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水的水質特點以棉紡和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多種廢水及水質特點為:
1)退漿廢水退漿廢水是鹼性的有機廢水,含多種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視漿料的種類而異。過去多用天然澱粉作漿料,水中BOD高,近些年來,逐漸由化學漿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廢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從而降低了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煉廢水廢水呈深褐色,含鹼濃度約0.3%,廢水BOD和COD均高達數千毫克/升。
3)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輕,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回用。
4)絲光廢水含氫氧化鈉3%~5%,一般通過蒸發濃縮回收,工藝上可重復使用,外排的絲光廢水呈鹼性,BOD高於生活污水。
5)染色廢水主要污染是有機染料和表面活性劑等助劑。水質變化大,色澤深,pH值高。
6)印花廢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廢水。在採用活性染料時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廢水中氨氮較高。
7)整理廢水水量少,含有各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國內幾個有代表性印染廠的廢水水質見表16-1。
(二)印染廢水治理方法
首先,從生產工藝上消除和減輕污染源。如採用干法印花工藝,消除印染廢水。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澱、過濾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過濾法回收還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廢水中鹼度,一般設調節池並保證必要的勻質時間;對色度,根據廢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等化學或物理法處理,也有培養特殊的細菌在兼氣條件下進行脫色。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凝聚法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脫色效果差。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有選擇性,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對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塗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劑,對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陽離子和活性染料等親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好,對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差。廢水中大量有機物,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PVA等化學漿料,可採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別採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氣法及厭氧—好氧串酸處理工藝;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別採用膠凝鹽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鈉)、凝結劑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結劑)、超過濾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廠已採用)。
總之,印染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要根據生產工藝採用的原料、產品種類、加工的方法,工藝過程中投加的葯劑,染料、助劑性質以及出水最終去向和要求,分別採用一級化.學和物化處理或二級生物法為主的處理或三級深度處理。
(三)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
1)首先考慮清濁廢水分流,把一些較濃的染色廢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單獨進行化學和物化法回收或處理後,再混合其他廢水進行生物處理或排向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如水質允許,採用化學凝聚和加壓氣浮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對小型印染廠可選用國內已有的成套裝置,運行費用略高,在一般情況下,處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處理可優先考慮活性污泥法,傳統的鼓風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均能取得穩定的效果,在曝氣4~6小時的條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風曝氣污泥負荷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時曝氣法採用污泥負荷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採用加速表面曝氣法,曝氣池與沉澱池宜分建,這樣有利於抑制污泥的膨脹,管理較方便,出水水質穩定。
4)當處理出水要求較高或廢水處理後作重復使用時,則宜在生物處理後增加吸附或凝聚過濾裝置。厭氣-好氣-活性炭工藝,不僅對化學漿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質好,受到人們注意。
5)關於生物處理中採用生物膜法時:
