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DNA的粗提取和鑒定的問題
1、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
第一次,取血細胞液時加蒸餾水,目的是讓血細胞吸水漲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後,目的是稀釋NACL溶液,使DNA逐漸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內DNA時,加入NACL後充分攪拌,加速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的分離,使DNA充分游離並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時,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鑒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過濾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細胞核物質時進行過濾,取得的濾液中含有染色質,而濾出的是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等的破碎結構
第二次在濾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夠,濾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細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質等
第三次在過濾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時,過濾後的濾液中含有DNA
(這可是純手打的,絕對正確,有不明白的再問我)QQ7428936
❷ DNA的粗提取中,血細胞脹破後的濾液中,DND應該是染色質的狀態,它有沒有溶解
1、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
第一次,取血細胞液時加蒸餾水,目的是讓血細胞吸水漲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後,目的是稀釋NACL溶液,使DNA逐漸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內DNA時,加入NACL後充分攪拌,加速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的分離,使DNA充分游離並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時,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鑒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過濾3次
❸ 高中生物實驗: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知識
1.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原理
(1)粗提取原理:在NaCl溶液濃度低於0.14mol/L時,DNA的溶解度隨NaCl溶液濃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14mol/L時,DNA的溶解度最小;當NaCl溶液濃度繼續增加時,DNA溶解度又增大。
(2)純化原理:DNA不溶於酒精,但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溶於酒精。
(3)鑒定DNA原理:在沸水浴條件下,DNA遇二苯胺會被染成藍色。
2.實驗材料的選擇及處理
(1)不選擇豬血等哺乳動物的血液,因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2)需要在雞血中加入抗凝劑——檸檬酸鈉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3)需除去雞血中的血漿,因為血漿中無DNA。
特別提醒:不同生物的組織中DNA含量不同在選取材料時,應本著DNA含量高、材料易得、便於提取的原則。
3.生物實驗過程
步驟:提取細胞核物質→溶解核內DNA→析出DNA粘稠物→濾取含DNA的粘稠物→DN A粘稠物的再溶解→過濾含有DNA的氯化鈉溶液→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DNA的鑒定。
操作要點:(1)2次加蒸餾水:第一次是在是為了使血細胞吸水膨脹破裂,加水後必須充分攪拌使血細胞充分破裂;第二次加蒸餾水是為了稀釋氯化鈉溶液。
(2)3次加氯化鈉溶液:第一次加氯化鈉後,必須充分晃動燒杯,使二者混合均勻,加速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分離,使DNA充分游離並溶解在氯化鈉溶液中;第二次加氯化鈉溶液也是為了DNA的再溶解,這時溶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已很少;第三次加氯化鈉溶液還是為溶解DNA。
(3)6次攪拌:除最後一次攪拌外前5次攪拌均朝一個方向:,並且在析出DNA、DNA再溶解和提取中,各步攪拌都要輕緩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防止DNA分子斷裂。
(4)3次過濾:第一次過濾,留濾液;第二次過濾,留粘稠物;第三次過濾,留濾液。注意這3次過濾都用紗布,獲得沉澱物或粘稠物的通常為多層,獲得濾液的紗布層數適當減少。
特別提醒:若以植物為實驗材料,步驟上大致相同,在材料的處理上有幾點不同:一是增加研磨步驟,目的是破壞細胞壁;二是加入洗滌劑,目的是溶解細胞膜及核膜;三是加食鹽,可加速細胞膜及核膜的破裂。
4.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注意事項
(1)用冷酒精濃縮和沉澱DNA時所用的95%酒精,必須經過充分預冷後才能使用,冷酒精與含 DNA的氯化鈉溶液體積比是2:1 。如果用冷酒精處理後,懸浮於溶液中的絲狀物較少,可將混合液放於冰箱中再冷卻幾分鍾,然後再用玻璃棒捲起絲狀物。
(2)雞血細胞破碎以後釋放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於細胞內DNA的含量本來就比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會更少。因此,實驗過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燒杯和試管,這樣可以減少提取過程中DNA的損失。
❹ DNA的粗提取和鑒定為什麼要四次過濾第四次過濾有什麼用
第一次過濾:過濾提取雞血細胞核中的DNA(在濾液中),濾掉的是破碎的細胞結構(沉澱物);
第二次過濾:過濾用2mol/L的NaCl充分溶解的DNA(在濾液中),濾去的是溶解度低的蛋白質等雜質(在沉澱物中);
第三次過濾:過濾用0.14mol/L的NaCl析出的DNA(在沉澱物中),濾去的是溶液中的雜質(在濾液中);
第四次過濾:過濾再次用2mol/L的NaCl充分溶解的DNA(在濾液中),濾去的是溶解度低的蛋白質等雜質(在沉澱物中);
第四次過濾進一步除雜並溶解DNA,為下一步用冷卻的95%酒精析出DNA做准備.
