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回用及效益分析

污水回用及效益分析

發布時間:2025-09-28 02:28:20

1. 淺談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嚴重影響城市發展的問題,其中城市的污水處理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最近幾年,城市污水以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並出台了一系列節約用水、減排污水的政策來調節控制,將城市污水處理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與工業污水的處理辦法不同,城市污水處理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入手,對症下葯,根據其特點從根本上解決污水問題。
城市的污水和城市的地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人口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要根據具體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污水問題。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就是改變城市污水的性質,保證污水不會對環境、生活水源產生危害。不同於工業廢水,城市污水處理具有規模大、佔地面積廣、設施尺寸大和單元多等特點。就我國當前大部分城市的具體情況而言,污水的排放量大致與城市的缺水量相等。因此,合理處理污水不但可以解決污水治理的問題,還可以有效緩解我國城市缺水的嚴峻形勢,推進污水處理勢在必行。[1]
一、水污染控制的發展歷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200年來科學技術的進展,水污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從而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於是人們逐漸重視環境,提出可持續發展,開始注意協調環境和發展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最初的只注重發展,忽視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到現在開始邊發展邊治理。我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對環境的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有所欠缺,污染情況比較嚴重,近些年對污染問題逐漸提上日程。[2]我國水污染防治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從20世紀60年代末,我國就開始解決城市污水問題並發展污水回收利用工藝,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但�S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城市水污染問題和城市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加劇,城市污水回收再利用再次被重視,以便能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城市的多元發展,城市污水處理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我國城市的水污染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水污染控制技術的更新已經刻不容緩。
二、污水處理技術以及污水的回用
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嚴重製約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已經大大提升,能夠冷靜下來思考環境污染的解決辦法,不再像過去一樣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處理;開始想辦法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投入更多的精力來處理,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到目前為止,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因此,污水處理再利用技術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在現代社會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一)污水處理技術
根據《2013-2017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中國人有70%的人飲用地下水,全國將近700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以地下水為主要的飲用水源。但是,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已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形式相當嚴峻,因此,污水處理技術顯得非常重要。污水處理的技術種類繁多,大致分為三種: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處理法。污水處理工作是針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多種經濟、合理、行之有效的科學工藝方法的結合。在具體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水質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污水處理辦法,規劃、制定的污水處理流程既要具有經濟性,又要有可行性。[3]
(二)污水回用技術
我國的水資源人均佔有量為2400立方米,全世界有十二個貧水國,我國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我國水資源並不均勻,基本上呈南多北少的態勢,一些北方地區水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僅有200~400立方米。可以這么說,水資源的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降低了對水質的標准,這就從根本上降低了水污染處理的難度。因此,在規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時,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不但要重視污水回收再利用,而且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水質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辦法,在選擇廠址時,要充分考慮處理完的污水二次利用的地方,依靠污水回用來節約一定成本。具體來說,利用二次處理污水的范圍比較廣,主要分為城市生活利用和工業利用兩方面。利用二次處理污水,既可以減少污水的排放量,又可以減少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從根本上有效的節約和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污水二次處理也叫污水回用,主要是指利用特有的技術和工藝將廢水或者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經過處理的水直接輸送到需要水的生產地區或者生活地區再次使用。污水回用意義重大,它減少了污水和廢水的排放量,減輕了水污染,同時也減輕了城市排水管道的壓力,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都十分明顯。
(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種類較多,但在實際處理實際污水時並不是所有方法都有效,應該根據實際需要採取相應的污水處理工藝。具體來說,污水處理的對象主要是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需要根據污水的具體成分來判定處理污水的方法。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污水處理的方法往往是採用幾種單一方法的疊加、組合,以便達到更經濟、操作性強的目的。在選擇廠址時,要對城市的工業布局和居民生活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確定水質、污水分布情況、污水排量、回用污水的區域等因素。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確定水質、污水排量時,要對污水進行定期抽樣檢驗,對污水排量進行定期測定,並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其水質的濃度。對於確定進水水質的問題,優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污水排放口,然後對其進行定期檢測,並對其使用適當演算法計算出污水的平均濃度。目前,城市中的許多污水處理廠採用了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也就是用生物處理法將污水中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這種處理方法相對簡單,處理後的排放物較為清潔,對環境污染小,可利用價值高。對於回用工藝而言,由於生態用水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利用生物活性炭濾池的生物氧化和活性炭吸附作用去除有機物之前,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對污水進行預處理,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懸浮有機物和其他有毒物質的去除效率,而且採用同時曝氣也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通過生物活性炭的富集和生物氧化作用使得水質穩定,達到生態用水的各項指標。[4]
