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耕地和播種之前,可以將糞便、尿液、廢水沖入田地作為基肥。發酵後的糞便和尿液的廢水也可以作為基肥,但必須與灌溉農作物的水混合。這不僅解決了土地的乾旱和缺水問題,也解決了農作物的表層處理。大型農場可以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幾個沼氣池,以及一個糞尿脫水分離器,將糞便和污水分離。干糞可以作為肥料出售,經過處理的污水可以用來沖洗農場。
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固液分離技術和相應的設備,主要設備類型有篩分式、卧式離心機、壓濾機和水力旋流器、回轉圓錐篩和離心圓盤分離機。專門以生產可再生能源為主要目的,依託專門的畜禽糞便處理企業,聚集各地糞便和污水養殖場,進行大型沼氣工程投資建設,進行高濃度厭氧發酵,凈化沼氣在線發電或生物燃氣,有機更新生產農田利用,沼氣泥漿農田利用或深加工標准。
❷ 畜牧養殖行業的廢水的主要來源於哪裡
畜牧業主要污染源源有:對環境造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的是臭氣、生產污水和畜禽糞內便.
畜牧容場臭氣主要來自飼料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以及糞便在一定環境下分解產生,也來自糞便或污水處理過程.較臭的物質來自氨氣、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產物.臭氣不僅影響人畜健康,對家畜的生產性能及產品品質也有影
畜牧業污水以規模化養豬場和奶牛場產生的數量最多,問題最為突出.污水的數量及性質因採用不同的欄舍結構、沖洗方式和地板結構、材料以及生產規模而異.
家畜的糞便是畜產廢棄物中數量最多、危害最為嚴重的污染源.糞便是家畜的代謝產物,每天排出的糞尿量一般相當於體重的5~8%
.畜禽糞尿排泄量主要受環境生態因子、飼料質量、飲水量等影響.
❸ 養殖污水處理的特點有哪些
水產養殖廢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有氨氮、亞硝酸鹽、有機污染物、磷及污損版生物。畜牧權養殖廢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即有機物濃度高COD高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懸浮物多SS超標數十倍,色度深,並含有大量的細菌,氨氮、有機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沖洗排放時間集中,沖擊負荷大。根據水質特點處理,先去除懸浮物與色度,採用混凝沉澱工藝,有機物、氨氮、有機磷採用生化處理。由於其濃度較高,還會採用其它工藝或設備進行輔助處理。這方面我們做過很多案例
❹ 畜禽養殖業廢水處理辦法有哪些
目前國內外對規模化畜禽場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和處理達版標排放兩大類權。綜合利用,是生物質能多層次利用、建設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好途徑。、
但是,目前由於中國畜禽場飼養管理方式落後,加上綜合利用前厭氧處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糞水在綜合利用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問題,如廢水產生量大、成分復雜、處理後污染物濃度仍很高、所用稀釋水量多和受季節灌溉影響等。
對於處理達標排放的來講,雖然國內外所用的工藝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好氧處理。但對於中國處於微利經營的養殖行業來講,建設該類糞污處理設施所需的投資太大、運行費用過高。例如,固液分離技術一般包括:篩濾、離心、過濾、浮除、沉降、沉澱、絮凝等工序。目前,中國已有成熟的固液分離技術和相應的設備,其設備類型主要有篩網式、卧式離心機、壓濾機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轉錐形篩和離心盤式分離機等。但長期的運行費用,將給養殖場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因此,目前只有積極探尋設施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和處理高效的養殖業糞污處理方法,才是解決養殖業廢水污染的關鍵所在。
❺ 如何減少水禽養殖中產生的環境污染
1 畜禽養殖廢水對環境的危害
規模化養殖場每天排放的廢水量大、集中,並且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屬、殘留的獸葯和大量的病原體等,因此如不經過處理就排放於環境或直接農用,將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和農田的嚴重污染。
1.1 對水體的污染
養殖業廢水屬於富含大量病原體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排放進入水體或存放地點不合適,受雨水沖洗進入水體,將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的嚴重惡化。由於畜禽糞尿的淋溶性很強,糞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機物等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處理,就會通過地表徑流和滲濾進入地下水層污染地下水。對地表水的影響則主要表現為,大量有機物質進入水體後,有機物的分解將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體發臭;當水體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後,大量有機物質可在厭氧條件下繼續分解,分解中將會產生甲烷、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導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可使水體渾濁,降低水中藻類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動,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從而進一步加劇水體底部缺氧,使水體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體富營養化,富營養化的結果會使水體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濃度過高,人畜若長期飲用會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類的生長與大量繁殖會排放大量毒素於水體中,導致水生動物的大量死亡,從而嚴重地破壞了水體生態平衡;糞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隨水流動可能導致某些流行病的傳播等。
