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氯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1)改變病原微生物細胞膜的通透性
表面活性劑、酚類及醇類可導致胞漿膜結構紊版亂並干擾其正權常功能。使小分子代謝物質溢出胞外,影響細胞傳遞活性和能量代謝,甚至引起細胞破裂。
(2)干擾、破壞病原微生物的酶系統
許多消毒劑能破壞微生物的酶系統,從而影響微生物的代謝,發生抑菌和殺菌作用。如某些氧化劑和重金屬鹽類能與細菌的巰基結合並使之失去活性。
(3)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
酸、鹼和醇類等有機溶劑可改變蛋白構型而擾亂多肽鏈的折疊方式,造成蛋白發生不可逆的變性、凝固,導致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都遭受嚴重破壞。如乙醇、大多數重金屬鹽、氧化劑、醛類、染料和酸鹼等。
2. 加氯消毒的原理
加氯消復毒的原理是利用氯制可在水中迅速形成次氯酸的原理,漂白粉加入水中後亦能水解成次氯酸:
次氯酸分子體積微小,電荷為中性,易經細胞壁滲透入細菌體內,抑制和破壞菌體內的各種酶系統(主要是磷酸丙糖脫水酶對HOCl更為敏感),使巰基被氧化而破壞,影響細菌體內的氧化還原作用,使其體內葡萄糖代謝障礙,導致細菌死亡,達到消毒目的。
要獲得良好的氯化消毒效果,應具有下列保證條件:
水的pH值要低,一般在 7左右為宜,以減少次氯酸的解離,因為次氯酸根(OCl-)帶負電荷,不易發揮消毒作用;水質要透明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利次氯酸接觸病原體;水溫不宜太低,水溫高則殺菌能力快。
因此要根據水溫高低增減加氯量,使加入的氯充分混合,有一定的接觸反應時間(一般不應少於30分鍾);接觸30分鍾後,要求在接近水廠或加壓站附近管網中水的游離性余氯含量不應低於0.3mg/L,在末梢管網中水的游離性余氯不應低於0.05mg/L.可檢測消毒後水中細菌學指標,來評定消毒效果,細菌總數(37℃24小時培養)不應大於100個/ml水,大腸菌群數每升水不超過3個。在配水管網較長,死頭較多的地區,為保證飲用水水質安全,應考慮中途加氯。
3. 能給偶關於污水處理廠中氯氣消毒的原理的信息嗎
1、二氧化氯對細菌、病毒及真菌孢子的殺滅能力均很強,由於ClO2是一種不穩定化合物,不含H0Cl和H0Cl-形式的有效氯,然而其濃度常以有效氯的術語表示。ClO2氯原子為正4價,還原成氯化物時將可得到5個電子,因此其氧化力相當於氯的5倍,有效氯含量為263%。故二氧化氯是極為有效的飲水消毒劑。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殺滅原理是: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好的吸附性和透過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細胞內含疏基的酶;可與半胱氨酸、色氨酸和游離脂肪酸反應,快速控制生物蛋白質的合成,使膜的滲透性增高;並能改變病毒衣殼蛋白,導致病毒滅活。
2、 氯的殺菌作用是由於次氯酸體積小,電荷中性,易於穿過細胞壁;同時,它又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損害細胞膜,使蛋白質、RNA和DNA等物質釋出,並影響多種酶系統(主要是磷酸葡萄糖去氫酶的巰基被氧化破壞),從而使細菌死亡。氯對病毒的作用,在於對核酸的致死性損害。有資料指出病毒對氯的抵抗力較細菌強,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缺乏一系列的代謝酶;氯較易破壞—SH鍵,而較難使蛋白質變性。
4. 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
常用污水消毒方法有4種。下面我介紹一下氯以及氯制劑對水的消毒
利用氯來對水進行消毒是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人們對於它消毒的原理也比較熟悉。採用氯對水進行消毒,主要就是通過其中次氯酸(HClO)的氧化作用進行殺菌,因為次氯酸是一個很小的中性分子,因此它能夠擴散到帶有負電的細菌的表面,然後穿透細菌的細胞壁進入到細菌的內部,發揮其氧化的作用對細菌內的酶系統進行破壞從而殺死細菌。
