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

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

發布時間:2022-08-10 22:28:12

污水處理中生物需氧量(BOD)定義是什麼

BOD的定義: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回指標。答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生活污水和製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無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無機物又經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BOD5的定義:
指5天生化需氧量,因微生物氧化過程極其緩慢,在實驗室中,測定生化需氧量規定5天消耗的氧氣量,作為衡量標准。

② 水質檢測標準的正常度數

標准中規定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水的檢測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

(2)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我國與國外水質標准差異:

目前我國的水質標准以水化學和物理指標為主,體系尚需完善,對水環境質量進行全面評價尚需努力。現行的水質標準是根據不同水域及其使用功能分別制定的,某些水質標准與WHO水質准則和美國水質標准或基準限值不僅在指標項目方面有所區別,而且在指標限值方面也有差異。

對於某些優先控制污染物,我國的水質標准值比世界衛生組織或美國環境保護局給出的標准或基準限值更為嚴格,且我國現行標准增加了較多國外基準表中沒有給出推薦值的污染物項目。

例如,優先控制污染物金屬銀,非優先控制污染物金屬鋁,有機農葯類污染物包括對硫磷、馬拉硫磷和內吸磷,以及消毒副產物氯化物。

③ 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標

一、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二、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5。一般BOD5/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三、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3)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作用

環境污染指數能以簡明的數值綜合反映環境質量,便於進行各地區環境質量的比較,因而在環境質量評價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許多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多種污染物綜合作用的機理還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所應用的各種指數值只是大致地反映環境質量。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空氣質量達到優良標准即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準是指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100。如果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50,說明空氣質量為優。

空氣污染指數大於50且小於等於100時,說明空氣質量為良好。

④ 水質檢驗中各項數據的正常指標是多少

  1. pH(酸度) pH值反映水的酸鹼性質,天然水體的pH一般在6~9之間,決定於水體所在環境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飲用水的適宜pH應在6.5~8.5之間。生活污水一般呈弱鹼性,而某些工業廢水的pH值偏離中性范圍很遠,它們的排放會對天然水體的酸鹼特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如SO2、NOx等也會影響水體的pH,但由於水體中含有各種碳酸化合物,它們一般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

  2. SS灼燒後殘留的懸浮物的重量則是固定性懸浮物,它代表了懸浮物中無機物的含量。可用一關系式表示為:水中懸浮物=水中揮發性懸浮物+水中固定性懸浮物懸浮物包括肉服可看得見的,粒徑較大的顆粒物和粒徑較小的顆粒物。前者的粒徑通常大於0.1微米,這些懸浮物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可與水分離。而後者的粒徑比較小,粒徑在0.001~0.1微米之間,這類顆粒也稱為膠體顆粒。膠體顆粒在水中比較穩定,會產生丁達爾現象,不易產生沉澱。通常膠體顆粒表面都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是水產生渾濁的主要原因。

  3. 有機物含量1)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物化學需氧量簡稱生化需氧量,它是一個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機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體後產生耗氧影響的指標。生化需氧量不反映具體有機物的含量,只是間接地反映出能為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的總量。在有氧的情況下,有機物生化分解好氧的過程很長,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亦稱碳化階段):主要是有機物被轉化為無機的CO2、H2O和NH3的過程,碳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碳化需氧量,用BODu表示。第二階段(亦稱硝化階段):主要是氨在硝化細菌作用下進一步被氧化為亞硝酸根和硝酸根的過程,硝化階段的耗氧量稱為硝化需氧量,用NODu表示。一般有機物在20℃條件下,需要20天才能完成第一階段的氧化分解過程,20天的生化需氧量可以BOD20表示。如此長的測定時間很難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目前世界各國均以5天(20℃)作為測定BOD的標准時間,所測得的數值以BOD5表示。對一般有機物,BOD5約為BOD20的70%。(2) 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用化學氧化劑(K2Cr2O7或KMnO4)氧化分解水中有機物時,與消耗的氧化劑當量相等的氧量(mg/L)。如果廢水中各種成分相對穩定,那麼COD與BOD之間應有一定的比例關系。一般說來,CODCr>BOD20>BOD5>CODMn,其中BOD5/CODCr可作為廢水是否適宜生化法處理的一個衡量指標。比值越大,該廢水越容易被生化處理。—般認為BOD5/CODCr大於0.3的廢水才適宜採用生化處理。3)總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有機物中的主要元素是C、H、O、N、S,在高溫下燃燒後,將分別產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TOD的值一般大子COD的值。(4)總有機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有機物都含有碳,通過測定廢水中的總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機物含量。總有機碳(TOC)的測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氣流中通入定量的水樣,並將其送入以鉑為觸媒的燃燒管中,在900℃高溫下燃燒,用紅外氣體分析儀測定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2量,再折算出其中的含碳量,就是總有機碳TOC值。為排除無機碳酸鹽的干擾,應先將水樣酸化,再通過壓縮空氣吹脫水中的碳酸鹽。TOC的測定時間也僅需幾分鍾。

