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防治法》
Ⅱ 污水處理廠出水口是污水防治法里說的排污口嗎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需確切答案。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
(1996年5月20日,國家環保局 環監[1996]470號)
第一章 總 則
1.1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國家《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標准、國家環境保護局《關於開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要求》。
1.2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是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的基礎性工作之一,目的是為了促進排污單位加強經營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環境監理執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調、一收費」的職責,逐步實現污染物排放的科學化,定量化管理。
1.3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應遵循便於採集樣品,便於計量監測,便於日常現場監督檢查的原則。
1.4 本《要求》適用於一切排污單位排污口的規范化整治。
第二章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范圍
2.1 一切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廢水、廢氣、固體廢物、雜訊)的排污單位的排放口(點、源),均需進行規范化整治。
2.2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可分步進行。試點期間的整治范圍應不少於轄區內已開征排污費單位的50%,並應遵循以下四項原則(2.3—2.6)。
2.3 以整治污水排污口為主,兼顧整治廢氣、固體廢物、雜訊排放口(點、源)。
2.4 以整治重點污染源為主。對列入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排污單位的排污口首先進行整治。
2.5 以整治列入總量控制指標的12種污染物(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化學耗氧量、石油類、氰化物、砷、汞、鉛、六價鉻和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污口為主。
2.6 為體現試點的原則,要分別選擇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規范、不同隸屬關系的排污單位的排污口進行整治。
Ⅲ 停用污水處理設施按什麼法律處罰
用《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來處罰,有兩種處罰情況,一呢排放污染物內 未造成污染的由處理的容縣一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環保局)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限定期限未整改的可以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另一種則是造成污染並導致附近企業損失或者居民身體、物損失、其他污染的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並限期治理。
Ⅳ 法律規定污水處理廠選址
第十七條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版上設施,應當依法進行權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徵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二十條國家實行排污許可制度。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Ⅳ 中水處理設施是否應算作水污染治理設施有哪些法律依據
當然是水污染治抄理設施。如江蘇省《江蘇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規定:「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處理和中水回用,加強污泥規范化和無害化處置。2010年,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率達到10%以上,污泥規范化處理率達到100%。」。
不過國家沒有明文規定哪些設施屬於水污染治理設施,你可以去當地環保部門咨詢,尋求支持。我相信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也會給你適當的依據。而且當地環保部門的說法最有效,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么。
Ⅵ 行政主管部門對污水廠進行監管的法律依據國家級、地方級(最好是湖南的)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
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
Ⅶ 關於污水處理的法律法規
2013年9月18日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應該有,您可以到政策網路裡面查詢下。
Ⅷ 求污水處理標准及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書
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中華人民共版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權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Ⅸ 污水處理廠出水超標應用那條法律規定
可以找環保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反映這一情況,這些也是相應的監管部門,有權對其監管和處罰管理
Ⅹ 關於生活污水的可持續有哪些法律法規
《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七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依照國務院環境保回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答申報登記。
第二十八條 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並負責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規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第二條 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排污者),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排污費。
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污費。排污者建成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並符合環境保護標准,或者其原有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經改造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自建成或者改造完成之日起,不再繳納排污費。
第六條 排污者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並提供有關資料。
第二十一條 排污者未按照規定繳納排污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產停業整頓。