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廢水生化除磷法屬於什麼過程

廢水生化除磷法屬於什麼過程

發布時間:2022-09-05 22:55:29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1)廢水生化除磷法屬於什麼過程擴展閱讀

生物除磷——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

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

② 廢水生物脫氮除磷什麼原理

生物脫氮一般採用好氧和厭氧聯合的方式,好氧將氨氮轉化為硝態氮,厭氧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實現脫氮,一般厭氧放在好氧之前,所以要求由部分的消化液迴流。除磷主要靠嗜磷菌的過量吸收和排泥來實現,脫氮除磷的機理相對較復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一些相關的書籍。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高人詳細介紹下污水處理中的化學除磷的工藝和方法有哪些

磷的去除有化學除磷生物除磷兩種工藝,生物除磷是一種相對經濟的除磷方法,但由於該除磷工藝目前還不能保證穩定達到0.5mg/l出水標準的要求,所以要達到穩定的出水標准,常需要採取化學除磷措施來滿足要求。
化學除磷是通過化學沉析過程完成的,化學沉析是指通過向污水中投加無機金屬鹽葯劑,其與污水中溶解性的鹽類,如磷酸鹽混合後,形成顆粒狀、非溶解性的物質,這一過程涉及的是所謂的相轉移過程,反應方程舉例如式1。實際上投加化學葯劑後,污水中進行的不僅僅是沉析反應,同時還進行著化學絮凝反應,所以必須區分化學沉析和化學絮凝的差異。
FeCl3+K3PO4→FePO4↓+3KCl 式1
污水沉析反應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水中溶解狀的物質,大部分是離子狀物質轉換為非溶解、顆粒狀形式的過程,絮凝則是細小的非溶解狀的固體物互相粘結成較大形狀的過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轉移過程。
在污水凈化工藝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極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於改善沉澱池的沉澱效果,而沉析則用於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藝實現相的轉換,則當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屬鹽葯劑後,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轉換成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屬鹽,也會同時產生非溶解性的氫氧化物(取決於PH值)。另一方面,隨著沉析物的增加及較小的非溶解性固體物聚積成較大的非溶解性固體物,使穩定的膠體脫穩,通過速度梯度或擴散過程使脫穩的膠體互相接觸生成絮凝體。最後通過固—液分離步驟,得到凈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濃縮物(化學污泥),達到化學除磷的目的。
根據化學沉析反應的基礎,為了生成磷酸鹽化合物,用於化學除磷的化學葯劑主要是金屬鹽葯劑和氫氧化鈣(熟石灰)。許多高價金屬離子葯劑投加到污水中後,都會與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離子結合生成難溶解性的化合物。出於經濟原因,用於磷沉析的金屬鹽葯劑主要是Fe3+、Al3+和Fe2+鹽和石灰。這些葯劑是以溶液和懸浮液狀態使用的。二價鐵鹽僅當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價鐵鹽時才能使用。Fe2+在實際中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氣沉砂池或採用同步沉析工藝投加到曝氣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樣,反應式如式2、3。
Al3++PO43-→AlPO4↓pH=6~7 式2
Fe3++PO43-→FePO4↓pH=5~5.5 式3
與沉析反應相競爭的反應是金屬離子與OH的反應,所以對於各種不同的金屬鹽產品應注意的是金屬的離子量,反應式如式4、5。
Al3++3OH-→Al(OH)3↓ 式4
Fe3++3OH-→Fe(OH)3 式5
金屬氫氧化物會形成大塊的絮凝體,這對於沉析產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時還會吸附膠體狀的物質、細微懸浮顆粒。需要注意的是有機物在以化學除磷為目的化學沉析反應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離時有機性膠體以及懸浮物的凝結在絮凝體中則是決定性的過程。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響的,金屬磷酸鹽的溶解性同樣也受PH的影響。對於鐵鹽最佳PH值范圍為5.0~5.5,對於鋁鹽為6.0~7.0,因為在以上PH值范圍內FePO4或AIPO4的溶解性最小。另外使用金屬鹽葯劑會給污水和污泥處理還會帶來益處,比如會降低污泥的污泥指數,有利於沼氣脫硫等。
由於金屬鹽葯劑的投加會使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Cl-或SO2-4離子含量增加。如果沉析葯劑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話,則需特別加以注意。
投加金屬鹽葯劑後相應會降低污水的鹼度,這也許會對凈化產生不利影響。當在同步沉析工藝中使用硫酸鐵時,必須考慮對硝化反應的影響。
另外,如果污水處理廠污泥用於農業,使用金屬鹽葯劑除磷時必須考慮鋁或者鐵負荷對農業的影響。
除了金屬鹽葯劑外,氫氧化鈣也用作沉析葯劑。在沉折過程中,對於不溶解性的磷酸鈣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離子,因為隨著pH值的提高,磷酸鈣的溶解性降低,採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為8.5以上。磷酸鈣的形成是按反應式6進行的:
5Ca2++3po43-+OH-→Ca5(PO4)3OH↓ pH ≥8.5 式6
但在pH值為8.5到10.5的范圍內除了會產生磷酸鈣沉析外,還會產生碳酸鈣,這也許會導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結垢,反應式如式7。
Ca2++CO32-→CaCO3 式7
與鈣進行磷酸鹽沉析的反應除了受到PH值的影響,另外還受到碳酸氫根濃度(鹼度)的影響。在一定的PH值惰況下,鈣的投加量是與鹼度成正比的。
對於軟或中硬的污水,採用鈣沉析時,為了達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鈣量是很少的,具有強緩沖能力的污水相反則要求較大的鈣投加量。
化學沉析工藝是按沉析葯劑的投加地點來區分的,實際中常採用的有:前沉析、同步沉析和後沉析或在生物處理之後加絮凝過濾
(1)前沉析
前沉析工藝的特點是沉析葯劑投加在沉砂池中,或者初次沉澱池的進水渠(管)中,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渦流)中。其一般需要設置產生渦流的裝置或者供給能量以滿足混合的需要。相應產生的沉析產物(大塊狀的絮凝體)則在一次沉澱池中通過沉澱而被分離。如果生物段採用的是生物濾池,則不允許使Fe2+葯劑,以防止對填料產生危害(產生黃銹)。
前沉析工藝(如圖2所示)特別適合於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改建(增加化學除磷措施),因為通過這一工藝步驟不僅可以去除磷,而且可以減少生物處理設施的負荷。常用的沉析葯劑主要是生灰和金屬鹽葯劑。經前沉析後剩餘磷酸鹽的含量為1.5-2.5mg/1,完全能滿足後續生物處理對磷的需要。
(2)同步沉析
同步沉析是使用最廣泛的化學除磷工藝,在國外約占所有化學除磷工藝的50%。其工藝是將沉析葯劑投加在曝氣池出水或二次沉澱池進水中,個別情況也有將葯劑投加在曝氣池進水或迴流污泥渠(管)中。目前很多污水廠都採用,如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三期就是採用的同步沉析,加葯對活性污泥的影響比較小。
(3)後沉析
後沉析是將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質的分離在一個與生物設施相分離的設施中進行,因而也就有二段法工藝的說法。一般將沉析葯劑投加到二次沉澱池後的一個混合池(M池)中,並在其後設置絮凝池(F池)和沉澱池(或氣浮池)。
對於要求不嚴的受納水體,在後沉析工藝中可採用石灰乳液葯劑,但必須對出水PH值加以控制,比如採用沼氣中的CO2進行中和。
採用氣浮池可以比沉澱池更好地去除懸浮物和總磷,但因為需恆定供應空氣而運轉費用較高。