  4. 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溶解氧是指溶解於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用毫克(氧)/升表示。它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是水環境監測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指標。在沒有污染的水體中,溶解氧是處於飽和狀態的。例如,一個大氣壓下,溫度為0℃的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10毫克/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約為淡水溶解氧含量的80%。

  5. 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質氮、磷等物質主要來自於人、動物的排泄物,以及一些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如化肥廠、食品廠所排出的廢水中均含有氮、磷),屬植物性營養物質,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氮、磷的污染問題我國制定了嚴格的排放規定。如從1998年開始,城市污水處理廠磷的排放量不得超過1.0毫克/升。此外,對各工業企業污水中磷的排放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6. 有毒物質廢水中的毒物可分為無機毒物、有機毒物和放射性物質等三類。大量有毒物質排入水體,將危及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以及人類的健康。在各類水質標准中,對主要毒物均規定了濃度限值。

  7. 大腸菌群數

⑤ 水體中生化需氧量一般為多少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的BOD5可達數千、數百萬毫克/升.城市污水的BOD5在200毫克/升左右.未受廢水污染的水體,BOD5常低於2毫克/升.
標准:
一般清凈河流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不超過2毫克/升,若高於10毫克/升,就會散發出惡臭味.工業、農業、水產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應小於5毫克/升,而生活飲用水應小於1毫克/升. 我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在工廠排出口,廢水的生化需氧量二級標準的最高容許濃度為60毫克/升,地面水的生化需氧量不得超過4毫克/升.
城鎮污水處理廠 一級A標准 10mg/L 一級B標准 20mg/l 二級標准 30mg/l 三級標准 60mg/l
希望能幫到你!

⑥ 城市污水處理廠中一級A標准,BOD、COD、SS、TN、TP濃度具體為多少

BOD:10。BOD:生物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微生物分解一定體積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質。

COD:50。COD: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

SS:10。

TN:15。

TP:1。

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水質污染越嚴重。

特別是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BOD越高,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質污染越嚴重。

(6)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當前,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調試的重要性還沒被普遍認識和接受,不少污水廠建成後沒有進行工藝調試,這就產生了要麼運行不起來,要麼運行起來水質達不到設計要求,運行成本偏高等現象。 事實上,工藝調試是污水廠投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其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發現並解決設備、設施、控制、工藝等方面出現的問題,使污水廠投入正常運行;

二是實現工藝設計目標,即出水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三是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量和水質的各項控制參數,在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運行成本。

⑦ 水質檢測多少為正常

符合標準的水tds值通常要小於等於1000毫克每升,這里的tds是指水裡面的各種固體物質的質量。

Tds主要是用來檢測純凈水,蒸餾水以及過濾器裡面的凈化水等等。如果使用tds檢測,大於1000毫克每升,是不符合相關標準的我們日常飲用的水tds值要降低在300以內,直接飲用水要降低在50以內。

水質監測標准:

1、色度: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

2、細菌總數: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准為1m/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3、總大腸菌群:這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

4、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

5、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質監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質標准

⑧ 污水水質指標一般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物理指標主要有:固體物質(TS)、渾濁度、顏色、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①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化學指標主要有: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pH值、有毒物質指標等