1.2 對農田及作物的影響
畜禽養殖業廢水中含有較多的氮、磷、鉀等養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但如果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連續、過量的施用,則會給土壤和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如引起作物徒長、返青、倒伏,使產量大大降低,推遲成熟期,影響後續作物的生產等。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質在土壤中不斷累積,雖然可為土壤中棲居的小動物、昆蟲、真菌、細菌等提供營養物質和適宜的環境,但也可導致一些病原菌大量孳生引起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大量有機物的積累也會使土壤呈強還原性,而強還原性的條件不僅影響作物的根系生長,而且易使土壤中原本處於惰性狀態的有害元素得到還原而釋放;大量無機鹽在土壤中的積聚則會引起作物的鹽害。
1.3 礦物元素和重金屬污染
一方面,在畜禽飼料中大量添加的無機磷約75%為植酸磷,由於植酸磷不能被動物吸收利用而直接排出體外,引起污染。另一方面,各飼料廠和養殖場均普遍採用高銅、高鐵、高鋅等微量元素添加劑,由於這些金屬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隨糞便排出體外進入環境,已成為我國的一大環境公害。
1.4 殘留獸葯的污染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為了防治畜禽的多發性疾病,常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和其他葯物,這些葯物隨飼料進入動物消化道後,短時間內進入動物血液循環,最終絕大多數的葯物經腎臟過濾隨尿液排出體外,只有極少部分的葯物和抗菌素殘留在動物體內。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數飼料用抗菌素都有殘留,只是殘留量大小不同。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發現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對養殖環境已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後果。首先,使畜禽體內的耐葯病原菌或變異病原菌不斷產生並不斷向環境中排放;其次,畜禽不斷向環境中排泄這些抗生素或其代謝產物,使環境中的耐葯病原菌與變異病原菌不斷產生。這兩者反過來又刺激生產者增加用葯劑量、更新葯物品種,這就造成了「葯物污染環境→耐葯或變異病原菌產生→加大用葯劑量→環境被進一步污染」的惡性循環。另外,畜禽產品中葯物殘留進入環境後,可能轉化為環境激素或環境激素的前體物,從而直接破壞生態平衡並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
1.5 微生物污染
畜禽體內的微生物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通過養殖場廢物的排放進入環境從而造成嚴重的微生物污染。如果對這些糞污不進行無害化處理,大量的有害病菌一旦進入環境,不僅會直接威脅畜禽自身的生存,還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 畜禽養殖業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國內外對規模化畜禽場糞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和處理達標排放兩大類。綜合利用是生物質能多層次利用、建設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好途徑。但是,目前由於我國畜禽場飼養管理方式落後,加上綜合利用前厭氧處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糞水在綜合利用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問題,如廢水產生量大、成分復雜、處理後污染物濃度仍很高、所用稀釋水量多和受季節灌溉影響等。對於處理達標排放的來講,雖然國內外所用的工藝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好氧處理。但是,對於我國處於微利經營的養殖行業來講,建設該類糞污處理設施所需的投資太大、運行費用過高。因此,探尋設施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和處理高效的養殖業糞污處理方法,已成為解決養殖業污染的關鍵所在。
2.1 固液分離
無論畜禽養殖場廢水採用什麼系統或綜合措施進行處理,都必須首先進行固液分離,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藝環節,其重要性及意義主要在於:首先,一般養殖場排放出來的廢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達160000mg/L,相應的有機物含量也很高,通過固液分離可使液體部分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過固液分離可防止較大的固體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防止設備的堵塞損壞等。此外,在厭氧消化處理前進行固液分離也能增加厭氧消化運轉的可靠性,減小厭氧反應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時間,降低設施投資並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離技術一般包括:篩濾、離心、過濾、浮除、沉降、沉澱、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固液分離技術和相應的設備,其設備類型主要有篩網式、卧式離心機、壓濾機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轉錐形篩和離心盤式分離機等。
2.2 厭氧處理