④ 污水處理的主要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

污水處理按處理程度,可分為三個階段: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內級處理。
一級處容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⑤ 簡述廢水生物除磷技術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人們可經過常規的生物處理法,將過剩的污泥進行排放和處理,除去污水中的部分磷元素,要想取得較好的除磷效果,則需要選擇一些特殊工藝或經過調整運行方法。厭氧釋磷和好氧攝磷是污水生物除磷兩個過程,因此污水生物除磷的工藝流程由厭氧和好氧兩個階段組成,按照磷的最終去除方式,除磷工藝流程可以分為主流除磷工藝和側流除磷工藝兩類。

污水處理的水流方向上是主流除磷工藝的厭氧段所在,最終的磷元素去除一般是通過將剩餘的污泥進行排放,其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厭氧或好氧工藝,其他方法都是經過該過程和排出剩餘污泥來實現除磷的;而側流除磷工藝的厭氧段則是在迴流污泥的側流上,具體方法是將部分含磷污泥分流到厭氧段釋放,再用石灰石沉澱去除上清液中的磷。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生物處理法的除磷效果是有限的,最終還是要通過化學方法的輔助,特別是在要求很高的磷的排放標准時,通常需要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除磷或將生物法與化學方法結合起來用,並且在生物除磷廢水處理系統的運行中,有時一些關鍵的設備故障可能會引起磷的釋放和損失,毒物的存在也會抑制吸收磷,造成出水磷濃度超標。在污水除磷時人們為了長期穩定地運行和達標,常會儲備一些化學除磷劑,以便在必要時添加,更多除磷劑資料介紹http://www.chulinji.com/望採納。