三、結語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技術和設施都十分有限,還在不斷發展中,完善處理污水問題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只要堅持不懈,相信污水處理將會越做越好,實現污水的有效處理和污水循環再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再生水的利用的可行性

在技術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目前的水處理技術可以將污水處理到人們所需要的水質標准。城市污水所含雜質少於0.1%,採用的常規污水深度處理,例如濾料過濾、微濾、納濾反滲透等技術。經過預處理,濾料過濾處理系統出水可以滿足生活雜用水,包括房屋沖廁、澆灑綠地、沖洗道路和一般工業冷卻水等用水要求。微濾膜處理系統出水可滿足景觀水體用水要求。反滲透系統出水水質遠遠好於自來水水質標准。
國內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實例,也說明了污水再生回用於工業、農業、市政雜用、河道補水、生活雜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為配合中國城市開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建設部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編制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建設中水設計規范》、《城市污水水質》等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標准,為有效利用城市污水資源和保障污水處理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技術數據。 城市污水採取分區集中回收處理後再用,與開發其它水資源相比,在經濟上的優勢如下:
⑴ 比遠距離引水便宜
城市污水資源化就是將污水進行二級處理後,再經深度處理作為再生資源回用到適宜的位置。基建投資遠比遠距離引水經濟,據資料顯示,將城市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到可以回用作雜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資相當於從30公里外引水,若處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藝用水,其投資相當於從40~60公里外引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每年調水量100多億立方米,主體工程投資超過1000億元,基單位投資約3500~4000元/t。因此許多國家將城市中水利用作為解決缺水問題的選擇方案之一,也是節水的途徑之一,從經濟方面分析來看是很有價值的。在中國,有300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保定市魯崗污水處理廠等幾十項中水工程。實踐證明,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應用勢在必行,中水利用作為城市第二水源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⑵比海水淡化經濟
城市污水中所含的雜質小於0.1%,而且可用深度處理方法加以去除,而海水中含有3.5%的溶鹽和大量有機物,其雜質含量為污水二級處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採用復雜的預處理和反滲或閃蒸等昂貴的處理技術,因此無論基建費或單位成本,海水淡化都高於再生水利用。國際上海水淡化的產水成本大多在每噸1.1美元至2.5美元之間,與其消費水價相當。中國的海水淡化成本已降至5元左右,如建造大型設施更加可能降至3.7元左右。即便如此,價格也遠遠高於再生水不足一元的回用價格。
城市再生水的處理實現技術突破前景仍然非常廣闊,隨著工藝的進步、設備和材料的不斷革新,再生水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會不斷提高,處理成本也必將日趨降低。
⑶可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將處理後的水回用於綠化、沖洗車輛和沖洗廁所,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從而減輕了對城市周圍的水環境影響,增加了可利用的再生水量,這種改變有利於保護環境,加強水體自凈,並且不會對整個區域的水文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其應用前景廣闊。污水回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經濟的新水源,減少了社會對新鮮水資源的需求,同時也保持優質的飲用水源,這種水資源的優化配製無疑是一項利國利民、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舉措。當今世界各國解決缺水問題時。城市污水被選為可靠且可以重復利用的第二水源,多年以來,城市污水回用一直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成為世界不少國家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戰略性對策。

3. 基於市政污水處理及回用問題略述

污水的資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護了水環境,有利於實現城市水系統的健康、良性循環,從長遠來看,這將是有效地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問題的優化途徑。如何在滿足規定的各種技術條件下,優化污水處理,發展污水再生回用事業並合理利用污泥,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望同行參考借鑒。
前言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長,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僅造成水環境的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同時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而經過凈化的污水可以作為一種再生的水資源,具有量大、集中、水質和水量都較穩定的特點,能夠用於農業、工業和市政用水,不僅可以緩解城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而且還可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
一、工業廢水處理的特點分析
工業廢水處理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技術變化多。主要技術有隔油、氣浮、混凝、沉澱、重力過濾和膜過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專用技術來分離減少工業廢水中的油、色、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在工業廢水治理中也常常用到水解酸化、接觸氧化、表面曝氣、純氧曝氣、厭氧和好氧活性污泥法等生化技術。由於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一般規模小殲睜旁、技術性強,工藝組合靈活,結構通常為鋼制,即使內部管線穿插較多,運行維護也不太困難。工業廢水處理在技術上是與城市污水處理類同的,但是如果把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設計思路簡單地套用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會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特點是規模大、佔地大、設施尺寸大、單元多,處理設施通常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因此相應地要求整體工藝構成要簡單,單體設施構成也要簡化,盡量減少管線穿插和復雜結構,以便減少全廠設施設備的維修管理總量。正因為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大,投入多,它的結構堅固簡單,使用年限長,規模效益好,單位處理成本較低,運行效果比較穩定,在環境治理上發揮的作用突出,因此一經確定要搞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時,要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特點,借鑒他人的經驗與技術,慎重選擇工藝、考慮方案,即:整體工藝構成要簡單,單體設施構成要簡化,便於維護,便於運行,能耗盡可能低,佔地盡可能省,運行效果要穩定。
