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酸鹼廢水處理的思路
酸鹼廢水是一種含酸或含鹼的廢水,來源很廣。含酸廢水主要來自酸廠、化工廠、化學纖維廠、染料廠、金屬酸洗車間電鍍車間等。其中有的含有無機酸,有的含有機酸,二者兼有。含酸濃度差異很大,低的小於1%,高的大於 10%。含鹼廢水主要來自製鹼廠、制漿造紙廠、印染廠、 皮革廠、煉油廠等。其中有的含無機鹼,有的含有機鹼。
1高濃度酸鹼廢水,應優先考慮回收利用,根據水質、水量和不同工藝要求,進行廠區或地區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採用濃縮的方法回收酸鹼。
2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處理。 對於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原則。如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鹼、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鹼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採用中和劑處理。 高濃度酸鹼廢水的回收利用。目前含酸廢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沒燃燒高溫結晶法、真空濃縮冷凍結晶法和自然結晶法。浸沒燃燒高溫結晶法的基本過程是:將煤氣燃燒所產生的高溫氣體直接噴入待蒸發的廢液,去除廢液中的水分,濃縮並回收酸類物質。這種濃縮方法適用於處理大量廢水。
酸鹼廢水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出,會腐蝕管渠和構築物;排入水體,會改變水體的pH值,干擾,並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漁業生產;排入農田,會改變土壤的性質,使土壤酸化或鹽鹼化,危害農作物;酸鹼原料流失也是浪費。所以酸鹼廢水應盡量回收利用,或經過處理,使廢水的pH值處在6~9之間,才能排入水體。
B. 有機廢水的處理技術
在眾多的預處理方法中,萃取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簡單、投資較少等特點。特別是基於可逆絡合反應的萃取分離方法,對極性有機稀溶液的分離具有高效性和選擇性,在難降解有機廢水的處理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溶劑萃取法利用難溶或不溶於水的有機溶劑與廢水接觸,萃取廢水中的非極性有機物,再對負載後的萃取劑進一步處理。為了避免有機溶劑對環境的污染,又開發了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該法簡單易行該法簡單易行,適於處理有回收價值的有機物,但只能用於非極性有機物,被萃取的有機物和萃取後的廢水需要進一步處理,有機溶劑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萃取只是一個污染物的物理轉移過程,而非真正的降解。
由清華大學開發的萃取一反萃取體系,可以應用於多種染料與中間體廢母液資源回收,對染料中間體的回收率達90%以上,脫色效果也達到同樣水平,正在逐步推廣於染料廢水的治理工程中。 吸附劑的種類很多,有活性炭、大孔樹脂、活性白土、硅藻土等。
在有機廢水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大孔樹脂在。雖然活性炭具有較高的吸附性,但由於再生困難、費用高而在國內較少使用。例如將活性炭投加到難降解染料廢水的試驗容器中,當活性炭的投加濃度為200mg/L時,色度的去除率為77%;而投加質量濃度增加到400mg/L時,色度的去除率達到86%。 工業生產的「三廢」治理主要有三大途徑:
一是對「三廢」採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法;
二是改進合成工藝,將污染消滅在生產工藝過程中;
三是對「三廢」合理利用,變廢為寶。
要從根本上消滅污染,關鍵是要對產生污染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把污染消滅在工藝生產過程中,實現清潔生產。另外,要大力開發廢物的綜合利用技術,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 我們這里討論的 「三廢」主要指其中的有機廢水。工業有機廢水來源很多,主要來自檸檬酸、製糖、酒精、造紙、養殖、PTA等行業,這些行業處理污水的主流方式是採用生化法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沼氣,根據估算,每生產一噸檸檬酸可產生大約225方沼氣,其中甲烷含量可達60%左右,這種沼氣用於發電是一種非常好的燃料,每方沼氣可以發1.7度電,效益非常可觀。生產一噸酒精可產生300方沼氣,甲烷含量可達70%,熱值更高。其它行業類同,產生的沼氣量都很可觀。
C. 酸性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加廢石灰 最便宜又方便
D. 酸性廢水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所謂酸性廢水,就是還有一些廢物的酸性液體。之所以要對他們進行處理,回就是為了避免答他們對環境產生污染,對別的物體產生腐蝕。因此,有以下原則。
第一,處理後溶液呈中性,因為酸性或鹼性的液體都會與相應的物質發生反應,比如酸性的物體會腐蝕鹼性的物質,鹼性的物體會腐蝕酸性的物質,所以一般情況下酸性廢水處理過以後都是正中性的。
第二,為了循環再利用,廢水中的廢棄物要盡可能大程度上的回收再利用。