二氧化氯對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強氧化劑,它有很好的細胞壁吸附能力以及細胞壁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地快速地進入細菌內部對其酶系統進行破壞,從而達到快速殺菌的作用,因此運用ClO2對水進行消毒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方法,它兼具了其它消毒劑的優點。因為ClO2是一種氧化劑,並不是氯化劑,因此,它與水中的很多有機物都不發生反應,如果反應也只是生成了氧化的產物,不會造成污染,ClO2的殺菌和消毒作用,要遠遠的超過運用Cl及氯化劑消毒。
運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
臭氧(O3)消毒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對水進行殺菌和消毒,因為其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很少,同時能夠使水中溶解氧增加,實現水的脫色和去臭,能夠殺滅水中的藻類,也可以分解和氧化水中的Mn、洗滌劑、色素以及懸浮的顆粒和有機農葯,進而使得水質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運用O3進行消毒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其生產的設備比較龐大,生產的流程又比較復雜,對其運行和管理的水平要求也比較高,O3的製取生產率比較低,所消耗的電能也比較大,基礎建設投資大,成本比較高;除此之外,O3還是一種不穩定的氣體,很容易在水中分解。因此,單獨運用O3進行消毒很難保證持續性的殺菌消毒效果。
運用紫外線對水進行消毒
運用紫外線消毒技術的優點比較突出,尤其是在水量較小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的發揮其優勢,即用低劑量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殺滅水中的細菌。紫外線消毒設備安裝比較容易,其管理和運行又都非常的方便,更重要的是運用紫外線進行水處理是一種物理處理,不會向水中增添新的物質,消毒後的水中也不會產生有毒副作用的產物。而病毒的本身抵抗紫外線的能力很弱,如果病毒通過宿主的保護之後就增強了病毒抵抗紫外線的能力,因此,運用紫外線對水進行消毒也要進行預處理,也不能夠保證持續性的殺菌消毒的效果。
5. 氯氣給水消毒的原理
氯氣與水
反應生成
HCLO
HCLO具有強
氧化性
是生成的HCLO的強氧化性給自來水消毒的。
所謂消毒,就是殺死微生物,而
次氯酸
的強氧化性就是導致它們的細胞中的酶被氧化並且蛋白質被阻止合成而死亡,從而實現了消毒。
6. 用氯氣作為自來水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利用氯氣溶於水生成次氯酸,該物質具有強氧化性,就可以殺菌啦。
7. 污水池除臭的原理是什麼
污水池除臭的意義:
現代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中心區不斷擴大,較多已建的污水廠也被納入其中,廠區周圍往往發展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區或公共活動區,隨著環境意識的不斷深化,城市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已經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為了盡可能減小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實施對污水處理廠構築物加蓋除臭勢在必行。
污水除臭方法如下:
1、土壤脫臭
1、1 原理及特點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水溶性惡臭氣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除臭法特點為:
一、維護管理費用低,除臭效果與活性炭相當;
二、佔地多,處理佔地為2.5-3.3m2/m3氣體;
三、不適於多暴雨多雪地區,對於高溫、高濕和含水塵等氣體須進行預處理。
1、2 設計參數設計土壤脫臭時選擇的土壤指標以腐殖土為好,亞粘土等紅土需摻入雞糞、垃圾和污泥肥料進行改良後使用,礦質土和粘土則不宜採用。土壤水分以40%-70%為宜。過於乾燥的土壤需裝設水噴淋器。種植草坪的土壤表面保持傾斜,作為防降暴雨的措施。
經國內外數家土壤脫臭床實踐,臭氣通過土壤速度為2-17mm/s,設計是一般選5mm/s有效土壤厚度為50cm,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為100s.