由於養殖業廢水屬於高有機物濃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數量的「三高」廢水。因此厭氧技術成為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對於養殖場這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採用厭氧消化工藝可在較低的運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COD去除率達85%~90%,而且能殺死傳染病菌,有利於養殖場的防疫。如果直接採用好氧工藝處理固液分離後的養殖業廢水,雖然一次性投資可節省20%,但由於其消耗的動力大,電力流水消耗是厭氧處理的10倍之多,因此長期的運行費用將給養殖場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目前用於處理養殖場糞污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厭氧濾器(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復合厭氧反應器(UASB+AF)、兩段厭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等。近年來,厭氧消化即沼氣發酵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養殖場廢物處理中,到2002年底我國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數量已經達到2000餘處,是世界上擁有沼氣裝置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雖然,在我國的沼氣工程建設中也不乏失敗的例子,工程建設成功率僅為85%,但這一技術不失為解決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問題的最有效的技術方案。畜禽糞便和養殖場產生的廢水是有價值的資源,經過厭氧消化處理既可以實現無害化,同時還可以回收沼氣和有機肥料,因此建設沼氣工程將是中小型養殖場糞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選擇。
2.3好氧處理
好氧處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處理養殖廢水的一種工藝。好氧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天然好氧處理和人工好氧處理兩大類。
天然好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凈化廢水的方法,亦稱自然生物處理法,主要有水體凈化和土壤凈化兩種。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養殖塘等;後者主要有土地處理(慢速滲濾、快速法濾、地面漫流)和人工濕地等。自然生物處理法不僅基建費用低,動力消耗少,該法對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和細菌的去除率也高於常規的二級處理,部分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條件下,該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該法的缺點主要是佔地面積大和處理效果易受季節影響等。但如果養殖場規模小且附近有廢棄的溝塘和灘塗可供利用時,應盡量選擇該方法以節約投資和處理費用。人工好氧生物處理是採取人工強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www.ep360.cn
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好氧(A/O)及氧化溝法等。就處理效果來講,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要好於活性污泥法,雖然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也很好,但易於出現濾池堵塞現象。氧化溝、SBR和A/O工藝均屬於改進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出水水質好、產生泥量少,也可對污水進行脫氮處理,但其處理的BOD負荷小、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SBR法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能夠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但其缺點是BOD負荷較小,一次性投資也大。A/O體是一種兼有去除BOD和脫氮雙重作用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其投資雖然偏大,但經該法處理後的水易於達標排放。因此對於那些養殖規模大、廢水產生量多且有較強經濟能力的養殖場可選擇A/O法,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❻ 畜禽養殖污水應該怎麼處理才好
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方法
1、還田模式
畜禽糞便污水還田作肥料為傳統而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使畜禽糞便不排往外界環境,達到污水零排放。既可有效處置污染物,又能將其中有用的營養成分循環於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家庭分散戶養畜禽糞便污水處理均採用該法。該模式適用於遠離城市、土地寬廣且有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的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種植常年需施肥作物地區,要求養殖規模較小。
優點:一是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可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力;二是投資省,不耗能,毋需專人管理,運轉費用低等。
其存在問題:一是需要大量土地利用糞便污水,每萬頭豬至少需7hm2土地消納糞便污水,故其受條件所限為適應性弱;二是雨季及非用肥季節必須考慮糞便污水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和傳播禽畜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險;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連續過量施用會導致NO3-、P及重金屬沉積,成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之一;五是惡臭以及降解過程所產生的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釋放對大氣環境構成威脅。
2、自然處理模式
自然處理模式主要採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養殖場糞便污水進行處理,適用於距城市較遠、氣溫較高且土地寬廣有灘塗、荒地、林地或低窪地可作污水自然處理系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求養殖場規模中等。
優點:一是投資較省,能耗少,運行管理費用低;二是污泥量少,不需要復雜的污泥處理系統;三是地下式厭氧處理系統厭氧部分建於地下,基本無臭味;四是便於管理,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且無噪音;五是可回收能源CH4地。
缺點:一是土地佔用量較大;二是處理效果易受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三是建於地下的厭氧系統出泥困難,且維修不便;四是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3、工業化處理模式