有說三次過濾的,就是有的資料不考慮上邊說的第一次過濾,不矛盾.
❺ 有關實驗「DNA的提取及檢測」的問題
實驗准備工作:
1 所用離心管、槍頭要洗凈、烘乾(最好滅菌)。
2 試劑配製:
1 M Tris-HCl (pH 8.0): 稱取Tris-Base 121g, 加入約 ml 水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後加入濃鹽酸調整pH至8.0後加水定溶至1000 ml. 滅菌後於室溫保存。
0.5 M EDTA (pH 8.0): 稱取EDTA-Na2鹽 187 g 加入約 800 ml水,在磁力攪拌器上邊攪拌邊加入固體NaOH,當EDTA和NaOH均完全溶解,溶液變清時其pH值剛好達到8.0左右,再用pH試紙略加調整即可, 滅菌後於室溫保存。
5.0 M NaCl: 稱取NaCl 300 g, 加入蒸餾水約800 ml 於磁力攪拌器上充分攪拌,約5分鍾後停止攪拌,靜止2~3分鍾,倒出上清液,再加入100 ml蒸餾水重復前面的步驟,直到NaCl充分溶解後定溶至1000 ml., 滅菌後於室溫保存。
酚:氯仿:異戍醇(25:24:1)的配製:可參考《分子克隆》亦可按如下方法配製取重蒸酚100 ml ,蒸餾水50 ml,8-羥基喹嚀0.05g 加入500 ml玻璃燒杯於磁力攪拌器上邊加熱邊攪拌,待酚達到水飽和後加入18 g Tris-Base,等Tris-Base 完全溶解後加入100 ml氯仿:異戌醇(24:1),攪拌10~20分鍾,靜止約10分鍾,除去上層水相後,裝入棕色瓶,最後加入20 ml 0.1M的Tris-HCl保護液於4℃保存。
DNA Buffer的配製:
1 M Tris-HCl (pH 8.0)
100 ml
0.5 M EDTA (pH 8.0):
100 ml
5.0 M NaCl:
300 ml
H2O
500 ml
滅菌後於室溫下保存3個月左右,用時按1.5%往Buffer中加入CTAB,在電爐上燒開;在通風櫥里加入1%的巰基乙醇( 現配現用)。
DNA的提取:
1 取2~5 g葉片或愈傷組織,加入適量液氮研碎,轉入預冷的50ml離心管,加入20 ml DNA提取緩沖液充分搖勻,於65℃水浴60~90 min,中途輕輕搖勻兩次。
2 加入15 ml 氯仿:異戍醇(24:1)輕輕搖勻10分鍾,於BECKMAN離心機中4000 rpm離心15分鍾。
3 取上清液於另一50 ml離心管加入10 ml 氯仿:異戍醇(24:1)重復步驟2。
4 吸上清液於一干凈的50 ml 離心管,加入15 ml 冷凍的異丙醇,輕輕搖勻後於-20℃冷凍半小時,4000 rpm離心10分鍾。棄上清液,加入5 ml 76%的乙醇(含10 mM
NH4Ac)浸泡5 h(或過夜),中途換乙醇2-3次。
5 棄乙醇風干沉澱約半小時,加入3.0 ml TE緩沖液(10 mM Tris-HCl pH 8.0;1 mM EDTA , pH 8.0),20 µl RNase A(10 mg/ml),37℃溫浴過夜。
6 溶液轉入一10 ml離心管,加入3.0 ml苯酚:氯仿:異戊醇(25:24:1)充分顛倒混勻,4000 rpm離心15 min,吸上清液於另一10 ml的離心管中,(可重復一次)。
7 加入1 ml 5.0 M的NaCl和3.0 ml水飽和乙醚,充分混勻,4000 rpm離心5 min。
8 棄乙醚,用20 µl槍頭擋住離心管管口內側,用力下壓槍頭,使槍頭與管壁間形成一狹縫,讓下清液從縫中流入另一10 ml離心管。
9 加入5 ml冷凍的異丙醇,輕輕搖勻後於-20℃冷凍半小時,4000 rpm離心10分鍾。棄上清液,加入3 ml 70%的乙醇浸泡4~6 h(或過夜),中途換乙醇2-3次。風干乙醇,加入500 µl TE溶解,或浸在乙醇中長期保存。
DNA檢測
1 取DNA原液15 µl稀釋至3.0 ml,用U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230 nm、 260 nm及280 nm的吸光值。
高質量的DNA要求:A260/A230>2.0; 1.7<A260/A280<1.9
2 將DNA原液適當稀釋後,用1 Χ TAE,0.8%瓊脂糖凝膠2V/cm電泳1 h進行質量檢測。
3 向一定量的DNA中加入限制性內切酶EcoR I至4-5U/μg DNA,37℃消化過夜,用0.5 Χ TBE,0.8%瓊脂糖凝膠2.5V/cm電泳3 h進行檢測。
CTAB法微量提取DNA
1. 葯品的配製:
CTAB提取液:
(1)100mM Tris-HCl(PH 8.0),1.5M NaCl,50mM EDTA(PH 8.0)
(2)1% PVP,2% CTAB
(3)取少許(1)加到(2)中,攪拌成糊狀,後加(1)至足量,65℃水浴充分溶解備用。使用前要在65℃溫浴一會兒,然後加入1-4%巰基乙醇,混均勻。
苯酚:氯仿:異戊醇(25∶24∶1): 重蒸酚65℃水浴溶解,在燒杯中加入80ml溫熱的蒸餾水,加入少許8-羥基喹啉,溶解後加入100ml重蒸酚,再加入100ml氯仿:異戊醇(24:1),加入20克Tris Base,磁力攪拌器上攪拌1.5 h左右至停止攪拌後很快分層,然後裝入棕色瓶中,4℃冰箱中儲存備用。
2. 材料的採取與保存:
在超凈工作台上,取試管苗葉片,放入無菌的1.5 ml離心管中,置於冰盒中,然後把裝有葉片的離心管一起裝在紗布袋中,置液氮中冷凍10分鍾,取出後置於—70℃冰箱中可長期保存,需要用時,取出置於冰盒中。
3.DNA的粗提
在裝有葉片的離心管中加入石英砂少許(約0.07克),用事先滅過菌的—20℃冰箱中預冷的尖頭玻棒將材料戳到底部,先壓後研磨,研細後加入600 ul CTAB提取液,再繼續研磨一會兒使其懸浮均勻,然後在65℃水浴鍋中溫浴60-90分鍾,隔30分鍾取出上下輕輕顛倒幾次,水浴之後,加入700ul苯酚:氯仿:異戊醇(25:24:1),,上下晃動10分鍾以上,其間置於37℃水浴鍋中溫浴一會(冬季),使之充分混勻,然後10000-12000rpm離心5-10分鍾,吸取上清液轉至另一離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20℃冰凍無水乙醇1ml,輕輕顛倒數次,混合均勻後冰凍30分鍾沉澱DNA,然後8000-10000rpm離心5分鍾,棄上清液,加入1 ml 70%酒精浸泡2小時或過夜,8000rpm離心5分鍾,棄酒精之後在工作台上風干DNA,注意不要過干,否則會使以後溶解困難。
4. DNA的純化:
向風干後的DNA中加入500 ul 1xTE,37℃水浴15-30分鍾至DNA完全溶解,然後加入700ul苯酚:氯仿:異戊醇(25:24:1),上下顛倒離心管約10分鍾,至充分混勻,其間置於37℃水浴鍋中溫浴一會(冬季);10000-12000 rpm離心5分鍾,吸取上層液至另一離心管中,加入700ul氯仿:異戊醇(24:1),顛倒10分鍾(方法同上),10000 -12000rpm離心5分鍾,吸取上層液至另一離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1ml冷凍的無水乙醇,輕輕顛倒,然後在-20℃冰箱中置30分鍾沉澱DNA,8000-10000 rpm離心2-3分鍾,使DNA分散狀緊貼在管壁上,棄酒精,加70%酒精1ml浸泡,2小時後換一次,後浸泡過夜,8000rpm離心3分鍾後棄酒精,風干,加50-100ul1xTE充分溶解,然後每管加5ul 5mg/ml Rnase,37℃水浴6小時或過夜。
5. DNA檢測:
(1)0.8%瓊脂糖凝膠電泳30-60分鍾:
TAE 100ml,EB 30ul,樣品3-5ul,電壓90V,
觀察A:DNA是否跑出,帶型是否整齊劃一;B:RNA是否除盡
(2)分光光度計檢測D260/D280的比值:在1.8-2.0的范圍內認為純度較高上述方法提取的DNA比值在1.65-1.95之間。濃度=30000xOD260(DNA樣品為5ul時)。
不知道你說的是動物的還是植物的,我當年做的是動物的。用的是雞血,因為在學校,沒有生物書,只能粗略的查一下了
1、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
第一次,取血細胞液時加蒸餾水,目的是讓血細胞吸水漲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後,目的是稀釋NACL溶液,使DNA逐漸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內DNA時,加入NACL後充分攪拌,加速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的分離,使DNA充分游離並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時,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鑒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過濾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細胞核物質時進行過濾,取得的濾液中含有染色質,而濾出的是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等的破碎結構