①接觸氧化法-採用容積負荷2.3~5.0公斤BOD/(米·日)。優點是處理時間短且污泥不必迴流,但氣水比高,基建費和運行費略高。
②生物轉盤-適用於處理水量小的印染廠,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內,運行簡單,耗電省。關鍵在轉盤材質和轉盤前調節池的設置。有機負荷採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負荷採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濾池-主要特點是省地,它是一個不完全處理構築物,採用容積負荷1.6~1.8公斤BOD/(米·日)時,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⑵ 工業廢水處理車間是化水處理室嗎
不是。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於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性的後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後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二級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日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是繼二級處理以後的廢水處理過程,是污水最高處理措施。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並不多。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初沉污泥、二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剩餘活性污泥以及三級處理產生的化學污泥。由於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污泥處理處置的成功與否對污水廠有重要的影響,必須重視。如果污泥不進行處理,污泥將不得不隨處理後的出水排放,污水廠的凈化效果也就會被抵消掉。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處理也是相當關鍵的。
⑶ 印染廠污水怎麼處理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方法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流程:廢水→粗格柵→集水井→泵→冷卻塔→調節池→泵→轉鼓篩→混凝反應池→初沉池 →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混凝反應池→二沉池→達標出水排放。印染廠污水處理是一項技術,按處理程度進行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方法
印染廠是對紗線、針織物、梭織物、無紡布等紡織品進行印花或染色的工廠。染廠的工作比較復雜,一般是採用流水線的模式進行操作。印染廠里的印染料一般都含汞、砷、鉛等元素,大部分具有揮發性,呼吸中會攝入一部分進入體內身體,對人體有害,必須做勞保措施,長時間在印染廠工作會對身體造成不適的影響。
印染廠污水的三級處理: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⑷ 印染廢水總氮超標怎麼處理
印染廢水總氮超標如何處理
一、印染廢水介紹以及總氮的來源
印染廢水屬於有機性廢水,其所有的污染物和顏色大多數是天然的有機物質以及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組成,印染廢水具有以下特徵:(1)色度大,(2)水質水溫以及pH變化大,(3)有機物含量比較高,而且含有比較強的毒性,(4)氨氮濃度高,主要是前面印花工藝中使用了尿素作為印花助劑,以及部分使用含氮染料,增加了印染廢水的處理難度。
其中總氮主要來源於尿素和含氮的有機染料,染料結構中含有硝基和胺基的基團化物質,我國環保部於2012年10月份制定了《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對於總氮的排放標準是,總氮直接排放20(35)mg/L,總氮間接排放是30(50)mg/L。
圖一 印染廢水污染物的來源
二、印染廢水現有的總氮去除辦法和瓶頸
現有大多數印染廢水是通過傳統的硝化反硝化方式去除總氮,是利用異養微生物氧化作用將有機氮類物質轉化為氨氮,氨氮再被自養硝化菌氧化為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細菌將硝態氮還原為氣態氮氣,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從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出。反硝化細菌是利用有機物中的C作為電子供體,通過分解有機碳提供能量,再以硝酸根作為電子受體,將離子型氮源轉化為氣體的氮氣,由此實現有機物的分解以及氮的去除。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印染廢水總氮的轉化過程中,首先通過氨化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再通過硝化作用變為硝態氮,最後通過反硝化作用變為氮氣。然而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廢水的總氮往往超標,而氨氮卻是達標的,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引起這一問題主要是卡在了反硝化脫氮環節,微生物通過厭氧反硝化的方式脫除硝態氮。但是由於實際現場的厭氧池中,微生物密度低,印染廢水的毒性大,以及停留時間過短,導致脫氮負荷急劇降低,從而導致厭氧效率低下,總氮最終都轉化為硝態氮,但是硝態氮難以轉化為氮氣。因此總氮超標。
三、高效反硝化脫氮設備去除印染廢水總氮
從第二段描述可知,需要通過提高厭氧微生物反硝化的效率,才能夠降低總氮,傳統方式通過增加厭氧池的體積來改善,佔地面積過大,而且效果極度不穩定,因此在總氮的提標上不可行。
根據硝態氮的特點,研發推出一款高效脫氮設備,這款設備能夠提升反硝化細菌的密度,增加反硝化細菌降解硝態氮的能力,反應僅需要半小時,就能夠徹底脫氮。其原理圖如下所示:
其中,在脫氮環節有以下核心技術:
第一,專業定製的填料;以天然火山石經過表面處理為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積很大,使得單位面積上富集大量的反硝化細菌膜,提升反硝化細菌的密度。
