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可以如何處理
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採用不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和干化版,只需10分鍾就可權將污泥的含水率從85%-80%降至55%,後經過不加熱狀態下的強制通風干化技術,將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續降至40%,而能耗只有熱干化的10%,並且處理過程不會產生臭氣。
「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產生臭氣這一世界性難題。取得的另一項驚人的成果是:干化後的泥餅具有相當高的熱值。由於採用不加熱的方式進行干化處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機質的損失。用干化後的泥餅製成的生物質燃料,經權威部門檢測,以秦皇島撫寧區中冶污水處理廠污泥無熱干化項目的實際檢測效果為例,熱值達到4080大卡,高於褐煤,真正做到了變泥為「煤」。實現了國家倡導的循環經濟原則,真正讓污泥處理處置實現了資源再利用。
Ⅱ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怎麼處理的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穩定化,通過處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二是無害化,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減量化,減少污泥最終處置的體積,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費用;四是資源化和最終處置,在處理污泥的同時實現化害為利、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
Ⅲ 污水處理污泥怎麼處理
污泥穩定處理有好氧穩定和厭氧穩定,好氧穩定有很多優點,但能耗很高,只有當污泥量較少時才採用。污泥厭氧穩定處理通常採用中溫(35℃)厭氧消化方法。國內已有十幾座大型污水處理廠採用此方法,污泥經消化後,有機物含量減少,性能穩定,總體積減少,污泥消化過程中還產生大量沼氣(消化降解1kgCOD可產生350L沼氣)可以回收利用。
但由於消化裝置工藝復雜,一次性投資大,運行有難度。污泥厭氧消化和沼氣利用裝置費用,約占污水處理廠投資和運行費的30%左右,而且大多需進口技術和設備。從調查已建消化池的實際運行看,只有少數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管理、設計問題,亦有沼氣利用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問題。比較好的如天津市東郊污水處理廠,該廠設計規模為處理城市污水40萬m3/d,污泥日產2460m3(含水率96%),產生沼氣13300m3,供4台248kW發電機發電,日可發電27000度,並與市電並網。
污泥的穩定問題,除了採取污泥厭氧消化外,還應結合污水處理工藝中考慮少產生污泥和穩定泥質的方案。例如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採用延長污水曝氣時間,減少污泥的產量;設計參數中增加污泥泥齡(如泥齡20天以上),盡量使污泥趨向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來說,採用帶有延時曝氣功能處理工藝(如氧化溝等處理工藝)是可取的。有的污水處理工藝投資低(如AB法的A段),而污泥量較多,增加了污泥的處理成本。故應當把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統一考慮,一並計算投資和運行費用。
污泥的穩定並不等於污泥無害,用於農田還需要符合國家標准中關於污泥農用時污染物控制標准限值。見下表。其中對鎘、汞、砷、苯並芘、多氯聯苯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應該通過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源頭的排放,來控制污泥的性質。
國外在污泥穩定方面,除了用生物法(包括中溫消化、高溫消化及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添加劑)外,還採用了化學法,有的將脫水後的污泥加鹽酸調pH值至2~3,反應60分鍾再加硝酸鈉;有的對脫水污泥添加石灰。後者在歐洲應用較多。
Ⅳ 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理和利用
摘要 一般來說,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是指污泥的脫水和穩定,而污泥的處置是指將污泥的堆肥、填埋、干化和加熱處理及最終利用。對於污水廠的污泥,一般有以下幾種處理處置方法:
Ⅳ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在我國一般是怎麼處理的
污水處理的過程中處理單元繁多,每個環節都會產生固體分離物,這些固體一般應該如何處理呢?事實上,不同的污水水源,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不同的污水處理單元提純出來的污泥是不一樣的,因此,這些污泥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不過目前可行的污泥處置方式基本上就是以下幾種,根據不同的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泥成分不同選擇不同的方式。
