上不是很快的游速,卻還是能夠生存至今,不只是因為它們擁有厚實的鱗片,而且具體強健的生命力,雖說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在南美觀賞魚中,鼠魚對於水質的要求確是比較嚴格,相對其飼養困難度也較高,歸納起來鼠魚理想的飼養重點分述如下: 1.酸鹼值pH質以接近中性為佳,這點與大多南美觀賞魚喜好弱酸軟水是不大相同的。 2.水溫范圍22℃-26℃間為佳。 關於以上2點的酸鹼值和水溫,需要注意: (1)水溫不要超過30攝氏度。中性水質或者弱酸性水質都可以。鹼性水質不能良好的飼養它們,且比較喜歡老水,新水會使它們容易罹患皮膚病。所以專門飼養鼠魚的水族箱不能太頻繁的換水。 (2)水流控制,多數鼠魚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流等水域。所以飼養他們如果能夠提供較為強烈的水流是最好。一般來說專門飼養鼠魚的水族箱一定要有揚水泵。我們也可以按照圖的式樣布置一個專門的花灑模擬雨林的自然水流以增強效果,會有非常好的飼養效果。 3.過濾系統以功率高者為佳。 養鼠魚的過濾裝置不能使用水中過濾和底部過濾器。水中過濾容易引起水溫上升。在夏天不合適。底部過濾器卻因為會將糞便、垃圾囤積在底砂中,鼠魚在鑽砂的時候會造成感染化膿。所以可以使用上部或者外置的過濾系統。並且要注意安排揚水泵並設立能夠阻擋水流的障礙物。因為鼠魚只有在水流較強的環境中才能保持積極的狀態和合適的運動量。如果沒有較大的水流會造成鼠魚不愛活動而肥胖形成疾病。但是如果運動量太大也會造成一些問題,所以必須設定一些藏身之所以供他們休息。 4.放養密度10公升一尾是標准參考值,當然可以視魚種、尺寸、過濾良好、管理方式、餵食狀況……等因素而作適度增加。 鼠魚
5.餌料目前有鼠魚專用飼料相當不錯,當然赤蟲與絲蚯蚓是它們的最愛,豐年蝦也行。 投餌時需要注意:鼠魚對餌料不挑剔且爭食能力強。喂養鼠魚鼠魚數量較多的時候可以採用一次性較多的投放飼料每天較少次數的投喂的方式來進行喂養。一般一次性投入夠它們赤3~4個小時的餌料,每周投喂2~3次就可以了。而且可以確保弱勢個體能夠進食。 6.換水:經常的定期適量換水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鼠魚往往會在水族箱中發揮清道夫的作用,所以一般來說鼠魚的管理只需要依照您的水族箱中的主角來就好了。但是現在有一種潮流,就是以鼠魚為主來布置水族箱,這時候最好按照PH6.5 水溫23攝氏度 來維持水質。水最好為晾曬了2~3天的水。換水也不必太頻繁。 7.水族箱的布置 鼠魚屬於底棲性的魚類。所以布置鼠魚水族箱的時候要較大的底部空間。而且應該多布置一些沉木、岩石。水草倒是不需要種植過多。少量的種幾棵就OK了
編輯本段繁殖
在水族箱中,成年的老鼠魚會因為換水造成的短時間內的溫度的降低,而刺激發情並產卵。更有意思的是,一群里只要有幾條開始發情,就會很快地把這種信息傳至整群。
魚的搭配
譬如花椒鼠是一群五條,可以選擇三條雌魚二條雄魚的搭配。這個品種應該說是所有嘗試繁殖老鼠魚的玩家們的通用入門品種,同時也是漁場大量繁殖的主要對象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飼養容易、很少得病,而且經常會因為換水而產卵。一般高手的最高記錄是五條花椒鼠成魚在一天內產300顆卵,而且花椒鼠成魚的個體尺寸也可以長到驚人的程度--雌魚可達到9厘米,雄魚6-7厘米!
