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中型污水廠多採用什麼曝氣方法
①鼓風曝氣
鼓風曝氣就是利用風機或空壓機向曝氣池充入一定壓力的空氣,一方面供應生化反應所需要的氧量,同時保持混合液懸浮固體均勻混合。擴散器是鼓風曝氣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將空氣分散成空氣泡,增大氣液接觸界面,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曝氣效率取決於氣泡大小、水的虧氧量、氣液接觸時間和氣泡的壓力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空氣擴散器主要有:
a.微孔擴散器;b.中氣泡擴散器;c.大氣泡擴散器;d.射流擴散器;e.固定螺旋擴散器。
鼓風曝氣系統中常用的鼓風機為羅茨鼓風機和離心式風機。羅茨鼓風機在中小型污水廠較為常用,單機風量在80
m3/min以下,缺點是雜訊大,必須採取消音、隔音措施。當單機風量大於80
m3/min時,一般採用離心式鼓風機,雜訊較小,效率較高,適用於大中型污水廠。
②機械曝氣
機械曝氣也稱為表面曝氣,機械曝氣器大多以裝在曝氣池水面的葉輪快速轉動,進行表層充氧。按轉軸方向不同,可分為立式和卧式兩類。常用的立式表面曝氣機有平板葉輪、倒傘型葉輪和泵型葉輪等,卧式表面曝氣機有轉刷曝氣機和轉盤曝氣機等。曝氣葉輪的充氧能力和提升能力同葉輪浸沒深度、葉輪的轉速等因素有關,在適宜的浸深和轉速下,葉輪的充氧能力最大,並可保證池內污泥濃度和溶解氧濃度均勻。
一般而言,機械曝氣常用於曝氣池較小的場合,可減少動力消耗,維護管理也較方便。鼓風曝氣供應空氣的伸縮性較大,曝氣效果也較好,一般用於較大的曝氣池。
❷ 污水處理用哪一類的曝氣器好呢
曝氣設備是活來性污泥法污水自處理工藝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曝氣設備向曝氣池供氧,同時曝氣設備還有混合攪拌的功能,以增強污染物在水處理系統中的傳質條件,提高處理效果.曝氣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鼓風曝氣。鼓風曝氣就是利用風機或空壓機向曝氣池充入一定壓力的空氣,一方面供應生化反應所需要的氧量,同時保持混合液懸浮固體均勻混合.鼓風曝氣系統中常用的鼓風機為羅茨鼓風機.羅茨鼓風機在中小型污水廠較為常用,單機風量在80?m3/min以下,缺點是雜訊大,必須採取消音、隔音措施。
2、機械曝氣。機械曝氣也稱為表面曝氣,機械曝氣器大多以裝在曝氣池水面的葉輪快速轉動,進行表層充氧. 一般而言,機械曝氣常用於曝氣池較小的場合,可減少動力消耗,維護管理也較方便.鼓風曝氣供應空氣的伸縮性較大,曝氣效果也較好,一般用於較大的曝氣池。
❸ 大家一起來幫我哦~~~
無論何種規模的處理廠,在確定污水處理工藝時,除了保證處理效果這一基本條件外,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建投資,節省日常的運行費用,以求在保證達標排放的前提下,使經營成本最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小型污水廠處理廠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
(1)由於負擔的排水面積小,污水量較小,一天內水量水質變化較大,頻率較高;
(2)一般在城鎮小區或企業內修建,由於所在地區一般不大,而且廠外污水輸送管道也不會太長。所以,其佔地往往受到限制,處理單元應當盡量布置緊湊。
(3)一般要求自動化程度較高,以減少工作人員配置,降低經營成本。
(4)污水廠往往位於小區或工業企業內,平面布置可能會受實際情況限制,有時可能*近居民區或地面起伏不平等,平面布置應因地置宜,變蔽為利。
(5)由於規模較小,一般不設污泥消化,應採用低負荷,延時曝氣工藝,盡量減少污泥量同時使污泥部分好氧穩定。
鑒於以上的特點,對於小型城市污水廠,SBR法及氧化溝法為首先考慮的工藝方案。這兩種工藝都具有以下優點:
(1)都屬完全混合型,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
(2)一般不設初沉池,工藝簡化,節省佔地;
(3)一般採用低負荷延時曝氣方式運行,處理效果好,污泥好氧穩定,同時可減少污泥產量(如果污泥出路可*,也可適當提高負荷);