填埋:衛生填埋方法操作相對簡單,處理費用不高,將脫水污泥直接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曾是我國大多數污水處理廠選擇的污泥處置方式。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脫水泥餅直接填埋本身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此外,還可能對填埋場形成諸多困難。
考慮到污泥是一種資源,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污泥的直接填埋,填埋成本的上升,引發了人們深度處理污泥、減量和資源化的市場需求。這些限制包括:污泥填埋的含水率必須小於40%;有機質含量低於30%。為滿足上述要求,一般需對脫水污泥再進行以污泥干化為主要技術手段的後續處理。在我國綜合考慮各種處置方法的成本、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及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污泥進行填埋處置可能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污泥處置的一種方法。
土地利用:城市污水廠污泥肥效對比典型的農家廄肥有明顯優勢。污泥中農作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鉀等元素都遠高於農家廄肥,有機成分也較之高。。
施用有機肥的主要優點有:改良土壤,提高耕地生產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增強微生物活性。但是,由於有機肥肥效釋放慢,養分含量低,施用數量大,且當年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長旺盛、需肥多的時期,往往不能及時滿足作物的需求,所以需要與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制備有機無機復合肥料是解決以上矛盾的最佳有效途徑。
堆肥技術是污泥農用的主要手段。由於好氧堆肥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衛生條件好、易於機械化操作等特點,故國內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糞尿等有機廢棄物制肥的工廠,絕大多數都採用好氧堆肥。好氧堆肥過程是通過好氧性微生物的生物代謝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成富含植物營養物的腐殖質,反應的最終代謝物是CO,、H,0和熱量,大量的熱量使物料維持持續高溫,降低物料的含水率,有效地去除病原體、寄生蟲卯和雜草種子,使污泥達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目的。
用於建築:污泥含有大量無機質,在處理後也可以作為建材的原料。這種資源化利用方案還在不斷嘗試中。污泥建築材料利用方式主要有制磚、制水泥、制纖維板等。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制磚。
焚燒:污泥的焚燒必須首先進行干化或半干化,在引燃時添加少量輔助燃料,其後可以達到自燃。採用先進的熱交換系統,可以依靠污泥焚燒所產生的熱能進行干化,其熱量可以滿足大部分甚至全部干化的需要。未經干化或半干化處理的污泥焚燒由於過多的水份將難以點燃,其熱量平衡為負數,即必須添加燃料才能維持焚燒。以焚燒為核心的處理方法是最徹底的污泥處理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體,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泥體積。
參考資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3039
Ⅵ 污水處理中什麼是物化污泥,什麼又是生化污泥
物化污泥一般指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料、垃圾等經排放進入污水處理沉澱後的混合回物質。這一類物質一般具答有物理或化學危害,如重金屬、化學毒物、放射性有毒物質(放射性廢料)等,如處理不當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且難以逆轉的破壞。
生化污泥則常見於城市排污、醫療單位污物處理以及生物化學科研機構產生的人畜糞便、醫療廢物和生物化學廢料等,其含有的細菌、病毒、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如阿米巴、血吸蟲等)等有害物質在合適的環境下繁殖有可能導致瘟疫,對環境造成極大影響。
Ⅶ 城市污水處理廠剩餘的污泥有哪些處理途經
目前,我國污泥的處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場、海洋處理、焚燒等,但這些方法不能滿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 填埋處理