2、化學反應法除臭
2、1 加氯消毒除臭此法機理是利用氯氣的殺菌消毒作用除去水中有機物,殺滅藻類;對水體消毒,使其保持一定的余氯量,確保殺菌的效果。採取在進水管網中加氯進行預消毒來控制惡臭。
2、2 H2O2控制惡臭利用H2O2控制惡臭機理是在城市污水的pH條件下,H2O2與H2S之間發生如下反應,最終生成單質硫和水:H2O2+H2S——S+2H2O此反應的實際效率受許多因素制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反應時間和反映持續的時間,其最佳時間分別為5-20min和1-2h.試驗研究表明,在最佳條件下運行時葯品的實際投加量接近與理論計算值。
污水中殘存H2O2的最終將分解為水和氧氣,而不會和其中的有機物形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可以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監測得到證實,水中溶解氧的增量與過量的H2O2之間遵循化學計量關系:1gH2O2將生成0.5g溶解氧。
2、3 某污水處理廠中試處理效果該污水處理廠是一座二級處理廠,處理能力約為164*104m3/d.該廠採用強化初沉(FeCl3和陰離子聚合物)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去除BOD.研究表明,預處理構築物中的硫化物有兩大主要來源:NORs和NCOs收集系統(每個系統流入的H2S占處理廠總負荷的45%)。氣候溫和時系統內的液相硫化物濃度約為2.5-4.5mg/L,進入預處理構築物洗滌器的硫化物濃度約為125-200mg/L.化學葯劑投加點及其停留時間。
研究結果表明:進入初沉池洗滌器的H2S濃度降低了50%-90%,這主要取決於投葯比例。投加H2O2後環境惡臭大量減少,二級處理設施中的傳氧速率也明顯增加。
另外,同時投加H2O2和FeCl3時處理效果更加理想。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鐵離子對S——H2O2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提高了硫化物的去除速率;另一方面,H2O2使FeCl3處於氧化態,從而提高了絮凝的效果。通過投加H2O2、FeCl3的使用量減小了25%-50%,這主要是由於去除了部分硫化物,從而減小了其對鐵離子的沉澱作用。今後可以對同時投加和時產生的協同作用作更深入的研究。
3、生物/活性炭吸附脫臭
3.1 工作原理和填料選擇生物脫臭原理生物脫臭是在適宜條件下利用載體填料比表面積上微生物的作用脫臭。臭氣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然後被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完成除臭過程。為了是微生物保持高活性,必須為之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比如:適宜的濕度、pH值、氧氣含量、溫度和營養成分等。實際生產設計要求載體填料相對濕度保持在80%-95%,所以需經常噴淋原水或初沉池出水以提供水分的營養。
填料選擇生物脫臭塔的最主要部分是填料。一種好的載體填料必須滿足:容許生長的微生物種類豐富,為微生物棲息生長提供較大的比表面積,營養成分合理(N、P、K和微量元素),有好的吸水性,自身無異味,吸附性好,結構均勻,空隙率大,材料易得且價格便宜,耐老化,運行、養護簡單。常用的填料有:塑料、半軟性塑料、干樹皮、乾草、纖維性泥炭或其混合物。
脫臭塔填料的堆放高度取決於所要求的停留時間和表面負荷。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為1.0-1.2m.如果選擇的填料合適,工藝上能做到布氣均勻、排除氣流短路的話,最低可為0.5m.
3.2 活性炭吸附脫臭原理:使惡臭氣體通過活性炭層,利用物理吸附去除;適用物質:硫化氫和硫醇(氨和銨)。
4、高能離子脫臭工作原理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是瑞典的高新技術,它能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細菌,可吸入顆粒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質物質,其核心裝置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的工作原理是:置於室內的離子發生裝置發射出高能正、負離子,與室內空氣當中的有機揮發性氣體分子(VOC)接觸,打開VOC分子的化學鍵,將其分解成CO2和H2O(對H2S、NH3同樣具有分解作用);離子發生裝置發射的離子與空氣塵埃粒子及固體顆粒碰撞,是顆粒荷電產生聚合作用,形成的較大顆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來,達到凈化目的;發射的離子還可以與室內靜電、異味等相互發生作用,同時有效地破壞空氣中細菌生存環境,降低室內細菌濃度,並將其完全消除。
8. 氯氣為什麼可消毒
氯氣消毒原理:
1、是其與水反應生成了次氯酸,它的強氧化性能殺死水裡的病菌專。
2、不直接用次氯酸屬為自來水殺菌消毒,是因為次氯酸易分解難保存、成本高、毒性較大,則用氯氣消毒可使水中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達到平衡,濃度適宜,水中殘餘毒性較少。
(8)污水氯消毒原理是什麼擴展閱讀:
氯氣是一種氣體單質,化學式為Cl₂。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氣大,可溶於水和鹼溶液,易溶於有機溶劑(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壓縮,可液化為黃綠色的油狀液氯,是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之一,可用作為強氧化劑。
氯氣中混和體積分數為5%以上的氫氣時遇強光可能會有爆炸的危險。氯氣具有毒性,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並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會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氯氣能與有機物和無機物進行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生成多種氯化物。主要用於生產塑料(如PVP)、合成纖維、染料、農葯、消毒劑、漂白劑溶劑以及各種氯化物。
9. 氯氣消毒原理方程式
氯氣消毒原理,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與氯化氫,次氯酸不穩定會分解出具有強氧化的原子狀態下氧(在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過程)而原子狀態下的氧的強氧化性會破壞細菌中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細菌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從而達到破壞細菌結構),從而殺死細菌
10. 醫院污水怎麼消毒
摘要 醫院廢水消毒處理常見的兩種方法:氯化法和臭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