二、水污染控制的發展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我國水早肆污染控制經歷了由單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染物濃度達標排放到區域污染綜合防治、以環境容量為依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兩個階段。在氏橡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我國的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擺脫不了點源治理、達標排放、三同時和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實際結果並不理想。據國家環保總局對我國5556套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調查結果表明,三個效率(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率、設備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較好的僅占運行設施總數的35.7%,其污染物去除率達到設計能力的只有50%,總體有效投資只佔全部處理設施總投資的31.3%,只有不足1/3的設備發揮作用。由此可見原有污水處理系統的規劃、設計、思想原則中存在不少問題,已不再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三、水處理及其回用問題分析
在污水深度處理、超深度處理、污水再生回用已經實用化了的今天,城市總體規劃與給水排水系統規劃都應當重新考慮,將污水的再生和回用放到重要位置上來。21世紀排水系統的定位應從以前的防澇減災、防污減災逐步轉向污水的資源化,從而恢復健康水循環和良好水環境,維系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數目與選址。污水處理廠設計應進行近期及遠期規模的研究,以合理確定工程分期。以遠期規模做為污水處理廠選址的依據,其選址用地條件應滿足遠期處理用地的需要,以利於工程的擴建。對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近期建設規模不宜過大。按照傳統規劃方法,污水處理廠廠址一般盡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區,但是這種系統布局使污水廠距離再生水用戶較遠,需鋪設的回用水管網費用相應增加,不利於污水的資源化。因此,在確定污水處理廠廠址時,還應對再生水的用戶進行調查分析(城市中的自然水面、小河、綠地和工業再生水用戶),並根據回用水的需求,在城市中適當位置設置污水凈化廠(再生水廠),收集附近區域的城市污水,根據回用水質要求加以處理之後就近回用。因此,城市污水廠的數目不應拘泥於傳統經驗,而應該依據城市實際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適當位置建設合適規模的污水處理廠,使得整個城市形成大、中、小,近、遠期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廠布局規劃。這樣,既有利於污水回用,又減輕了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的負擔,易於實現分期建設,符合我國當前國情。
2、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的方法較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工藝流程。因此應該根據污水水質和回用水水質的要求,對水處理單元進行多種組合,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選擇出經濟可行的污水處理流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進水水質,應在市區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排污口,定期實測其水質水量,採用加權平均確定其現狀水質濃度,以此為基礎,結合其它監測資料並考慮一定餘地,確定設計進水水質。因不同城市產業結構的差異,切忌簡單類比。這就要求在確定工藝流程的時候增加對該廠附近地區污水再生水需求情況的調查,以便對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延長和完善,即可滿足污水回用水質的要求。隨著環境及法規的壓力,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採用二級生物處理工藝,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活性污泥法因其處理效率高,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得到廣泛應用。另外,在排水管網為合流制的條件下,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流量雨天是晴天的2-4倍,當出現雨水沖擊負荷時,大量活性污泥從曝氣池轉移至二沉池,並造成污泥流失。改進型Orbal氧化溝工藝和SBR工藝可解決上述問題並使有機物得到有效降解。
3、污水回用。我國屬世界12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400m3,尤其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00-400m3,水資源的緊缺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的發展,許多城市不得不到幾十公里以外開辟水源,其投資在1000元/m3以上,制水成本高達1.0元/m3以上。相比之下,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的尾水,是一種穩定的水資源,經過處理後可做為工業冷卻洗滌用水、市政雜用水及城市河道湖面的景觀用水,其投資約200-300元/m3,制水成本在0.30元/m3左右。大部分城市工業用水量約占總用水量的50%-70%以上,其中冷卻、洗滌等用水量大但水質要求不高。在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中,應研究污水回用的可能性,調查研究回用對象及水質要求,並結合回用水水質要求進行污水處理工藝選擇,進行廠區總平面布置時,應考慮污水回用的處理用地。在規劃中還應該引起注意的是應妥善處理和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大量污泥,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危害城市環境。目前較多的是將污泥填埋,這不但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廢棄了大量污泥資源。因此污泥處置的最終出路應該是作為農業肥料充分利用污泥中富含的N,P,K等營養物質,既可避免污染,又可創造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投入到污水廠建設的資金較為有限,要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地實現污水資源化還需要一個認識過程,但是必須注意到這將是解決我國水問題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在回用經處理的城市污水時,應注意其使用的安全性,對可能與人體接觸的各種用水的安全性必須給予充分重視,不同用途的水應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對於接入居民住戶的回用水管線,可能存在用戶擅自改動管道,將其與自來水串接,也可能誤將回用水直接用於生活用水,或因管理體制不健全,一些人對回用水進行不法應用而危害他人健康。因此,回用水管線必須有明顯標識,並制定相應的施工、改接管理辦法,對與人體有直接接觸的各種用水,衛生防疫部門應制定有關辦法。同時要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回用水的積極意義。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4. 城市污水回用系統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近幾年來,我國水資源嚴重缺乏。根據有關專家的分析,到21世紀,水資源將會成為最為緊張的資源。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由於人口眾多,因而每個人所佔有的水資源很少,遠遠少於世界的平均水平。並且東南多、西北少。由於水資源的匱乏和水資源污染的加劇,我國城市用水緊缺問題更顯突出。建立城市污水回用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在本文中對城市污水回用系統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0 引言
根據國家的相關資料,對城市污水的定義是,包括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污水、用於工此銷慧業建造的污水、部分被污染的雨水、及其他污染過的水的總稱。對於污水的最終處理有幾種措施,其一是將其回歸自然,其二是經過化學處理,進行資源的二次利用,其三是運用隔離技術。
1 城市回用水的需求量來分析
處理後的城市污水有多重用途,比如在城市中各種雜用、在工業中有充當冷卻水的作用、在農村可以澆灌莊稼、或者接入地下水等等。以下我們做簡要的分析。
1.1 沖廁用水量
別看沖廁用水量不大,但累積起來,其用量達到日常用水總量的30%~40%。而且沖廁用水對水質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由於廁所用水水質基本無要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水,對水質要求也不高,如澆花,家庭打掃衛生用水等,所以採用分質用水具有可行性。
1.2洗車用水量
我國的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更高了。擁有私家汽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因此,汽車的用水量也在逐漸上升。並且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需求,這一部分的用水量還會加大。在洗車用水量中,由於各種車的用途不同、車的污染程度不同等各種情況,用水量也有所差別。所以國家應該從污水回收角度考慮,可以從政策上鼓勵汽車用水回用,為回用水開拓市場。
1.3園林綠化用水量
