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鹼面和蘇打的區別是什麼蒸饅頭是放蘇打還是鹼面
許多地方都是有發面蒸饅頭的風俗習慣,醒面除了用酵母菌,也有2樣物品都是天天用的,那便是食用鹼、小蘇打。好多人認為他們是一樣的,我覺得差別非常大,不可相互之間替代,今天我就給大夥兒科普一下,跟我一起長見識吧。
小蘇打還能夠去異味和異味,由於臭味一般都是酸鹼性的,能和碳酸氫納產生反映,進而去除臭味。例如把小蘇打放進杯子里,瓶口包上一層沙布,放進冰箱、鞋架等地區,就可合理去異味。
食用鹼、小蘇打的差別也是挺大的,食用鹼是混合物質,而小蘇打是純凈物;食用鹼的偏鹼強,小蘇打偏鹼弱;食用鹼物理性質平穩,小蘇打遇熱易溶解。
2. 磷酸二氫鉀辯別方法
一、剪一個無色透明的純凈水瓶,留下約三分之一當容器。倒進約50毫升的自來水,加進一小勺約5克的食用鹼面(碳酸鈉[Na2CO3])搖勻徹底化開,靜置。將約1克的「磷酸二氫鉀」顆粒放進去,仔細觀看變化過程:
1、有大量氣泡產生,液體繼續清澈透明不變渾,網上說這是真品磷酸二氫鉀。
2、液體很快變渾,搖晃後像牛奶,並且靜置後有大量絮狀沉澱產生,是假的。可能是硫酸鎂等便宜的化學品。不冒氣泡或有別的現象也都是假的。原理:將硫酸鎂放進碳酸鈉溶液里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MgSO4+Na2CO3=Na2SO4+MgCO3↓,其中生成的 MgCO3(碳酸鎂)是白色的,↓表示沉澱。硫酸鈉則是溶於水的。因此形成了乳白色的溶液。這就是本檢驗的化學原理吧。
二、用尖嘴捏子把細鐵絲盤成一個小勺(鐵絲越細越好盤),直徑約1厘米(很簡單,見後面的照片),打開天然氣灶調到最小火,放半克左右的「磷酸二氫鉀」在鐵絲勺上面,把鐵絲勺堆滿,在火焰上燒:
1、如果是真的,會熔化成透明的液體,不冒泡,離開火焰冷卻後會凝固成半透明的玻璃狀固體。這是真磷酸二氫鉀特有的物理特性。
2、如果是假的,沒有熔化現象,只會冒泡或者膨脹變大,最後留下粉筆末樣的東西,輕輕一捏就會碎成粉末,像水壺里的水鹼,這可能是氧化鎂,也應該是硫酸鎂等冒充的假貨。如果有氣味放出或變色燒焦等,也都是假貨。
放進碳酸鈉溶液里都變成牛奶狀;火燒後都生成了一碰就碎的白粉末,都是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