⑥ 污水處理系統流程有哪些

1、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6)廢水生化除磷法屬於什麼過程擴展閱讀:

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

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

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

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

⑸水土流失;

⑹礦山污水。

⑦ 生物除磷的生化機制是什麼

在廢水生物除磷過程中,活性污泥在好氧、厭氧交替條件下時,在活性污泥中可產生所謂的「聚磷菌」,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可超出其生理需要而從廢水中過量攝取磷,形成多聚磷酸鹽作為貯藏物質。在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廠中,都能觀察到聚磷菌對磷的轉化過程,即厭氧釋放磷酸鹽——好氧吸收磷,也就是說,厭氧釋放磷是好氧吸收磷和最終除磷的前提條件。

污水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超量磷吸收現象。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會釋放出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進入好氧區後,聚磷菌可將積貯的PHB好氧分解,釋放出的大量能量可供聚磷菌生長繁殖。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大大超過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的磷。由於系統經常排放剩餘污泥,被細菌過量攝取的磷也將隨之排出系統,因而可獲得較好的除磷效果。
影響除磷的因素
溶解氧
首先必須在厭氧區控制嚴格的厭氧環境。這直接關繫到聚磷菌的生長狀況、釋磷能力及利用有機基質合成PBH的能力。
其次是必須在好氧區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以滿足聚磷菌對儲存的PHB進行降解,釋放足夠的能量供其過量攝磷之用,以便有效的吸收廢水中的磷。
硝酸鹽含量
硝態氮的存在也會消耗有機基質而抑制聚磷菌對磷的釋放,進而影響好氧條件下聚磷菌對磷的吸收。另外,硝態氮的存在會被部分聚磷菌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從而影響其以發酵產物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發酵產酸、抑制聚磷菌的釋磷和攝磷能力及PBH的合成能力。
溫度
一般來說,在五到三十度范圍內,都可以收到較好的除磷效果
PH值
PH值在中性左右時,磷的釋放比較穩定
BOD負荷和有機物性質
一般認為,進水BOD5/TP大於15,才可以獲得理想的除磷效果。為此,可以採用部分進水和跨越初沉池的方法,獲得除磷所需的BOD量。
泥齡
一般以除磷為目的的生物處理系統的泥齡要控制在三到七小時
污水生物除磷工藝
除磷工藝流程可分為主流程除磷工藝和側流程除磷工藝兩類。
主流除磷工藝的厭氧段在處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其代表工藝有A/O、A2/O、Bardenpho 工藝、Phoredox 工藝、UCT、改良型UCT、SBR以及氧化溝工藝。
測流除磷工藝的厭氧段不在水流方向上,而是在迴流污泥的測流上。比如 Phostrip 工藝。
生物除磷工藝優點:表現出除磷效果好,並能改進污泥沉降性能,減少活性污泥膨脹現象等。下面列舉幾個常用工藝,更多種類除磷劑資料請至http://www.chulinji.com/望採納。

⑧ 生物法脫氮除磷的基本原理,影響因素及基本流程有哪些

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營養源,隨著化肥、洗滌劑和農葯普遍使用,天然水體中氮、磷含量急劇增加,水體中藍藻、綠藻大量繁殖,水體缺氧並產生毒素,使水質惡化,對水生生物和人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危害。然而,我國現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主要集中於有機物的去除,污(廢)水一級處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礫及懸浮固體;在好氧生物處理中,生活污水經生物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機物被去除。
同時產生NH3-N 、 和和,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細胞,通過排泥得到去除;二級生物處理則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 和 ,但對N、P等營養物只能去除10%~20%,其結果遠不能達到二級排放標准。因此研究開發經濟、高效的,適於現有污水處理廠改造的脫氮除磷工藝顯得尤為重要。
生物脫氮除磷機理
生物脫氮機理
污水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的基礎上,先利用好氧段經硝化作用,由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的協同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即,將 轉化為 和 。在缺氧條件下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氮轉化為氮氣,即,將 (經反亞硝化)和 (經反硝化)還原為氮氣,溢出水面釋放到大氣,參與自然界氮的循環。水中含氮物質大量減少,降低出水的潛在危險性,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