園林綠化用水對水質也沒有多少要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城市的綠化面積會越來越大。由於國家開始對環境有高度的重視,各個城市的綠化正在不斷的進行各方面的改善,並准備朝著生態城市的目標發展,因此,城市的園林綠化用水量正在不斷加大。在十五規劃中,上海根據當前的綠化發展。此綠化規劃中,到2015年,計劃綠化覆蓋率達到48%以上。實現十年內我國絕大部分大中城市,實現綠色城市規劃,實現居民出門每500m就有一個公共的綠色帶。
從以上的各種統計中,可以得出園林綠化用水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有必要將這部分用回用水代替,以此來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現狀。
1.4澆灑道路用水量
城市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設施。需要對其進行公路的維護和修理,來保證公路可以正常使用。每個地方的公路不一樣森答,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比如城市的自然斗遲環境、空氣質量、公路的主要用途等等。城市道路用水量極大,並且城市道路用水水質要求不高,通過污水回收加以處理即可用滿足城市道路用水的水質要求,因此,澆灑道路用水,具有很大的回用水市場潛力。
1.5洗車用水量
國家在對用水方面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比如在《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規定了汽車用水量的標准用水量。當前汽車市場越來越繁榮,由於人們購買力的增強,很多人都擁有汽車。單從洗車用水水質分析,可以具有不同,根據車輛的通途,城市道路面等,選擇的沖洗方式和水質要求也具有區別。
根據以上的這些分析,在城市各個方面的用水,很多對水質都是沒有要求的。比如沖洗道路用水、洗車用水、園林綠化用水等等。這些對水質沒有要求的用水量佔到總的用水量的一半。而城市中往往將水質比較好的用水,用於這些方面,這就對水資源形成了浪費。因為這些水可以用費水來代替,或者對視進行二次循環利用。為了充分節省水資源,可以將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後進行第二次利用,用於城市景觀用水具有巨大的可行性。城市景觀用水量極大,建立城市污水回收系統,對節約城市用水具有重大的意義。
2城市污水回用系統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2.1從城市規劃方面
在城市的規劃方面,由於規劃的科學性,城市區域的功能能夠很好地體現,進而使城市的功能越來越得到最大效用的發揮。並且,在城市的建築方面,因為地域的不同,因此,市內的各種建築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和特點。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位於北京市的中心,用地面積達103.76ha,其主要功能是用於商業和辦公。其地理位置向西毗鄰二環,向東延伸到太平橋大街。根據城市發展規劃,規劃區的建築物基本都屬於高層建築,如寫字樓,酒店等等,這使得這些區域的水資源水質要求相似,因此這些區域用水統一處理水資源具有可行性。
2.2 從經濟發展水平方面
從我國當前的經濟背景中,和污水處理這一方面的專業技術兩者,我們建議在考慮污水的回收利用的同時,還應將城市的各個區域功能因素考慮進去。這樣制定一個新興的污水處理方案。既可以是水資源達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不會造成浪費,同時也可以減少城市在水資源方面的投資成本,這樣污水工程才能很好地應用於城市的各種事項。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污水回收工程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經濟效益問題,並且存在這明顯的規模效益因素,污水處理設施的單位投資與單位運行成本均是隨著處理水量的增大而降低。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5. 中水回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水回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概述1.1 中水的概念
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工業生產等等一系列活動中產生的污水,經過處理後達到排放標准,再進過深化處理達到規定水質標准,可以重復使用的水,這些水被稱為中水,一般用於非直接和人體接觸的用水。中水處理設施:是指中水的水處理、集水、供水以及計量、檢測等設施,中水回用的特點最主要集中在非引用水領域,當然中水經過深度處理也可以達到應用水的標准,但是人們對其接受的程度有待調查。
1.2 中水回用的意義
水對於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作為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
中水回用在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越來越多的行業已經開始利用處理後的污水。人口的增長可用水量的加大,對現有的水資源形成的嚴重的挑戰,缺水情況日益嚴重,於是水資源的重復利用越來越重要,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人均來算更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所以中水回用技術在我國的水資源利用中的作用也是愈加的明顯。
2 中水回用發展現狀
2.1 中水回用技術分類
按處理方法來分,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物理化學處理法:如活性炭吸附、氣浮、沉澱等,一般用於污水的一級處理或預處理,水質的變化對其處理效果影響比較小。優點是技鏈團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管理簡單;缺點在於其處理成本相對比較高,例如活性碳的再生。以及在大流量的情況下產水水質的不穩定;2)物理處理法:如膜濾法,利用膜孔的直徑可以進行精細過濾處理,使出水達到很高的水質指標。其設備的體積相對較小,操作相對簡單。出水穩定;其缺點在於膜的清洗,以及膜的生產技術,目前國內這種工藝處理的膜,大多採用了國外進口,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設的成本;3)生化處理法:曝氣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對於一些有機物含量高的污水一般都採用這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要將進水調節至系統中菌群適應的環境,如PH、溫度等,一般用於污水的二級處理。其優點在於適應水質的范圍波動大、系統的剩餘污泥含量少、操作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缺點在於,該工藝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適用,例如高寒高海拔地區,其工藝中的菌落無法正常生存,導致出水效果下降。
總之,在選判喚鬧用處理工藝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兼顧經濟。
2.2基本流程
通過目前中水回用工程運行的情況來看:以現有的技術通過合理的工藝選擇,,系統出水的水質完全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目前常用的中水處理技術很多,合理的選擇工藝,靈活的進行組合,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採用厭氧接觸氧化為主要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厭氧池)→沉澱→過濾→消毒→出水。
該工藝針對生活污水的特點,採用生物處理技術接觸氧化然後經沉澱、過濾、消毒後,進行回用。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其出水比較穩定。
2)採用物理化學浮選的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氣浮持(虹吸濾池)→過濾→消毒→出水
該工藝針對污水污染物含量比較單一及污水濃度不大的情況,其處理設施簡單,佔地面積小,運行維護費用低。
3)採用好氧曝氣生化池池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好氧曝氣生化池→消毒→出水
好氧曝氣生化池利用有利菌群在有氧條件下對污水中含有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完成吸附、生化反應、沉降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從而實現污水的進化。出水穩定,由於其工藝中存在生物菌群,所以其生化反應時對環境溫度有一定的要求。
4)膜生物處理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膜生物反應器→消毒→出水
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它是以菌群附著在膜上,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去除大分子污染物質,再利用附著在膜上的細菌降解小分子污染物。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去處了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處理後的水質清澈,污染物含量極低,可以直接回用。目前該技術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其缺點是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和設施的維護費用都比較高。