工業化處理模式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厭氧一好氧處理等處理組合系統。對那些地處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近郊、土地緊張且無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或進行自然處理的規模較大養殖場,採用工業化理模式凈化處理畜禽糞便污水為宜。
優點:一是佔地少;二是適應性廣,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三是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
其主要缺點:一是投資大,每萬頭豬場糞便污水處理投資約120萬~150萬元;二是能耗高,每處理1m3污水約耗電2~4kW•h三是運轉費用高,每處理1m3污水需運轉費2.0元左右;四是機械設備多,維護管理量大;五是需專門技術人員管理。
畜禽養殖廢水污染現狀
畜禽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禽養殖業大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根據2010年2月發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中對農業源、生活源和工業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了分析匯總。在農業源中,畜禽養殖業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268.26萬噸和71.73萬噸,占農業源COD和氨氮排放量的95.8%和78.1%,佔全國COD和氨氮排放量的41.9%和41.5%。
目前全國規模化養殖場每天排放的畜禽養殖廢水量大、集中,並且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CODcr、氨氮、重金屬、殘留的獸葯和大量的病原體等,如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嚴重污染,其主要的危害如下:
對水體的危害,對大氣環境的危害,對農田及作物的危害
❼ 畜禽養殖廢水的cod一般為多少
養豬廢水的COD、BOD5以及氨氮含量都是很高的,其中COD值由於沖洗用的水量的不同,一般在6000-30000mg/L的波動范圍。
#綠日環保#用心為您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❽ 畜牧養殖廢水有什麼用途
展開全部
養殖廢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即有機物濃度高COD高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懸浮物多SS超標數十倍,色度深,並含有大量的細菌,氨氮、有機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沖洗排放時間集中,沖擊負荷大。根據水質特點處理,先去除懸浮物與色度,採用混凝沉澱工藝,有機物、氨氮、有機磷採用生化處理,因污染物濃度高,從成本及處理效果考慮,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設備。
一、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概述
隨著我國畜禽業的迅猛發展,養殖污水污染不斷加劇,其養殖污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養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CODcr高達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SS超標數十倍。限於養殖業是薄利行業,目前的處理工藝僅能針對CODcr的大幅削減,而對氨氮的達標排放問題,尚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
二、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適用於各種畜禽養殖場(肉雞養殖、生豬養殖、商品鴨養殖等)產生的污水。
三、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河南環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HY-AW型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經碳鋼防腐處理或採用不銹鋼構件,現場拼接組合而成,重量輕巧,易於運輸,方便安裝;
2、採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防腐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20
年以上;
3、節省用地,不需要建房及採暖、保溫。限度的實現了設備的集成,減少佔地面積;
4、無污染,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5、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使用。
6、整個養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設備配有PLC自動電氣控制設備和設備故障報警設備,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管理費用小。
❾ 養殖污水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養殖場污水主要來源於畜禽舍沖洗用水、滴漏的飲水、降溫用水以專及養殖場生活污屬水等。沖洗用水量取決於清糞工藝,不同清糞工藝的沖洗用水量差別很大,因而養殖污水量差別也很大。對豬場而言,如果採用發酵床養豬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的沖洗用水量很少、甚至不用水沖洗,因此養殖污水量也很少甚至沒有;但是如果採用水沖清糞工藝,畜禽排泄的糞尿全部依靠水沖洗進行收集,沖洗用水量大,污水量也很大。滴漏的飲水主要來自飲水器或飲水系統的接頭,如果飲水器因為質量問題導致閉合不嚴或飲水系統的接頭損壞或松動,則會有水不斷滴漏,另外飲水器的安裝高度不合適,在動物飲水過程中也會產生滴漏現象,這些滴漏的飲水也將混入糞污。降溫用水是夏季特有的,養殖場採用的降溫技術不同,其用水量不同,對養殖污水量的貢獻也不相同,如果採用濕簾降溫技術且使用水循環系統對濕簾未蒸發的水分進行收集和循環利用,則不會增加污水量,但是如果採用水管直接沖洗豬體的降溫方式,大量的降溫用水將直接進入污水系統,使養殖污水量增加,這種現象在夏季尤其突出。
❿ 畜禽養殖廢水污染地下水中的哪些指標
畜禽廢水中含有大量致病細菌,還有大量有機質,滲透到地下很難降解,發酵產生臭味,使地下水無法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