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廠的好氧池膨脹怎麼辦

污水廠的好氧池膨脹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8-05 15:23:07

A. 污水二沉池出水SS好氧池曝氣大是不是引起污泥膨脹

生化處理根據微生物生長對氧環境的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好氧生化處理與缺氧生化處理兩大類。廢水處理中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最佳,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本文整理了一些處理好氧池異常狀況的要點,供大家收藏。

來源:希潔污水處理

1、好氧池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出現

①好氧污泥發黑或者發白(溶解氧低或者過高)

②好氧池上清液混濁(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或者溶解氧過高導致污泥解體、溶解氧過低有機物未能氧化掉)

③從二沉池迴流的污泥泡沫變黏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反硝化後活性變差)

④好氧池泡沫增多(通過泡沫顏色、黏稠情況來判斷是污泥本身發生變化造成的還是生產中添加的物質造成的)

⑤好氧池去除率下降(具體分析原因:污泥活性情況、污泥負荷、溶解氧、污泥濃度、水溫等)

⑥好氧池污泥膨脹(通過加大排泥和調整營養料投加來控制,穩定進水量,保證溶解氧的充足和適合的水溫)

⑦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時上清液混濁細碎泥多(污泥負荷過高或者污泥解體,鏡檢污泥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

⑧好氧微生物變少,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少(負荷過低或者過高、溶解氧不足、發生污泥膨脹、營養料不足)

⑨好氧池溶解氧長期偏高而出水混濁且COD高(污泥負荷長期偏低,污泥解體、菌膠團被氧化,不消耗氧氣)

⑩污泥老化(導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齡長、負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變差,細碎泥、輪蟲多,耗氧量增加)

2、好氧池污泥發生膨脹時為什麼會出現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現象

①絲狀菌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大量的絲狀菌有網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

②絲狀菌大量伸出菌膠團外,阻隔了菌膠團得到充足的氧氣,未能將有機物氧化轉化成無機物

③菌膠團得不到充足的氧氣,繁殖活動減少,菌膠團變得瘦小,活性下降

3、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濃度上升較快或者污泥老化導致耗氧量增加

②厭氧池出水懸浮物很多,進入好氧池後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③鼓風機出現故障停止運行或風機壓力不夠(出現此情況較少)

④厭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進水突然增大,沖擊負荷大,導致好氧池負荷變大

⑤曝氣頭損壞或堵塞比較嚴重,好氧池泡沫多

4、好氧池發生污泥膨脹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溶解氧長期偏低或者長期偏高(有可能)

②原水或厭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過高導致硫細菌大量繁殖

③好氧池負荷長期偏低或偏高

④好氧池水溫偏高

⑤營養料不均衡或缺乏營養(N、P偏低)

⑥進水pH值問題

⑦好氧池污泥的泥齡過長,耗氧量增加導致溶解氧不足

5、好氧池出現污泥解體、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負荷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鬆散(清澈,細碎泥多,COD不高)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鏡檢污泥結構散(混濁,不透明,COD高)

③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SVI值在70~120適宜,在此范圍內二沉池細碎污泥少)

④好氧池進水含有有毒物質或者污泥老化,泥齡長(混濁,有細碎泥,COD偏高,鏡檢輪蟲很多)

⑤好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6、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現的原因

①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成分(生產過程中添加的物質所至,泡沫為白色,氣泡細小,輕且不帶黏性)

②新安裝曝氣頭後產生的微小氣泡所至(短期影響)

③微生物繁殖中產生大量脂類物質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長繁殖活動所至,泡沫為泥色,氣泡大,帶黏性)

④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反硝化後產生的泡沫帶黏稠,泥色)

7、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齡長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高,泥齡短,迴流量大,停留時間短

③好氧池污泥負荷低,溶解氧長期偏高導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細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④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⑤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過高)

⑥厭氧池COD去除率低,厭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濃度過高

⑦原水含有有毒物質,污泥中毒

⑧無機鹽累積值超過規定范圍

⑨好氧池沖擊負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現污泥膨脹現象

8、好氧池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細碎污泥翻滾難沉降的原因

① 好氧池污泥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高(二沉池出水混濁,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澱後上清液後細碎污泥,混濁)