第二次在濾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夠,濾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細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質等
第三次在過濾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時,過濾後的濾液中含有DNA
❻ 紗布上有雜質
在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將第三次過濾獲得的紗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較多雜質)分別處理如下:
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攪拌後過濾,除去不溶於NaCl溶液的雜質;再加入冷卻的、與濾液體積相等的95%酒精溶液,除去溶於酒精的雜質,再用玻璃棒沿一個方向攪拌,捲起絲狀物.
故選:C.
❼ 在DNA的粗提取實驗中,曾進行三次過濾,對三次過濾的敘述正確的是()A.第一次過濾後,核物質存在於
A、在雞血細胞中加入蒸餾水,使得血細胞吸水破裂,細胞核內物質釋放出來,然後用紗布過濾取其濾液,A錯誤;
B、在2mol/L的NaCl溶液加蒸餾水並攪拌,由於DNA溶解度下降而析出白色絲狀黏稠物,用多層紗布過濾取其黏稠物,B正確;
C、在燒杯中用2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用兩層紗布過濾含DNA的NaCl溶液,C錯誤;
D、第三次過濾後,DNA存在於濾液中,能除去高濃度鹽中不能溶解的雜質,D正確.
故選:BD.
❽ dna的粗提與鑒定實驗為什麼加入2m的nacl後不過濾就加蒸餾水 博客
1、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
第一次,取血細胞液時加蒸餾水,目的是讓內血細胞吸水漲破
第二次是容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後,目的是稀釋NACL溶液,使DNA逐漸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內DNA時,加入NACL後充分攪拌,加速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的分離,使DNA充分游離並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時,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鑒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過濾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細胞核物質時進行過濾,取得的濾液中含有染色質,而濾出的是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等的破碎結構
第二次在濾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夠,濾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細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質等
第三次在過濾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時,過濾後的濾液中含有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