第二,增加氮氣釋放技術;在內部結構增加氮氣釋放模塊,脫氮效率高導致氮氣大量在水體中積累,通過氮氣釋放技術將廢水的氮氣快速脫除,從而有利於微生物繼續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
第三,精心培養的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經過篩選並經過各種條件的刺激,使得反硝化細菌能夠適應印染廢水高毒性,波動大的特點。
通過以上核心技術的加成,印染廢水只需要在設備中停留15-30分鍾,即可徹底脫氮,並且針對總氮濃度在500以下的廢水,均能夠去除。大大節省了設備的佔地面積。
該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脫氮效率高——正常運行脫氮負荷2kg N/m³·d,出水總氮穩定達標
佔地面積小——10t/h的處理量,降低20mg/L總氮,佔地面積僅3㎡
易操作維護——全自動控制,無需更換填料,反沖洗水量少、頻率低
污泥產量少——反沖洗排出的少量微生物迴流至生化池繼續分解
運行成本低——去除20 mg/L的總氮,噸水成本約0.7元
四、總結
本文主要講述了印染廢水總氮的組成,其中大多數印染廢水氨氮都是達標的,但是硝態氮超標,然而傳統的生化技術對於硝態氮的去除能力有限,導致廢水中仍然殘留100-200mg/L的硝態氮。高效脫氮設備,增加反硝化的能力,佔地面積小,僅需要停留半個小時就可以徹底脫氮,目前在國內屬於行業領先。
⑸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經營什麼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機動車排放檢測和維修診斷新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生產的「機動車簡易工況法高端智能檢測設備」 產品是世界最先進的在用機動車檢測新技術,已形成八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的核心技術產品;產品覆蓋和應用於我國環保檢測機構、交通維修機構、新車製造廠,政府行政機構、科研院所等;能為我國從新車出廠到使用報廢的一整套車輛數據採集、分析、匯總、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能為我國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車輛使用管理、車輛交易、新車技術創新等提供技術保障。
相關介紹: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1.665億,蒞於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2010年榮獲環保優秀知名企業;全國首創的檢測與網路智能一體化雲檢測系統和智能簡易瞬態工況法(VMAS)獲得了環保部技術依託企業。公司目前擁有「簡易工況法」系列17項技術專利和產品;機動車排放檢測雲系統軟體著作權;在用機動車「簡易工況法」檢測八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產品,公司汽車尾氣檢測產品是通過國家認證、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主專利產品,是行業中唯一獲得國家環保總局認可的產品。
公司目前已在山東省和海南省成立了檢測運營公司,與現有檢測機構進行優勢互補合作經營,將實現直接面對車主的檢測服務和粘性發展,雲系統的應用在協助政府治理空氣污染方面起到了有效、簡便、快速的顯著作用。
⑹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主要任務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合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火電、鋼鐵、水泥、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發展規模,提高新建項目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門檻,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完善新開工項目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對違規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有關部門要責令停止建設,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發放貸款。對違規建成的項目,要責令停止生產,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發放流動資金貸款,有關部門要停止供電供水。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把能源消費總量、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能評和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對電力、鋼鐵、造紙、印染行業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對新建、擴建項目實施排污量等量或減量置換。優化電力、鋼鐵、水泥、玻璃、陶瓷、造紙等重點行業區域空間布局。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必須堅持高標准,嚴禁高污染產業和落後生產能力轉入。
——淘汰落後產能。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和《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重點淘汰小火電2000萬千瓦、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4800萬噸、水泥產能3.7億噸、焦炭產能4200萬噸、造紙產能1500萬噸等(見表3)。制定年度淘汰計劃,並逐級分解落實。對稀土行業實施更嚴格的節能環保准入標准,加快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和生產線,推進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對未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和企業,依法落實懲罰措施。鼓勵各地區制定更嚴格的能耗和排放標准,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