③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曝氣過度,污泥自身氧化後產生的細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④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曝氣過度導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結構鬆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9、好氧池發生污泥膨脹現象如何解決

①先加大排泥解決沉澱效果差問題,改善後再提升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

②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齡(嚴重時要堅持兩個月左右)

③控制水溫在合適范圍內,穩定進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須)

④加大好氧池營養料投加

⑤如果二沉池泥層高可加大迴流量、調節各二沉池進水量或投加聚鋁聚丙(臨時控制措施)

B. 污水處理污泥膨脹的前兆和符合實際的解決方式

1)、在採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各種廢水的運行管理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怕曝氣池活性污泥致毒、活性受到抑制產生的微生物性質和類群的改變,有些微生物(如絲狀菌)的過量增長形成泡沫或浮渣,以及運行時機械應力、挾裹氣論等出現活性污泥比重降低而上浮。上浮污泥隨處理水流失,不僅增加了出水的懸浮物固體量,使出水水質嚴重惡化。從而大大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活性和數量(MVSS)。

引起活性污泥膨脹、上浮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a)、進水水質有過量的表面活性物質和油脂類化合物;

、PH值的被動,當PH值的增加超過一定范圍後,絮凝作用下降,形起活性污泥脫絮;

c)、鹼度的偏高,由於進水鹼性而調PH值,雖具中和鹼性物質,但也產生了鹽,鹽溶液濃度增大形成滲透壓發生突變,就會使其細胞脫水而死或脹破而亡而工程經驗當活性污泥反應池內鹼度超過通常數倍時,多時情況下就會發生污泥上浮;

d)、溫度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影響幅度。一般好氧活性污泥適宜溫度范圍在15-35℃,,超過45℃大部分活性污泥就要殘廢而上浮;

e)、致毒性底物包括CODcr濃度驟然升高、含酚及其衍生物,醇、醛和某些有機酚、硫化物、重金屬及鹵化物過高等;

f)、Do(溶解氧)過高,短期內污泥活性可能很好,因為新陳代謝快,有機物分解也塊,但時間一久,污泥被打得又輕又碎(但天氣論),象霧花片似風飄滿池面,隨水流走。
Do甚低,污泥缺氧呈灰色,若缺氧過久則呈黑色,並常常有小氣泡;

g)、反硝化引起的污泥上浮,當廢水中總氮或氨氮高時,在適宜條件下可被硝酸菌和亞硝酸菌氧化為NO3-,如二沉池厭氧,NO3-就會還原為N2,N2被活性污泥絮凝體所吸附,使得活性污泥比重<1而上浮;

h)、池底積泥引起的污泥上浮,污泥腐化產生CH4,H2S後上浮;

i)、由於廢水運行工況的水溫和污泥負荷不能衡定,水質微生物菌種營養源缺鐵,會引起菌種兌變成微絲菌,一般稱絲狀菌繁生而引起活性污泥上浮。

氧化溝工藝的污水處理廠具有管理方便,流程簡單,處理水質良好及工藝穩定可靠等優點,因此近幾年來得到迅速發展,被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所採用。但是與其他活性污泥法工藝類似,也同樣存在一直困擾人們的最大難題---污泥膨脹現象。

C. 哪些好氧處理工藝可以解決污泥膨脹問題

在污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污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污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污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污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污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膨脹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 污泥膨脹
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醯胺的投加對於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採用新型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於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污泥的SV值變化;投葯前後菌膠團狀態。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後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後污泥沉降性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運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後,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污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污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污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污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
營養鹽調整法

在污泥膨脹問題的研究中,對污泥膨脹的恢復與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該中水回用工程的運行過程中發現,投加硫酸亞鐵後,沉降性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污泥在原有有機負荷條件下如停止投加,繼續進行處理,則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就會逐漸惡化,三日後恢復到投加前的狀態。所以需要尋找一種在活性污泥膨脹後行之有效的恢復控制方法。
其他控制方法
在污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污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污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污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污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污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

