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廢水一般排入哪裡
工業廢水一般經過處理後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再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具體排放路徑和標准如下:
處理達標後排入市政管道:
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
排放至河流或回用:
特殊行業的排放標准:
綜上所述,工業廢水的排放需遵循國家制定的排放標准,確保其得到妥善處理,以保護水資源並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② 城市生活中的那些污水都去哪裡了,比如洗衣水糞便啊什麼的
首先進入下水道,接下來的情況取決於你所在的城市。如今,許多大城市已經建立了城市污水處理站,下水道的污水會被統一引導至這些站點進行處理。這里採用了先進的生化處理技術,通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來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在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固體顆粒會被沉澱下來,經過過濾和消毒後,處理後的水會重新排放到環境中。
排放的水會首先流入當地的河流。這些河流是自然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水資源,還承擔著生態調節的功能。經過初步處理後的污水進入河流,對河流的水質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河流的流動,這些水會逐漸向更遠的地方擴散,最終流入更大的水體。
河流匯聚成更大的河流,而這些河流最終會匯入大海。大海是地球上最大的水體,能夠容納大量的淡水流入。經過一系列處理和自然凈化過程,污水中的有害物質會被分解或稀釋,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相對較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污水處理的重要性,因為即使微量的污染物累積起來也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傷害。
總的來說,城市生活中的污水經過處理後,會按照一定的路徑流向河流,再流入大海。這個過程中,污水處理站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確保了排放到環境中的水質量達到一定標准。通過合理規劃和科學管理,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水對環境的影響,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③ 中國污染嚴重的七大河流是哪些
在我國,只有不到11%的人飲用符合我國衛生標準的水,而高達65%的人飲用渾濁、苦鹼、含氟、含砷、工業污染、傳染病的水。2億人飲用自來水,7000萬人飲用高氟水,3000萬人飲用高硝酸鹽水,5000萬人飲用高氟化物水,1.1億人飲用高硬度水。那麼中國污染嚴重的七大河流是哪些下面和裕祥安全網了解下吧。
海河:七大水系污染之首
現狀:海河流域位於中國華北地區,包括海河和灤河兩大水系。海河水系主要由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薊運河等到組成,還包括陡駭河、馬頰河等到平原排澇河道;灤河水系包括冀東諸河。
根據《全國環境質量報告書》(1993)的統計結果,海河水系最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其次為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另外,石油類污染亦相當嚴重,逐漸被視為主要污染物。目前海河水系污染嚴重,劣Ⅴ類水質斷面佔50%以上。主要污染河段為 滄州的子牙河和南運河、北京的北運河、張家口的洋河以及天津的海河。
原因:海河流域包括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山西省的東北部、山東省的北部、內蒙古的小部分地區及北京、天津兩市,總面積31.90萬公里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291.8億米,集中在7~10月份(約佔70%),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平均值的10.5%,是全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區。
海河水系由於地表水利用程度不斷提高,河道下泄流量銳減,加上城市和工業排污量增加,各河平均污徑比已高達0.12 。許多河段水體污染嚴重。
遼河: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劣Ⅴ類水質斷面佔40.6%
污染原因:一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的不利影響。遼河流域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煤炭、石油、鋼鐵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資源開發強度大,利用效率較低,污染排放強度高。
二是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水平低。工業廢水排放量約占流域內廢水總量的1/3,並且呈不斷增長的趨勢。造紙、化工、冶金、食品、制葯等行業污染嚴重,部分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後,污染治理設施欠賬多,廢水治理設施不完善,難以實現穩定的達標排放。
三是城市污水處理效率低。截至2005年底,遼河流域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19座,處理能力242萬噸/日,但實際處理量只有50%左右,部分污水處理廠建成後長期不能正常運行。
四是環境監管能力不足。遼河流域環境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環境執法能力薄弱,有些地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違法處罰力度不夠,企業偷排、超標排污、超總量排污的現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松花江:流經商品糧基地的「毒水」
松花江北源嫩江,南源第二松花江,流域面積5568萬平方米,多年地表徑流量734.7億立方米,是我國重要工業基地和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之一。然而, 隨著人口的日益增長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幹流的水質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標污染項目是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及溶解氧,其原因是由於城鎮廢污水的排放以及流域的內缺水較嚴重。
2005年11月,吉林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發生爆炸,發生爆炸的車間距離松花江只約數百米,爆炸發生後,約100噸苯類物質(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嚴重污染,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