氧化溝目前常用的有卡魯塞爾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三溝及雙溝等交替式氧化溝等幾種形式,其中以前兩種更為常用。氧化溝的共同特點是污水在循環水池中流動,曝氣方式主要採用表曝方式(近年來,也有鼓風曝氣方式的氧化溝,也被稱作氧化溝池型的普曝,結合了氧化溝及微孔曝氣的優點)。SBR工藝包括傳統SBR法、ICEAS工藝、DAT-IAT工藝、CAST工藝、UNITANK工藝等不同方法。從嚴格意義上講,交替式運行的氧化溝實際上也是SBR工藝的一種。
SBR法與氧化溝相比又具有以下優點:
(1)SBR工藝省去二沉池和迴流污泥泵房,使布置更加緊湊;
(2)氧化溝的曝氣設—表曝機在運行時,濺起水花較大,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某些特殊情況下,對污水廠有很高的環保要求,反應池上部需要加蓋或增設上部建築,以隔絕臭氣,這樣則會影響表曝的曝氣效率。
(3)由於SBR池是間歇運行,很較強的調節能力,對於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也不需要高調節池(實際上,SBR池本身就有調節池的作用)。
(4)在北方嚴寒地區,冬季室外氣溫較低,氧化溝的表曝曝氣方式也不適宜。
(5)SBR池池深也不受限制,必要時可適當加深。
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在小型污水處理廠設計中,SBR工藝比氧化溝更廣泛的被採用。各種SBR法的特點及適用范圍見下表:
工藝名稱
反應池分格
進水方式
是否迴流
適用規模
工程實例
傳統SBR
單池,不分格
間歇交替進水
無
小型
全國幾百座小型污水廠
ICEAS
有中格牆分成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
連續進水
需要迴流
大、中型
昆明第三污水廠
DAT-IAT
中隔牆分為DAT池及IAT池
連續進水
迴流比200-300%
大、中型
天津開發區污水廠
撫順三寶屯污水廠
CAST
分為選擇區和主反應區
間歇交替進水
迴流比20-35%
中、小型
鎮江新區污水廠
UNITANK
用隔牆分為三池
間歇交替進水
無
中、小型
上海石洞口污水處理廠
小型污水處理廠主要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布置緊湊,從上表比較而言,不需迴流或迴流很少的傳統SBR和CAST工藝成為設計的首選,而大型污水處理廠則要求連續進水,否則進水管線及閥門的設計流量將成倍增加。從國內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來看,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如撫順三寶屯污水處理廠(25萬噸/日)、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昆明第三污水廠(15萬噸/日)、昆明第四污水廠採用的都是DAT-IAT工藝或ICEAS等連續進水的處理工藝。相反,小型污水處理廠則壓倒多數的採用傳統SBR工藝,近年採用CAST工藝的也逐漸增多。對於UNITANK及近來興起的類似的MSBR(Modified SBR)工藝,目前應用還不多,但不久很可能成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熱門工藝。
CAST工藝的評述
CAST工藝是近年來在傳統SBR工藝上發起來的一種新型工藝,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負荷條件下生長速率差異和污水生物除磷脫氮機理,將生物選擇器與傳統SBR反應器相結合的產物。這種工藝綜合了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初始反應條件(具有基質濃度梯度和較高的絮體負荷)和完全活性污泥法的優點(較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無論對城市污水還是工業廢水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脹。另外如果選擇器的厭氧的方式運行,則具有生物除磷作用。
