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魚缸三合一過濾器在出水口安置一個多層多盒的過濾盒,這樣合理有效嗎
合理的,多層過濾盒內放過濾棉和濾材,這樣不僅增強了物理過濾的效果,更是可以起到生物過濾的作用,同時從過濾盒內下落的水流經三合一過濾器的吹氣口吹氣,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一舉多得!
需要注意的是:多層過濾盒要買純黑色的,這樣有利硝化細菌的繁殖;三合一水泵的進氣口軟管,一定要把進氣頭控制在水面以上。
2. 在給魚缸加過濾棉時,墊幾層是最合適的
過濾箱的高度決定了棉花過濾層數,是小魚缸還是底部過濾干濕分離箱這個問題我也說過。一個淺淺的過濾盒和一個小魚缸就夠了,但是太多的層放不下,物理過濾效果可以得到保證。同理,在很多底濾魚缸中,干濕分離也算是真正的干濕分離。就像上面說的小上濾罐,再也放不下過濾棉了,最多兩三層就可以了。反正後面還有生化濾料。吸附和透水性仍然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過濾棉的吸附性和透水性最重要,其他都是多餘的。
過濾棉層數越多,阻礙水流的效果越強,因為它們是多孔結構,不像生化過濾材料。大量的過濾棉堵塞在過濾罐內,會嚴重阻礙水流。如果時間過長,底部會形成大量的垃圾和沉澱區。魚缸里的很多行為都來自於這些過量的過濾棉。當過濾棉上的雜質沉積到一定程度時,過濾棉上的水流方向就會發生變化。一種是它們不經過過濾棉,使底層多層過濾棉根本沒有過濾功能。換句話說就是沒用,這些過濾棉就是廢物。魚缸里的觀賞魚養殖密度太高,不可能用一兩層過濾棉進行物理過濾。比如我們在一個正常的一米魚缸里養四到六條成年金魚,上面放兩三層過濾棉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養20-30條成年金魚,也就是密度出乎意料的大,那就沒有辦法了。我們只能通過增加多層棉花過濾器來阻擋水流速度和雜質,這樣生化過濾器就不會被雜質污染,否則生化過濾器就會變成顯示器。
3. 魚缸上置過濾器如何選擇
流量選擇不一定需要很大,魚缸過濾器的選擇主要看以下幾點:
1、飼養魚版的種類及數權量,上部過濾只適用於小型魚缸,且對水質要求不太高的魚類,如:孔雀魚,少量的金魚或錦鯉。
2、對水溫要求不敏感的魚類,上部過濾水中熱量損失較大,水溫比較敏感的魚類不太適宜上部過濾。
3、上部過濾流量選擇基本原則為:容積流量比為:1:2左右,不要超過1:2.2,即魚缸水體容積如為:1立方米,則選擇2000L(升)/每小時的水泵比較合適。
4. 魚缸過濾器哪種好
下面主要對常見的過濾系統進行介紹及簡述,希望對你選擇合適的過濾器有所幫助。
一、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上濾是放置於水族箱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濾槽內,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棉、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內。
優點: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清洗和維護方便。
缺點:佔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族箱的美觀度、內部空間有限放置濾材相對較少從而生化過濾效果一般。另外,由於上濾過水面積大會增加CO2的逃逸,因此不適於種植水草的水族箱。
二、滴流式過濾(滴漏過濾)
滴流式過濾是個集成的過濾器,說白了就是高級拓展版的上部過濾,其用的潛水泵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殊地方的。它將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合在一個或多個過濾槽中,在此過濾槽中分成幾層,(具體層數可以根據需要增減)過濾槽的上層為物理過濾室,主要放置有過濾棉、生化棉,下面幾層分別放置生化球、藤棉、玻璃環、石英球、細菌屋等各種濾材。當水流通過時會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從而增加容氧量,為好氧性細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環境。
優點:物理生化過濾完善、過濾效果較好。
缺點:同樣佔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在一定程度影響水族箱的美觀、水流的聲音相對較大。
樣式:有單層長條式滴流過濾盒,這樣的適合帶蓋的魚缸;還有多層多盒滴流過濾盒,過濾效果更加強大。
tb可以買到單層、多層的,把買來的單層盒自己稍加改造後,其過濾效果更好。
三、背濾及側濾
背濾及側濾是在魚缸的背部或側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過濾,其內部分成幾小格用於放置濾材和循環泵,一邊設有溢流口,當水泵把水從過濾部分抽向魚缸時,魚缸溢出的水通過溢流口流入過濾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導下流經各種濾材,水從最後一格通過水泵再次送入魚缸形成循環。
