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檢測指標都有哪些
水質監測的關鍵指標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
1. 物理性質指標:
- 嗅覺與味道
- 溫度
- 濁度
- 透明度
- 顏色
2. 化學性質指標:
- 非特異性指標:電導率、pH值、硬度、鹼度、酸度等
- 無機物指標:包括有毒金屬、有毒非金屬、氮氧化物(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
- 非特異性有機物指標:總耗氧量、化學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總有機碳、高錳酸鹽指數、酚類等
- 溶解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等
3. 生物指標:
- 細菌總數
- 大腸菌群
- 藻類等
4. 放射性指標:
- 總α射線
- 總β射線
- 鈾、鐳、釷等
這些指標中,有些通過單一物理參數或物質濃度表達,如溫度、pH值、溶解氧等,屬於單項指標。而有些則是基於一類物質的共性特徵,反映多種因素影響下的水質狀況,如生化耗氧量用來指示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程度,總硬度則表明水中鈣、鎂等無機鹽的含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民健康,並規范環境監測工作,國家環境保護部門發布了包括《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在內的多項環境保護標准。這些標准詳細規定了污水監測的方法和要求,確保監測數據的准確性與可靠性。
⑵ 污水檢測常規五項怎麼看數據
污水檢測常規五項是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磷(TP)、總氮(TN)和懸浮固體(SS)五項指標的測定。在看數據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
1、各項指標的濃度值
首先,需要查看各項指標的濃度值,比如COD濃度、NH3-N濃度、TP濃度、TN濃度和SS濃度。這些數據可以直觀地反映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氨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
2、指標的超標情況
對比測定值與相應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准,判斷這些指標是否超過了規定的限值。如果超標,說明該污水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需要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3、不同指標之間的關系
分析不同指標之間的關系可以推測污水源和污染物的特徵。例如,COD和SS濃度較高,說明該污水中可能含有較多的有機物和懸浮固體。NH3-N和TN濃度較高,說明該污水中可能含有較多的氨氮和總氮。
4、數據的歷史趨勢
對比歷史數據,觀察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可以了解污水處理效果和排放質量的改善情況。如果數據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控制手段有效,反之則需要進一步加強治理。
5、數據的地理分布
如果有多個監測點,可以繪制污染指標在不同點位的空間分布圖,以了解不同區域的污水質量狀況及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綜上所述,通過綜合分析污水檢測常規五項的數據,可以對污水的性質、污染程度和趨勢進行評估,從而為制定有效的污水治理和排放管理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⑶ 污水處理廠需要監測哪些指標(二)
污水處理廠需要監測的指標主要分為兩大類:化學指標和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包括懸浮物、pH值、鹼度、重金屬離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溶解氧(DO)、氨氮、總氮、總磷、pH值等。物理指標則主要指懸浮物(SS)。
化學需氧量(COD)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COD的測定是污水處理廠日常主要監測項目之一,通過對不同構築物的進出水COD的測定,可以准確掌握構築物的運行情況。化學需氧量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高錳酸鉀法和重鉻酸鉀法是常用的兩種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在污水處理廠中,BOD5是日常重要監測項目之一。進行BOD5監測的具體意義基本與COD相同,但通過監測BOD及COD,可以大致判斷污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的經典測定方法是稀釋接種法。
溶解氧(DO)是水中分子態氧的含量,對於污水廠整個運行過程而言,DO的測定十分重要。在污水處理過程中,DO的控制至關重要,需要保持在2~4mg/L之間。當DO不足時,可能會導致活性污泥的絲狀菌膨脹,影響處理效果。在A/O、A2/O等工藝中,DO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總需氧量(TOD)是有機物在完全氧化時所消耗的需氧量,比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機物的總量。總有機碳(TOC)是評價水中有機污染質的一個綜合參數,測定過程是通過燃燒法去除有機物,再測定碳量。
氮和磷是水體污染的重要指標。有機氮、氨氮、總氮是氮的常見形態,氨氮是污水廠出水的重要監測指標。總磷是評價水質的重要指標,污水廠出水中的P需要達標排放。pH值是指示水酸鹼性的重要指標,影響生物生存和污水處理效果。懸浮物(SS)影響水體的渾濁度和生物生長,是進行監測的重要項目之一。
有毒物質是人們普遍關切的指標,包括無機毒物(如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毒物(如氰化物、酚、有機氯化物)。無機毒物如重金屬離子如果不去除或處理效果不好,會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導致公害性疾病。有機毒物也可能導致嚴重傷害性事故。
為了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出水水質達標,需要對上述各項指標進行認真、嚴格、科學的監測,只有真正達到了排放標准才能排放或做其他處理。
⑷ 污水檢測指標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水質指標大致可分為:
(1)物理指標:嗅味、溫度、渾濁度、透明度、顏色等;
(2)化學指標:
(a)非專一性指標:電導率、pH值、硬度、鹼度、無機酸度等;
(b)無機物指標:有毒金屬、有毒准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
(c)非專一性有機物指標:總耗氧量、化學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總有機碳、高錳酸鉀指數、酚類等;
(d)溶解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標: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藻類等;
(4)放射性指標:總α射線、總β射線、鈾、鐳、釷等;
有些指標用某一物理參數或某一物質的濃度來表示,是單項指標,如溫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標則是根據某一類物質的共同特性來表明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質狀況,稱為綜合指標,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污染狀況,總硬度表示水中含鈣、鎂等無機鹽類的多少。
法律依據:關於發布《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標准為國家環境保護標准,並予發布。
標准名稱、編號如下:
一、《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91.1-2019)
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安裝技術規范》(HJ 353-2019)
三、《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驗收技術規范》(HJ 354-2019)
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運行技術規范》(HJ 355-2019)
五、《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HJ 356-2019)
⑸ 污水監測項目有哪些
污水監測項目主要包括:理化指標監測、生物指標監測、重金屬監測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監測。
一、理化指標監測
理化指標是評價污水水質的基礎數據。這一監測項目主要包括:
* 溫度、pH值、懸浮物監測:這些指標可以反映污水的基本狀態,對後續處理工藝有重要影響。
* 化學需氧量與生化需氧量監測:這兩項指標能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是評價污水可生化性的重要參數。
二、生物指標監測
生物指標監測主要關注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包括:
* 微生物數量與種類監測:通過檢測污水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可以評估污水的自凈能力和污染程度。
* 生物毒性監測:某些污染物對微生物具有毒性,通過生物毒性測試可以及時發現這些污染物,為污水處理提供依據。
三、重金屬監測
重金屬是污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長期積累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重金屬監測是污水監測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
* 汞、鉛、鎘、鉻等重金屬含量監測:這些重金屬在污水中的含量直接關繫到水體的污染程度和環境風險。
四、有毒有害物質監測
隨著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污染物進入水體,對這些物質的監測也愈發重要。
* 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監測:這類物質在水體中難以降解,長期積累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 農葯、化肥等污染物監測:這些物質在農業污水中的含量較高,也是監測的重要內容。
通過對以上項目的監測,可以全面評估污水的質量,為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⑹ 污水處理後 出水要檢測的指標有哪些呢
污水處理後出水要檢測的指標包括三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6)污水指標有哪些如何檢測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技術: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