淮河支流安徽潁上潁河閘水流量巨大,激起無數白色泡沫。據專家介紹,由於從閘壩下泄水的水質超標,才會產生如此多的泡沫
淮河:十年治理卻回到原點
淮河幹流以Ⅳ類水體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質較差;1994年國家提出了淮河治污工程,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是十年之後,當記者拿到淮河水利委員會提供的材料後卻發現:污染物指標此消彼長,淮河水質綜合評價,可以說「回到原點」。
污染來源:
一是部分工業企業偷排污水現象嚴重。經過10年來「抓大關小」,調整產業結構,淮河流域工業企業中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或設施不達標的現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業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常常擅自關閉污水處理設施,偷排污水。
二是農村面源污染已成為淮河流域一個重要污染源。據了解,淮河流域耕地面積佔全國的1/6,是我國主要的產糧區,流域內農業生產中農葯、化肥的使用量很大,其污染也相對較重。
三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其污染負荷已超過工業污水,成為影響淮河流域水質安全的重要因素。
現狀:
1.這是河南省信陽市一條穿越居民小區充斥著各式生活垃圾的河道。該河道通往淮河支流浉河
2.因為淮河水污染嚴重,居住在淮河下游洪澤湖邊的江蘇省泗洪縣漁民嚴鳳霞一家只好買礦泉水飲用。「守著淮河買水喝」在淮河沿岸一帶司空見慣。
黃河:「奶水」變成「劣五類水」
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水量並不豐沛,但卻以佔全國河川徑流2.4%的有限水資源,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建國以來,引黃灌溉、供水累計直接經濟效益已達6000億元。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上個世紀80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黃河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常年處於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排污溝」。
污染來源:工業污染一直是黃河水污染的「禍首」。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產生出了包括COD(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高錳酸鹽指數以及揮發酚等在內的大量污染物。由於環保設施投入大,運轉成本高,沿黃重點污染源偷排現象仍比較嚴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業點多面廣,很難根除。
位於黃河中上游、甘肅省中部的白銀,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銅、鉛、鋅、錳等礦物,今天已經成為整個黃河流域最大的重金屬廢水污染源和黃河上游最大的氨氮廢水污染源。同時,這里也是甘肅省最大的二氧化硫以及硫酸濃縮廢氣污染源。
白銀市所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都匯集到東大溝和西大溝這兩條排水溝,然後流進二十多公里外的黃河幹流。其中,西大溝主要排放生活污水,東大溝則同時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僅2005年一年,從東大溝排進黃河的廢污水就達1894萬多噸,占整個白銀市區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總量的 80%以上;銅、鉛、鋅、鎘、砷等重金屬都嚴重超標,其中砷超標更達25.68倍之多。
湘江:飽受重金屬污染的困擾
湘江位於長江中游,系長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積將近9.5萬平方公里,僅以湘江幹流為飲用水源的人口,就有約2000萬人。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也承載了60%以上的污染,是中國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僅以2007年為例,湘江流域汞、鎘、鉛、砷的排放量,就分別佔到了全國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污染原因:長期以來,有色金屬采冶一直是湖南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但礦業采冶技術長期良莠不齊。長期的掠奪式開采,使得伴生礦被當做廢礦渣遺棄、當做廢水隨意排放,直接導致重金屬污染幾乎遍布三湘大地。
湖南全省有色金屬礦平均開採回收率僅50%左右,伴生礦綜合回收利用僅佔25%。資源總回收率低於發達國家同行業20個百分點,所回收的共生或者伴生金屬很多都是重金屬,尚不足應當回收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周邊工業結構與布局不夠合理,湘江流域已經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四大工礦污染源。
最嚴重地區:在城區面積約530平方公里的株洲市,鎘污染面積就超過了一半,有些土壤的污染厚度超過了20厘米;其中超標5倍以上的,也接近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根據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調查結果,株洲市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嚴重的鎘污染區。
據清水塘工業區管委會監測所產蔬菜七項重金屬指標中,總鎘、總汞、總鉛等三項指標都超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標准值,超標倍數分別達到了64.11倍、185.80倍和66.01倍。
珠江:珠三角創造世界工廠奇跡付出的代價
十多年來,廣東省每年都要公布《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自2001年起發布的《公報》顯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經連續7年被列為「嚴重污染區域」;2009年5月,廣東省發布的最新《公報》指出,廣東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積比2008年增加12.33%。
污染原因:1985年以來,富於水脈、航運便利的珠三角地區,隨著大量外資的湧入,以及迅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崛起成為外向型出口加工業密集的「世界工廠」。這個面積僅1萬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創造了中國30%的對外貿易額。
不過,在「世界工廠」創造奇跡的背後,卻是被水利界贊為"南國少女"的珠江承受的隱痛。這當中,地處珠江流域的東莞是最具典型意義的城市。這座擁有32個鎮區逶迤相連組成的城市,20年前還是一片盛產水稻、香蕉和荔枝的農村田園,而如今已靠外向型經濟爆發式增長所帶動,成為國際加工製造業名城,甚至被認為是"下一個深圳"。