優點:利用魚缸的內部空間使魚缸和過濾形成一個整體,不需另外利用其它缸外位置就可以完成較好的過濾流程。一些器材可以在側濾/背濾放置,適當放置不影響魚缸的正面視覺美感。
缺點:佔用了魚缸的部分空間,缸內的空間會減少、受魚缸寬度或長度的限制,放置過濾材料也受限制、水分的蒸發會引起水泵所在間隔的水位較快降低,需要頻繁補水。
5. 養魚過濾泵 魚缸過濾器哪種好
有幾種形式的過濾可以選擇,但主要看什麼魚缸以及缸內養什麼魚。
(1)壁掛式瀑布過濾器。成本低,但僅靠一小塊過濾棉過濾效果自然是強不了,多見於40CM以下長度的魚缸用,因為小魚缸往往沒有更好的選擇;
(2)壁掛式濾桶。過濾效果比瀑布好多了,但價格已經上來了,40-60厘米的缸往往比價適宜;
(3)小型內置過濾器。一般兼具過濾和增氧兩種功能,抽魚糞便的能力很差,唯一的好處就是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另,有些成品的魚缸會自帶這種過濾;
(4)獨立濾桶。過濾效果可以說非常好,一般40CM以上長度的缸就比較好購買到合適型號的濾桶,加CO2的草缸必須用濾桶,否則CO2易逃逸;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濾桶的強項是過濾的很細,但是養那些能吃能拉的魚也要用濾桶的話統必須很大(過濾功率不用太大);
(5)上過濾,有些成品魚缸採用這種設計,缸內有過濾器和上濾盒。結構簡單,過濾效果也比較好,維護起來也方便。控制進水口離缸底的距離在5毫米以內可以較容易的吸起缸底雜物;
(6)多層上過濾,上過濾的增強版,但過濾效果是倍增的,因為多層過濾盒不光可以放過濾棉還可以放濾材培養硝化細菌。缺點是多層過濾盒擺在魚缸上面,比較影響美觀,有時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7)側濾(背濾同理),做側濾的魚缸一般不會太小,因為要將魚缸的一側隔出一小塊區域,再把這塊區域細分為沉澱區、凈水區等兩三個區域,過濾的效果還不錯,缺點就是用掉的缸內的空間以及過濾棉必須勤換,否則一旦棉變得不透水就可能造成水泵空轉;
(8)底濾,必須是有地櫃的魚缸,一般認為底濾是兼具過濾能力強、易維護和美觀等多個優點的。一般養中大型的能吃能拉的魚底濾絕對是首選,唯一不能採用這種方式的就是加CO2的草缸。
6. 魚缸過濾器都要放什麼,放幾層(第一層放什麼、第二層放什麼......)
1 過濾棉,主要作用是進行物理預過濾,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2 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養分解有機物的消化細菌,能提高水質澄清度.
3 陶瓷環,主要作用是附著硝化細菌,以保證水質無毒性;一般情況下,陶瓷環體積要佔全缸水體積的3~5%。這一層也可以同時擺放細菌屋,有利於硝化菌培養附著的一種器材。
4 活性炭,主要用作吸附水中有機分解產物,如用葯物治魚病後留在水裡的殘余葯劑等。活性炭不能長期使用,會影響硝化菌的培養,用半個月左右就要取出,過幾個月可再放一段時間再取出。
基本上這些就夠用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7. 魚缸上部過濾器的濾盒中的濾材都需要什麼應該怎麼擺放
在過濾槽內可以放置過濾棉、活性炭、玻璃環等。
1、第一格濾槽中放入白色過濾棉內黑色過濾棉藤棉陶瓷環等,白容棉放前面是為了觀察過濾情況更直觀。這個濾格如果要求簡單,只放黑白濾棉也可以。
2、第二格濾槽依次放藤棉生化球陶瓷環細菌屋等,中間分別用白棉分開,這是為了便於掌握濾材的硝化細菌著床情況,有需清潔時僅沖洗白棉就可以了。
3、第三格濾槽放水泵生化球加熱棒等。加熱泵也可以放在格與格之間的夾縫中,這要根據底濾槽體積的大小決定。
(7)魚缸多層上過濾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清洗過濾棉的時候要用原缸水進行清洗。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有益菌的損失,也能夠延長過濾棉的清洗周期。
2、清洗過濾棉的時候一定不要太用力,要泡在原缸水裡攪一下,甩出臟東西就可以。
3、清洗生化棉是直接把生化棉放入清水中,不用洗的太干凈,以免洗去細菌。魚缸的水反而不會那麼清澈。
4、清洗陶瓷杯是把陶瓷杯放入鍋里煮半小時,然後再加入高錳酸鉀浸泡半小時,用清水清洗干凈就可以。注意陶瓷杯顏色發黃並不影響使用,只是裡面有微生物的存在,正常清洗就可以全部倒出來。
8. 多層魚缸過濾怎麼做
【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這是最常見的過濾方式,大多數成品缸配套的是這種過濾方式。在魚缸頂部靠近燈管位置有一過濾槽,在過濾槽內可以放置過濾棉、活性炭、玻璃環等,潛水泵將水抽入過濾槽,再由過濾槽底部的出水口流回到水族箱內。上部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清洗方便,當過濾材料很臟時,可以很方便地取出進行清洗。最大的缺點是因空間所限,過濾槽的容積小,放的濾材較少,因而過濾功能較弱。上部過濾系統不適用於種植水草,水流會減少水族箱中二氧化碳的滯留時間,同時過濾器的水流還會將空氣中的氧氣大量帶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會使喜好氧氣的藻類大量生長,影響水族箱的觀賞效果。
