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薄膜過濾法操作示意圖

薄膜過濾法操作示意圖

發布時間:2022-09-03 23:13:20

A. 過濾操作示意圖

(1)圖中a是燒杯抄,b是漏斗.
(2)在過濾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漏斗的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均可造成待過濾液體不經濾紙直接進入濾液;另外儀器不幹凈等也可造成濾液渾濁;這樣的液體要重新過濾.
(1)燒杯,漏斗;
(2)引流;漏斗下端未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液面高於濾紙邊緣);重新過濾.

B. 微生物薄膜過濾法,夾膜技巧

(1)驗證試驗方法:試驗原理同前述薄膜過濾法。驗證供試品對薄膜過濾法有抑細菌和抑真菌特性時,與實際的無菌檢查相同,在同一型號的每個過濾器或過濾筒內過濾規定定量的供試品(容器數及每容器的過濾體積),用淋洗液淋洗濾膜至少3次,每次淋洗液體積為100ml,在最後一次淋洗液中,接入驗證用菌種(接種量為10—100CFU);另取一過濾器或濾筒,不過濾供試品,重復以上淋洗操作,作為陽性對照。根據具體情況,可將整張濾膜或半張濾膜轉移至100ml的指定驗證用培養基內,或將培養基加入到裝有濾膜的濾筒內。分別對表中所列菌種及相應的培養基逐一進行驗證,並將容器置於適當的溫度下培養,培養時間不超過14d。如果使用新的濾膜或濾過器(包括不同廠家或批號、型號),則要按上述薄膜過濾法的要求做 , 組試驗,即樣品試驗組、蛋白腖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重新進行驗證確認。
(2)驗證結果評價:如果供試品培養基容器內的培養基內明顯可見微生物生長(混濁),並且與陽性對照容器內的培養結果相似,則在無菌檢查試驗中必須要過濾與驗證試驗相等量的供試品、淋洗液,淋洗相同次數及使用同量的培養基。如果與陽性對照容器內的培養結果相比,供試品容器內微生物生長現象不明顯,則說明該檢驗量在此檢驗條件下有抑菌作用。應增加淋洗次數,重復以上實驗。也可通過更換過濾膜並使用中和劑來消除產品的抑菌作用。USP規定,如果已淋洗了5次,並且每次淋洗液體積達到500ml,仍無法中和膜上的殘余抑菌性物質,那麼在無菌檢查試驗中就採用此淋洗次數與淋洗量作為最終淋洗方法。

C. 過濾是一種凈水的方法,利用過濾的方法,可將不溶於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來.(1)如圖是過濾操作示意

(1)過濾液體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濾紙高於漏斗的邊緣;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
(2)過濾後濾液仍渾濁,可能原因是濾紙破損(會使得液體中的不溶物進入下面的燒杯,從而使得濾液渾濁)、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會使部分液體未經過濾紙的過濾直接流下,該操作會使濾液仍然渾濁)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等.
故答案為:(1)濾紙高於漏斗的邊緣;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2)濾紙破損;液面高於濾紙邊緣等.

D. 純化水薄膜過濾法操作過程,薄膜使用前是不是要用無菌的純化水浸過啊

我用的時候是把薄膜放在有純化水的三角瓶里,塞好橡膠塞,用牛皮紙包住,然後進行濕熱滅菌。這樣使用的時候好用鑷子把薄膜夾出。

E. 混懸液的無菌如何採用薄膜過濾法

你參考一下這篇文獻看看:《復方磺胺嘧啶銀混懸液無菌檢查方法的建立及驗回證》丁答長玲田洪根成培光趙永德周肖龍薄明香來源:《中國葯房》2010年第45期。 原文找不到,只有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復方磺胺嘧啶銀混懸液無菌檢查法並進行驗證。方法:將樣品經無菌定性濾紙初過濾後,取濾液適量,採用pH7.0氯化鈉一蛋白腖緩沖液作為沖洗劑,沖洗量分別為300、600、900mL,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麴黴作為試驗菌種,按照薄膜過濾法進行無菌檢查,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陽性對照菌進行驗證試驗。結果:最佳沖洗量為細菌檢查600mL、真菌檢查300mL;驗證試驗中陽性對照菌24h內生長正常,各供試品管均未見菌生長,檢驗結果符合規定。結論:復方磺胺嘧啶銀混懸液無菌檢查時可以通過定性濾紙過濾和薄膜過濾聯用的方法消除其抑菌活性。 感覺有用的話,可以求助找一下這篇文獻。