中水回用工藝流程的選擇應根據進水水質以及回用要求,經濟實惠等方面來選擇,根據不同的用水要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以上的種工藝是選取的最典型的工藝,對於某些含有特殊成分的污水有其特殊的處理方法,這掘罩里就不一一列舉,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更加先進的處理工藝及方法也會不斷的出現。
2.3中水一般用途
經過處理達標的中水,可以用於處飲用水外的其他用水,例如,洗車、景觀噴泉用水、消防用水、城市綠化灌溉等等,在大多數非直接與人體接觸的用水領域,其用水都可以用中水來代替。在一些缺水嚴重、水資源極度貧乏的地區,投資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深度處理達到飲用水標准,直接飲用。另一方面是用於工業冷卻設備上冷卻水的補充。
2.4 開發中水有利可圖
我國目前還沒有中水利用專項工程,但是從本人經手以及了解的各項中水回用工程實例中,其經濟利益十分明顯,例如生活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好氧曝氣、沉澱,過濾及消毒處理後,除了不可以直接和人體接觸外,可以直接用於澆花和洗車等等,其噸水處理成本只有幾毛錢,其中的經濟利益可想而知。
中國落後於國外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渠道和管理體制問題,技術方面和國外相差不是太大。我國污水回用主要是靠政府投資,而單靠政府很難把這件事情做好,應該靠多渠道集資。另一方面,我們污水利用不是考慮經濟效應而是考慮的環境效應和缺水,由於使用中水的短期的經濟效益不十分明顯,這使得很多可以使用中水的地方使用中水的內動力不足,從而拒絕使用,以後應該多做這方面的宣傳,使大家對中水的利用有個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認同中水。
2.5 中水回用的發展趨勢
2.5.1 從中水回用的對象分析
中水回用的對象上來看,主要有工業用和生活用兩個大的方面,工業上對一些用水大戶,比如,鋼鐵企業、造紙企業等等,其噸水的成本可以比用自來水的降低70%左右,中水設施的建設投資也可以再設施運行後幾年至十幾年內收回,從長遠來看,中水回用在這些用水大戶中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例如柳州鋼鐵廠在2007年左右投資建設的16萬噸每天的大型污水處理及回用水站,投產後使其企業用水成本直接下降,企業利潤直線上升;該企業在嘗帶中水回用的甜頭後相繼投擲建設了鋼星門水站及其東排口的水站,現已全部投產運行。在生活方面,現價段在我國還是集中在政府投資項目上,最主要體現在市區的路面清掃用水,綠化灌溉以及景觀用水上。下一階段應該加強居民用水中中水占的比例,住宅小區應普及中水回用設施。
2.5.2 從污水回用技術發展方向分析
1)開展新型混凝劑、助凝劑的研究開發;2)採用技術可行,處理過程中盡可能實現資源回收在利用;3)加強好氧及厭氧生物處理的技術的研究,對於一些難降解的物質找到對應的微生物,進一步加強氧的利用率;4)如何使生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量達到最少;5)利用納米技術研究新的膜材料,加強膜清洗技術的多向性研究;6)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小型化、一體化的回用水處理設施將會更受青睞;7)加強生物附著物的研究,如研究一種材料,使微生物附著在上面是可以增強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增強微生物對氧的利用率,使新菌群生長容易,附著牢靠,老菌群容易脫落。
3 結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並不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一個水資源相當貧窮的國家,尤其要珍惜水資源,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合理化利用顯得尤為重要。
文中水回用技術涉及面廣,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大型工程的中水回用。在我國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的今天,有組織的、科學的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勢在必行,中水回用技術不僅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而且在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6. 中水回收再利用淺談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中水回收再利用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本文首先明確了中水的概念及其利用范圍,然後分析了中水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義,最後指出由於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中水利用勢在必行。
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的主要辦法有三種:節水、蓄水和調水。而節水是三者中最可行和最經濟的。節水主要有兩種手段:總量控制和再生利用。中水利用則是再生利用的主要形式,是緩解城市水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是開源節流的重要措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
1中水的概念及中水利用的范圍
1.1中水的概念
「中水」的概念源於日本,主要指生活和部分工業用水經一定工藝處理後,回用於對水質要求不高的農業灌溉、市政園林綠化、車輛沖洗、建築內部沖廁、景觀用水及工業冷卻水等方面的水,由於其介於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之間,故稱為中水。
在我國,關於中水的概念,建設部1995年發布的《城市中水設施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利用的非飲用水。
北京、大連、深圳等地的《城市中水設施管理辦法》關於中水的定義與建設部基本相近,僅將其中的「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表述為「生活污水」。山東省濟南市於2002年8月發布的《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對中水的范圍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將中水表述為城市污水和廢水經凈化處理後,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或者工業用水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由於我國目前面臨缺水威脅的不僅僅是大中城市,許多城鎮、村鎮及農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作為法律概念,其定義應該具有前瞻性和普適性。因此,中水的概念可以表述為:在生活、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和廢水經凈化處理後,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或者工業用水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1.2中水利用的范圍
對於中水的利用范圍,按照建設部《城市中水設施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主要用於廁所沖洗,綠地、樹木澆灌、道路清潔、車輛沖洗、基建施工、噴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質標準的其他用水,《昆明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辦法》以及《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地方法規則增加了設備冷卻用水和工業用水。從擴大水資源利用范圍,減少浪費的角度出發,後者所規定的范圍顯然更為科學。
1.3中水利用與中水回用
對於中水利用,還有一個「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回用是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等)集中起來,經過適當處理達到一定的標准後,再回用於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以及家庭坐便器沖洗等方面,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從其概念可以看出,中水回用只是中水利用的一個方面。
2目前在我國大力推進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2.1水資源緊缺,形勢嚴峻
我國目前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36座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60億立方米,由於缺水每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人民幣。尤其是北方城市普遍缺水,水資源已成為這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根據我國城市化的進程預計,到21世紀中葉,我國城市人將由目前不足4億增加到9億左右,城市數量將增加到1000個以上,城市水資源的供需問題將會在目前的尖銳態勢下變得更加尖銳。
2.2水資源污染嚴重