廢水中氮的去除還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將氮轉化為細胞原生質成分。主要過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機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轉化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進一步轉化為硝酸鹽氮。其中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為好氧自養菌,以無機碳化合物為碳源,從 或 的氧化反應中獲取能量。其中硝化的最佳溫度在純培養中為25-35℃,在土壤中為30-40℃,最佳pH值偏鹼性。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菌(大多數是異養型兼性厭氧菌,DO<0.5mg/L)在缺氧的條件下,以硝酸鹽氮為電子受體,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厭氧呼吸,將硝酸鹽氮還原為N2或NO2-同時降解有機物。
生物除磷原理
磷在自然界以2種狀態存在:可溶態或顆粒態。所謂的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轉化為顆粒性磷,達到磷水分離。廢水在生物處理中,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的生長受到抑制,為了自身的生長便釋放出其細胞中的聚磷酸鹽,同時產生利用廢水中簡單的溶解性有機基質所需的能量,稱該過程為磷的釋放。進入好氧環境後,活力得到充分恢復,在充分利用基質的同時,從廢水中攝取大量溶解態的正磷酸鹽,從而完成聚磷的過程。將這些攝取大量磷的微生物從廢水中去除,即可達到除磷的目的。
厭氧釋放磷的過程
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分解體內的多聚磷酸鹽產生ATP,利用ATP以主動運輸方式吸收產酸菌提供的三類基質進入細胞內合成PHB。與此同時釋放出於環境中。
好氧吸磷過程
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機體內的PHB和外源基質,產生質子驅動力將體外的輸送到體內合成ATP和核酸,將過剩的聚合成細胞貯存物:多聚磷酸鹽(異染顆粒)。

⑨ 廢水中磷怎麼處理

四川永沁環境抄

目前常見襲的除磷技術有物化除磷法、生物除磷技術、生物除磷新技術—反硝化聚磷菌除磷工藝。
物化除磷法主要利用沉澱、結晶 、吸附等物理化學反應,使廢水中的磷轉化為不溶性的磷酸鹽沉澱從而去除。
生物除磷系統都有以下幾個特點:保證厭氧區真正處於厭氧狀態,既不存在游離態的溶解氧,也不存在硝酸根等結合態氧,如果通過改變污泥迴流方式和路徑以避免硝酸根進入厭氧區,而防止厭氧區的反硝化作用,對聚磷菌厭氧釋放磷的競爭抑製作用:保證厭氧區進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含量,以使聚磷菌能在與其它細菌對食的爭奪中占優勢,如何在進水中加入初沉污泥酸性發酵液等。 生物除磷技術因工藝簡單、運行簡便,處理效果好,運行靈活等,得到廣泛應用。
反硝化除磷就是在厭氧/缺氧環境交替運行的條件下,易富集一類兼有反硝化作用的兼性厭氧微生物,該聚磷菌能利用NO3作為電子受體,通過他們的代謝作用同時完成過量吸磷和反硝化過程。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源需求量,實現了能源和資源的雙重節約。反硝化除磷能節能COD約50%,節省氧約30%,剩餘污泥量減少50%左右。

閱讀全文

與廢水生化除磷法屬於什麼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水機拍出來的廢水 瀏覽:929
污水處理廠三年規劃目標 瀏覽:630
回收二手過濾機 瀏覽:155
大車濾芯怎麼賣 瀏覽:472
半透膜蔗糖和葡萄糖液面變化 瀏覽:1000
青島市生活污水氨氮吹脫塔哪裡有 瀏覽:775
用過的君子蘭土能否回用 瀏覽:417
機油濾芯可以用什麼代替 瀏覽:634
如何拆鴻芯直飲凈水器 瀏覽:398
自製蒸餾葡萄酒 瀏覽:741
酚醛樹脂專用丁腈橡膠 瀏覽:852
超濾管3k與10k的區別 瀏覽:870
飛利浦和松下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318
生活污水處理廠用什麼設備 瀏覽:574
不銹鋼蒸餾器操作視頻 瀏覽:138
水處理膜ro膜國內企業 瀏覽:951
波輪洗衣機內桶過濾網 瀏覽:680
珠海濱海社區直飲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951
鄭州市污水管網 瀏覽:376
藍瑟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