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克核廢水可以導致多少升水域被污染
1.4升。一克核廢水是很嚴重的,它可以導致1.4升水域被污染,這個比例是很大的。核廢水,指的是核電站排出的廢水。
㈡ 核廢水有什麼危害
一是對全球水域的污染。核廢水排出後,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首當其沖,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會污染東海。有日本學者指出,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二是對基因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損害。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基因損害。美國《科學》雜志此前也曾撰文稱,除了目前為人所知的氚元素,核污水中還含有多種放射性物質,需要高度關注將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科學》雜志援引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學家肯·布塞勒的話指出,處理過的水中還是會殘留釕、鈷、鍶和鈈的同位素,這讓人擔憂。
此外,食物鏈的傳遞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實驗證明,若長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產品,可能使體內放射性物質積累超過允許量,引起慢性射線病等疾病,造血器官、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損傷。
事件起始: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
對於日本的決定,多國對此表示質疑和反對。對這一關系本國民眾、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和國際公共健康安全的大事,日方不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充分協商,一意孤行的做法極其不負責任。
2021年4月14日,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經過處理,核廢水中的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沒有辦法徹底清除,到時會將核廢水中的氚濃度稀釋至日本國家標準的1/40(即1500貝克勒爾/升),是國際衛生組織設定飲用水標准10000 貝克勒爾 /升的1/7,不會對海洋造成污染。
截至2020年8月,經「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設備處理後的73%的核廢水仍含有超標的放射性元素,需要進行二次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將核廢水排入海,如此極其不負責的方案怎敢出籠?
㈢ 核污染水都有哪些危害
核廢水的危害有對全球水域的污染、對基因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損害、食物鏈的傳遞的污染。
1、對全球水域的污染。
核廢水排出後,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首當其沖,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會污染東海。有日本學者指出,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
因此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2、對基因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損害。
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基因損害。美國《科學》雜志此前也曾撰文稱,除了目前為人所知的氚元素,核污水中還含有多種放射性物質,需要高度關注將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3、食物鏈的傳遞的污染
有實驗證明,若長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產品,可能使體內放射性物質積累超過允許量,引起慢性射線病等疾病,造血器官、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損傷
㈣ 一噸核廢水可以污染多少海水
核廢水是指經過核反應堆使用後產生的廢水,在其中可能含有多種放射性物質。由於這些放射性物質具有高度的毒性和生瞎凳物累積性,因此如果大量的核廢水排放到海洋中,勢必會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危害。一噸核廢水到底可以污染多少海水,具體要看核廢水中放射性物質濃度、姿迅海水流動速度、海水深度等多種因素。但總的來說,核廢水對磨冊旅海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盡可能地減少核廢水的排放。
㈤ 日本核廢水是怎麼回事
福日本福島核泄漏。無獨有偶,核廢水同樣與2011年日本9級大地震造成的福島核電站的泄露事故有關。
為了處理這個泄露問題,日本(為了避免損壞花費巨資建設的核設施)鋌而走險採用了引入海水去冷卻反應堆這一瘋狂的計劃。這些海水被污染之後,就存放在福島核電站裡面的一些大鐵罐裡面,目前已經有上千個罐,總計存放了125萬噸核污水。這就是核廢水的由來。
存在危害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含銫、鍶、氚等多種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稱使用過濾設備可過濾掉除氚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而氚難以從水中清除。
截至2020年6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中氚的總活度約860萬億貝克勒爾,平均每升水約73萬貝克勒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福島核污水入海計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廢水
㈥ 世界各國核廢水排放標准
國際原子能署對於各國核電站的核廢水排放,設定了一個標准,也就是排放入海的核廢水的放射性物質的含量,每公升不得超過1500貝克勒爾(Bq)。 根據日本政府的核廢水的排放計劃,福島第一核電站將在未來2年內建成一座核廢水處理工廠,對核廢水進行四十分之一的稀釋和再一次過濾,使得氚的含量降到每公升1500貝克勒爾以下,接近國際衛生組織制訂的飲用水水質七分之一的標准,然後逐漸排放入海。
核廢水,一般是指核電站排出的廢水。另根據東京電力公司數據,核污染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 [3]
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污染水。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質疑和反對。對這一關系本國民眾、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和國際公共健康安全的大事,日方不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充分協商,一意孤行的做法極其不負責任。
2021年4月15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提出嚴正交涉。
2021年4月15日,朝中社發表評論文章稱,13日,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決定把福島核電站事故時產生的大量核污染水排入大海。這是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的不可容忍的犯罪,是暴露日本的厚顏無恥、強盜本性的又一個例證。
㈦ 日本要排放的核廢水的成分是什麼呢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數據,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除了氚之外,廢水中還含有銫-137、銫-134、鍶-90、鈷-60、碘-129、釕-106等放射性核素。
2021年4月14日,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經過處理,核廢水中的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沒有辦法徹底清除,到時會將核廢水中的氚濃度稀釋至日本國家標準的1/40(即1500貝克勒爾/升),是國際衛生組織設定飲用水標准10000貝克勒爾/升的1/7。
截至2020年8月,經「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設備處理後的73%的核廢水仍含有超標的放射性元素,需要進行二次處理。
排海危害:
從危害范圍來講,考慮到海洋的連通性,核廢水入海,必然會導致污染范圍在洋流等作用下不斷擴散,無法控制。可以說,這種因解決一國之問題而污染整個海洋的做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福島周邊的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這一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廢水
㈧ 中國核廢水怎麼處理
中國核廢水處理方法有: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吸附法、蒸發濃縮法。
1、化學沉澱法
將沉澱劑與廢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發生共沉澱作用的方法,廢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大都是不溶性的,因而能在處理中被除去。化學處理的目的是使廢水中的放射性核素轉移並濃集到小體積的污泥中去,而使沉積後的廢水剩餘很少的放射性,從而能夠達到排放標准。
核廢水來源
核廢水主要產生於第一迴路中無法回收利用的泄漏冷卻水、調節壓力容器壓力的疏排水;設備冷卻用水、發電車間的地面沖洗水、實驗室實驗產生的廢水;熱試驗中產生的廢水、核燃料取樣系統中產生的廢水、核燃料儲存和運輸介質排放的廢水。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我國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年排放核廢水的量約為每台機組6000噸左右,其中需要處理的不可回收的核廢水大約只佔到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㈨ 核廢水體枳比重比海水重嗎
錯的!核廢水的比重要輕。
核廢水的重金屬含鹽量和海水的含鹽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而且我們說的核廢水,重金屬和一些鹽類,是可以藉由離子交換樹等手段過濾,剔除的,這都好辦。真正現在造成核廢水的緣故,是其中的氫,替換成了同位素氚,也即是超重水。要命的是氚因為和氫(或者應該叫氕)具有一樣的化學性質,極難分離。
名字叫超重水,但是實際密度增加也不大。主要是核廢水也並不完全是超重水,而是被大幅度稀釋過的。不可能存在直接排放超重水這種事情。【實際大概百萬噸級裡面3~4g超重水】
{必須指出稀釋不等於沒害或者減害,實際上譬如現在討論的排放核廢水,他相當於直接排了幾倍地球自然存在的氚的量,那就是要命了。}
㈩ 廢水1噸多少升,怎麼根據每天的排水量和濃度求出污染物的量
一噸=1000升,用1000*濃度*排水量=污染物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