在人均GDP高居珠三角二線城市(除廣州、深圳)之首的東莞,折射出一個新興工業城市的陰暗面--水污染。2005年以來,東莞全市主要水污染物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年均總量達到11.6萬噸,為全省最高。現在,東莞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量為4820萬噸左右,只佔該市污水總量的68.64%左右,比預期目標整整落後了10個百分點。這就是說,東莞有很大一部分污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入珠江了。
廣東是珠江流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但也是對珠江排污最多的省份。一些媒體做出這樣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對於外界質疑,廣東省環保部門也很無奈。一些環保官員表示,廣東省對工業污染的治理開展得比較早,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環保措施沒跟不上,加上一些企業偷排超排污水,珠江污染幾乎失控。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中國水污染現狀及治理方法
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工礦企業。加大對重點行業的專項治理,實施清潔化改造,同步規劃、建設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等環保設施。嚴格執行「禁止在飲用水源地附近發展高污染工業和礦山作業」的規定,防止對飲用水水源的污染。加大對水庫、河道等水源保護區的綜合執法力度,從重從嚴處罰破壞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污染水源的行為。
我們在平時最好多學習一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識,飲用水盡量安裝家用凈水器過慮在飲用,這樣更有利於用水安全。
④ 污水外排口末端應該設置在河流的什麼位置
河流的下游
原因:排污口設在河流上游,會污染到下游,對下游造成人、植物、版牲畜、工業等用水造成污染較大權
應遵循以下原則選定污水廠和出水口的位置:
1、出水口應位於城市河流的下游。
2、出水口不應設回水區,以防回水區的污染。
3、污水廠要位於河流的下游,並與出水口盡量靠近,以減少排放渠道的長度。
4、污水廠應設在城鎮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並與城鎮、工礦企業以及郊區居民點保持300M以上的衛生防護距離。
5、污水廠應設在地質條件較好,不受雨洪水威脅的地方,並有擴建的餘地。
⑤ 有哪些河流被污染
被污染的河流包括:
1. 長江:長江是我國的主要河流之一,但在一些地區,由於工業廢水排放、農業污染等原因,導致長江水質受到污染。
2.黃河: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同樣面臨著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的問題,部分河段水質受到嚴重影響。
3.珠江: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達,但部分工廠排放的廢水導致珠江水質受到污染。此外,城市垃圾和污水排放也是珠江污染的原因之一。此外還包括許多其他河流如淮河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工業廢水排放:許多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導致水質惡化。這些廢水中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 農業污染:農葯和化肥的過量使用是造成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將殘留物沖刷進河流,造成水質污染。同時養殖業產生的廢物也影響了河流水質。
3. 城市污水和垃圾排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未經妥善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嚴重污染水源。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也加劇了水污染問題。此外,一些河流上游地區的采礦活動也會導致水體受到重金屬等物質的污染。這些污染物隨著水流遷移,影響整個流域的水質安全。因此為了保護河流環境,需要加強污染防治措施並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實施。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決河流污染問題,保護我們共有的水資源不受損害。這也是對未來世代的責任所在。
以上就是對被污染的河流及其原因的簡要解釋。
⑥ 城市污水最終流向哪
我來給你回答:
你好!
灰姑娘789456a。
該問題要具體地域、具體分析。
例如:
1、北京的污水處理後大部分流入通縣水庫,在流入之前,先進行沼澤濕地天然過濾,在入水庫,水庫里的水可養魚,也可灌溉。同樣的還有浙江餘姚。
2、上海的污水處理後流向黃浦江,因為本土大型水生生物少,而非流向長江。
3、重慶的污水由於重慶有了新的行政規劃,重慶長壽作為其化工區,其污水處理達標後,先流經長壽湖,該湖為劃船度假區,經天然轉換後,細流匯入長江。
4、安徽銅陵其以往污水簡易處理後,直接排入長江;
5、閩北紹安是將污水處理後,直接排入大海。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河流的污染及其特點有哪些
河流的污染主要來源於多個方面,並且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
污染來源: 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大量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是河流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地表徑流攜帶污染物質:降雨或融雪形成的地表徑流會將地面上的各種污染物質,如農葯、化肥殘留、城市垃圾等攜帶進入河流。 大氣污染物隨降雨進入: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隨降雨過程進入河流,增加河流的污染負荷。 水上航運油脂泄漏:水上航運過程中,船隻的燃油泄漏或貨物泄漏也可能對河流造成嚴重的污染。
污染特點: 易於發生且自凈恢復能力強:河流的流動性使得污染物質易於擴散,但同時河流也具有較強的自凈能力,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逐漸恢復水質。 污染途徑多,污染物種類復雜:河流的污染途徑多樣,包括直接排放、地表徑流攜帶、大氣沉降等,且污染物種類復雜,包括有機物、無機物、重金屬、微生物等。 耗氧有機物污染最具普遍性:在眾多污染物中,耗氧有機物是最具普遍性的污染物質,它們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水質惡化。 不同河段納污狀況和自凈能力差異明顯:河流可能穿越不同的社會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這使得不同河段的納污狀況和自凈能力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城市河段可能受到更嚴重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污染,而山區河段則可能受到較少的人為污染,自凈能力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