表3「十二五」時期淘汰落後產能一覽表 行業 主要內容 單位 產能 電力 大電網覆蓋范圍內,單機容量在10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單機容量在5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小火電機組,以發電為主的燃油鍋爐及發電機組(5萬千瓦及以下);大電網覆蓋范圍內,設計壽命期滿的單機容量在20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 萬千瓦 2000 煉鐵 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等 萬噸 4800 煉鋼 3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等 萬噸 4800 鐵合金 6300千伏安以下鐵合金礦熱電爐,3000千伏安以下鐵合金半封閉直流電爐、鐵合金精煉電爐等 萬噸 740 電石 單台爐容量小於12500千伏安電石爐及開放式電石爐 萬噸 380 銅(含再生銅)冶煉 鼓風爐、電爐、反射爐煉銅工藝及設備等 萬噸 80 電解鋁 100千安及以下預焙槽等 萬噸 90 鉛(含再生鉛)冶煉 採用燒結鍋、燒結盤、簡易高爐等落後方式煉鉛工藝及設備,未配套建設制酸及尾氣吸收系統的燒結機煉鉛工藝等 萬噸 130 鋅(含再生鋅)冶煉 採用馬弗爐、馬槽爐、橫罐、小豎罐等進行焙燒、簡易冷凝設施進行收塵等落後方式煉鋅或生產氧化鋅工藝裝備等 萬噸 65 焦炭 土法煉焦(含改良焦爐),單爐產能7.5萬噸/年以下的半焦(蘭炭)生產裝置,炭化室高度小於4.3米焦爐(3.8米及以上搗固焦爐除外) 萬噸 4200 水泥(含熟料及磨機) 立窯,干法中空窯,直徑3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等 萬噸 37000 平板玻璃 平拉工藝平板玻璃生產線(含格法) 萬重量箱 9000 造紙 無鹼回收的鹼法(硫酸鹽法)制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於3.4萬噸的非木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於1萬噸的廢紙漿生產線,年生產能力5.1萬噸以下的化學木漿生產線等 萬噸 1500 化纖 2萬噸/年及以下粘膠常規短纖維生產線,濕法氨綸工藝生產線,二甲基醯胺溶劑法氨綸及腈綸工藝生產線,硝酸法腈綸常規纖維生產線等 萬噸 59 印染 未經改造的74型染整生產線,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國產和使用年限超過20年的進口前處理設備、拉幅和定形設備、圓網和平網印花機、連續染色機,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浴比大於1∶10的棉及化纖間歇式染色設備等 億米 55.8 製革 年加工生皮能力5萬標張牛皮、年加工藍濕皮能力3萬標張牛皮以下的製革生產線 萬標張 1100 酒精 3萬噸/年以下酒精生產線(廢糖蜜制酒精除外) 萬噸 100 味精 3萬噸/年以下味精生產線 萬噸 18.2 檸檬酸 2萬噸/年及以下檸檬酸生產線 萬噸 4.75 鉛蓄電池(含極板及組裝) 開口式普通鉛蓄電池生產線,含鎘高於0.002%的鉛蓄電池生產線,20萬千伏安時/年規模以下的鉛蓄電池生產線 萬千伏安時 746 白熾燈 60瓦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 億只 6 ——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支持對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和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提高加工貿易准入門檻。提升產品節能環保性能,打造綠色低碳品牌。合理引導企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推進煤層氣、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強油氣戰略進口通道、國內主幹管網、城市配網和儲備庫建設。結合產業布局調整,有序引導高耗能企業向能源產地適度集中,減少長距離輸煤輸電。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有序發展核電。加快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煤層氣等清潔能源商業化利用,加快分布式能源發展,提高電網對非化石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的接納能力。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
——推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推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
(二)推動能效水平提高。
——加強工業節能。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明確目標任務、加強行業指導、推動技術進步、強化監督管理,推進工業重點行業節能。
電力。鼓勵建設高效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站,加強示範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IGCC)和以煤氣化為龍頭的多聯產技術。發展熱電聯產,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加快現役機組和電網技術改造,降低廠用電率和輸配電線損。
煤炭。推廣年產400萬噸選煤系統成套技術與裝備,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達到60%以上,鼓勵高硫、高灰動力煤入洗,灰分大於25%的商品煤就近銷售。積極發展動力配煤,合理選擇具有區位和市場優勢的礦區、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設煤炭儲配基地。發展煤炭地下氣化、脫硫、水煤漿、型煤等潔凈煤技術。實施煤礦節能技術改造。加強煤矸石綜合利用。
鋼鐵。優化高爐煉鐵爐料結構,降低鐵鋼比。推廣連鑄坯熱送熱裝和直接軋制技術。推動干熄焦、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和焦爐煤氣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勵燒結機余熱發電,到2015年重點大中型企業余熱余壓利用率達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鋼鐵企業建設能源管理中心。