有資料介紹:由於CAST工藝引入了厭氧選擇器,使該系統具有很強的除磷脫氮能力。實際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就脫氮而言,CAST系統與傳統的SBR沒有太多的不同,靜止沉澱時的反硝化作用和同時硝化反硝化作用在脫氮過程中起主要的作用。而除磷方面,僅20-30%的迴流比,則無法保證選擇區內的污泥濃度,舉例而言,若反應池內的污泥濃度為6g/L(一般沒這么高),迴流比為20%時,選擇的污泥濃度僅為1g/L。這樣低的污泥濃度是很難保證良好的除磷效果的。況且迴流是在進水同時進行,這時處在曝氣階段,迴流的混合液含有大量的溶解氧和硝態氧,也不利除磷。第三,生物除磷是通過排除富集磷的污泥來實現的,而系統長泥齡低負荷的運行,產泥率很低,同樣無法保證良好的除磷效果。實際上,很多實際工程設計中,CAST工藝往往都輔以化學除磷,以保證處理達標。所以,許多資料所介紹的CAST工藝良好的除磷脫氮能力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綜上所述,對於小型污水處理廠,傳統SBR工藝和CAST工藝是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首選工藝。這兩種工藝比較而言,CAST工藝有一定的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在進水污染物濃度很低的情況下,CAST工藝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脹。而傳統的SBR工藝則因沒有內迴流而使處理更為簡化。
各級處理單元
預處理
一般來講,溫度、PH值等如不過高或過低,可不設專門的調節池。因為SBR池本身實際上就等於一個調節池。這也是SBR工藝用在小型污水廠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優越性。
格柵
由於設計流量較小,導致格柵都比較小。比如規模為5000噸/日的污水廠,設粗細格柵各設兩台,並聯設置,經計算格柵尺寸如下表:
污水廠規模(噸/日)
5000
總變化系數取為
1.7
設計參數
細格柵
粗格柵
柵條間隙(mm)
20
5
柵前水深(mm)
300
500
過柵流速(mm)
0.8
0.8
安裝角度(°)
60
60
格柵寬度(mm)
300
350
由上表可見,處理規模5000噸/日的處理廠,總變化系數Kz=1.7時,計算得粗、細格柵尺寸都很小。這種情況下若採用機械格柵,渠道上部的驅動部分及柵渣輸送機所需的空間一般都在2m以上,造成很大的空間浪費,對於小型污水處理廠,格柵間往往有上部建築,則增加了土建投資。所以在柵渣量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如果計算得格柵較小,可採用人工格柵代替機械格柵。
沉砂池
沉砂池一般選用鍾式沉砂池或類似產品。如果鍾式沉砂池池徑不太,沉砂池可採用碳鋼製成的成套設備。另外沉砂池進出水渠也可採用相應碳鋼製作。這樣不僅增加了方便施工安裝,而且由於尺寸較小,造價不見得高出鋼筋砼池多少。
曝氣系統
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方式可分為兩大類:鼓風曝氣及機械曝氣兩大類。鼓風曝氣系統的主要設備是鼓風機及擴散系統。小污水廠的鼓風機一般採用羅茨風機及小型離心風機。分散系統一般採用微孔曝氣器。但必須是適應於間歇曝氣的運行方式。鼓風機往往安裝在SBR池旁邊,以減少管路系統的造價。由於污水廠較小,一般不設鼓風機房,僅在鼓風機上設罩棚。這主要適用於廠礦企業內的污水處理廠,不嚴格控制噪音的情況。如果污水廠毗臨生活小區,若採用鼓風曝氣則必須建鼓風機房,同時還要有相應的降噪措施,這樣情況下宜採用機械曝氣方式。
機械曝氣相對於鼓風曝氣而言,具有噪音低、安裝簡單等優點,特別適用於小型污水廠。主要的機械曝氣設備原理、適用條件及參考生產設備廠家見下表。
序號
設備名稱
供氧量
深度
工作原理
參考廠家
1
離心式潛水曝氣機
2-90kgO2/hr
3-6m
潛水電機驅動葉輪轉動,排開污水,*負壓吸入空氣,吸入的空氣與水混合,在離水力作用下向四周排出,達到傳氧的目的。
台灣川源股份有限公司的AR系列產品;
南京藍深公司QXB系列產品;
2
射流式潛水曝氣機
0.5-8kgO2/hr
2-4m
利用水射器原理,以反應池中的污水為介質,經水泵加壓,高速通過喉管,形成負壓,吸入空氣,並與污水充分混合,經擴散管噴出。也可採用設在反應池外的乾式泵結合水射器工作的方式
台灣川源股份有限公司的GR系列;廣州綠藍環保公司QPJ系列產品;南京藍深公司QSB系列產品;
3
立軸式推流式曝氣機
7.5-24kgO2/hr
3-6m
