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含氟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沉澱法和吸復附法
1)化學沉澱法是通過投制加鈣鹽等化學葯品,形成氟化物沉澱或氟化物被吸附於所形成的沉澱物中而共同沉澱。
2)吸附法是指含氟廢水流經接觸床,通過與床中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化學反應,去除氟化物。
Ⅱ 水燒開能除水中的氟嗎
水燒開可以去除水中的氟。溶解在水中的氟分子非常活躍,在加熱之後,可以使得水中的氟迅速游離、蒸發。
Ⅲ 水處理除氟的方法都有哪些
目前國內外水處理除氟的方法主要有: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化學法和反滲透法等。
1.化學法
化學處理方法又包括混凝沉澱法和鈣鹽沉澱法等。混凝沉澱法除氟的原理為:當混凝劑溶於水時,會迅速水解,生成的不溶沉澱物將氟離子吸附,共同沉澱從而去除水中的氟離子。當前應用較廣的混凝劑主要是鋁鹽(明礬、氯化鋁、硫酸鋁、聚合氯化鋁)。
鈣鹽沉澱法主要採用鈣鹽(氧化鈣、氫氧化鈣、氯化鈣、石灰等)與水中的氟離子形成沉澱來除氟。氧化鈣投加到水中,與水中氟離子形成氟化鈣沉澱,然後通過過濾或沉降等方法,使沉澱物與水分離,達到除氟目的。受氟化鈣溶解度的影響,該方法不易達到飲用水標准,主要用於含氟較高的工業水處理。石灰和氫氧化鈣除氟機理是與水中的Ca、Mg無機鹽反應生成大量的Mg(OH)2和CaCO3沉澱。Mg(OH)2沉澱表面經一級交換吸附共沉澱而使氟離子濃度降低,同時CaCO3沉澱亦有少量除氟作用。在石灰蘇打軟化過程中也可達到一定的除氟效果,被軟化水中去除的氟量與溶液中的鎂的含量有關。
2.吸附法
用於除氟的常用吸附劑主要有活性氧化鋁、活化沸石、活性氧化鎂、骨炭等,近年來還報道了氟吸附容量較高的羥基磷石灰、氧化鋯樹脂等。利用這些吸附劑可將氟濃度為10mg/L的含氟水處理到1.0mg/L以下,達到飲用水標准。
活性氧化鋁是美國公認的六種除氟方法的一種,在我國的研究和使用也較早。作為傳統的除氟劑,具有吸附容量大、技術成熟等優點,適用於進行大規模的除氟處理,可用做水廠集中除氟使用。
沸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石,無毒無害,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是三維無限結構的含水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結晶鋁硅酸鹽,其主要特點是具有吸水性和失水性,並具有離子交換反應性能而不引起結構多大變化的性質。活化和再生方法簡單,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術,雖初次投資較大,但有越用越好的趨勢,適合長期使用。
國內目前應用骨炭除氟的數量僅次於活性氧化鋁。除氟機理是氟與水中的Ca2+生成CaF2被羥基磷酸鈣所吸收,從而達到除氟的目的。M.J.Larsen等人用磷酸氫鈣處理含氟水使其達到氟磷灰石過飽和狀態,加骨炭和羥基磷灰石作為晶種的兩步共沉澱除氟方法,除氟容量隨原水含氟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除氟效率則隨原水含氟量的增加而降低。
3.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主要採用離子交換樹脂、磺化煙煤、鋸屑等,利用離子交換作用達到除氟的目的。常用的除氟樹脂有氨基膦酸樹脂、聚醯胺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等。吸附飽和後可用再生劑再生、反復使用。但當水中共存有其他陰離子時,受交換順序的影響,除氟效果也會相應受到影響。陰離子交換樹脂對地下水主要陰離子的吸附交換次序為:SO42->NO3->Cl->F-。
4.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主要分為電滲析法、電凝聚法與電吸附法等。電滲析法是利用膜分離技術,在直流電場作用下,溶液中可溶性離子遷移,通過選擇透過性離子交換膜得到分離,使水中的一部分離子遷移到另一部分水中,水的含鹽量降低,氟化物含量也相應降低。