污泥填埋場目前是中國應用最廣泛的地區。中國污泥處理的大部分垃圾填埋場都是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泥本身含水量過高,質地鬆散,容易造成垃圾滲濾液產生,垃圾填埋場土壤不穩定。埋層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在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機械脫水後,大部分污泥的含水率只能達到80%左右,不能滿足污泥填埋標準的要求。隨著中國的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很難開辟新的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處理不再是污泥的最佳出路。
2 海洋處理
海洋污泥處理是簡單可行的,但這種方法並沒有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只利用海洋吸收污染物。這種處理方法容易造成海洋污染,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食物鏈,存在較大的隱患。世界各國正在逐步廢除這種處理方法,以避免將來對海洋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3 污泥焚燒
污泥焚燒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污泥減量處理。與填埋和海洋處理相比,早期投資較大,後期運行管理要求較高,但焚燒法能最快、最徹底地實現污泥減量化。且處理後殘渣較少,便於後續處理。但焚燒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可能會有尾氣污染,產生有毒氣體,不是一種環保的處理方法。
4. 污泥資源化處置
除傳統的處理方法外,污泥在其他行業的應用研究也逐漸增多,如制備蛋白質滅火劑、建築磚等。這些研究為實現污泥資源化和減量化指明了方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實現。
5. 制備污泥蛋白
剩餘污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可被酸、鹼水解,制備水解蛋白(肽)。水解蛋白具有發泡性能,攪拌後通風可產生大量泡沫(具有滅火特性),如添加穩定劑、防腐劑、防凍劑等,可製成蛋白泡沫滅火劑。與傳統的化學泡沫滅火劑、乾粉滅火劑和動植物蛋白水解液滅火劑相比,該滅火劑具有制備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因此,發展剩餘污泥減量、無害化、資源化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制備建築用磚
污泥含有大量的無機物質,也可以作為處理後的建築材料的原料。污泥磚製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干污泥直接制磚;另一種是用污泥焚燒灰磚。當直接從乾燥污泥制磚時,應適當調整污泥的組成,使組成等於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制磚粘土所需的化學成分為SiO2:56.8%~88.7%; Al2O3:4.0%~20.6%; Fe2O3:2.0%~6.6%; CaO:3%~13.1%; MgO:0.1%~0.6%;其他0至6.0%。污泥用於焚燒灰磚,焚燒灰的化學成分與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相當接近。在坯料中加入適量的粘土和硅砂。最合適的投配比是關於焚燒灰:粘土:硅砂= 100:50:(15-20)。由於污泥焚燒過程增加,成本增加,操作和管理難度增加。因此,通常使用乾燥後的污泥。
制備PHA
聚羥基烷酸(PHA)是由某些細菌在非平衡生長條件下(如氮、磷缺乏)合成的一種細胞內儲能儲碳材料,可由純微生物或混合微生物合成。PHA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壓電性等優良性能,是傳統不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剩餘活性污泥通過向污泥中注入土源性PHA合成菌的方法產生PHA。採用生物浸出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屬,降低了污泥的致病性。污泥適合農田應用,實現剩餘活性污泥的充分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製造活性炭
"萬洪雲"用活性污泥處理廢水過程中產生的好氧污泥和厭氧污泥製成活性碳。選擇了最佳工藝條件,並對產品性能進行了進一步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利用殘留活性污泥制備活性炭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最佳條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令人滿意的。
此外,也有關於污泥用於污泥燃燒、發電和水泥生產的文獻研究,這些方法對於實現污泥資源化、減量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Ⅷ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流程
活性污泥法系統啟動主要分3個階段:
悶曝培養→連續進水馴化→穩定進水試運行