曝氣機*浮筒浮在水面上,驅動軸與水面垂直,驅動軸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在葉輪前部中心區產生較強的負壓,將空氣從空心主軸吸入紊流室,攪動後擴散到污水中
浙江諸暨宏宇環保設備廠O2BG型設備;
4
斜軸式推流式曝氣機
5-30kgO2/hr
1-5.5m
原理同3,只是驅動軸與水面呈0-45°的夾角,在具有曝氣功能的同時,也具有推流的作用。
上海明智環保公司代理的美國AIRE-O2系列產品;浙江諸暨宏宇環保設備廠O2JBG型設備;
上表中1、2類設備為潛水電機,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噪音小、曝氣效率高等優點,只是潛水電機對設備加工能力及設備自保護能力要求較高。而3、4類電機在水面上,運行安全,壽命相對較長,但噪音較1、2稍大,安裝需要拉索,不太美觀。
在很多情況下,曝氣機都是首選設備。在近年來興建的小型污水廠中,上述四類曝氣機都被廣為採用。但相對於鼓風曝氣動力效率較低。
脫水機
一般可採用帶式脫水機。因為國產設備較過關,設備費用不高,不必連續運行。雖然衛生條件較差,但也可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改善,如強制通風或後面提到的除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採用離心脫水機,以改善工作環境,減少加葯量。
除臭措施
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的同時,會產生的具有異味的副產品。臭氣的主要成份是硫化氫(H2S)、氨、四硫醇類等,主要來自腐化污水和污泥。H2S在空氣中會有一部分氧化成為SO2,一般空氣中30%的SO2是由H2S轉化過來的。這些臭氣難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為了減少臭氣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在很多要求比較嚴格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內,設置了生物除臭措施。常用的方法有:化學吸收法、生物法、土壤法三大類。
(1)化學吸收法是通過化學葯劑(主要是鹼液)吸收空氣中的H2S等污染物。脫臭裝置由脫臭罐各及再生塔組成。罐體直徑與高度之比一般為:1:5左右,臭氣由通風設備收集,通過風道從罐體下部進入脫臭罐。用濃度為2%-3%的碳酸鈉溶液作為臭氣吸收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缺點是葯劑需定期更換,運行費用較高。
(2)生物法是通過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來降解空氣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長、成熟並達到生物降解能力過程是一個生物培養的過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養料來自於污水中有機物,對於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原污水對填料進行噴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時間為1-3min(可視臭氣濃度變化),進氣流速2-3m/s。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加強管理的情況下,處理效果良好,運行費用很低(相對於其它兩種方法),缺點是:處理效果受進氣濃度影響,不太穩定,對於噴淋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有一定要求。
(3)土壤脫臭法是將氣體收集後通過管道輸入脫臭池底部並擴散於其中的土壤內(土壤以天然土、腐植土為宜),臭氣在通過土壤過程中受土壤顆粒表面吸附作用,多種致臭物質被截留。經過一段時間,在土壤顆粒表面可逐漸培養出針對致臭物質的微生物,並可不斷將致臭物質分解,完成脫臭。同時,土壤脫臭池表面可天然生長或人工栽植花草,形成良好的環境效果。土壤脫臭的優點是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且可與廠區綠化結合,無任何副產品產生。缺點是易受地下水及冬天低氣溫的影響,除臭效果一般。