A2O 生物脫氮工藝 (反硝化- 硝化工藝、缺氧好氧工藝)是在工藝流程中設置缺氧(無氧或低氧區)和好氧區, 將化能養細菌的無氧呼吸(硝酸鹽還原)、有氧呼吸與化能自養細菌有機組合, 通過合理控制工藝參數(如泥齡、迴流比), 使缺氧區和好氧區分別適應於具有反硝化作用的好氧細菌、兼性厭氧細菌, 形成A2O 工藝。

一些研究與實踐表明,包含兩種不同營養類型和呼吸類型特點微生物的功能,又具有脫氮功能。由於缺氧區內呈無氧呼吸的兼性厭氧細菌的生化特性, 使一些較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在無氧區內轉化為低分子有機物,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於生物脫氮技術日趨成熟, 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發酵工業等產生的含氮有機廢水的處理。用 A2O 法處理含氮有機廢水過程中, 因連續進水, 時常會出現多種異常情況, 使活性污泥隨二沉池出水流失, 增加了處理水中的SS, 降低了水處理效果。

下面介紹用 A2O 法在廢水處理中可能出現的幾種主要異常現象及其防治措施。

1. 污泥膨脹引起的污泥上浮

首先根據污泥體積指數(SVl)判斷是否發生的污泥膨脹。如果 SVI 值很高, 就說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 污泥可能發生膨脹或者已經膨脹。由於水處理廠的處理水質不同, SVI的具體值會不盡相同。所以水處理的管理人員應根據自己水處理廠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污泥膨脹原因主要是大量絲狀菌 (細菌中的鞘細菌, 以球衣菌和貝氏硫細菌為代表)在污泥內繁殖, 使污泥鬆散、密度降低所致。真菌的繁殖也會引起污泥膨脹。正常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其含水率一般在 98%~99%。當污泥發生膨脹時, 污泥就不易沉降, 含水率上升, 污泥體積膨脹。在沉澱池表現為上清液清澈, 透明度很高,但污泥界面卻很高, 在沉澱池可以看到活性污泥,甚至有的地方沒有上清液, 污泥隨處理水流失嚴重。活性污泥的主體是由細菌等形成的菌膠團。與菌膠團細菌相比, 絲狀菌和真菌生長時需較多的碳素, 對氮、磷的要求則較低。它們對氧的要求也和菌膠團細菌不同, 菌膠團在溶解氧大於0.5mg/L 時能很好的生長, 而真菌和絲狀菌在低於 0.5mg/L 的微氧環境中, 也能較好地生長。所以在供氧不足時, 會引起絲狀菌、真菌的大量繁殖。菌膠團生長適宜的 pH 值范圍在 6~8, 而真菌則在pH 值等於 4.5~6.5 之間生長良好, 所以 pH 值稍低時, 菌膠團生長受到抑制, 而真菌的數量則可能大大增加。因此, 污水中如有機物質較多, 溶解氧不足, 缺乏氮、磷等養料, pH 值較低情況下, 都可能引起污泥膨脹。此外, 超負荷、污泥齡過長等, 也可能會引起污泥膨脹。

另一種情況是膨脹的活性污泥中並沒有大量的絲狀菌, 稱為非絲狀菌性污泥膨脹, 但含有過量的結合水。這種膨脹類型的活性污泥指數很高, 體積膨脹, 而使污泥比重減輕, 壓縮性能惡化。這種膨脹用顯微鏡分析鑒別非常簡單, 其方法是在載玻片上將一滴黑色墨水與一滴曝氣池混合液混合, 在顯微鏡下觀察, 如果墨水不能浸透到菌膠團中, 則發生的是結合水性污泥膨脹。

由此可見, 為防止污泥膨脹, 解決的辦法可針對引起膨脹的原因採取措施。如加大曝氣量, 或適當降低 MLSS 值, 使需氧量減少等; 如污泥負荷率過高, 可適當提高 MLSS 值, 以降低污泥負荷。污泥大量流失, 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法處理裝置運行中的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 污泥膨脹的原因很多, 甚至有些原因還未認識清楚, 尚待研究。

