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水回用的處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類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
1. 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 另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軟化器,RO,EDI/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純化水,超純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按處理方法分類
按處理方法,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
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如圖所示)、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當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地、毫無節制地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其次,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亦即其水質居於生活飲用水水質和允許排放污水水質標准之間,故取名為「中水」。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國家均以本國度、區域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用技術,使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在中國,這一技術已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並對建築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全國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開展了中水工程的運行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國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國家級號召做出了貢獻。
❷ 中水處理系統的中水簡述
中水主要抄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其水質介於上水與下水之間,中水回用則是將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後作為再生資源回用。城市污水由於水量穩定,基建投資經濟,許多國家都將中水回用作為解決缺水問題的優選方案。因此,開展中水回用工作,顯示出了開源和減少污染的雙重功效。
❸ 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方法
1. 建築系統:在建築設計中融入中水回用系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2. 企業內部:企業應實施串聯用水,進行梯級利用,並視條件建立中水回用設施,以減少新鮮水資源的使用。
3. 企業之間:通過廢水交換利用,將一家企業不需要的廢水提供給其他可能需要的企業,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
4. 工業園:建立廢水集中處理及回用設施,實現園區內企業間的資源共享,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5. 社會層面:城市應建立污水集中處理及回用系統,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
6. 生態系統層面:重視生態用水的補充,維護自然水系統的良性循環,保護生態環境。
7. 地區特色:有條件的地區可開展雨水收集利用和海水利用項目,拓寬水資源利用的渠道。
以上措施涵蓋了多個層面,旨在全面提升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效果。希望這些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❹ 污水處理廠經營范圍有哪些
經營范圍: 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需經許可經營的,須憑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處理問題: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一般根據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並考慮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確定污水的處理程度及相應的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污水,無論用於工業、農業或是回灌補充地下水,都必須符合國家頒發的有關水質標准。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工藝。污水一級處理應用物理方法,如篩濾、沉澱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和漂浮物質。污水二級處理主要是應用生物處理方法,即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進行物質轉化的過程,將污水中的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生物處理對污水水質、水溫、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級處理是在一、二級處理的基礎上,應用混凝、過濾、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去除污水中難溶解的有機物、磷、氮等營養性物質。污水中的污染物組成非常復雜,常常需要以上幾種方法組合,才能達到處理要求。
污水一級處理為預處理,二級處理為主體,處理後的污水一般能達到排放標准。三級處理為深度處理,出水水質較好,甚至能達到飲用水質標准,但處理費用高,除在一些極度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外,應用較少。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籌建和擴建污水二級處理廠,以解決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
❺ 中水回用處理方式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準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另一種是處理到非飲用水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綠化澆灑、消防等;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工業污水再處理,達到軟化水水平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節約資源與環境。
中水處理工藝分為三類:物理處理法、物理化學法與生物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如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具有裝置緊湊、操作簡單、負荷變動影響小的特點;物理化學法包括砂濾、活性炭吸附等,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生物處理法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如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中水概念源自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限制了新鮮水供應。中水是指將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雜排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用於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故稱為「中水」。中水回用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與發展。
在中國,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開展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地已運行中水工程並取得了顯著效果。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營企業,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已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實現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
「中水」一詞是相對於上水〔給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術系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廁所)集中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標准回用於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家庭坐便器沖洗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❻ 中水回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水回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概述1.1 中水的概念
