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中的污泥迴流比指的是迴流的污泥量與進水量之比,這里迴流的污泥是從二沉池底部抽出來的嗎單位
先上圖
Q是進水流量,單位m3/d;Qr是迴流污泥量,單位m3/d;迴流比R=Qr/Q,無量綱,上圖下部的RQ就等於內Qr。
由於系統整體呈流動容態,因此流量的單位以體積計(而非質量),即立方米/天。
從圖中可以看出,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藝二沉池的底泥去向有二,①作為剩餘污泥Qw排出進入污泥處理設施;②作為迴流污泥Qr返回至曝氣池,以維持其污泥濃度的穩定(其損失主要來自曝氣池向二沉池的輸送過程)。
更進一步,污水中的污染物去向也有二:①在曝氣池中被活性污泥(即微生物)生化降解;②難降解物質轉移富集到剩餘污泥中,進一步處置。
『貳』 污水處理中 二沉池的原理 作用 結構圖 越詳細 分追加越多
生物處理後的污水進入到二沉池,進水從中間進,向圓周周邊輻射流出。
隨著水流較多,液面越來越高,流到邊緣的上清液從出水口流出。
在水輻射流動的過程中,泥的重量較重,已經沉澱到了底部的圓錐面上。
底部圓錐面的吸泥管、刮泥板把所有的泥都收集到中央的排泥管之中。
很明顯,池子越大,泥沉澱效果越好(類似於平流沉澱池的原理),具體需要多大的池子得計算才知道。
PS:二沉池之所以採用這種圓錐的形式,與活性污泥的特性有關。活性污泥不同於普通的污泥,非常容易成層,沉澱時候泥水之間有非常清晰的界面。採用這種圓錐的結構,有利於水壓把活性污泥壓到中央排泥管之中,形成快速排泥,這樣活性污泥不會長期處於缺氧狀態,更有利於迴流再用!
『叄』 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流程是哪些
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預處理階段:
初次沉澱階段:
生物處理階段:
二次沉澱階段:
污泥處理階段:
回用水處理:
總結:通過上述流程,污水處理廠能夠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等污染物,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達到甚至優於國家排放標准。
『肆』 關於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內外迴流是去哪的
1. A2O工藝中外迴流污泥是從二沉池泵送到進水泵房,內迴流則是從好氧區迴流到厭氧區,而剩餘污泥則被泵送到剩餘污泥泵房。
2. 在倒置A2O工藝中,外迴流污泥是從二沉池輸送回進水泵房,內迴流從好氧區流向缺氧區,剩餘污泥則被泵送至剩餘污泥泵房。
3. 外迴流的目的在於補充微生物,以維持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種群。
4. 內迴流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氮的去除,因為迴流污泥中通常含有已硝化的物質。
5. 各污水處理廠的具體工藝細節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深入學習掌握本廠的污水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