2. 活性污泥解絮

污泥解絮在沉澱池的表現為處理水質渾濁,沉澱池上會有死污泥上浮, 灑水後污泥不沉澱, 顏色和系統內污泥顏色相同; 也有時在處理水中無明顯的活性污泥泥粒, 但 COD 值較高。

導致這種異常現象的原因有運行中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原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所致。活性污泥解絮後, 微生物量減少且失去活性, 其吸附能力降低, 絮凝體變小質密, 處理水質混濁, SVI值降低等。做生微鏡檢時可看到, 絮狀體明顯減少而且結構比較散, 容易遭到破壞, 同時還可看到大量的輪蟲。由於污泥解絮產生了大量的污泥碎屑, 從而刺激了輪蟲的大量增殖。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 微生物會受到抑制傷害, 凈化能力下降, 或完全停止, 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一般可通過顯微鏡觀察來判別是否已產生解絮, 並對原廢水水量及廢水的 C: N、迴流污泥量、空氣量和排泥情況以及 SVI、MLSS、DO 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查, 加以調整。當確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質時, 應考慮這是新的廢水混入的結果, 需查明來源。

3. 污泥腐敗引起的污泥上浮

在沉澱池可能由於污泥長期滯留而進行厭氧發酵, 產生氣體附著於死的污泥塊上, 從而發生大塊污泥上浮的現象。它與脫氮反應引起上浮的污泥所不同的是, 污泥腐敗變黑, 有臭味, 污泥攪碎後可能不會下沉。此時的污泥也不是全部污泥上浮, 大部分活性污泥都是正常地排出或迴流到系統, 只有在死角長期停留的污泥才腐敗上浮。

防止的措施有: (1)在沉澱池上安裝擋泥板, 不使污泥外溢;(2)檢修刮泥機, 消除沉澱池底部的死角; (3)對已上浮的塊狀污泥及時進行打撈, 避免隨處理水流失, 影響排水水質。

4. 脫氮反應引起的污泥上浮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有成塊上浮的現象, 並不一定是由於腐敗所造成的。由於硝化池內污泥齡較長, 如果進入沉澱池的污泥含有較多的 NO3-, 在沉澱池內產生反硝化, 硝酸鹽被還原, 產生的氮氣附於污泥上, 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 整塊上浮。由於脫氮反應引起上浮的污泥經攪動後, 氣泡放出,污泥很快沉澱, 並且上浮污泥顏色和系統內的活性污泥顏色一樣。

所謂反硝化是指在多種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 先把 NO3-還原為 NO2-, 再把 NO2-還原為氮氣的過程。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於 0.5mg/L 時發生, 在有氧存在的時, 該生物反應就會受到抑制。經過試驗表明, 如果讓硝酸鹽含量高的混合液靜止沉澱, 在開始的 1 個小時左右污泥可以沉澱得很好, 但不久就可以看到, 由於反硝化作用所產生的氮氣, 在泥中形成小氣泡。

在測污泥沉降比時, 只檢查污泥的沉降性能, 往往會忽視污泥的反硝化作用。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運行中應當注意的現象, 為防止這一異常現象的發生, 應採取加強脫氮池的管理, 減少進入沉澱池的硝酸量, 或者增加污泥迴流量及時排除剩餘污泥, 降低混合液污泥濃度等措施。還有一種情況是曝氣池內曝氣過度, 使污泥攪拌過於激烈, 生成大量小氣泡附聚於絮凝體上, 也容易產生這種現象。防止措施是將供給硝化池的空氣量控制在所需的范圍內, 避免過度曝氣。

另外一種情況是由於運行不當, 造成沉澱池局部水力沖擊過大。在沉澱池表現為一部分出水口出水伴隨有活性污泥流出。隨出水流出的活性污泥顏色和性狀和系統內的活性污泥一樣。一般發生這種情況的前提是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解決辦法及時排泥和加大返泥量, 降低沉澱池污泥界面。