電凝聚法是近年來我國開發的一種新型飲用水除氟技術。其原理是利用電解鋁過程生成的氫氧化鋁凝聚作用除氟。
電吸附是一種不涉及電子得失的非法拉第過程,所需電流僅用於電吸附電極溶液界面的雙電層充電,因此電吸附本質是一個低電耗的過程。
5.反滲透法
反滲透法是將含鹽水加壓超過滲透壓以上,供給反滲透膜元件,鹽水中的水分子便通過反滲透膜,在另一側便可得到淡水。這是各種淡水化方法中理論上最為節省能耗的方法。全世界採用不同技術建立的生產能力大於100m3/d的脫鹽淡化工廠中,反滲透法佔55%。在國外已成功的大規模應用於苦鹹水淡化、海水淡化和超純水制備等方面。它可以十分有效、可靠地實現高氟苦鹹水除氟除鹽的雙重目的。
Ⅳ 怎樣除掉污水中的氟
採用實驗室規模的化學沉降法處理含氟水,研究結果表明:當聯合投加CaCl2-AlCl3-Ce(SO4)2調節pH = 7~8 攪拌反應30min時,能一次將含F- 500mg/L降至 10mg/L以下,此種方法簡單易行,便於操作,實驗結果為含F- 廢水的達標處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以下來自: http://bbs.h2o-china.com/thread-205703-1-1.html
氟離子半徑小,溶解性能好,是較難去除的污染物之一。目前認識到的除氟機理主要有:
(1)生成難溶氟化物沉澱
如鈣鹽法中將氟離子轉化為難溶的CaF2沉澱。鈣鹽聯合使用鎂鹽、鋁鹽、磷酸鹽後,除氟效果增加,殘氟濃度更低,主要原因是形成了新的更難溶的含氟化合物。如鈣鹽與磷酸鹽合用時,生成Ca5(PO4)3F沉澱;CaCl2和AlCl3合用時,形成一種由Ca、Al及F組成的絡合物沉澱,其具體組分和結構尚待進一步研究。一些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氟化物,比單一元素組成的氟化物具有更低的溶解度,對它們形成條件的研究,有助於除氟工藝的改進和新方法的研究與開發。
(2)離子或配位體交換
F-與OH-半徑及電荷都較為相近,除氟劑中的OH-基團可與F-交換而達到除氟的目的。如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的除氟機理:
Ca10(PO4)6(OH)2+2F- Ca10(PO4)6F2+2OH-
鋁鹽混凝法中,鋁鹽混凝劑的最有效成分Al13O4(OH)7+24及其水解後形成的Al(OH)3(am)凝膠,其中的OH-配位體都可與F-交換:
Al13O4(OH)7+24+xF- Al13O4(OH)24-xF7+x+xOH-
Al(OH)3(am)+xF- Al(OH)3-xFx+xOH-
這一機理已被除F-後體系pH升高現象所證實。[Al13O4(OH)24-xFx]7+等陽離子形成後,可進一步水解生成Al13O4(OH)21F10等羥氟鋁化合物。由於這一類化合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致使單獨使用鋁鹽混凝除氟時最終出水的氟離子質量濃度很難降至4~7mg/L以下。
多數情況下離子與配位體交換是在固相中的OH-和液相中的F-之間進行的,降低液相中OH-濃度或提高F-濃度都有利於交換過程的進行。體系pH降低時,OH-濃度降低,但F-濃度會因形成HF而降低。最有利於F-與OH-進行交換的環境是pH為6~7的微酸性體系,這也是多數氟離子交換劑的最佳pH范圍。
(3)物理或化學吸附
X光電子能譜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化鋁對F-的吸附是通過對NaF的化學吸附來實現的:
Al2O3+Na++F- Al2O3.NaF
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對F-的吸附是通過對CaF2的化學吸附來實現:
Ca10(PO4)6(OH)2+Ca2++2F- Ca10(PO4)6(OH)2.CaF2
氟具有很強的電負性。紅外光譜證實,在一些水化的Al2O3表面,F-可發生氫鍵吸附:
物理吸附中,最重要的是靜電吸附。混凝除氟過程中,鋁鹽水解生成的Al3(OH)5+4、Al7(OH)4+17和Al13O4(OH)7+24等高價陽離子,可通過靜電作用吸附F-,從而被隨後形成的Al(OH)3(am)礬花捲掃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當水中SO2-4、Cl-等陰離子的濃度較高時,由於存在競爭作用,會使Al(OH)3(am)礬花對F-的吸附容量顯著減少。