【內置式過濾(沉水式過濾器)】
內置式過濾由潛水泵與過濾槽直接連接在一起,沉在水中,在過濾槽內有一塊捲筒狀的過濾棉纏繞在一個漏網的圓柱上,在圓柱的內部有許多生物球,便於硝化菌的附著。內置式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聲音輕,水流方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適應以水草為主的水族箱用。內置式過濾器的出水口有下個連接二氧化碳的入氣口,二氧化碳可以經過此口進入水中,二氧化碳經過水流的沖擊,可以很均勻地分散到水族箱的每個角落,被水草吸收。但是,機械過濾雜質的效果不如上部過濾器,因為,過濾後的污物,附著在過濾棉上浸在水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內置式過濾器清洗也很方便,只要將內部的過濾棉取出清洗即可,由於內置式過濾器的表面與水的接觸面比較大,它的單位面積的吸水功率小,最適宜小型魚缸、飼養小型魚類和魚類繁殖期間使用,或作為魚缸的輔助泵造流使用。
【底沙過濾:】
用一層較厚的細沙將相連通的、管身鋸有細小裂紋的水管埋在缸底,
水流在水泵的吸力下經過細沙過濾進入沙底的水管,再被抽至水族箱的上層水面,這種過濾方式常被用在草缸中。 其優點是初期比較美觀,但因魚餌、魚便積壓在沙中無法及時清除,時間長了沙易變黑,積壓的有機質、氨氮等超過了硝化系統的處理能力,造成魚缸水質日益惡化而魚病不斷,整缸清潔時也很麻煩。
【底缸過濾】
在放置魚缸的桌下有一盛放濾材的小缸, 小缸被分成幾格以放置不同濾材,水從缸頂溢下,經過濾材後再被抽回缸內。因盛放濾材的空間大,所以硝化過濾功能強,比較適合飼養中、大型魚,且清潔、更換濾材便利。但對水泵的功率要求較高,功耗大且噪音較大。
【背濾/側濾】
在魚缸的背部或側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過濾,其內部分成幾小格用於放置濾材(或過濾設備)和循環泵,一邊設有溢流口,當水泵把水從過濾部分抽向魚缸時,魚缸溢出的水通過溢流口流入過濾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導下「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流經各種濾材,水從最後一格通過水泵再次送入魚缸,如此循環。其缺點是擠佔了魚缸空間,影響視覺效果,清潔、更換濾材比較麻煩。
【滴流式過濾】
滴流式過濾是個集成的過濾器,它將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合在一個過濾槽中,在此過濾槽中分成幾個室,過濾槽的上層為物理過濾室,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環,作用是減低水的流速,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使水能含有最大的容氧量,為好氧性細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這個過濾室主要完成初始的雜質過濾。第二個過濾室為生化過濾室,在其中有許多塑膠製成的生物過濾球,供硝化細菌附著繁殖用。第三個過濾室為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黃色物質。這種過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將水中的雜質過濾干凈。但魚缸需承受一定重量,所以做多層上濾時一定要考慮魚缸的承受能力。
【外置過濾桶】
所有的濾材、水泵都藏在一個過濾桶內,在過濾桶內有4~5個過濾盒,每個過濾盒內都有不同的過濾材料,一般首層放置過濾棉,對水質進行初級過濾,將水中的雜質過濾干凈,另外幾層可以放置瓷環、活性碳等,通過盒內大量的硝化細菌對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進行生化過濾,形成一個物理與生化組合的完整過濾系統。常用來補強成品缸的硝化過濾系統,尤其是較高密度養魚或魚對水質的要求高時。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是過濾器中最簡單的過濾器,它是通過增氧泵吹氣到生化棉以造成水流由生化棉的外部向生化棉的內部流動,同時通過氣泵的不斷吹氣,為硝化細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在流動中將臟物留在生化棉上,再由水中或生化棉上的硝化菌來分解,形成一個生物過濾的環境。生化棉主要用於飼養超小型的魚類,如紅綠燈、金絲等,因為,超小型魚類的體型一般較輕,容易被過濾器吸入過濾槽內,生化棉過濾器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是,生化棉過濾器不適應在水。
9. 魚缸上過濾槽滴流和溢流這倆哪個好優缺點各是什麼
從過濾效果上說,多層滴流更好。
從外觀上說,普通濾槽簡潔。
平時添加EM菌的用透明的,平時添加硝化菌的用黑色的。
10. 60左右的魚缸用什麼過濾桶好
我就是60缸 用的森森過濾桶 清洗太麻煩了 准備換個抽屜式上過濾 只要清洗方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