5 處理水SS濃度高造成處理水COD升高

一般認為處理水SS濃度高是由進水SS和活性污泥造成的。由於SS大部分不能被活性污泥分解利用, 只能以排放剩餘污泥的方式排出去。所以進水SS很高時, 會影響處理水SS濃度升高, 最終造成處理水COD升高。當SS來自廢水時, 應當控制廢水生源的SS濃度, 有必要時可在廢水進入系統前設置初沉池。SS來自污泥自身時, 可能是由活性污泥絮凝性能差, 確認SV30 和SVI 值, 觀察是否有絲狀菌的存在。檢查污泥在沉澱池的停留時間, 確認進水量和返泥量。

6. 發酵系統內的泡沫問題

在硝化池中產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 所給廢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滌劑或其他起泡物質。也有其它的原因, 如負荷過低、過高、有放線菌等。可以在泡沫上灑水, 觀察消泡情況和產生泡沫的顏色來判斷原因。泡沫會給生產操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帶走部分污泥。

消除泡沫的措施有: 主要是對已產生的氣泡進行灑水消泡, 減少廢水中的洗滌劑的含量。根據其它原因適當控制污泥負荷和剩餘污泥排放量。

用 A2O 法處理廢水的過程是復雜的過程,對管理人員要求比較高, 對於水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異常現象要及時發現, 及時調整, 同時總結經驗, 防止異常情況再次發生

D. 好氧池污泥膨脹了應加什麼東西

臨時應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葯物增強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殺死絲狀菌。投加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保證沉澱出水。另外,投加一些
化學葯劑,如氯氣,加在迴流污泥中也可以達到消除污泥膨脹現象。投加過氧化氫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壞絲狀菌的效果。
採用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快降低svi值,但這些方法並沒有從根本8tTt8.comtablE>上控制絲狀菌的繁殖,一旦
停止加葯,污泥膨脹現象可以又會卷土重來。而且投葯有可能破壞生化系統的微生物生長環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做為臨時應急時用。

E. 怎樣解決污泥膨脹(SBR)

解決污泥膨脹(SBR)的方法:
首先為保證出水效果,在停止曝氣前10min向SBR池投加氫氧化鈣(按1∶200的比例),通過其凝聚作用來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在接下來的潷水過程中,將水位潷至潷水器所能到達的最低位(潷水深度為原來的3倍),這樣在進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排出比由1∶4升至1∶2,使稀釋倍數降低,提高了基質初始濃度。另外充分利用閑置期,將機動潛污泵投入SBR池中進行強制排泥(剩餘污泥被排入閑置池中進行消化處理),同時疏通排泥管以確保每天的正常排泥。經過4個周期的運行,到22日泡沫現象雖未有明顯改觀,但各池SV均停止了增長。這說明對污泥膨脹原因的分析是正確的,採取的措施是可行的。
通過繼續強制排泥使MLSS逐漸回落到3000mg/L左右,並縮短充水時間(由啟動1台提升泵改為2台),進一步提高基質初始濃度,將曝氣時間減至6.0h增大了濃度梯度,避免了曝氣結束後污泥負荷過低而利於絲狀菌生長。到1月24日(氫氧化鈣停止投加),水面懸浮的黃褐色污泥已基本消失,SVI亦緩慢下降(見圖2),出水COD降至120mg/L以下。鏡檢觀察到絲狀菌已明顯衰減,由叢生狀變為分散狀,部分單枝已折斷成散碎短枝。此時,泡沫量也開始減少,間或有水面露出。
此後每天仍穩定地排除剩餘污泥(MLSS控制在3000mg/L左右)並保持其他措施不變。從24日開始SVI持續下降,泡沫也隨時間的推移而衰減,到曝氣後期主要集中在曝氣頭上方水面區域,由於粘帶的污泥絮體減少其顏色也由暗變亮。到30日,兩SBR池的SVI都降到了200mL/g以下,出水COD也已穩定在100mg/L以內。鏡檢發現污泥恢復到了原來的菌膠團正常狀態,且絲狀菌基本消失,僅有少量短碎單枝夾裹在污泥中;草履蟲和豆形蟲等這些只有在污泥性能不好時才出現的微生物也大為減少。污泥膨脹已得到有效控制。
以後控制每天的排泥量,保證MLSS在3000mg/L左右,系統一直運行穩定,膨脹再也沒有發生。來水水質、水量逐漸正常,又恢復了三池運行及原來的運行參數。針對情況變化,始終著重於通過污泥負荷的控制來調整工藝,確保了系統穩定運行。