有色金屬。重點推廣新型陰極結構鋁電解槽、低溫高效鋁電解等先進節能生產工藝技術。推進氧氣底吹熔煉技術、閃速技術等廣泛應用。加快短流程連續煉鉛冶金技術、連續鑄軋短流程有色金屬深加工工藝、液態鉛渣直接還原煉鉛工藝與裝備產業化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加強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石油石化。原油開採行業要全面實施抽油機驅動電機節能改造,推廣不加熱集油技術和油田采出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提高油田伴生氣回收水平。鼓勵符合條件的新建煉油項目發展煉化一體化。原油加工行業重點推廣高效換熱器並優化換熱流程、優化中段迴流取熱比例、降低汽化率、塔頂循環迴流換熱等節能技術。
化工。合成氨行業重點推廣先進煤氣化技術、節能高效脫硫脫碳、低位能余熱吸收製冷等技術,實施綜合節能改造。燒鹼行業提高離子膜法燒鹼比例,加快零極距、氧陰極等先進節能技術的開發應用。純鹼行業重點推廣蒸汽多級利用、變換氣制鹼、新型鹽析結晶器及高效節能循環泵等節能技術。電石行業加快採用密閉式電石爐,全面推行電石爐爐氣綜合利用,積極推進新型電石生產技術研發和應用。
建材。推廣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普及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到2015年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比例提高到70%以上。推進水泥粉磨、熟料生產等節能改造。推進玻璃生產線余熱發電,到2015年余熱發電比例提高到30%以上。加快開發推廣高效阻燃保溫材料、低輻射節能玻璃等新型節能產品。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城市城區限制使用粘土製品,縣城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加快新型牆體材料發展,到2015年新型牆體材料比重達到65%以上。
——強化建築節能。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從規劃、法規、技術、標准、設計等方面全面推進建築節能,提高建築能效水平。
強化新建建築節能。嚴把設計關口,加強施工圖審查,城鎮建築設計階段100%達到節能標准要求。加強施工階段監管和稽查,施工階段節能標准執行率達到95%以上。嚴格建築節能專項驗收,對達不到節能標准要求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適當提高建築節能標准。加強新區綠色規劃,重點推動各級機關、學校和醫院建築,以及影劇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執行綠色建築標准;在商業房地產、工業廠房中推廣綠色建築。
加大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力度。以圍護結構、供熱計量、管網熱平衡改造為重點,大力推進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加快實施「節能暖房」工程。開展大型公共建築採暖、空調、通風、照明等節能改造,推行用電分項計量。以建築門窗、外遮陽、自然通風等為重點,在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開展居住建築節能改造試點。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鼓勵在舊城區綜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築抗震加固中,採用加層、擴容等方式開展節能改造。
——推進交通運輸節能。加快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優化運輸結構,推進科技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提升運輸工具能源效率。
鐵路運輸。大力發展電氣化鐵路,進一步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加強運輸組織管理。加快淘汰老舊機車機型,推廣鐵路機車節油、節電技術,對鐵路運輸設備實施節能改造。積極推進貨運重載化。推進客運站節能優化設計,加強大型客運站能耗綜合管理。
公路運輸。全面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優化貨運組織。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繼續開展公路甩掛運輸試點。實施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試點。推廣節能駕駛和綠色維修。
水路運輸。建設以國家高等級航道網為主體的內河航道網,推進航電樞紐建設,優化港口布局。推進船舶大型化、專業化,淘汰老舊船舶,加快實施內河船型標准化。發展大宗散貨專業化運輸和多式聯運等現代運輸組織方式。推進港口碼頭節能設計和改造。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設。
航空運輸。優化航線網路和運力配備,改善機隊結構,加強聯盟合作,提高運輸效率。優化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配置使用效率。開發應用航空器飛行及地面運行節油相關實用技術,推進航空生物燃油研發與應用。加強機場建設和運營中的節能管理,推進高耗能設施、設備的節油節電改造。
城市交通。合理規劃城市布局,優化配置交通資源,建立以公共交通為重點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加快發展快速公交。探索城市調控機動車保有總量。開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推行節能駕駛,倡導綠色出行。積極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加快加氣站、充電站等配套設施規劃和建設。抓好城市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發展智能交通,建立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加大交通疏堵力度。