第三。出於對成本的考慮,再能夠達到相同,處理結果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成本較低的處理方法。
E. 用什麼方法處理酸性廢水
不論是有機酸還是無機酸都可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調節到中性,使廢水的PH值為7或其它需要的程度。
酸性物質與生石灰的主要反應是——
(1)有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乙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乙酸鈣,
CaO+2CH3COOH==Ca(CH3COO)2+H2O;
生石灰加水生成熟石灰,CaO+2H2O= Ca(OH)2。
乳酸與熟石灰反應生成乳酸鈣,
2C3H6O3+Ca(OH)2→(C3H5O3)2Ca+2H2O。
(2)無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硫酸鈣,H2SO4+ CaO= CaSO4+ H2O,
硫酸鈣CaSO4溶解度不大,其溶解度呈特殊的先升高後降低狀況。如10℃溶解度為0.1928g/100g水(下同),40℃為0.2097,100℃降至0.1619。
硝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硝酸鈣,2HNO3+ CaO= Ca(NO3)2+ H2O,
鹽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氯化鈣,2HCl+ CaO= Ca(Cl)2+ H2O,
鈣鹽在水溶液中鈣多以陽離子Ca²+的形勢存在;而各種不同的酸根則以不同的陰離子存在如,Cl-,NO3-,SO4 ²-,CH3COO-等等。
廢水處理是環保的需要,那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處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和環節。至於到達標排放和再利用的標准尚有許多工作要做,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這始終是個重點難點的問題。
F. 如何對酸鹼廢水進行有效處理
高濃度酸鹼廢水,應優先考慮回收利用的廢水處理法,根據水質、水量和不同回工藝要求,進行廠區或地答區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採用濃縮的酸鹼廢水處理法回收酸鹼。
(2)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廢水處理。
對於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酸鹼廢水處理原則。如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鹼(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鹼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採用中和劑廢水處理。
G. 如何降解水中有機污染物
前採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
1、氧化吸附法:
高濃度廢水稀釋後用煤粉進行初步混凝、吸附處理,然後用Fenton試劑催化氧化和酸性凝聚,再用煤粉混凝、吸附。
2、焚燒法:
焚燒法適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預處理後的廢水經加壓、過濾、計量後送至爐拱上方,由高壓空氣霧化專用噴嘴噴入爐膛蒸發焚燒。該法在保證鍋爐安全運行的條件下,能對高濃度有機廢水徹底處理,其優點是初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吸附法:
吸附法是用具有很強吸附能力的固體吸附劑,使廢水中的一種或數種組分富集於固體表面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樹脂,活性炭再生和洗脫困難;樹脂吸附具有適用范圍廣,不受廢水中無機鹽的影響,吸附效果好,洗脫和再生容易,性能穩定等優點。
4、SBR處理:
SBR污水處理工藝是現代活性污泥法的一種類型,它是在一個設有曝氣及攪拌裝置的反應器內,按照預定的程序,進行充水、生化反應、沉澱、排水、閑置等過程的操作。這種方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但大部分高濃度的工業有機廢水可生化性很差,所以該方法在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處理方面應用前景有限。
(7)如何處理有機酸廢水擴展閱讀:
生化法降解原理:
有機污染物首先通過物理沉降,形成沉澱。然後會被水中的細菌等微生物分解,分解為無機物,也就是一些礦質元素,這些物質又會被水中的藻類等自養型生物所利用。
具體過程是靠微生物的代謝功能、醛等,轉化成簡單的有機物,例如有機酸,首先由產酸菌等細菌將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使有機底物得到降解、醇,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或者有機物被水解成無機物;然後產甲烷菌將這些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進行厭氧發酵反應。
H. 酸性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廢水處理是環保的需要,那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處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和環節。