(4)絡合沉降
F-能與Al3+、Fe3+、Mg2+等陽離子形成絡合物而沉降。如鋁鹽混凝法中Al3+與F-形成AlF(3-x)+x而夾雜在Al(OH)3(am)中沉降下來。
目前的技術情況
(1)對含氟水的處理,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吸附法、化學沉澱法和混凝沉降法。吸附法適用於水量較小的飲用水的處理,使用羥基磷灰石、活性氧化鎂、稀土金屬氧化物等新型吸附劑可提高處理效率。化學沉澱法適用於氟濃度高的工業廢水的處理,在傳統的鈣鹽沉澱法基礎上,聯合使用磷酸鹽、鎂鹽、鋁鹽等,比單純用鈣鹽除氟效果好。混凝沉降法中,使用聚合鋁類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鋁等,除氟效果比用Al2(SO4)3、AlCl3好。總的看來,各種方法中提高除氟效率的關鍵在於除氟劑的改進,如引入新組分,提高其中有利於除氟的化學形態的含量等。
(2)目前人們已認識到的除氟機理主要有生成難溶氟化物沉澱、離子或配位體交換、物理或化學吸附、絡合沉降等。含氟水處理過程中,各種除氟機理有可能同時發生。開展除氟機理的研究工作,有助於現有除氟工藝的改進和除氟新方法的開發。
希望對你有用
Ⅳ 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化學處理方法
高氟地下水化學處理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氟的兩個基本性質,即氟與其他元素存在配合趨勢和膠體類物質對氟元素具有吸附作用,前者是指氟元素主要能與鋁、鈣、鎂等元素有形成配合物的趨向,且形成的含氟配合物化學性質穩定,水解和電離均較弱,能有效降低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後者是指地理環境中一些具有吸收性能的物質如黏粒、黏土礦物、Al(OH)3、有機質等對環境中的氟離子具有吸著而使氟富集的性能,對空氣中氟化物的吸附是分子吸附,而對溶液中氟的吸附則主要是離子交換吸附形式,其中以羥基OH-與F-的交換最為普遍。
1.含鋁物質對高氟地下水的化學處理
鋁是研究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元素,對廣大高氟改水存在一定局限性的農村地區而言,使用鋁物質降低飲用水中氟含量簡便可行,可在高氟地下水區廣泛使用,其中鋁與氟的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1)鋁離子與重碳酸鹽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礬花:
河南省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形成機理研究
(2)生成的氫氧化鋁在混凝過程中與氟離子反應:
河南省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形成機理研究
目前常用的含鋁物質包括硫酸鋁Al2(SO4)3·18H2O、明礬KAl(SO4)2·12H2O、三氯化鋁AlCl3·6H2O、鹼式氯化鋁[Al2(OH)nCl6-n]m及活性氧化鋁Al2O3等。上述物質均具備穩定的降氟效果,但高氟地下水經過處理後易殘留一定量的Al3+、
2.含鈣物質對高氟地下水的化學處理
石灰石在廣大農村地區較為常見,這也是石灰石可作為廣大氟病區中降低飲用水氟含量的基礎,其原理是根據水中的CaCO3沉澱可作為載體使CaF2沉澱下來以達到降氟的目的,而氧化鎂作為降氟化學葯劑的功能跟石灰石類似,同樣是先與水形成氫氧化鎂沉澱後使氟一起沉澱下來,其中鈣與氟的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河南省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形成機理研究
用含鈣物質進行高氟地下水的化學處理的應用范圍有限,僅限於高濃度氟的工業污水處理或氟含量為6~10mg/L的高氟地下水,同時必須在降氟過程中通入CO2氣體,因此對研究區的廣大氟病村而言並不適宜,但可以作為供水水源地的化學處理方法。
3.含羥基物質對高氟地下水的化學處理