F. 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用膜過濾法時,是把濾膜上有菌液的那面貼到培養基上,還把反面貼到培養基

微生物限度的方法有多種。如果是用膜過濾法的話,就你提到的問題,可以查詢2010版的《中國葯典》附錄,裡面有提到。應該是把濾膜接觸到供試液的那面貼於培養基上。

G.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用薄膜過濾法怎麼做

准備工作:

用純化水浸泡濾膜,浸泡完全後放入濾杯中,包好濾杯,連同回量筒、培養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燒瓶等一起121℃滅菌30min。

滅菌後的物品一並傳入潔凈室中,微生物限度過濾器上連好已經滅好的濾杯,用緩沖液先潤濕濾膜,抽掉緩沖液,然後倒入供試液(10倍稀釋),濾過,再用緩沖液沖洗濾膜。

過濾結束後取下濾膜平貼於R2A瓊脂培養基平板上,32℃倒置培養5天。菌落計數(平皿上長幾個菌結果就報幾個菌)

(7)薄膜過濾法操作示意圖擴展閱讀:

薄膜過濾系統主要用於去除小顆粒及溶解鹽,一般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薄膜過濾反滲透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截留溶液中的砂礫、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隱抱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納濾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種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薄膜過濾

H. 薄膜過濾法原理

薄膜過濾法

採用薄膜過濾法,濾膜孔徑不大於0.45um,直徑約為50mm。選擇濾膜材質時候應保證供試品及其溶劑不影響微生物的充分被截留。濾器及濾膜使用前應採用適宜的方法滅菌。使用後,應保證濾膜在過濾前後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試液過濾前先將少量的沖洗液過濾以潤洗濾膜,供試液經薄膜過濾後,若需要用沖洗液沖洗濾膜,每張濾膜每次沖洗量為100ml。每片濾膜的總過濾量不宜過大,以避免濾膜上的微生物受損傷。

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克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加至適宜的稀釋劑中,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克或1ml所含的菌數比較多時,可取適宜稀釋級的供試液1ml,過濾。用PH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它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的驗證」,沖洗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陰性對照實驗

取實驗用的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陰性對照不得有菌生長。

培養和記數:

培養條件和記數方法同平皿法,每片濾膜上的菌數不應超過100個

菌數報告規則

以相當於1克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以<1

乘於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I. 什麼叫薄膜過濾法,具體怎麼操作呀

5.7.7 薄膜過濾法:
5.7.7.1 本法適用於有抗菌作用或大容量的供試品。
5.7.7.2 按集菌使內用規程安裝好集菌儀。
5.7.7.3 取供試品擦拭消容毒後,除去塑料蓋,插好導管,進行抽濾,濾液從排液管排出。
5.7.7.4 同法操作將培養基抽到全封閉式集菌培養器中。
5.7.7.5 取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和真菌培養基各1管,同法操作加入相應的溶劑作陰性對照。
5.7.7.6 陽性對照管應根據供試品特性在接種櫥內加入相應對照菌液1ml。(抗細菌葯物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對照菌,抗厭氧菌葯物以生孢梭菌為對照菌,抗真菌葯物以白色念珠菌為對照菌)。
5.7.7.7 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管置30-35℃培養箱中,真菌培養基管置20-25℃培養箱中各培養7日;陽性對照管細菌應在培養24-48小時,真菌應在培養24-72小時有菌生長。

閱讀全文

與薄膜過濾法操作示意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管道滿了怎麼辦 瀏覽:117
內源污水是什麼 瀏覽:189
3m過濾器說明手冊 瀏覽:813
佛山工業污水檢測 瀏覽:248
洗照片的廢水含銀多少 瀏覽:66
輕鋼樹脂瓦斜屋頂 瀏覽:192
鞭毛蟲為什麼能凈化污水 瀏覽:666
大學廢水水質 瀏覽:605
疏水性除菌過濾器 瀏覽:777
飲水機燙小孩怎麼處理 瀏覽:784
貝殼工藝品清洗廢水 瀏覽:945
y柚子皮能去除水垢 瀏覽:750
靜電式油霧凈化器怎麼修 瀏覽:486
分辨蒸餾水與澄清石灰水 瀏覽:449
污水井底應比排出管低多少 瀏覽:493
怎麼去掉電熱水壺裡面的水垢 瀏覽:401
凈水機電量多少合適 瀏覽:547
噴淋廢水直接排放 瀏覽:961
水處理樹脂多長時間再生 瀏覽:926
易一水洗凈水器怎麼清洗濾芯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