將曝氣池注滿有機廢水(或用清水混合廢水至cod>300mg/l),按曝氣池蓄水量的0.5%~0.8%向曝氣池中投加其它污水處理廠脫水活性污泥,盡量在2天內投加完畢。
陪菌步驟:
(1)悶曝:所有曝氣機的攪拌都開啟,各轉角的曝氣機風機開啟,剩餘風機暫不開。根據自控儀表顯示的溶解氧變化調整曝氣機風機的開停數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5~2.5mg/l之間。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餘時悶曝3~5小時後進入靜沉步驟。
(2)靜沉:將所有曝氣機停止0.5~1小時。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靜沉前,應將溶解氧提高到2.5~3mg/l之間。
(3)間歇補充廢水:按(1)→(2)→(1)的順序不斷反復上述步驟,當監測到的cod值較最初降低了50%時,向曝氣池補充設計處理量50%的有機廢水。以前2次進水時間間隔為基準安排進水時間,並且每天將此間隔縮短1半。
(4)完成培菌:經過5-7天的培養,曝氣池污泥濃度(mlss)達到1500mg/l左右時,可以進入馴化步驟。
馴化:
按設計處理量的30%左右連續進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間,在系統正常運行前提下每天按現有處理量的10%遞增進水,直到達到設計處理量。
Ⅸ 污水處理站活性污泥怎麼更換
不能更換,不過可以調理。
污泥調理方法:
1. 化學調節法
(1)混凝劑:
污泥化學調理常用的混凝劑及其高分子聚合電解質;有機高分子聚合電解質和微生物混凝劑等3類。
1) 無機混凝劑:鋁鹽、鐵鹽;投加量為污泥干固體重量的(7~20)%。
2) 高分子混凝:PAM(聚丙烯醯胺),投加量為污泥乾重的1%以下。
助凝劑:本身不起混凝作用,調節污泥的PH值,改變污泥顆粒結構,破壞膠體的穩定性,提高混凝效果,如硅藻土、石灰等。
3) 微生物混凝劑: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主要3種:直接用微生物細胞為混凝劑;從微生物細胞提取出的混凝劑;微生物細胞的代謝產物作為混凝劑。由於微生物混凝劑具有無毒,無二次污染,可生物降解,混凝絮體密實,對環境和人類無害等優點而受到重視與推廣應用。
a.直接用微生物細胞為混凝劑: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等。
b.從微生物細胞提取的混凝劑:真菌、藻類含有葡萄糖、甘露聚糖、N-2醯葡萄糖等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的帶陽電荷的脫乙醯幾丁質(殼聚糖),含有活性氨基和羥基等具有混凝作用的基團。
c.微生物細胞的代謝產物作為混凝劑: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主要成分為多糖具有混凝作用,如普魯蘭。
(2)助凝劑
一般不起混凝作用。助凝劑的作用實調節污泥的PH值;供給污泥以多孔狀格網的骨架;改變污泥顆粒結構破壞膠體的穩定性;提高混凝劑的混凝效果;增強絮體強度。主要有:硅藻土,珠光體,酸性白土,鋸屑,污泥焚燒灰,電廠粉塵,石灰及貝殼粉等。
助凝劑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直接加入污泥中,投加量一般為10~100mg/L;另一種方法是配製成1%~6%濃度的糊狀物,預先粉刷在轉鼓真空過濾機的過濾介質上成為預覆助凝層。
2. 熱處理法
污泥熱處理兼有污泥穩定、消毒和除臭等功能。適用於初沉污泥,消化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及它們的混合污泥。可分為高溫加壓熱處理法與低溫加壓熱處理法兩種。
(1)高溫加壓熱處理法
控制條件:溫度為170~200℃,壓力為1.0~1.5MPa,反應時間為1~2h。
(2)低溫加壓熱處理法
控制條件:溫度低於150℃(可在60~80℃時運行),壓力為1.0~1.5MPa,反應時間1~2h。
3. 冷凍法
即膠體顆粒開始冷凍,隨著冷凍層的發展,顆粒被向上壓縮濃集,水分被擠向冷凍界面。由於冷凍層的迅速形成,有部分顆粒妨礙水分的流動,因而在新的冷凍界面重新開始冷凍,使濃集後的顆粒夾在冷凍層之間。濃集污泥顆粒中的水分被擠出。冷凍-融解使污泥顆粒的結構被徹底破壞,脫水性能大大提高,顆粒沉降與過濾速度可提高幾十倍。可直接進行脫水。
冷凍-融解過程使不可逆的,即使再用機械脫水或水泵攪拌也不會重新成為膠體。
4. 淘洗法
此法適用於消化污泥的調理。淘洗法使以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或自來水、河水把消化污泥中的鹼度洗掉以便節省混凝劑用量,但需要增設淘洗池及攪拌設備。一減一増大體可抵消,加上目前高效混凝劑的不斷開發,淘洗法已逐漸被淘汰。
Ⅹ 污水處理選用什麼泵抽污泥
用污水泵抽污泥。
污水泵屬於離心雜質的一種,具有多種形式:如潛水回式和乾式二種,目前最答常用的潛水式為WQ型潛水污水泵,最常見的乾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二種。主要用於輸送城市污水,糞便或液體中含有纖維。紙屑等固體顆粒的介質,通常被輸送介質的溫度不大於80℃。由於被輸送的介質中含有易纏繞或聚束的纖維物。故該種泵流道易於堵塞,泵一旦被堵塞會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燒毀電機,從而造成排污不暢。給城市生活和環保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優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