——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完善農業機械節能標准體系。依法加強大型農機年檢、年審,加快老舊農業機械和漁船淘汰更新。鼓勵農民購買高效節能農業機械。推廣節能新產品、新技術,加快農業機電設備節能改造,加強用能設備定期維修保養。推進節能型農宅建設,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加大建築節能示範力度。推動省柴節煤灶更新換代。開展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發展小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秸稈綜合利用。科學規劃農村沼氣建設布局,完善服務機制,加強沼氣設施的運行管理和維護。
——強化商用和民用節能。開展零售業等流通領域節能減排行動。商業、旅遊業、餐飲等行業建立並完善能源管理制度,開展能源審計,加快用能設施節能改造。賓館、商廈、寫字樓、機場、車站嚴格執行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准,優化空調運行管理。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節能型住宅,推廣高效節能家用電器、辦公設備和高效照明產品。減少待機能耗,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嚴格執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和超薄塑料購物袋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相關規定。
——實施公共機構節能。新建公共建築嚴格實施建築節能標准。實施供熱計量改造,國家機關率先實行按熱量收費。推進公共機構辦公區節能改造,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嚴格油耗定額管理,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各級機關和教科文衛體等系統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建設,創建2000家節約型公共機構。健全公共機構能源管理、統計監測考核和培訓體系,建立完善公共機構能源審計、能效公示、能源計量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加強能耗監測平台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
(三)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
——加強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現有設施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為重點,提升脫氮除磷能力。到2015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和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分別達到85%和70%,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基本實現每個縣和重點建制鎮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
——加強重點行業污染物減排。
加強重點行業污染預防。以鋼鐵、水泥、氮肥、造紙、印染行業為重點,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重大、共性技術的示範和推廣,完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農業和服務業清潔生產試點。以汞、鉻、鉛等重金屬污染防治為重點,在重點行業實施技術改造。示範和推廣一批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產品),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及排放有毒有害廢物的重點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加大工業廢水治理力度。以制漿造紙、印染、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為重點,繼續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藝技術改造。制漿造紙企業加快建設鹼回收裝置;紡織印染行業推行廢水集中處理和實施綜合治理,大中型造紙企業、有脫墨的廢紙造紙企業和採用鹼減量工藝的化纖布印染企業實施廢水三級深度處理;發酵行業推廣高濃度廢液綜合利用技術、廢醪液制備生物有機肥及液態肥技術;製糖行業推廣閉合循環用水技術;氮肥行業推廣稀氨水濃縮回收利用技術、尿素工藝冷凝液深度水解技術,加大生化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農葯行業推廣清污分流和高濃度廢水預處理技術。
推進電力行業脫硫脫硝。新建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脫硫脫硝,實現達標排放。尚未安裝脫硫設施的現役燃煤機組要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設施,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燃煤機組要實施脫硫改造。加快燃煤機組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和煙氣脫硝設施建設,對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機組、東部地區和其他省會城市單機容量20萬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機組,均要實行脫硝改造,綜合脫硝效率達到75%以上。
加強非電行業脫硫脫硝。實施鋼鐵燒結機煙氣脫硫,到2015年,所有燒結機和位於城市建成區的球團生產設備煙氣脫硫效率達到95%以上。有色金屬行業冶煉煙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大於3.5%的冶煉設施,要安裝硫回收裝置。石油煉制行業新建催化裂化裝置要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設施,現有硫磺回收裝置硫回收率達到99%。建材行業建築陶瓷規模大於70萬平方米/年且燃料含硫率大於0.5%的窯爐,應安裝脫硫設施或改用清潔能源,浮法玻璃生產線要實施煙氣脫硫或改用天然氣。焦化行業煉焦爐荒煤氣硫化氫脫除效率達到95%。水泥行業實施新型干法窯降氮脫硝,新建、改擴建水泥生產線綜合脫硝效率不低於60%。燃煤鍋爐蒸汽量大於35噸/小時且二氧化硫超標排放的,要實施煙氣脫硫改造,改造後脫硫效率應達到70%以上。