❹ 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方式有哪些
不論處理工藝是什麼,曝氣只有三種,一是不曝氣,二是間歇曝氣,三是持續曝氣。
有些工藝將間歇曝氣和持續曝氣的兩個池子緊挨著建設,但是單個的池子依然是間歇曝氣或者持續曝氣。
❺ 曝氣裝置的曝氣方法與設備
1、曝氣裝置的技術性能指標:
①
動力效率(Ep):每消耗1度電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kw.h);
②
氧的利用率(EA):又稱氧轉移效率,是指通過鼓風曝氣系統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總供氧量的百分比(%);
③
充氧能力(R0):通過表面機械曝氣裝置在單位時間內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h)。
2、鼓風曝氣裝置:
鼓風曝氣系統由鼓風機、空氣輸送管道以及曝氣裝置所組成。鼓風曝氣裝置可分為:(微)小氣泡型、中氣泡型、大氣泡型、水力剪切型、水力沖擊型、等
①
(微)小氣泡型曝氣裝置:
由微孔透氣材料(陶土、氧化鋁、氧化硅或尼龍等)製成的擴散板、擴散盤和擴散管等;氣泡直徑在2mm以下(氣泡在200nm以下者,為微孔);氧的利用率較高,EA=15~25%,動力效率在2
kgO2/kw.h以上;缺點:易堵塞,空氣需經過濾處理凈化,擴散阻力大。
②
中氣泡型曝氣裝置:
氣泡直徑為2~6mm。1)
穿孔管;2)
新型中氣泡型曝氣裝置;
③
水力剪切型空氣擴散裝置:
利用裝置本身的構造特點,產生水力剪切作用,將大氣泡切割成小氣泡,增加氣液接觸面積,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定螺旋曝氣器等。
④
水力沖擊型曝氣器:
射流曝氣:分為自吸式和供氣式——自吸式射流曝氣器由壓力管、噴嘴、吸氣管、混合室和出水管等組成;EA
=
20%;噪音小,無需鼓風機房;一般適用於小規模污水廠。
3、機械曝氣裝置
又稱表面曝氣裝置
①
曝氣的原理:
1)
水躍——曝氣機轉動時,表面的混合液不斷地從周邊被拋向四周,形成水躍,液面被強烈攪動而捲入空氣;
2)
提升——曝氣機具有提升作用,使混合液連續地上下循環流動,不斷更新氣液接觸界面,強化氣、液接觸;
3)
負壓吸氣——曝氣器的轉動,使其在一定部位形成負壓區,而吸入空氣。分類:按轉動軸的安裝形式,可分為豎軸式和橫軸式兩大類。
②
豎軸式機械曝氣裝置:泵型葉輪曝氣器、K型葉輪曝氣器、倒傘型葉輪曝氣器和平板型葉輪曝氣器等。
③
橫軸式機械曝氣裝置:曝氣轉刷、曝氣轉盤等。
1)
泵型葉輪曝氣器
由葉片、進氣孔、引氣孔、上壓罩、下壓罩和進水口等部分組成;
2)
K型葉輪曝氣器
呈雙曲線形;浸沒深度為0~10mm;線速度為4~5m/s。
3)
倒傘型葉輪曝氣器
由圓錐形殼體及連接在外表面的葉片所組成;轉速在30~60r/min;動力效率為2~2.5
4)
平板型葉輪曝氣器
由葉片與平板等部件組成;葉片與平板半徑的角度在0~25之間;線速度一般在4.05~4.85之間。
❻ 請問污水處理用哪一類的曝氣器好呢有什麼區別,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不同工藝不同水質對曝氣器的要求不一樣,我這里有個表關於總結的曝氣器的用途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曝氣設備是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曝氣設備向曝氣池供氧,同時曝氣設備還有混合攪拌的功能,以增強污染物在水處理系統中的傳質條件,提高處理效果。
曝氣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鼓風曝氣
鼓風曝氣就是利用風機或空壓機向曝氣池充入一定壓力的空氣,一方面供應生化反應所需要的氧量,同時保持混合液懸浮固體均勻混合。擴散器是鼓風曝氣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將空氣分散成空氣泡,增大氣液接觸界面,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曝氣效率取決於氣泡大小、水的虧氧量、氣液接觸時間和氣泡的壓力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空氣擴散器主要有:
a.微孔擴散器;b.中氣泡擴散器;c.大氣泡擴散器;d.射流擴散器;e.固定螺旋擴散器。
鼓風曝氣系統中常用的鼓風機為羅茨鼓風機和離心式風機。羅茨鼓風機在中小型污水廠較為常用,單機風量在80m3/min以下,缺點是雜訊大,必須採取消音、隔音措施。當單機風量大於80m3/min時,一般採用離心式鼓風機,雜訊較小,效率較高,適用於大中型污水廠。
②機械曝氣
機械曝氣也稱為表面曝氣,機械曝氣器大多以裝在曝氣池水面的葉輪快速轉動,進行表層充氧。按轉軸方向不同,可分為立式和卧式兩類。常用的立式表面曝氣機有平板葉輪、倒傘型葉輪和泵型葉輪等,卧式表面曝氣機有轉刷曝氣機和轉盤曝氣機等。曝氣葉輪的充氧能力和提升能力同葉輪浸沒深度、葉輪的轉速等因素有關,在適宜的浸深和轉速下,葉輪的充氧能力最大,並可保證池內污泥濃度和溶解氧濃度均勻。
一般而言,機械曝氣常用於曝氣池較小的場合,可減少動力消耗,維護管理也較方便。鼓風曝氣供應空氣的伸縮性較大,曝氣效果也較好,一般用於較大的曝氣池。
❼ 工業污水處理時常見的曝氣方法有哪些類型
曝氣目的是為了使為了給微生物反應提供充足的氧氣,常見曝氣方式有:1.鼓風曝氣 2.表面曝氣 3.潛水射流曝氣 4.沉水曝氣 鼓風曝氣:使用具有一定風量和壓力的鼓風機通過管道向設備曝氣,提供充足氧氣 表面曝氣:利用電動機帶動葉輪,將廢水由導管向四周噴射,在水珠與空氣接觸形成水珠,以及落下時濺起大量氣泡,使水中含氧增加。 潛水射流曝氣:曝氣設計專用水泵,進氣導管、噴嘴座、混氣室、擴散管所組成,水流經連接於泵出口之噴嘴座高速射入混氣室,空氣由進氣導管引導至混氣室與水流結合,經擴散管排出.也稱射流曝氣機。 沉水式曝氣:利用發電機直接傳動葉輪之旋轉來造成離心力,使附近的低壓吸進水流,同時,葉輪進口處也製造真空以吸入空氣,在混氣室中,這些空氣與水混合之後由離心力作用急速排出。 基本上曝氣方式就以上四種,基本上曝氣方式都是通用的,不管是工業污水還是生活用水。均可以用。
❽ 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什麼類型曝氣池
氧化溝比較多,適合低負荷運行
❾ 污水處理曝氣風機一般用什麼風機
污水處理廠的風機一般主要有三種功能:1、供氧曝氣 2、攪拌水體 3、能進行反沖洗。可以給生化好氧菌增加氧氣,可以防止沉澱進行攪拌,逆洗等。由於空氣量比較大、壓力要求相對較高,所以選用羅茨鼓風機的居多,回轉風機和多級離心風機也有用的,因其自身缺陷、及壓力流量范圍小等特點有些叫好不叫座,佔有率不如羅茨鼓風機高。在污水廠,長風、章鼓、錦工的羅茨風機和回轉式鼓風機較常見,主要是因為他們保有量大,經得住考驗。具體型號選擇,可以按氣水比、水深、管道負荷等算出風量、壓力,然後確定採用哪種風機、以及具體型號和電機功率。污水處理鼓風機建議採用羅茨鼓風機,維護方便,造價低。
❿ 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池中,曝氣系統採用什麼比較好
概述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的實質之一是在池內充填填料,已充氧的污水將填料浸沒全部,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而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通過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因此,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又稱為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
接觸氧化池是由池體、填料及支架、曝氣裝置、進出水裝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所組成。
(一)池體
池體的作用除了進行凈化污水外,還要考慮填料,布水、布氣等設施的安裝。當池體容積較小時可採用圓形鋼結構,池體容積較大時可採用矩形鋼筋混凝土 結構。池體的平面尺寸以滿足布水、布氣均勻,填料安裝、維護管理方便為准。池體的底壁須有支承填料的框架和進水進氣管的支座。池體厚度根據池的結構 強度要求來計算。高度則由填料、布水布氣層 、穩定水層以及超高的高度來計算。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充氧設備的供氣壓力或提升高度。各部位的尺寸一般為:池內填料高度為3.0~3.5m;底部布氣層高為0.6~0.7m;頂部穩定水層0.5~0.6m,總高度約為4.5~5.0m。