我國的水源污染長久以來得不到有效控制,據全國7大水系和內陸河流110多個重點河段統計,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I、Ⅱ類的佔32%,Ⅲ類的佔29%,屬於Ⅳ、V類的佔39%。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COD、揮發酚和BOD等。黃河、松花江、遼河屬Ⅳ、V類水質的河段已超過60%;淮河枯水期的水質已達到Ⅲ類,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質,常年在V類以上。長江和珠江的水質Ⅳ、V的河段已超過20%。同時,城市內及附近的湖泊普遍存在嚴重富營養化。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鹽為主,鉻、硫、汞次之。目前,我國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污染嚴重。
2.3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城市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洗滌用水(主要包括洗衣服、洗菜等用水),其排放量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75%-80%。而另一方面,大多數城市在城市綠化、道路路面噴灑用水、汽車沖洗、廁所沖洗用水、消防用水等方面都是用的自來水,僅沖廁一項,我國每年就消耗大約100多億立方米自來水,這相當於50座中型城市的年自來水用量!事實上,並非所有用水場合都需要優質水,而只須滿足一定的水質要求即可。以生活用水為例,有相當一部分不需要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生活雜用水並不需要太高的水質要求。如果將城市生活污水在原有處理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深度處理,使其符合一定的水質標准,然後回用於對水質要求不高、需求量又很大的行業,如工業冷、園林綠化、汽車沖洗、居民生活雜用等,既可以節省大量的潔凈水,緩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又可以減少排污,實現污水資源化,在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方面都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可見對缺水城市來說,這種水源是一筆寶貴財富。這種潛力的開發非常值得。
2.4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解決我國城市大面積缺水的對策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開源」,即通過修建引水工程、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乃至從國外進口淡水等方法增加水資源的供應量。二是「節流」,即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各種「開源」措施在滿足城市供水需求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修建引水工程不僅耗資巨大,耗日持久,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破壞;而大規模開采地下水更是導致地下水位降低,形成地質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嚴重的地質災難;海水淡化不僅成本較高,同時適用范圍也僅限於沿海城市;從國外進口淡水更是遠水難解近渴。相比較而言,解決城市缺水問題「開源」只是治標,治本還得通過「節流」來解決。在各種「節流」措施中,在城市中推行中水利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
3目前在我國大力推進中水利用的可行性
3.1國家政策支持
2000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城市供水節水與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並納入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由此可見,城市污水處理率的提高,大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回用政策的逐步完善,為城市污水回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水利用的確是大有市場和大有可為,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3.2技術可行
我國近十幾年來有關院校和科研部門組織科技攻關,在城鎮和住宅小區的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凈化後回用與園林綠化、市政景觀、道路噴灑等;大型賓館及娛樂場所的中水回用系統;城市中水回用與工業冷卻水系統及工藝用水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也興建了若干示範工程。隨著科技的進步,任何污水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工藝技術加以處理,滿足任何需要。一般來說,二級出水經消毒處理後,用做市政雜用水,生活雜用水、農業用水和景觀用水等;在這基礎上,經混凝過濾處理,可作為工業循環冷卻水等;再經進一步處理,如用膜技術處理或用活性炭吸附後,就可作為工業上工藝用水或地面水,地下水回灌補充水等。
國內外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經驗。在天津市,僅中水洗車一項每年節約自來水超過500萬噸。在大連,大連機車車輛廠1998年投資150萬元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實施了中水回用工程。現在日回用中水800立方米,工廠綠化、沖廁及冷卻水等都用上了中水,年節約水20萬噸。美國1926年首次回收水,1971年已有358家工廠企業利用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回收量5.1億立方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每年利用凈化污水2.7億立方米,相當於100萬人口一年的用水量。1985年,前西德城市75%~80%的污水已經過二級處理後加以利用。通過大規模推進中水利用,發達國家的許多城市在城市發展擴大的同時實現了用水需求的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因此,從技術上說是比較成熟的。
3.3經濟可行
中水利用在城市水資源規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且具有非常可觀的經濟價值。
(1)提供新水源:中水利用在對健康無影響的情況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經濟的新水源。減少了由於遠距離引水引起的數額巨大的工程投資。
(2)中水回用在提供新水源的同時,可以減少新鮮自來水用量,因此相應減少了城市自來水處理設施的投資。
(3)中水利用還可以減少污水排放數量,減少控制水體污染引起的治理費用。這些經濟效益都是促使國內外許多城市採用中水利用的因素。
據國內專家的統計,當採用小區污水為中水水源時,人口大於1萬或中水用水量達到750m3/d以上為經濟;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增設中水回用系統,主要是新建一個凈水間,其投資只是新建一個凈水廠投資的30%,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增設中水回用系統是最可行、有效的互益工程。
4中水利用的重要意義
首先,比遠距離引水造價低。由於小區中水回用處理裝置安裝在小區內,減少了輸水管線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將污水處理到雜用水程度,其基建投資只相當於從30千米外引水,若處理到可回用作較高要求的工藝用水,其基建投資相當於從40-60千米外引水。
其次,比海水淡化經濟。由於小區生活污水污染物濃度較低(小於0.1%),可生化性較好,處理難度較小,而且可用深度處理方法加以去除。因此,當生活污水的排水作為中水水源時,主要污染物的濃度指標COD、BOD5、SS、NH3-N可滿足處理技術要求。而海水則含有3.5%的溶解鹽和大量有機物,其雜質含量為污水二級處理出水的35倍以上,因此無論基建費或單位成本,海水淡化都超過污水回用。
小區污水回用開辟了第二水源,降低了小區新鮮水取用量,經處理後的污水回用於小區,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減輕了受納水體的污染,也減少了治理環境污染的投資。所以污水回用既節約了水資源,也消除了環境污染,具有多重效益。
5結語
中水利用,實現污水資源化,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緊缺的最有效的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可行性很強,具有重大意義和多重效益。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7. 城市工業的污水問題處理分析

1 城市工業的基本污水處理方法
