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飲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1、漂白粉直接消毒法。我們會取用適當的漂白粉和清水一起攪拌均勻,然後等待一些時間,最後取一些直接投入到需要使用的水中,一般需要等到12小時候以後才能飲用。
•2、使用消毒靈進行消毒。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有的農村如果需要消毒的話會用到這種方法,因為攜帶和操作都很方便,而且經濟實惠。
•3、二氧化氯消毒法。這是一種很強的強氧化劑。在飲用水中具有很強的消毒作用,高效滅菌、殺毒、去味,而且消毒比較快,還能防止再次污染。是衛生組織最提倡的一種方法,還能用於醫療或水果等消毒,但是成本太高了。
•4、用臭氧消毒。臭氧在常溫下有一股很大的味道,但是在水中會比較好用,在處理水的時候,能夠無色無味,口感好,消毒的效果也很好,但是製作成本比較高,一般都不太會用於農村的飲用水消毒。
•5、漂白粉持續消毒。漂白粉的消毒有很多使用方法,剛第一步介紹的是一種,還有一種就是持續消毒,將需要的用量和清水攪拌成糊狀,然後裝入容器中,將邊緣或者底部弄一個開口,將線纏住,放到水中,使消毒液一點一點的深入到水中。
B. 氯氣為什麼能凈化水
BBBBBBBBBBBBBBBBBB
氯氣遇水會產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凈化作用,用於消毒——溶於水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
氯氣
一、組成結構
1.原子結構: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
2.分子結構:氯氣分子為雙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3.離子結構:氯離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因而很穩定.
思考:從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易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來思考氯氣是雙原子分子的原因.
答案:兩個氯原子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都欲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共用一對電子恰都能滿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穩定.
二、物理性質
1.在通常情況下:氯氣是黃綠色的氣體、氯氣有毒、並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熔沸點較低、能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在壓強為101kPa、溫度為-34.6℃時易液化。如果將溫度繼續冷卻到-101℃時,液氯變成固態氯。1體積水在常溫下可溶解2體積氯氣.
2.氯氣有毒,聞有毒氣體氣味的方法是(扇動法):用手輕輕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
思考:和其他學習過的氣體相對比,氯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特性」?
答案:有色、易液化.
三、化學性質
1.與金屬反應
2Na+Cl2=2NaCl (現象:劇烈燃燒,白煙)
Cu+Cl2=CuCl2 (現象:劇烈燃燒,棕色煙)
2Fe+3Cl2=2FeCl3
思考:(1)上述反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變動有何共同特點?為什麼?Cl2作什麼劑?
(2)對比鐵跟鹽酸的反應,鐵跟氯氣的反應體現了氯氣的什麼性質?
答案:(1)都從0價→-1價.因為最外層有7e-,易得到1e-達到8e-穩定結構.Cl2作氧化劑.
(2)體現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強,是強氧化劑.
2.與非金屬反應
燃燒: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
思考:(1)氫氣和氯氣反應,在點燃和光照條件下反應的現象為什麼不同?
(2)怎樣用實驗證明HCl氣體極易溶於水?
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觸面積不同所致.
點燃氫氣放入氯氣中,氫氣分子只在導管口跟少量氯氣分子接觸而化合成氯化氫分子,同時產生少量的熱,不能爆炸,呈蒼白色火焰.當點燃氫氣與氯氣的混合氣體時,大量的氫分子與氯分子接觸,迅速化合而產生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急劇膨脹而發生爆炸.
(2)將盛HCl的試管倒置於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滿.
3.與水反應
在該反應中,氧化劑是Cl2,還原劑是Cl2,改寫成離子反應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
(1)氯氣的水溶液叫氯水,飽和氯水呈現黃綠色,具有刺激性氣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
(2)次氯酸的性質
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屬弱電解質,酸性弱於碳酸.
HClO+NaOH=NaClO+H2O
NaClO+HCl=HClO+NaCl
2NaClO+CO2+H2O=Na2CO3+2HClO
②不穩定性:
由於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漸反應,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現用現制,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氯水久置將變成稀鹽酸.
③強氧化性:HClO能氧化許多物質.
④殺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條、品紅試劑等有色物質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強的氧化性.
說明:乾燥Cl2本身沒有漂白性,只有轉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
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種物質嗎?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壓或冷卻時變成的液態Cl2,是純凈物,而氯水是氯氣溶於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樣證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
②用實驗證明氯氣能與水反應.
答案:①觀察氯水顏色,呈黃綠色,此即氯氣的顏色,說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氣與水反應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紅布條或滴入幾滴品紅溶液,若布條或品紅褪色,說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與水發生了反應.
(3)氯水中有多種化學物質,故性質較復雜.下列現象各是基於哪種物質的什麼性質?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後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飽和NaHCO3溶液,有氣泡出現.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
答案:①H+、HClO ②H+ ③Cl-
4.與鹼溶液反應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兩反應中,Cl2作氧化劑和還原劑.
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原理
c.Ca(ClO)2+CO2+H2O=CaCO3↓+2HClO
(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應式說明)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4)保存方法: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將上述a、b、c三反應改寫成離子方程式:
a.Cl2+2OH-=Cl-+ClO-+H2O
b.Cl2+2OH-=Cl-+ClO-+H2O
c.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思考:(1)實驗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餘的氯氣,為什麼?
(2)分別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氣體,產生的現象一樣嗎?為什麼?
答案:(1)Cl2有毒污染環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從而除去Cl2.
(2)不一樣,通入過量CO2沒有沉澱生成,CaCO3+CO2+H2O=Ca(HCO3)2.
四、用途
學習物質的用途要與其性質緊密聯系,因為性質決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於Cl2的什麼性質?
用於消毒——溶於水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
制鹽酸——與H2反應生成HCl;
制漂白粉——與Ca(OH)2反應;
制多種農葯;
制氯仿等有機溶劑;
制塑料等.
思考:工業制漂白粉為什麼選用Ca(OH)2而不選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氣卻選用NaOH溶液而不選用Ca(OH)2?
答案:Ca(OH)2價廉易得、成本較低;NaOH溶液鹼性強、吸收效率高.
五、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
C. 我國目前飲用水的處理過程
水廠的自來水生產分為四個階段,取水,過濾,消毒,輸水,自來水進入水廠後,第一道工序是過濾,竹竿山水廠用聚氯化鋁(加SO42-)作沉澱劑,葯池中AlCl3濃度6%,水中濃度為2mg/L。聚氯化鋁可除去水中三鹵甲烷母體物質,防止致癌物質產生。
過濾後的水要進行消毒,消毒劑用氯氣。氯氣易溶於水,與水結合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在整個消毒過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對產生臭味的無機物來說,它能將其徹底氧化消毒,對於有生命的天然物質如水藻,細菌而言,它能穿透細胞壁,氧化其酶系統(酶為生物催化劑)使其失去活性,使細菌的生命活動受到障礙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