含有羥基的物質種類較多,包括天然沸石、骨粉、蛇紋石、膠泥等各種有機物質。其基本原理是受到膠體物質對氟吸著作用的影響,其中溶液對氟的吸附主要體現為離子交換吸附,並以羥基OH-與F-的交換為主要形式,化學反應過程在天然沸石及骨粉骨炭的降氟作用下體現得最為明顯:
(1)天然沸石與氟離子的離子交換吸附過程:
河南省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形成機理研究
式中:Mn+表示陽離子,化合價一般為1~3價。
(2)骨粉與氟離子的離子交換吸附過程:
河南省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形成機理研究
羥基物質的化學處理對水質的影響程度較前兩者要輕,雖存在一定程度的殘留污染離子,但降氟效果比較穩定,且上述降氟的物質在高氟地下水區易於得到,尤其較適合在僻遠的農村高氟地下水區推廣使用。
4.電化學方法中的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將包括氟離子在內的陰離子與水中陽離子或溶劑進行分離,從而達到去除水中氟離子的目的。根據外力作用的不同形式,如電場或外加壓力的作用可分為電滲析及反滲透兩種類型,雖處理效果較好,且適合處理含多種有害成分的污染水,如反滲透系統對水質極差的SO4·Cl-Na·Mg型和SO4·Cl-Na型苦鹹水中的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鐵、錳、鈣、鎂、鉀、鈉、硫酸鹽、氯化物、二氧化硅等無機鹽的去除率達到96%~100%;總硬度、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固體等指標去除率仍大於98%,出水水質優於國家和世界水質標准,但兩者處理成本均很昂貴,設備投資大,因此對研究區而言,廣大高氟地下水病村並不具備應用膜分離技術的條件,僅在為城鎮提供飲用水水源時,可在飲用水處理廠使用該套設備對飲用水進行水質處理。
上述四類飲用水化學處理方法雖各具有不同特點,但均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化學處理的基本原理均與氟元素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關,如鋁、鈣與氟的反應是由氟與上述元素的配合趨勢決定的,而含有羥基的物質則由氟能被膠體物質吸附決定,尤其在溶液中的離子交換吸附以羥基和氟離子兩者的交換吸附為主,這在含氟礦物的物質組成中體現較為明顯,如在一些含羥基的硅酸鹽和含羥基的鋁硅酸鹽中固定有大量的氟,原因是羥基被氟離子所替換,這在角閃石和雲母族等礦物中較為普遍;而電化學處理的原理是由氟離子的離子類型決定,其離子交換膜及外力作用只是該處理方法的外部因素。
(2)在含鋁、鈣或羥基三種物質的化學處理方法中,處理後的高氟地下水不同程度殘留有害離子,這不能滿足研究區人民群眾日常飲用水水質要求,因此往往要對高氟地下水進行二次處理才能使水質符合飲用標准;電化學法雖然效果較好,並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但成本昂貴,使應用范圍受限。
Ⅵ 反滲透除氟原理及工藝
1.反滲透除氟的原理和除其他雜質是相同的,反滲透是一種物理處理方法,只要雜質的孔徑大於反滲透膜的孔徑都可以分離去除,所以氟離子是可以去除的,至於工藝和現在通用制備純水的工藝是一樣的,你可以搜索下純凈水設備的工藝,這方面的介紹很多
2.農村飲用水除氟:
如果單純應用於農村飲用水除氟,目前來講反滲透工藝造價還是很高的
介紹給你一種目前比較實用的農村飲用水除氟工藝:
吸附交換法:
通過除氟專用濾料,使高氟地下水中的氟離子通過交換,吸附在濾料上,達到除氟目的,當濾料吸附飽和時,注入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將氟離子置換出來並隨廢液排掉
該工藝特點是佔地面積小,用玻璃鋼材質容器即可,無需任何配套設施,操作及維護都相當簡單,設備造價很低
除氟濾料是一種經過高溫煅燒的硅酸鹽濾料
目前該工藝已大量應用於農村飲用水除氟工程
另外飲用水改造中除鐵錳 除硬度 除銨氮均可以採用該工藝
還有什麼不懂請給我打電話0416-2998341 如果有具體的項目我可以免費給你做項目計劃書,反滲透設備和各種濾料我這都有
真誠結交每一位對水感興趣的朋友!