①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KMnO4)和重鉻酸鉀(K2Cr2O7)。我國規定的污水檢驗標准系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測定耗氧量,記作CODcr,單位為(mg/l)。由於K2Cr2O7氧化能力很強,能使污水中的85%~95%以上的有機物被氧化。
CODcr的測定較簡便、迅速,測定時間只需2h,用來指導生產較為方便,而且不受水質限制。但也有其缺點:由於污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也能消耗氧量,故CODcr值不能准確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
②生化需氧量(BOD)
由於污水中有機物種類繁多,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但污水中大多數有機污染物在相應的微生物及有氧存在的條件下,氧化分解時皆需要氧,且有機物的數量同耗氧量的大小成正比。故生化需氧量成為廣泛使用的污水水質指標。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溫度、時間都一定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機物完全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單位為mg/l。污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碳化階段,即有機物中的碳被氧化為二氧化碳,有機物中的氮被氧化為氨的過程。碳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碳化需氧量。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即氮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亞硝酸根和硝酸根的過程。硝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硝化需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率與溫度和時間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測定的BOD值具有可比性,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編制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中規定,將污水在20℃溫度下培養5天,作為生化需氧量測定的標准條件。在此條件下測量所得結果即為5日生化需氧星、記作BOD5。如果測定的時間是20天,則結果稱為20日生化需氧量,記作BOD20。
BOD值作為主要的有機物濃度指標,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較為直接、確切地說明了問題。但也存在某些條件下測定誤差難以控制、反饋信息較慢等缺陷。
一般來說,對一定的污水而言,COD20>BOD20>BOD5,BOD、COD之間的差值大致反映了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
③總有機碳(TOC)
總有機碳是指污水中所有有機物的含碳量。在TOC測定儀中,當樣品在950℃條件下燃燒時,樣品中所有的有機碳和無機碳生成CO2,此即為總碳(TC)。當樣品在150℃條件下燃燒時,只有無機碳轉化為CO2,此即為總無機碳TIC。總碳與無機碳之差即為總有機碳TOC,即:
TOC=TC-TIC
因為1g有機碳被氧化時須耗用32/12g(即2.678)氧,又因為COD使近似地代表水樣中全部有機物被氧化時耗去的氧量,故COD值換算成TOC值的系數為2.57,即1gTOC=2.67COD。
④有機氮
有機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質、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機物總量的一個水質指標。若使有機氮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為NH3、NH4+、NO2-、NO3-等形態,NH3和NH4+稱為氨氮,NO2-稱為亞硝酸氮,NO3-稱為硝酸氮。更多可關注易凈水網(www.ep360.cn)有機氮與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的總和則稱為總氮(TN)。
⑤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氫離子濃度的大小,即pH值=-lg[H+]反應水的酸鹼性。
⑥有毒物質指標
指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包括氰化物、汞、砷化物、鎘、鉻、鉛、酚等,它們的含量均作為單獨的水質指標。
(3)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⑨ 生活污水的化學需氧量一般是多少

這個根據地區的不同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一般的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400吧
四川永沁環境

⑩ 污水余氧檢測正常值是多少

  1. pH(酸度)

  2. pH值反映水的酸鹼性質,天然水體的pH一般在6~9之間,決定於水體所在環境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飲用水的適宜pH應在6.5~8.5之間。生活污水一般呈弱鹼性,而某些工業廢水的pH值偏離中性范圍很遠,它們的排放會對天然水體的酸鹼特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如SO2、NOx等也會影響水體的pH,但由於水體中含有各種碳酸化合物,它們一般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

  3. 2. SS

  4. 灼燒後殘留的懸浮物的重量則是固定性懸浮物,它代表了懸浮物中無機物的含量。可用一關系式表示為:

  5. 水中懸浮物=水中揮發性懸浮物+水中固定性懸浮物

  6. 懸浮物包括肉服可看得見的,粒徑較大的顆粒物和粒徑較小的顆粒物。前者的粒徑通常大於0.1微米,這些懸浮物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後,可與水分離。而後者的粒徑比較小,粒徑在0.001~0.1微米之間,這類顆粒也稱為膠體顆粒。膠體顆粒在水中比較穩定,會產生丁達爾現象,不易產生沉澱。通常膠體顆粒表面都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是水產生渾濁的主要原因。

  7. 3. 有機物含量

  8. 1)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9. 生物化學需氧量簡稱生化需氧量,它是一個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機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體後產生耗氧影響的指標。生化需氧量不反映具體有機物的含量,只是間接地反映出能為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的總量。