F. 污水生物處理中厭氧池和二沉池出現污泥膨脹是什麼原因,怎麼解決

產生污泥膨脹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一般來說:出現污泥膨脹有兩種類型: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
先說非絲狀菌膨脹:主要是由於溫度低太低和污泥負荷太高而導致的,如果是長期運行的污水廠我相信一般都會在運行過程中能夠輕松解決的,一般不是太大的問題。
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絲狀菌膨脹:產生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1)污泥負荷太高或者太低,太低是由於絲狀菌相對普通菌種具有更大的表面積,生長更快,負荷太低會成為優勢菌種,造成膨脹。太高是因為對氧氣傳質不利,造成內部厭氧和缺氧環境太多,絲狀菌大量繁殖。2)好氧池曝氣不足。絲狀菌表面積更大,對氧氣的利用更好,逐漸成為優勢菌種。3)污水類型的變化。污水中C/N和C/P比例降低也會導致絲狀菌增長(絲狀菌對N P的親和力更強)4)pH和溫度。一般認為pH較低和溫度高和低都易導致絲狀菌膨脹。
針對絲狀菌的解決方式:個人認為最有用的是加鐵鹽或者鋁鹽等絮凝劑,其實絲狀菌對水質的凈化效果是很好的,加入絮凝劑可以緩解膨脹,增加污泥的沉澱性能。其他的方式還有:檢測污水性質,看是否失衡,失衡的話可以加葯;曝氣系統是否正常,維持好氧池的DO不低於2mg/L;控制污泥濃度,及時排泥等措施。

G. 污水處理二沉池,好氧池異常狀況怎麼辦

污水處理廠通常包含很多道污水處理工藝,難免會遇到一些異常情況出現。污水處理過程中,下面就二沉池、好氧池容易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解析

1.好氧池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出現?

①好氧污泥發黑或者發白(溶解氧低或者過高)

②好氧池上清液混濁(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或者溶解氧過高導致污泥解體、溶解氧過低有機物未能氧化掉)

③從二沉池迴流的污泥泡沫變黏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反硝化後活性變差)

④好氧池泡沫增多(通過泡沫顏色、黏稠情況來判斷是污泥本身發生變化造成的還是生產中添加的物質造成的)

⑤好氧池去除率下降(具體分析原因:污泥活性情況、污泥負荷、溶解氧、污泥濃度、水溫等)

⑥好氧池污泥膨脹(通過加大排泥和調整營養料投加來控制,穩定進水量,保證溶解氧的充足和適合的水溫)

⑦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時上清液混濁細碎泥多(污泥負荷過高或者污泥解體,鏡檢污泥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

⑧好氧微生物變少,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少(負荷過低或者過高、溶解氧不足、發生污泥膨脹、營養料不足)

⑨好氧池溶解氧長期偏高而出水混濁且COD高(污泥負荷長期偏低,污泥解體、菌膠團被氧化,不消耗氧氣)

⑩污泥老化(導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齡長、負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變差,細碎泥、輪蟲多,耗氧量增加)

2.二沉池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出現?

①出現浮渣浮泥(污泥老化或者污泥齡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

②出水混濁,COD高,發臭(好氧池溶解氧不足,好氧池停留時間短)

③出水混濁,COD不是很高,細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充足,污泥負荷小,污泥老化)

④出水混濁,COD高,細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不足,污泥老化,污泥負荷大)

⑤出水清澈,COD高(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

⑥細碎污泥翻滾(好氧池污泥出現問題,建議增加營養料,調整合適的污泥齡)

⑦二沉池泥層過高(好氧池出現污泥膨脹現象或者迴流比小)

⑧二沉池水面冒氣泡(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

⑨迴流污泥發黑發臭帶黏稠狀(污泥停留時間過長,迴流比小)

⑩出水色度變深(物化效果變差、厭氧池效果變差或者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

3.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時為什麼會出現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現象?