I. 有機類廢液如何處理
回收溶劑在對實驗沒有影響的情況下,盡量回收溶劑,反復使用。焚燒法大多數有機類廢液都是可燃的,對於可燃性的有機類廢液,最常用的方法是焚燒法處理。一般是在燃燒爐中燃燒,但廢液數量很少時,可把它裝入鐵制或瓷製容器,選擇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燒。具體做法是:取一長棒,在其一端紮上蘸有油類的破布,或直接選用木片、竹片等東西,站在上風方向進行點火燃燒。必須監視整個燃燒過程。溶劑萃取法對於難以燃燒的物質和含水的低濃度有機廢液,可用與水不相容的正己烷、石油醚之類揮發性溶劑進行萃取,分離出有機層後,進行蒸餾回收或把它焚燒。但對形成乳濁液之類的廢液,不能用此法處理,只能用焚燒法處理。吸附法對難以焚燒的物質和含水的低濃度有機廢液,還可用吸附法處理。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礬土、硅藻土、聚酯片、聚丙烯、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層片狀織物、鋸木屑及稻草屑等。用這些吸附劑吸附有機廢液後,與吸附劑一起燃燒處理。氧化分解法在含水的低濃度有機類廢液中,對其易氧化分解的廢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NO3+HClO4H2SO4+HClO4及廢鉻酸混合液等物質,將其氧化分解。水解法對有機酸或無機酸的酯類以及一部份有機磷化合物等容易發生水解的物質可加入NaOH或Ca(OH)2在室溫或加熱下進行水解。水解後若廢液無毒害時把它中和、稀釋後即可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質時用吸附等適當的方法加以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法用活性污泥之類東西並吹入空氣進行處理。例如:對含有乙醇、乙酸、動植物性油脂、蛋白質及澱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進行處理。光催化降解法在太陽紫外線和可見光作用下,藉助合適的催化劑,使目標污染物發生快速和高效的降解。常用的環保型光催化劑有:二氧化鈦、氧化鐵、雜多酸等。
答案來自
J. 酸鹼廢水如何進行處理
(一)酸鹼中和法
(1)
自身中和法利用陽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酸液來中和陰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鹼液,以達到中和目的。自身中和法又有①單池式:將廢酸、廢鹼液都直接排入一個混合池中,經攪拌均勻後排出;②雙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和一個混合池,廢鹼液排人廢鹼池儲存,待陽離子交換器再生時,將廢酸、廢鹼液同時排入混合池中和後排出;③三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一個廢酸池和一個混合池。自身中和法的缺點是由於發電廠中排出的廢酸、廢鹼量是不平衡的,不能恰好中和,使處理後的水質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所以往往仍需要加些酸或鹼。
(2)
投葯中和法將鹼性葯劑,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電石渣、苛性鈉(NaOH)、碳酸鈉(Na2CO3)等投入到酸性廢水中,或將酸性葯劑,例如鹽酸(HCl)、硫酸(H2SO4)等,投入到鹼性廢水中,以達到中和目的。
中和反應的設備可分中和池和中和塔。中和池一般為地上或地下布置,酸、鹼廢水通過溝道或管道靠位差進入池中,處理後的廢水用泵排出。中和池的優點是系統簡單,運行方便;其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防腐、防滲較難做好。中和塔設置於離地面一定高度,將酸、鹼廢水用管道引至中和塔上部,用循環泵使塔中酸鹼混合均勻,處理後的廢水靠位差排出。其優點是塔體防腐較易做好,不存在滲漏問題,且佔地面積較少;其缺點是要求離子交換器再生用泵的壓力相應提高,使排水能直接進入中和塔頂部。為此,離子交換樹脂的耐壓強度和均勻性等均相應要求提高。
(二)弱酸陽離子交換處理
將廢酸、廢鹼液交替通過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當酸液通過時,樹脂轉變為H-型(R-Na+HCl→R-H+NaCI),除去廢液中的酸;當鹼液通過時,弱酸樹脂將H+放出,中和廢液中的鹼性物質,樹脂轉變為鹽型(R-H+NaOH→R-Na+H2O),這樣往復交替處理,不需還原再生,就能使處理後的酸鹼廢水基本達到排放標准。該法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使用,效果較好,排放合格率達95%。為保證排放pH值全部合格,弱酸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只能利用70%左右,以防弱酸樹脂層漏H+或OH-。
(三)弱酸、弱鹼離子交換聯合處理
在弱酸離子交換器後串聯一台弱鹼陰離子交換器,以吸收弱酸樹脂層漏出的H+或OH-,且可用足弱酸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使排出液的pH值完全達標。除此之外,還有將含酸廢水排入火電廠水力輸灰系統的灰水中,以中和灰水中的鹼性物質;將含鹼廢水當作濕式文丘里除塵器捕滴器用水.以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