缸的布置
鼠魚
繁殖用的缸過濾系統可以考慮採用側過濾。魚缸尺寸110cmX25cmX25cm。濾槽長10cm,過濾槽內濾材如下:物理過濾棉-玻璃環-火山岩-吸氨石-生物過濾棉,還在槽中放一些草泥丸。用一個15W的潛水泵帶動整缸水流。 缸子的40%的空間是水草,主要是一些容易粗放管理的陰性草,如:莫絲、鐵皇冠、大榕和小榕。後二者綁在玻璃條和沉木上。沉木選擇一些有洞穴感的,可以讓老鼠魚在底下休息。這樣的環境是為了緩解鼠魚的緊迫感,太空曠的感覺會讓他容易受到驚嚇。而且這種環境對他們的交配很有幫助。有意思的是老鼠魚在空曠的缸中都會把卵產在缸壁上,而在水草繁密的缸里盡管也會有少量的卵會產在壁上,但產在水草上的卵都會選擇很矮的水草產在葉背面。 側過濾是用PVC管連接的,出水口水流中等。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比如珍珠鼠和花椒鼠都是產在河流中的品種。 原產地環境多是河口湍流處,而產卵的時候會選擇一些水流相對緩和的地方,所以選擇水流不會太急,但必須讓它感覺到水的流動。而產於山區的太空鼠類(Scleromystax屬)及產於池塘深水區的B屬鼠魚對於水流要求亦有不同。
魚的食物
飼養老鼠魚,最不用擔心的恐怕就是:魚不會因為吃了不幹凈的食物而造成內寄或其他疾病。飼料主要是冷凍豐年蝦、冷凍血蟲、新鮮的水蚯蚓以及JBL的老鼠魚貼片搭配喂。個人感覺老鼠魚還是對活餌比較中意。
鑒別雌雄
老鼠魚的雌雄鑒別會在性成熟以後越發明顯,我們可以看到雌魚的身體略鼓。 從底下看比較明顯。雌魚的腹鰭很短,而且先端圓鈍狀;而雄魚的腹鰭很長,先端呈現尖銳狀。雌魚在產卵的時候會把兩片腹鰭合並在一起,這樣從生殖孔排出的卵就被兩片腹鰭包著,直至找到合適的位置才會張開並把卵產於選擇好的場所。 環境打造完畢,溫飽問題也解決,等待產卵。
產卵
經常用的辦法就是換水。當然還有其他的辦法,比如不斷的變換魚缸中水位的高度也會對產起到一定的作用。花椒鼠很容易通過換水這種辦法達到產卵的目的,而珍珠鼠並不如此。拿到的珍珠鼠以是成魚,但產卵的周期性很明顯。基本是15天產一次,珍珠鼠在缸里第一次產卵是因為少量換水。那個時候因為混養了一些其他魚所以產出的卵都被吃掉了。 後來水溫保持在26度換水的時候一下子降到22度。但時間很短,所以基本看不到親魚的發情狀況,索性把恆溫管拔掉,這下水溫穩定的降至22度。這次很成功,7條成年魚一起產卵,最後產了大概200顆卵。 標準的產卵方式T型 老鼠魚交配的形態很特別也很有意思。在雄魚的不斷追逐下,一但雌魚表示接受,雄魚就主動將身體下部的生殖器官伸出,雌魚用口從雄魚的生殖器官吸出精液含在口中,這就是老鼠魚繁殖常見的「T型繁殖」。之後雌魚會排出卵,並用腹鰭緊抱。尋找合適的產卵位置,找到合適的位置後,就會將腹鰭展開,將具有粘性的卵排於找好的位置。再把口中的精液噴於卵上,通常母魚每次排出的卵都是兩顆。有時候母魚會因為過於疲勞而橫躺於缸中。剛產出的卵粘性很強,用手一碰就會粘上。選擇在產卵12小時後採集魚卵進行單獨的孵化。
孵化
孵化缸尺寸40cmX30cmX30cm, 一個3.5W的氧氣泵帶動一個單頭水妖精,水溫恆定在23度。缸里放些鐵皇冠和莫絲。孵化的時候要向水裡添加一點亞甲基藍進行殺菌。大約2至3天,小魚就會陸續孵化。12小時後會喂剛孵化的活體豐年蝦或乾燥的脫殼豐年蝦卵。小魚的生長速度很快,一個月就可以長到1.5厘米。而同一窩的小魚由於搶食的能力不同也會造成很大的個體差異,但不會因此而互相傷害。一個月的小魚就可以喂冷凍豐年蝦,這個階段如果喂水蚯蚓小魚的生長速度會很快 因為水蚯蚓含蛋白質很高。同樣也要注意衛生,因為水蚯蚓的生長環境多半都不是很乾凈。 如果想提高生長速度也可以嘗試維生素B12。用法很簡單:將葯片的糖衣用水沖洗掉砸碎成粉末狀,倒入水中攪拌均勻。在這樣的環境里飼養用來餵食的水蚯蚓就可以了。水蚯蚓會吸收維生素,並作為媒介讓小魚受益。兩個月大的小魚就可以粗放的管理了,主要注意不要讓缸中的水質變化過快 老鼠魚在飼養當中很少得病。最常見的是由於吃了不幹凈的食物造成的內寄生蟲,老鼠魚的抵抗能力很強,但不代表就一定不會感染。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平時投喂干凈的食物。但得病也不用害怕,一般使用百必除和魚博士的內寄生專用葯效果還是挺理想的。
⑼ 鼠魚要怎麼養
飼養鼠魚的水質
水溫范圍22℃-26℃間為佳。水溫不要超過30攝氏度。水的酸鹼值pH質以接近中性為佳,或者弱酸性水質也可以。鹼性水質不能良好的飼養它們,且比較喜歡老水,新水會使它們容易罹患皮膚病。所以專門飼養鼠魚的水族箱不能太頻繁的換水。
飼料
飼養鼠魚可以用專用飼料,當然赤蟲與絲蚯蚓是它們的最愛,豐年蝦也行。
形態特徵
鼠魚和異型魚類一樣,體披骨板,胸鰭與背鰭的第一鰭條為硬棘,可藉以保護自己,但不同於異型魚的是鼠魚身軀兩側的骨板是由上下均等的硬鱗,緻密且有規則的排列而成。此外,鼠魚還可以利用血管豐富的腸後端呼吸水面上的空氣,以度過乾旱或者水中溶氧不足等困厄的環境。
鼠魚的雌雄鑒別會在性成熟以後越發明顯,雌魚的身體略鼓。從底下看比較明顯。雌魚的腹鰭很短,而且先端圓鈍狀;而雄魚的腹鰭很長,先端呈現尖銳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