①絲狀菌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大量的絲狀菌有網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

②絲狀菌大量伸出菌膠團外,阻隔了菌膠團得到充足的氧氣,未能將有機物氧化轉化成無機物

③菌膠團得不到充足的氧氣,繁殖活動減少,菌膠團變得瘦小,活性下降

4.厭氧池出水混濁是什麼原因?

①厭氧池污泥負荷過高

②初沉池出水懸浮物多

③厭氧池污泥濃度過高

④厭氧池營養料不均衡

⑤厭氧池進水水溫過高

5.二沉池出現細碎污泥翻滾、渾濁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導致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分散(水混濁而懸浮物多)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完全分解掉

③二沉池負荷過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勻出現重力流現象,局部流速過快將污泥帶起

④二沉池迴流比過大,二沉池泥層過低,水流攪動泥層過大(此原因佔少)

⑤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新合成的污泥絮體難以沉降(水清澈而懸浮物多)

⑥好氧池污泥齡過長,污泥老化

⑦好氧池污泥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過高)

⑧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層高,水流將污泥帶出(SVI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出現此情況)

⑨好氧池污水中氨氮含量過高

6.二沉池出現浮渣浮泥現象的原因?

①二沉池迴流比小,污泥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厭氧反硝化後被氣體攜帶上浮

②好氧池進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厭氧污泥,由於部分不能轉化為好氧污泥變為浮渣排出系統

③好氧池污泥腐敗變質

④好氧池泡沫多,與污泥/懸浮物等混合後到二沉池上浮

⑤好氧池污泥濃度低(污泥負荷高)或者溶解氧過高(有可能)

⑥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齡過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處理效果差

7.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濃度上升較快或者污泥老化導致耗氧量增加

②厭氧池出水懸浮物很多,進入好氧池後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③鼓風機出現故障停止運行或風機壓力不夠(出現此情況較少)

④厭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進水突然增大,沖擊負荷大,導致好氧池負荷變大

⑤曝氣頭損壞或堵塞比較嚴重,好氧池泡沫多

8.好氧池發生污泥膨脹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溶解氧長期偏低或者長期偏高(有可能)

②原水或厭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過高導致硫細菌大量繁殖

③好氧池負荷長期偏低或偏高

④好氧池水溫偏高

⑤營養料不均衡或缺乏營養(N、P偏低)

⑥進水pH值問題

⑦好氧池污泥的泥齡過長,耗氧量增加導致溶解氧不足

9.好氧池出現污泥解體、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現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負荷小,曝氣過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變差,污泥結構鬆散(清澈,細碎泥多,COD不高)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大,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有機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鏡檢污泥結構散(混濁,不透明,COD高)

③好氧池污泥排放量過大導致好氧池污泥齡過短(SVI值在70~120適宜,在此范圍內二沉池細碎污泥少)

④好氧池進水含有有毒物質或者污泥老化,泥齡長(混濁,有細碎泥,COD偏高,鏡檢輪蟲很多)

⑤好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10.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現的原因?

①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成分(生產過程中添加的物質所至,泡沫為白色,氣泡細小,輕且不帶黏性)

②新安裝曝氣頭後產生的微小氣泡所至(短期影響)

③微生物繁殖中產生大量脂類物質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長繁殖活動所至,泡沫為泥色,氣泡大,帶黏性)

④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反硝化後產生的泡沫帶黏稠,泥色)

11.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齡長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高,泥齡短,迴流量大,停留時間短

③好氧池污泥負荷低,溶解氧長期偏高導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細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④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⑤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過高)

⑥厭氧池COD去除率低,厭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濃度過高

⑦原水含有有毒物質,污泥中毒

⑧無機鹽累積值超過規定范圍

⑨好氧池沖擊負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現污泥膨脹現象

12.厭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①厭氧池污泥濃度不足(向厭氧池回生化泥)

②厭氧池進入大量物化污泥(無機物佔多數)

③厭氧池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

④水溫超過厭氧微生物適應的范圍(超過40℃)

⑤進水pH超過10.5或者低於6.5

⑥厭氧池停留時間過短難以到達厭氧水解狀態(設計問題)

⑦ 進入有毒物質

13.好氧池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細碎污泥翻滾難沉降的原因?