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工業生產等等一系列活動中產生的污水,經過處理後達到排放標准,再進過深化處理達到規定水質標准,可以重復使用的水,這些水被稱為中水,一般用於非直接和人體接觸的用水。中水處理設施:是指中水的水處理、集水、供水以及計量、檢測等設施,中水回用的特點最主要集中在非引用水領域,當然中水經過深度處理也可以達到應用水的標准,但是人們對其接受的程度有待調查。
1.2 中水回用的意義
水對於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作為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
中水回用在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越來越多的行業已經開始利用處理後的污水。人口的增長可用水量的加大,對現有的水資源形成的嚴重的挑戰,缺水情況日益嚴重,於是水資源的重復利用越來越重要,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人均來算更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所以中水回用技術在我國的水資源利用中的作用也是愈加的明顯。
2 中水回用發展現狀
2.1 中水回用技術分類
按處理方法來分,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物理化學處理法:如活性炭吸附、氣浮、沉澱等,一般用於污水的一級處理或預處理,水質的變化對其處理效果影響比較小。優點是技鏈團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管理簡單;缺點在於其處理成本相對比較高,例如活性碳的再生。以及在大流量的情況下產水水質的不穩定;2)物理處理法:如膜濾法,利用膜孔的直徑可以進行精細過濾處理,使出水達到很高的水質指標。其設備的體積相對較小,操作相對簡單。出水穩定;其缺點在於膜的清洗,以及膜的生產技術,目前國內這種工藝處理的膜,大多採用了國外進口,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設的成本;3)生化處理法:曝氣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對於一些有機物含量高的污水一般都採用這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要將進水調節至系統中菌群適應的環境,如PH、溫度等,一般用於污水的二級處理。其優點在於適應水質的范圍波動大、系統的剩餘污泥含量少、操作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缺點在於,該工藝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適用,例如高寒高海拔地區,其工藝中的菌落無法正常生存,導致出水效果下降。
總之,在選判喚鬧用處理工藝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兼顧經濟。
2.2基本流程
通過目前中水回用工程運行的情況來看:以現有的技術通過合理的工藝選擇,,系統出水的水質完全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目前常用的中水處理技術很多,合理的選擇工藝,靈活的進行組合,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採用厭氧接觸氧化為主要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厭氧池)→沉澱→過濾→消毒→出水。
該工藝針對生活污水的特點,採用生物處理技術接觸氧化然後經沉澱、過濾、消毒後,進行回用。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其出水比較穩定。
2)採用物理化學浮選的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氣浮持(虹吸濾池)→過濾→消毒→出水
該工藝針對污水污染物含量比較單一及污水濃度不大的情況,其處理設施簡單,佔地面積小,運行維護費用低。
3)採用好氧曝氣生化池池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好氧曝氣生化池→消毒→出水
好氧曝氣生化池利用有利菌群在有氧條件下對污水中含有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完成吸附、生化反應、沉降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從而實現污水的進化。出水穩定,由於其工藝中存在生物菌群,所以其生化反應時對環境溫度有一定的要求。
4)膜生物處理工藝
原水→格柵→調節池→膜生物反應器→消毒→出水
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它是以菌群附著在膜上,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去除大分子污染物質,再利用附著在膜上的細菌降解小分子污染物。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去處了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處理後的水質清澈,污染物含量極低,可以直接回用。目前該技術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其缺點是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和設施的維護費用都比較高。
中水回用工藝流程的選擇應根據進水水質以及回用要求,經濟實惠等方面來選擇,根據不同的用水要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以上的種工藝是選取的最典型的工藝,對於某些含有特殊成分的污水有其特殊的處理方法,這掘罩里就不一一列舉,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更加先進的處理工藝及方法也會不斷的出現。
2.3中水一般用途
經過處理達標的中水,可以用於處飲用水外的其他用水,例如,洗車、景觀噴泉用水、消防用水、城市綠化灌溉等等,在大多數非直接與人體接觸的用水領域,其用水都可以用中水來代替。在一些缺水嚴重、水資源極度貧乏的地區,投資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深度處理達到飲用水標准,直接飲用。另一方面是用於工業冷卻設備上冷卻水的補充。
2.4 開發中水有利可圖
我國目前還沒有中水利用專項工程,但是從本人經手以及了解的各項中水回用工程實例中,其經濟利益十分明顯,例如生活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好氧曝氣、沉澱,過濾及消毒處理後,除了不可以直接和人體接觸外,可以直接用於澆花和洗車等等,其噸水處理成本只有幾毛錢,其中的經濟利益可想而知。
中國落後於國外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渠道和管理體制問題,技術方面和國外相差不是太大。我國污水回用主要是靠政府投資,而單靠政府很難把這件事情做好,應該靠多渠道集資。另一方面,我們污水利用不是考慮經濟效應而是考慮的環境效應和缺水,由於使用中水的短期的經濟效益不十分明顯,這使得很多可以使用中水的地方使用中水的內動力不足,從而拒絕使用,以後應該多做這方面的宣傳,使大家對中水的利用有個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認同中水。
2.5 中水回用的發展趨勢
2.5.1 從中水回用的對象分析
中水回用的對象上來看,主要有工業用和生活用兩個大的方面,工業上對一些用水大戶,比如,鋼鐵企業、造紙企業等等,其噸水的成本可以比用自來水的降低70%左右,中水設施的建設投資也可以再設施運行後幾年至十幾年內收回,從長遠來看,中水回用在這些用水大戶中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例如柳州鋼鐵廠在2007年左右投資建設的16萬噸每天的大型污水處理及回用水站,投產後使其企業用水成本直接下降,企業利潤直線上升;該企業在嘗帶中水回用的甜頭後相繼投擲建設了鋼星門水站及其東排口的水站,現已全部投產運行。在生活方面,現價段在我國還是集中在政府投資項目上,最主要體現在市區的路面清掃用水,綠化灌溉以及景觀用水上。下一階段應該加強居民用水中中水占的比例,住宅小區應普及中水回用設施。
2.5.2 從污水回用技術發展方向分析
1)開展新型混凝劑、助凝劑的研究開發;2)採用技術可行,處理過程中盡可能實現資源回收在利用;3)加強好氧及厭氧生物處理的技術的研究,對於一些難降解的物質找到對應的微生物,進一步加強氧的利用率;4)如何使生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量達到最少;5)利用納米技術研究新的膜材料,加強膜清洗技術的多向性研究;6)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小型化、一體化的回用水處理設施將會更受青睞;7)加強生物附著物的研究,如研究一種材料,使微生物附著在上面是可以增強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增強微生物對氧的利用率,使新菌群生長容易,附著牢靠,老菌群容易脫落。
3 結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並不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一個水資源相當貧窮的國家,尤其要珍惜水資源,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合理化利用顯得尤為重要。
文中水回用技術涉及面廣,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大型工程的中水回用。在我國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的今天,有組織的、科學的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勢在必行,中水回用技術不僅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而且在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