工業污水的水質和回用目的確定以後,可以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使工業污水達到不同的處理程度。每種污水處理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條件,在實際應用中,單純使用某一種處理方法通常難以使污水中的全部污染物都被除去。為了達到預期效果,往往是幾種方法配合使用而構成一個較大的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級處理: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質。一級處理主要使用物理法,一般污水經一級處理後仍達不到排放或回用要求,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去除污水中溶解的和呈膠體狀態的有機物質。二級處理通常使用生物法,所以也被稱作生物化學處理。經二級處理後的污水基本上可以達到排放要求,也可以滿足部分用途的回用需求。三級處理:也叫深度處理,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營養物質(氮和磷)、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溶解鹽類。經深度處理後的污水水質較好,可直接回用於工業,是進一步去除常規二級處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雜質的凈化過程。有一些污染物質,如營養型無機鹽氮磷、膠體、細菌、病毒、微量有機物、重金屬以及影響回用的溶解性礦物質是二級處理不能完全去除的。因而需要選擇一些單元技術進一步對二級出水進行後續處理。為了滿足回用的水質要求,或者為了滿足排放標准中某些指標(如對磷)的要求,深度處理提上了議程,它已是污水處理整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的基本單元技術有:混凝(化學除磷)、沉澱(澄清、氣浮)、過濾、消毒。對水質要求更高時還可以採用活性炭吸附、 反滲透、除氨、離子交換、折點加氯、電滲析、臭氧氧化等,或者使用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2 城市工業的污水回用
2.1 工業用水
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回用於工業循環冷卻用水的主要處理工藝流程如下:①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回用;②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法→混凝→沉澱→過濾→回用;③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微絮凝→過濾→消毒→回用;④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淹沒式生物濾池→消毒→回用。
2.2 城市雜用水
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回用於城市雜用水的主要處理工藝流程如下:①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微絮凝→過濾→消毒→回用;②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回用;③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淹沒式生物濾池→消毒→回用;④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法→混凝→沉澱→過濾→回用。
2.3 河道生態用水
針對河流污染嚴重,且河流湖泊常出現缺水斷流現象,影響城市美觀與居民生活環境。回用水用於景觀水體時要注意水體的富營養化及回用水中存在的病原體和優先毒性有機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危害。目前用於河道的回用水主要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①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砂濾→消毒→排放;②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微絮凝→過濾→消毒→回用;③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回用;④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淹沒式生物濾池→消毒→回用;⑤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法→混凝→沉澱→過濾→回用。
3 城市工業污水回用規劃
3.1 回用方式
污水回用的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即分散回用和相對集中回用。分散回用是指在單個或某幾個建築物中設置中水系統,將自身排出的污水經處理後再回用。相對集中回用是指以全市為區域,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出水,再作適當深度處理 ,送入城市中水管網,分配到各個用戶。分散回用最大的優點是可根據不同的回用對象,不同的水質要求,確定靈活的處理工藝,節約費用;另外,就地回用可以大大節約輸水管線。而集中回用,主要是可提高規模效益,便於宏觀管理。目前,國內一些試用過中水的城市,北京、青島、大連、廣州、深圳等地基本上是以單個建築物設置中水回用系統為主。採取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中水系統從服務范圍可分為以下三類:①建築中水系統,是在大型建築物或建築群中建立的中水系統。建築中水系統多收集雜排水,處理站一般設在裙房或地下室,中水作為沖廁、洗車、道路保潔、綠化等使用。②區域中水系統,是在建築首哪小區或院校、機關大院內建立的中水系畢芹納統。小區中水可採用多種原水類型(就近污水處理廠出水、工業相對潔凈排水、小區內雜排水、生活手沒污水、雨水等)。針對雨水系統,通過建築屋面、綠地、路面、運動場地、停車場等對雨水進行收集。對於屋面雨水可以採用以下處理工藝流程:屋面雨水→濾網初期雨水棄流→景觀水面。而當對水質有較高的要求時,應增加如下的深度處理措施:混凝、混凝過濾、浮選、生物工藝、深度過濾。此外,回用雨水應設有消毒工藝,最常見的為氯化消毒。這樣處理工藝流程就變為:屋面雨水→濾網→初期雨水棄流→蓄水池自然沉澱→混凝→過濾→消毒→供水調節池。對於路面徑流,因其水質較之屋面雨水更差,應進行實地雨水水質調研,在上述工藝流程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深度處理以達到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同時,可以考慮通過綠地植被對雨水水質進行凈化。③城市中水系統,我國稱污水回用系統,是在整個城市規劃區內建立的污水回用系統。城市污水回用系統以生活污水為原水,經過污水處理,再進行深度處理,回用於城市工業冷卻、城市河湖補水和城市清潔道路綠化等用水。以上三種類型,第一種和第二種即為分散回用方式,第三種屬於相對集中回用方式。
3.2 分散回用規劃
單獨循環方式是指在單體建築物中建立污水處理和回用設施,將單體建築物產生的一部分污水處理後作為中水進行循環利用。這種方式不需要在建築物外建立污水管道,容易實施,但其處理費用較高。如在小區內、工廠內等,均可以採取這種回用方式。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小區或工廠污水排放也隨之增加,利用大型污水管道截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建立大型污水管道截流工程投資大、工期長。現有的市政管網大部分還遠遠沒有達到這種截流要求。因此,現有的住宅生活小區或工廠自建生活污水站,處理生活污水達標後,排放至市政管網或回用是解決現有污水排放和污水資源回收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3.3 集中回用規劃
城市中水系統主要由各個污水處理廠構成,每個污水處理廠根據所在地區、污水來源等方式的不同,處理後得到的中水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另外,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直接影響回用水水質。不同的污水處理廠,污水再生回用的處理工藝流程除受回用水水質標准影響外,還主要受處理規模、各污水廠的出水水質等影響。因此,其處理程度和再生水用戶的不同,回用工藝流程一般也不相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8.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分析與應用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分析與應用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空氣清新、綠樹成蔭、寧靜舒適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現代居住小區的發展理念。但是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用水量越來越大,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水資源越來越緊張。如何解決城市建設與水資源緊缺之間的矛盾,污水處理與回用是城市水資源重復利用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方法。通過對生活污水處理後回用,既可綠化美化小區環境,又能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實現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目的。
一、居住小區污水的特點
1.污水的主要來源
居住小區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包括廁所污水、廚房污水和洗滌污水等。
2.污水的主要成份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纖維、油脂、澱粉和蛋白質等有機物,也含有菜屑、泥沙和生活雜質等無機物,更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等致病菌。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濃度一般較低,BOD5/CODcr通常在0.5左右,可生化性好。
3.污水產生的特點