  10. 在有氧的情況下,有機物生化分解好氧的過程很長,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11. 第一階段(亦稱碳化階段):主要是有機物被轉化為無機的CO2、H2O和NH3的過程,碳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碳化需氧量,用BODu表示。

  12. 第二階段(亦稱硝化階段):主要是氨在硝化細菌作用下進一步被氧化為亞硝酸根和硝酸根的過程,硝化階段的耗氧量稱為硝化需氧量,用NODu表示。

  13. 一般有機物在20℃條件下,需要20天才能完成第一階段的氧化分解過程,20天的生化需氧量可以BOD20表示。如此長的測定時間很難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目前世界各國均以5天(20℃)作為測定BOD的標准時間,所測得的數值以BOD5表示。對一般有機物,BOD5約為BOD20的70%。

  14. (2) 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15.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用化學氧化劑(K2Cr2O7或KMnO4)氧化分解水中有機物時,與消耗的氧化劑當量相等的氧量(mg/L)。

  16. 如果廢水中各種成分相對穩定,那麼COD與BOD之間應有一定的比例關系。一般說來,CODCr>BOD20>BOD5>CODMn,其中BOD5/CODCr可作為廢水是否適宜生化法處理的一個衡量指標。比值越大,該廢水越容易被生化處理。—般認為BOD5/CODCr大於0.3的廢水才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17. 3)總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

  18. 有機物中的主要元素是C、H、O、N、S,在高溫下燃燒後,將分別產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TOD的值一般大子COD的值。

(4)總有機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


有機物都含有碳,通過測定廢水中的總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機物含量。


總有機碳(TOC)的測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氣流中通入定量的水樣,並將其送入以鉑為觸媒的燃燒管中,在900℃高溫下燃燒,用紅外氣體分析儀測定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2量,再折算出其中的含碳量,就是總有機碳TOC值。為排除無機碳酸鹽的干擾,應先將水樣酸化,再通過壓縮空氣吹脫水中的碳酸鹽。TOC的測定時間也僅需幾分鍾。


4. 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


溶解氧是指溶解於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用毫克(氧)/升表示。它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是水環境監測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指標。在沒有污染的水體中,溶解氧是處於飽和狀態的。例如,一個大氣壓下,溫度為0℃的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10毫克/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約為淡水溶解氧含量的80%。

5. 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質

氮、磷等物質主要來自於人、動物的排泄物,以及一些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如化肥廠、食品廠所排出的廢水中均含有氮、磷),屬植物性營養物質,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氮、磷的污染問題我國制定了嚴格的排放規定。如從1998年開始,城市污水處理廠磷的排放量不得超過1.0毫克/升。此外,對各工業污水中磷的排放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6. 有毒物質

廢水中的毒物可分為無機毒物、有機毒物和放射性物質等三類。大量有毒物質排入水體,將危及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以及人類的健康。在各類水質標准中,對主要毒物均規定了濃度限值。

7. 大腸菌群數

閱讀全文

與污水需氧量多少正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凈化器出水怎麼回事 瀏覽:668
什麼樣的污水COD為零 瀏覽:387
濃酸的除垢作用 瀏覽:203
realme閃回鍵是怎麼用 瀏覽:838
離子交換膜在膜產業中佔比 瀏覽:1
屠宰場怎麼安裝污水管 瀏覽:216
13年愛麗舍空調濾芯怎麼拆 瀏覽:553
化學上的蒸餾 瀏覽:462
污水處理員工制度 瀏覽:851
淋浴房除垢除霉哪個牌子好 瀏覽:868
水處理廠新老系統對接 瀏覽:602
耐王水樹脂 瀏覽:434
工業園污水處理設備廠哪裡多 瀏覽:680
曼牌濾芯是哪裡代工的 瀏覽:495
機油濾芯絲桿在濾芯上怎麼取 瀏覽:690
測廢水測什麼 瀏覽:413
中空纖維超濾膜都有多少微米的 瀏覽:352
磷化廢水處理的內容 瀏覽:138
混合離子交換器河北 瀏覽:290
寧波港口EDI中心主要的服務內容是什麼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