(二)填料
1.填料的要求
填料是生物膜的載體,所以也稱之為載體。填料是接觸氧化處理工藝的關鍵 部位,它直接影響處理效果,同時,它的費用在接觸氧化系統的建設費用中占的比重較大,約佔55%~60%;同時載體填料直接關繫到接觸氧化法的經濟效果,所以選定適宜的填料是具有經濟和技術意義的。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對填料的要求如 下:
(1)在水力特性方面,比表面積大、空隙率高、水流通暢、阻力小、流速均一;
(2)要求形狀規則、尺寸均一,表面粗糙度較大;填料表面電位高,附著性強;
(3)化學與生物穩定性較強,經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質,不導致產生二次污染; (4)在經濟方面要考慮貨源、價格,也要考慮便於運輸與安裝等。
2.填料類型
填料可分為懸掛式填料、懸浮式填料和固形塊狀填料三種類型。
(1)懸掛式填料
懸掛式填料有四個品種,分別為半軟性填料、組合填料、軟性填料和彈性立體填料;
(2)懸浮式填料
常用的有空心柱狀 、空心球狀 、外形呈籠架 、內裝絲形或條形編織物以及海綿塊狀的軟 性懸浮式填料 ;
(3)固形塊狀填料
固形塊狀填料主要有蜂窩直管形塊狀填料和立體波紋塊狀填料兩種。目前常採用的填料是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環氧玻璃鋼等做成的蜂窩狀和波紋板狀填料。近年來國內外都進行纖維狀填料的研究,纖維狀填料是用尼龍、維綸、晴綸、滌淪等化學纖維編結成束,呈繩狀連接。為安裝檢修方便,填料常以料框組裝,帶框放入池中。當需要清洗檢修時,可逐框輪替取出,池子無需停止工作。
供氣裝置
接觸氧化池均勻地布氣很重要,它對於發揮填料作用,提高氧化池工作效率有很大關系。供氣的作用有三個方面:
(1)供氧。對於生物接觸氧化池,溶解氧一般控制在4~5mg/L左右。
(2)充分攪拌形成紊流,有利於均勻布水。紊流愈甚,被處理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愈高,傳質效率良好,從而處理效果也愈佳。
(3)防止填料堵塞,促進生物膜更新。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供氣裝置有三種,包括鼓風供氣,表曝機、水力噴射供氣裝置。
1.鼓風供氣
鼓風供氣裝置由鼓風機、輸氣管道和曝氣器等部件組成。布氣管可布置在池子中心,中心曝氣見下圖1。可布置在側面,側面曝氣見圖2。也可布置在全池,全面曝氣,即整個池底安裝穿孔布氣管,布氣相互正交,形成如0.3m x 0.3m的方格。
2.表曝
表面機械曝氣裝置一般採用安裝在的中心曝氣型接觸氧化池中,表面機械曝氣供氣形式。
表面機械曝氣供氣形式
3.水力噴射供氣
裝置由循環泵、管道 、導流筒和射流曝氣器等部件組成。氧化池內污水由循環泵實施強制循環,當有壓污水經過射流曝氣器時,在射流曝氣器內形成負壓,從環境中吸入空氣,並在射流曝氣器內產生氣水混合,氣水混合液在氧化池底釋放,氣泡上浮時實施充氧。水力噴射供氣裝置對氧的利用率為15%左右,一般適用於低有機負荷的中小型污水處理站或對環境雜訊有較高要求場所。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形式
接觸氧化池按曝氣裝置的位置 ,分為直流式與分流式。
1.直流式
直流式接觸氧化池的特點是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氣,在填料上產生上向流,生物膜受到氣流的沖擊、攪動,加速其脫落、更新,使生物膜經常保恃較高的活性,而且能夠避免堵塞現象的產生。此外,上升氣流不斷與填料撞擊,使氣泡反復切割,粒徑減小,增加了氣泡與污水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氧的轉移率。國內多採用直流式的接觸氧化池。
2.分流式
分流式接觸氧化池充氧與填料分置於單獨的區間,使污水在充氧間與填料間循環流動,這種形式在國外多採用。分流式接觸氧化池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供氧狀況良好。但水流對生物膜沖刷力小,膜更新慢,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