居住小區由於人員成分較單一,大部分為上班人員、學生,少數為閑散人員,用水時間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三餐和入睡前,用水量變化很大,同時也造成污水量變化很大。
二、小區污水回用的處理工藝
因為居住小區的污水可生化性好,可採用生化處理方法,出水水質達標後,用於綠化、景觀用水、澆灑道路、洗車等。
1.污水處理流程
化糞池→一級處理(初次沉澱池)→生化二級處理→深度處理(混凝過濾)→消毒→回用。
由於小區污水處理水量較小,且物業管理人員不一定具有專業水平,因此,必須針對小區污水的特點,採用投資少,用地省、運行簡單,技術可靠,無人化管理的處理工藝。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產生的污泥量較少的處理工藝,以防止因污泥處理不到位,對小區環境造成污染。
2.適合小區污水處理的工藝
(1)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或CASS法
SBR法是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的簡稱。具有佔地面積小、投資省、自動化程度高、污泥少易沉澱、除磷脫氮等特點,比其他好氧處理法效果好。該工藝由按一定時間順序間歇操作運行的反應器組成。
CASS反應池是在SBR工藝基礎上發展的新型工藝,即在SBR池內進水端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澱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具有體積小、造價低、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率高、除磷脫氮等特點,是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較為理想的工藝。其回用工藝流程為: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或CASS→過濾→消毒→出水回用。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兼備兩者的優點,是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較早的採用的技術之一。具有佔地面積小、抗沖擊負荷力強、生物種類多、污泥少易沉澱、無污泥迴流、除磷脫氮等特點。該工藝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其回用工藝流程為: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過濾→消毒→出水回用。
(3)兩段活性污泥法(AB法)
兩段活性污泥法,簡稱AB法。具有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運行費用低、除磷脫氮等特點。該工藝是:不設初淀池,A段高負荷,B段低負荷,A、B兩段污泥分別迴流,充分利用污泥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
其回用工藝流程為:污水→格柵→頂氣調節池→A段曝氣池→A段沉澱池→B段曝氣池→B段沉澱池→過濾→消毒→出水回用。
(4)A/O工藝
A/O工藝,即缺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具有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污泥量少,脫氮效果較好等特點,特別適合於中小型污水處理站選用。該工藝是: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池,迴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迴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態氮還原成氮,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污水接著進入好氧池,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後設置二沉池,部分沉澱污泥迴流至缺氧池,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時將好氧池內混合液迴流至缺氧池,以保證缺氧池有足夠的硝酸鹽。其回用工藝流程為:污水→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過濾→消毒→出水回用。
(5)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是一種內部裝有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的厭氧生物膜法處理裝置。具有不耗能、造價低、管理簡單、無雜訊、無異味、掛膜快、剩餘污泥量少、出水水質好、運行效果穩定等特點。該工藝是:厭氧微生物附著載體的表面生長,當污水自下而上升式通過載體所構成的固定床層時,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得以厭氧分解,並產生沼氣。該工藝的實質類似於A/O法,但兼性厭氧生物濾池使厭氧段得到強化。其回用工藝流程為:污水→沉澱池→厭氧消化池→厭氧生物濾池→拔風管→氧化溝→進氣出水井→過濾→消毒→出水回用。
3.污水回用技術
(1)膜技術
小區生活污水經二級處理出水,經反滲透(RO)等膜技術深度處理,其出水可作為工業用水或生活用水。膜技術主要是指納濾、超濾、滲透以及反滲透等膜分離技術。膜技術的投資成本很高,運行管理比較麻煩,在國內污水深度處理中應用很少。
(2)膜生物反應器(MBR)
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技術是結合了膜分離技術和傳統的污泥法的一種高效污水處理技術。由於膜的過濾作用,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問和污泥齡的徹底分離,使生物反應器內保持較高的MLSS,硝化能力強,污染物去除率高。MBR作為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和回用技術,在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是膜本身成本高,操作系統復雜以及運行成本較高,在小區生活污水回用處理中應用得很少。
(3)多介質過濾器
多介質過濾器(濾床),是採用兩種以上的介質作為濾層的介質過濾器,又稱機械過濾器。常用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活性炭、磁鐵礦、拓榴石、多孔陶瓷、塑料球等。用以去除污水中懸浮或膠態雜質,吸附油污,特別是能有效地去除沉澱技術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細菌等,使出水水質符合回用要求,是污水深度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
三、工程實例
以作者所居住的生活小區為例。該小區為新建高檔住宅小區,生活設施齊全,24小時熱水,居住人口約1200人,人均用水標准為300L/d。
1.最大設計污水量
1200×300/100×0.80=288m3/d(12m3/h)。
2.設計污水水質
(1)pH=7.5;
(2)COD=360mg/L;
(3)BOD5=200mg/L;
(4)SS=180mg/L;
(5)N-NH4=25mg/L。
3.設計出水水質
處理後出水水質滿足《城市污水再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標准要求,即:pH=6.0-9.0,COD≤50mg/L,BOD5≤6mg/L,SS≤10mg/L,N-NH4≤5mg/L,總余氯≥0.2mg/L(末端),LAS≤1.0mg/L,糞大腸菌群≤3個/L。
4.採用處理工藝
本小區採用地埋式污水處理集成設備,處理能力為15m3/h。地面上用於綠化或景觀,採用A/O法做為二級處理,多介質過濾器做為三級處理,經次氯酸消毒後回用,用於小區景觀用水和綠化美化用水,產生的臭氣通過土壤除臭和周圍花草輔助除臭。整套設備採用全自動控制和報警系統,無人值守,只需定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運行維護較為簡便。
四、效益分析
該工程總投資為45萬元,運行成本為0.50元,低於排污費收取標准。以COD為例,污水設計COD=360mg/L,處理後回用水中剩餘50mg/L,處理掉的COD為310mg/L,根據污水處理量288m3/d計算,每天最大可減少0.09kgCOD,一個小區一年可減少COD排放量32.85kg。
建設小區污水處理與回用站,出水回用於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植物、景觀水塘養殖魚鴨、噴灑草坪、澆灌樹木等,不僅達到了污水處理回用節約水資源的功效,減少了城市污水處理負荷,還改善了小區居住環境,具有相當可觀的環境效益。將污水處理處理後回用,是節水治污的最好方法,勢在必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污水回用及效益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凈水器不變藍燈是為什麼 瀏覽:135
營業外收入沖回是用紅字 瀏覽:139
國外凈水器銷量怎麼樣 瀏覽:395
純凈水機價格一般多少錢 瀏覽:534
裝修用的牆面樹脂板 瀏覽:822
豐田塞納好一點的三濾 瀏覽:282
喝中葯為什麼不能用純凈水 瀏覽:110
安利老款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942
佛山環保濾芯怎麼樣 瀏覽:355
生態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477
日本愛麗思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73
污水泵缺項什麼表現 瀏覽:149
反滲透膜內壓和外壓 瀏覽:297
污水匯入河流是什麼 瀏覽:289
大桶純凈水聰明蓋是什麼做的 瀏覽:215
污水回用及效益分析 瀏覽:187
新換的ro膜要放水多久 瀏覽:900
傷口浸了污水怎麼辦 瀏覽:991
康諾源飲水機的童鎖怎麼解鎖 瀏覽:551
白山回吉林用隔離嘛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