——開展農業源污染防治。
加強農村污染治理。推進農村生態示範建設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因地制宜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散居住地區採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方式,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對集中地區採用集中處理方式。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行農業清潔生產,鼓勵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就地減量無害化處理。選擇經濟、適用、安全的處理處置技術,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城鎮周邊和環境敏感區的農村逐步推廣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模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有機肥採集利用技術,減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
推進畜禽清潔養殖。結合土地消納能力,推進畜禽養殖適度規模化,合理優化養殖布局,鼓勵採取種養結合養殖方式。以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為重點,因地制宜推行干清糞收集方法,養殖場區實施雨污分流,發展廢物循環利用,鼓勵糞污、沼渣等廢棄物發酵生產有機肥料。在散養密集區推行糞污集中處理。
推行水產健康養殖。規范水產養殖行為,優化水產養殖區域布局,國家重點流域以及各地確定的重點保護水體要合理減少網箱、圍網養殖規模。加快養殖池塘改造和循環水設施配套建設,推廣水質調控技術與環保設備。鼓勵發展人工生態環境、多品種立體、開放式流水或微流水、全封閉循環水工廠化、水產品與農作物共生互利等水產生態養殖方式。
——控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提高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准入門檻。加強機動車排放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審查。加快淘汰老舊車輛,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用於運營的「黃標車」。推進報廢農用車換購載貨汽車工作。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嚴格實施機動車一致性檢查制度,不符合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禁止生產、銷售和注冊登記。實施第四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在有條件的重點城市和地區逐步推動實施第五階段排放標准。「十二五」末實現低速車與載貨汽車實施同一排放標准。全面提升車用燃油品質。研究制定國家第四、第五階段車用燃油標准,推動落實標准實施條件,強化車用燃油監管。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燃油,部分重點城市供應國家第五階段標准車用燃油。大型煉化項目應以國家第五階段車用燃油標准作為設計目標,加快成品油生產技術改造。
——推進大氣中細顆粒污染物(PM2.5)治理。促進煤炭清潔利用,建設低硫、低灰配煤場,提高煤炭洗選比例,重點區域淘汰低效燃煤鍋爐。推廣使用天然氣、煤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清潔能源。加大工業煙粉塵污染防治力度,對火電、鋼鐵、水泥等高排放行業以及燃煤工業鍋爐實施高效除塵改造。大力削減石油石化、化工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推動柴油車尿素加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大氣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城區內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加強建設施工、植被破壞等因素造成的揚塵污染防治。
⑺ 工業廢水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使呈懸浮狀態的雜質從水中分離出來。物理法在處理廢水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基本化學性質。如沉澱、過濾、反滲透、氣浮、離心、蒸發等工藝均屬於物理法的范疇。
向廢水中投加某些化學葯劑,利用其產生的化學反應來分離、轉化、分解或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轉化為無害物的方法稱為化學法。常用的化學法有混凝、中和、吸附、氧化還原,離子交換等。
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水中的有機物分解,轉化為無害物,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稱為生物法。如活性污泥、生物膜、自然生物處理等均屬於生物法。
⑻ 印染廠廢水總氮超標怎麼解決
樓主您好,我來為您來解答下,如源果總氮超標的話,需要檢測總氮中哪種氮存在超標現象(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
超標現象之一:氨氮超標,說明好氧硝化系統存在問題,這時候需要檢測和核算系統中的鹼度、溶解氧、停留時間是否合理,調整後再進行下一步分析。這是第一步。
超標現象之二:硝態氮超標,這中情況說明反硝化存在問題,需要核算系統的迴流量,碳源是否合理(新爾特研究的反硝化菌碳氮比是5:1才能良好進行,5是碳源,1是硝態氮和亞硝態氮,不是其它的總氮,否則不準確)。
超標現象之三:有機氮超標,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該有機氮非常穩定,難以破解,而是生化系統存在嚴重問題,不能把有機氮分解開來。
樓主,涉及到技術點和工況較多,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需要可以聯系,希望對您有幫助。
新爾特生物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