① 好氧池污泥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

②好氧池污泥負荷過高(二沉池出水混濁,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澱後上清液後細碎污泥,混濁)

③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曝氣過度,污泥自身氧化後產生的細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④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曝氣過度導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結構鬆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14.厭氧池脈沖出水懸浮物(污泥)多如何解決?

①控制好初沉池物化污泥進入厭氧池(必須)

②在厭氧池頂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議排厭氧底部污泥)

③向厭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鋁④減少進水量或者排放厭氧池底部污泥

15.好氧池發生污泥膨脹現象如何解決?

①先加大排泥解決沉澱效果差問題,改善後再提升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

②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齡(嚴重時要堅持兩個月左右)

③控制水溫在合適范圍內,穩定進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須)

④加大好氧池營養料投加

⑤如果二沉池泥層高可加大迴流量、調節各二沉池進水量或投加聚鋁聚丙(臨時控制措施)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http://www.ep360.cn/

H. 污水處理好氧池泡沫太多該怎麼調整

活性污泥系統產生泡沫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污泥膨脹。二是表面活性劑。污泥膨脹可查看「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的原因以及處理方法」。

(8)污水廠的好氧池膨脹怎麼辦擴展閱讀:

工業污水的治理方法

一種處理工業污水的方法,屬於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其是將污水引往集水池,對集水池末尾一格調節pH,用一級溶氣水泵提升到一級壓力溶氣罐,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在一級壓力溶氣罐內的一級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一級氣浮池形成一級處理水。

一級處理水溢入緩沖池,再在控制pH用二級溶氣水泵將一級處理水提升至二級壓力溶氣罐內,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二級壓力溶氣罐內的二級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二級氣浮池形成二級處理水並自溢至沉澱池沉澱後排放。

一、二級氣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壓濾成濾餅,濾液回引至集水池。該方法處理的工業污水的CODcr、脫色率、SS、BOD5的去除率分別為80~90%、95%、90%以上、75-80%,符合GB8978-1996一級水排放標准。

沼氣發電是集環保和節能於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它利用工業污水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驅動沼氣發電機組發電,並可充分利用發電機組的余熱用於沼氣生產,使綜合熱效率達 80 %左右,大大高於一般 30~40% 的發電效率,用戶的經濟效益顯著是處理工業污水的好方法。

I. 污水處理中污泥膨脹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污泥膨脹的原因主要是活性污泥中的菌體繁殖速度過快,絲狀菌大量繁殖
主要原因有曝氣量不足,引發的好氧池內氧含量低,池內有機物含量高,有機負荷高,N P元素比例不平衡等

閱讀全文

與污水廠的好氧池膨脹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類似於飲水機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419
超濾膜設計參數 瀏覽:563
辦理edi許可證的必要性 瀏覽:565
飲水機一桶是多少 瀏覽:791
抽油煙機怎麼檢測凈化器 瀏覽:930
廢水pid 瀏覽:656
市政生活污水處理廠調試 瀏覽:620
電熱水器的除垢劑怎麼使用 瀏覽:44
大眾速騰空調過濾芯怎麼拿出來 瀏覽:954
除垢劑的副作用 瀏覽:320
反滲透海水淡化噪音 瀏覽:392
特百惠飲水機水質怎麼樣 瀏覽:8
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什麼指標 瀏覽:785
福特冀虎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11
污水處理站監控設計 瀏覽:911
視察美麗鄉村污水處理情況 瀏覽:571
什麼是反滲透機器 瀏覽:892
耐高溫無機硅樹脂 瀏覽:431
房頂凈化器怎麼留電源 瀏覽:393
空氣凈化器在密封房間怎麼使用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