Ⅶ 含氟廢液有哪些處理方法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含氟廢水處理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即沉澱法和吸附法
化學沉澱內法是通過投加鈣鹽等容化學葯品,形成氟化物沉澱或氟化物被吸附於所形成的沉澱物中而共同沉澱。該方法簡單、處理方便,費用低,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狀液投加,且產生的CaF2沉澱包裹在Ca(OH)2顆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處理後的廢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難達到國標一級標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緩慢,脫水困難,處理大流量
吸附法是指含氟廢水流經接觸床,通過與床中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化學反應,去除氟化物。這種方法只適用於低濃度的含氟廢水或經其他方法處理後氟化物濃度降至10~20mg/L的廢水。而且接觸床的再生及高濃度再生液的處理是整個運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觸床頻繁的再生使運行成本較高。排放物周期長,不適應連續處理連續排放等缺點。
Ⅷ 怎麼去除廢水中的 氟離子
一種去除廢水中氟離子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驟:a.往含有氟離子的工業廢水中添加氫氧化鈣溶液並進行攪拌,直到廢水的pH值為8.5-9.5,反應時間為15-20分鍾;b.往步驟a所得廢水中添加硫酸鋁溶液並進行攪拌,直到廢水的pH 值為6.0-6.5,反應時間為20-25分鍾;c.向步驟b的廢水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劑並進行攪拌;d.將步驟c所得廢水注入沉澱池進行絮凝沉澱後,上清液排放,沉澱物進行固-液分離,所得泥渣外運或填埋。
Ⅸ 含氟廢液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含氟廢液最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用於高濃度含氟廢液的處理,採用較多的是鈣鹽沉澱法,即石灰沉澱法。向廢液中加入石灰乳,至廢液完全呈鹼性為止,並加以充分攪拌,放置一夜後進行過濾。混凝沉澱法
由於鈣鹽中和產生的氟化鈣沉澱是一種微細的結晶,不經凝聚難以沉降,因而常常在加入鈣鹽的基礎上再加入混凝劑來處理含氟廢液。混凝沉澱法常用的混凝劑有鋁鹽、鐵鹽等無機混凝劑和聚丙烯醯胺類有機混凝劑兩類。吸附法
吸附法是將裝有氟吸附劑的設備放入含氟廢液中,使氟離子通過與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者化學反應,最終吸附在吸附劑上而被除去,吸附劑可通過再生恢復交換能力。吸附法常用於處理低濃度含氟廢液,可作為含氟廢液的深度處理方法。由於成本較低,操作簡便,除氟效果較好,吸附法是含氟廢液處理的重要方法。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在一些特種含氟廢液處理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如電滲析法、電凝聚法、反滲透膜法、離子交換法和液膜法等方法。電滲析法是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使水中的陰、陽離子作定向遷移。電凝聚法主要是依靠電解析生成的活性絮狀沉澱的靜電吸附和離子交換作用除氟。反滲透技術是藉助比滲透壓更高的壓力,使高氟水中的水分子改變自然滲透方向,通過反滲透膜被分離出來的一種方法。離子交換法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或離子交換纖維實現除氟離子的一種方法。
答案來自
Ⅹ 廢水中如何去除氟離子
採用誘導結晶法除氟。其技術核心是在高氟水中投加氟磷灰石作為晶種,並投加磷酸專鹽和鈣鹽使水中氟屬離子在晶種表面生成氟磷酸鈣(Ca10(PO4) 6F2)結晶。通過單因素實驗得出最佳工藝條件:投加8g/L氟磷灰石,並投加NaH2PO4和CaCl2,使鈣離子、磷酸根離子和氟離子的摩爾比為10:5:1,攪拌速度為100 r/min,反應時間1 h。反應中磷酸根離子和鈣離子的利用率分別達到98%和25%以上。電子掃描顯微鏡(SEM)表徵晶種在參與反應後,表面有結晶生成。研究表明,採用誘導結晶法可將水中氟離子濃度從5~10 mg/L降至1 mg/L以下,達到飲用水水質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